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武烈太后传 >

第94章

武烈太后传-第94章

小说: 武烈太后传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相如所在的地方是一处用木头搭起的简陋的茅草棚,四面都没有遮挡物,只是地上有几张不算干净的草席,勉强供人跪坐,看样子倒像是个茶水摊。

白起等几人的马正在悠闲地吃着草,赵相如猜测他们大概也是赶路累了,想要休息一会儿,便停在了此处。过了一会儿,赵相如大约觉得自己的脑子能够集中精力了,便开始想着之前自己被迫中断的猜测——白起对自己,究竟是真情还是假意?

之前在汾阴的相遇可以说是一场巧合,并非白起找上门,而是蔺羊他们偶然遇上又不小心加入了战局,才使得白起与她相识。本来不过是萍水相逢,但事情的发展可谓波澜迭起,魏公子无忌也夹杂其中,将她掳走藏了起来,虽然最终被救得以逃脱,但当时情况非常混乱,无忌的卫士拼死反抗,狼军都在全力搏杀,很多状况都是突然发生,根本无法提前预判。无忌与白起是敌非友,二人绝无合作可能,若说当时真以秦赵魏三方势力交锋,那种情况下还能事先制定下计划,并且按部就班的操作,这除非是神人,否则绝无可能。

何况二人脱困后逃往介子山下的小村庄,赵相如当时缠绵病榻,白起真若有心,早将她带到秦国交给太后,何必蜗居在山野之地数日。而且那日白起在邯郸西郊,笑着指责她对他说谎,现在回忆起来,那笑容中除了讥讽,更多的是愤怒和怨恨。如果他果真对自己无情,又怎会因为欺瞒而动怒?人只有付出了真心,才会因此而受伤。赵相如不由庆幸,自己已经慢慢收回了真心,即便是之前对分手有那么一丝惋惜和不忍,现在也统统化为乌有。

可若说是有感情,缘何第一次见到自己时不说出真名呢?还是说他从那时起就开始提防自己了呢?何况,他身为秦国的武安君,又怎么会孤身一人出现在别国的边城?而且被鬼方人掳到秦国少梁的她,被救时依靠的仍然是狼军的力量,白起不过是孤身相助,为何?他在秦国不是位高权重吗,虽说没有兵符难以调动大批军队,不过以他的面子,借个百来守军攻击鬼方人应该不难,为何放弃寻求帮助,独自来救她呢?

赵相如冷静地思索着,现在的她已经三十五岁了,虽然外表仍如她当初穿越来时的模样,甚至一条皱纹都没有增加,但她的内心早已不再像一个小女生般患得患失。她更加沉稳,也更加睿智,懂得国君的制衡之术,懂得在得失间取舍评判。即便是她所期待的爱情,也已从激烈的相望走向平淡的归属。

她回忆着当初白起在夜月下被鬼方人刺伤却仍不肯放弃她的模样,那件事实在是刻骨铭心,以至于时至今日她仍然历历在目,当时他发出的绝望和狂乱的气息绝不是轻易就能做出的。他是战神,却不是影帝,赵相如相信他的演技还不能精湛到骗过自己的地步。

按照现在的情况推断,第一次见面时白起确对自己有了感情,那么他为何要隐瞒身份呢?还是他本身出现在魏国就是有任务在身,在他遭遇追杀时二人巧合相遇?

地上的两只草虫正在打架,赵相如盯了一阵子,突然她觉得自己似乎已经休息了很久,而白起他们依然没有要上路的意思,出了什么事?

