哥们儿-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们听到呼呼的风声,这里面拿捏的分寸,可是很见功夫的。而阅读的乐趣,也就在作者的拿捏中展现了出来,一部小说,既要有行文上的舒缓,又要有情节上的紧张,张弛有道,掌控得力,看着简单,做起来其实很难,就跟抻拉面一样,要拉到筋斗、有味,没几年的手上功夫下不来。说起来,《哥们儿》这碗面着实不错,吃得人一脑门的汗。
再讲小说的故事。故事,其实说到底,还是在塑造人,没有过得去的人物,就不会有精彩的故事,就算是《哈利波特》和《指环王》这样以故事取胜的小说吧,剥去里面的人物塑造试试,照样也不能看了。本书中的人物众多,却毫不凌乱,并且性格鲜明,充分展现了作者的大气。书中所写道的几个哥们儿,有仗义的,有老实的,有自私的,有豪气的,一个个能叫人一闭眼就想起他们的样子来,甚至,书中的许多对话,俩引号一括就算完了,前后都不带提示,却仍然能让人明白哪句话是谁说的,这样做法,可在《水浒传》之后很少有人敢了。而围绕在几个哥们之间的故事,也平常得很,无非是人到中年了,钱不够花了,跟老婆闹僵了,怎么挖空了心思想赚钱了等等,哥们之间倒是讲意气的,可是,还是赚钱要紧,为了个把女人闹了别扭的,互相之间有对不起的,互相之间也有帮忙的,甚至,这些故事,在我们翻开小说的第一页之后,就大致能猜到最后一页是怎么回事,却依旧愿意看下去。究其原因,就是“真实”二字了。小说中讲起的故事,我们在现实里几乎都经历过,或者,都听说过,却从来没有心情,也没有功夫去回味,去梳理,而阅读小说的过程则正好提供了这么一个机会。也许,我们可以这样认为,一本好的小说,其实是在引导我们去阅读自己和自己周围的世界。这一点,乔萨这《哥们儿》做到了。
周斌: 典型性好小说(2)
这么长一段时间来,可老没见咱们国内出什么好小说了,那些所谓玄幻的,偶像的,盗墓挖坟的,先不管写得好不好,看完之后,总有一句话是憋不住的:关我屁事。一部真正的好小说,还是那句话,是需要与我们的生活发生联系的,是能够触动我们内心的。幸好,《哥们儿》是这样的小说。
作者介绍:
周斌,有时也以赛宁为笔名,书评作者,致力于一种充满书籍的生活,在多家报刊开设专栏,以独立自由立场书写书评,捧好书奴颜媚骨,骂破书尖酸刻薄,在书海中破荆斩棘,力求吹沙见金。
《哥们儿》第一章(1)
2002年深秋的一个周末,京城一家普通、整洁的小茶馆。茶馆内有三个中年男子和一个半大老头儿正玩一种时下最流行的扑克赌博游戏,“斗地主”。
……
“你丫才有病!”曹亮把手里的扑克狠狠地摔在了桌上,站起来,撇下其他三人一瘸一拐地扬长而去。接着,传来一声闷雷般响的关门声。
今年四十一岁的曹亮1961年出生,属牛,文化程度:高中。十多年前为了帮朋友讨回一“公道”,与一帮恶徒爆发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大战,其左脚背弓被人用一把铁铲几乎劈成了两半,而落下了终身残疾。
蒋运明转动着猪头般的肥大脑袋,发出“嘎嘎”脆响,说道:“得,好好的一个周末,又他妈给搅了!”他站起来,看看其他两人,“何苦来着呢?”说罢,抄起挂在椅子上的外套,又将桌上自己的手机、香烟、打火机、钱包之类的统统收起,“狗头拜!”
“运明,真走呵?你怎么跟亮子一样呀?”张文乐呵呵冲蒋运明喊一声。
蒋运明停下来,回头看了看张文,鄙夷地说:“不是我说你,就你那张臭嘴,早晚得让市政管委会给你丫当公厕给改造了!”说完,扭头离去。
“操,我怎么啦?怎么一个个都跟娘们儿似的?我没说什么呀?哎,老灯儿,你说,我说错什么了?”张文一脸无辜。
被张文称做“老灯儿”的男子姓熊,看上去足有60来岁,从上到下皮包骨头,难见一块像样的肌肉或脂肪。平时被大家或称为“老熊头儿”或“老灯儿”。称其“老灯儿”在很大程度上是贬义。据说北京人把男人的生殖器称为“灯儿”,或“小灯儿”或“老灯儿”,也有更粗鄙的叫法——“老###灯儿”,其来由却无从考究。老熊头儿有个与其体魄和相貌都极不相符的名字——熊俊强。
老熊头儿冲张文挤巴挤巴小眼,用带着浓厚的东北腔调宽厚地笑笑说:“没事儿,哥儿几个过几天就好了,过几天就好了……”
张文摇了摇头,端起桌上的茶杯,“咕咚、咕咚”喝了几大口,随即心满意足地长长呼出一口大气。他看着埋头收拾桌上扑克的老熊头儿,突然想起了什么,于是他问:“哎,老灯儿,你那事儿完了没有?”
老熊头儿抬眼看了看张文,凄然一笑,良久,才带着微微颤抖的声调说:“张老弟,不瞒你说啊,我早就看出来了,他们、他们饶不了我!”
两年前,老熊头儿跟河北某市一帮人做生意时,被人坑得一塌糊涂,不仅赔光了几乎所有的老本儿,还欠下当地银行一笔为数不小的贷款。随着还款的期限日益临近,老熊头儿的心理压力渐渐加重了。而设局坑骗老熊头儿的不是外人,正是他唯一女儿的丈夫,他曾经为之骄傲和信赖的女婿。现如今,女婿抛弃了老婆,远走得无影无踪,活不见人,死不见尸。这些日子,老熊头儿频频收到银行催促还款的通知,银行声称,如果到期不还款,那就只好以诈骗罪向法院起诉他了。
看着愁眉苦脸的老熊头儿,张文“扑哧”乐了。老熊头儿是这个圈里岁数最大、脾气最温和、运气最背的家伙了。老熊头儿的女婿,温颜良,曾经也是这个圈里的哥们儿之一,老熊头儿是被女婿介绍进这个圈里的。这是一个奇怪而又独特的小团体。这个圈里几乎所有的人,都曾经是京城最早一批成为万元户的幸运儿。那时候,成捆成捆五元、十元的钞票,有时也有些美金、外汇券之类的像断了翅膀的小鸟,纷纷落进了他们的腰包。这个圈里的每一个人都有着一段传奇般的经历、一段令人叹息的成败、一段难以描述的曲折,和一段善恶混杂的人生旅程。现如今,辉煌已去,他们成了所谓的“息爷”,靠着银行存款的微薄利息,过着一种江河日下的没落“贵族”的日子。用张文的话说,一帮被历史淘汰的破落万元户。
“老弟,你笑话老哥哥了吧?”老熊头儿幽幽地说。
“没有,没有,老灯儿,您误会了。我只是觉得你刚才那样子太可怜了!”张文极力让自己表现得富有起码的同情心,“妈的,这个温颜良,是够操蛋的!”
《哥们儿》第一章(2)
“老弟,你说,六百多万啊,咱多他妈冤呐!人家是赔了夫人又折兵。我呢?赔了闺女又折财。唉——温颜良这个狼心狗肺的兔崽子,早晚要遭报应的!”话是这么说,但老熊头儿的语气显然透着无可奈何的虚弱和幽怨。
“你们真不知道颜良这小子跑哪儿去了?”张文问。
老熊头儿摇摇头,叹了一口气,说:“这他妈兔崽子,整个一白眼儿狼!我一个老头子,你坑就坑了。你总不能连老婆和孩子也不要了吧?你说,这、这他妈还是人吗?”老熊头儿一张老脸肌皮重叠,呈现出目不忍睹的沧桑。
老熊头儿的手机铃响了,他放下手里的扑克,接听电话。电话是一个叫姚凯的三流作家打来的。“作家”在电话里拐弯抹角地寒暄了一大通后,才言归正传。姚凯去年借款自费出版了一部小说,结果卖得极其困难,首印了五千本,卖了半年连一半也没卖出去。那些卖掉的有一半都是姚凯自己掏腰包,或是亲戚朋友为了捧场买走的。这些日子,这位可怜的“作家”满怀希望地绕世界联络他眼里的有钱人能够包下那剩下的两千多本书,以尽快了断对他来说这笔为数不小的债务。老熊头儿跟这位“作家”有过几次见面和交道,出于礼貌,他对这位自诩是小说家的家伙给予了力所能及的客气和尊敬。没想到,这下可给自己招惹上了麻烦,“作家”三天两头来电话,死皮赖脸地缠着老熊头儿水牛身上拔根毛,把他那些无人问津的小说给统统收了去。老熊头儿实在很为难,这种事情要搁在前些年,没准儿为了积德行善,他还真能伸手帮帮这位不知是哪根儿神经搭错了链的家伙。可现如今,他自己都是一脑门子官司,债务缠身,噩梦连连,他哪有闲情逸致去管这些个跟自己毫无关系的破事儿。老熊头儿极力克制住对这位不懂事的“作家”的厌倦,连哼带哈地告诉“作家”,自己正在参加一个很重要的会议,回头他会跟“作家”再联系。老熊头儿关掉手机后,冲张文苦苦一笑。
“又是那个傻逼作家吧?你答理丫的干吗呢!”张文不屑一顾地讥讽说,“我见过那个哥们儿,长得跟他妈秋茄子似的,跟谁一见面都说他的小说。尤其是见到漂亮女的,哟,丫那操行劲儿大了。开口闭口‘我们这些搞创作的如何如何’,都什么呀。我听别人说,丫写的东西要多狗臭有多狗臭,还一天到晚拿着他的破书满世界给人签名,真他妈的不要脸。他要是敢跟我签名,看我不把书拽丫呢脸上才怪了!嘿嘿……”
“别、别、别,都挺不容易的,干吗呢。你说是吧?呵呵……”老熊头儿宽宏地劝解说。似乎张文已经把书拽到了“作家”的脸上。
蒋运明追上曹亮后,两人上了一辆出租汽车,直接奔欧阳青前妻所在的北京西城某医院,去看望前两天因在夜总会醉酒闹事儿,被人打了个半死的哥们儿欧阳青。想当年,蒋运明、曹亮、欧阳青、张文、温颜良等一起倒腾服装、电子手表、太阳镜,后来又是录音机、摩托车等紧俏物品的时候,欧阳青是几个人当中发迹最早的一个。后来欧阳青也没少帮过哥儿几个。那时候,哥儿几个无论是谁,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