她下意识地回头看去,只见白起正若有所思地看着她,吴凤一人侍立在旁,之前对自己恶语相向的司马靳和另外一个侍从已经不见踪影,连马也只剩下两匹。

赵相如一愣,随即转过身去。不知在自己昏迷期间究竟发生了什么变故,以至于队伍中只剩下两个人。难道是赵国有人来救自己了?其他两人被杀了?想到这赵相如有些兴奋,但很快她就不得不否定自己的判断,白起和手下衣饰完好,脸上和身上都没有任何受伤的痕迹,何况现在如此从容的在这里休息,显然没有被追击者的狼狈,应该是与赵军无关。

电火石光间,她突然想起,当年逃出魏国边城汾阴时,似乎秦军正在攻城,秦国人似乎挑准了时机发起进攻,而公子无忌为了阻截她的离去,调来了守军与狼军死磕,终至城破。双方的时间未免太过巧合,究竟是秦军帮了他们,还是他们帮了秦军,很难说清楚,总之一番浑水摸鱼下来,秦人攻占了河东重要的城池汾阴,而赵相如他们也算是逃出生天。

难道白起是为了寻找破城之法才混进汾阴城?若如此说来,与她的相遇并非阴谋,而是巧合?那是否也就表明白起确实对自己有情?

山外残阳如血,远处的黛色的山峦似乎也抹上了一层殷红之色。赵相如渐渐感受到一股大地地震动,她惊诧莫名,站起来伸着脖子向官道两边张望,远远只能看到官道上扬起的尘土,别的一无所获。

而身后的白起忽然起身,掸了掸衣上的浮土,向赵相如走去,吴凤则寸步不离地跟上。

“没想到他们来的这么快。”白起语调甚是轻松地说道。

赵相如听完大惊失色,偏头看向站立在身旁的他,脑中却不停地猜测着这话的意思。

马蹄声已经越来越近,赵相如渐渐看见一群黑点,骑在马上急速奔跑。就在此时,白起突然对身后的吴凤命令道:“去通知武成军,摆开阵势,迎敌!”

吴凤应诺,飞速冲向一旁的坐骑,跨上马后直奔北面的山坡而去。赵相如心中隐隐有种不好的预感,怒目圆睁道:“你究竟想做什么?”可恶的是,她一路昏昏沉沉,什么事情都不知道。她习惯了掌控一切,任何时候王阿龙总将整理好的谍报放在她的案头,她对一切了如指掌,根据正确的消息作出判断。而现在,她就像个盲人,对事物一无所知。这种无知让她陷入一种恐慌,她急忙看向官道上的那支队伍,人数不过数十之中,轮廓已经逐渐清晰,是狼军!

虽然他们没有穿着乌衣,但是从骑马的姿势就可以断定是他们,而当中为首的,正是庞澈。

赵相如原本已经平静地心突然跳到了嗓子眼,庞澈他们必是费尽周折才找到自己,原本她该高兴才是,可是当看到白起一副从容的模样,好似一切尽在掌握之中,赵相如便觉得惴惴不安。

远处,庞澈他们也看到了赵相如。那个站立在茅草棚下的女子,虽然穿着粗布衣裳,虽然多天被人裹挟着赶路已使她如明珠蒙尘,但庞澈仍旧一眼认出了她。赵相如的身旁还站着一名男子,庞澈目力极佳,一下便认出是之前在汾阴城帮助过自己的公孙启。

方圆数里除了这二人,再无其他人,难道太后被公孙启无意中碰到救下了?庞澈觉得这事情十分巧合,倒也没多想,夹紧马腹向前奔去。

紧跟其后的寿春也参与了这次秘密行动,此时他也看到了赵相如,大叫一声道:“快看!是太后!”其他人听到眼睛一亮,纷纷策马向前冲。

赵相如的表情渐渐落入庞澈眼中,她是在向自己摇头?庞澈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只这一念之差,狼军就已快到赵相如面前。

庞澈等人没想到此番追击如此顺利,却不料右侧的小山坡传来声响,数百秦国弓箭手从山坡背面突然出现,面朝狼军,弯弓待射。庞澈猛地一个激灵,立即拽住马辔,停了下来。后面的狼军见次突变也纷纷立马,寿春只顾闷头向前冲,没有看见山坡上的情况,一人一骑冲出了队伍。

山坡上一支冷箭突然射出,正中战马的腹部,马吃痛脚下一歪,寿春就被摔了下来。

寿春这下显然摔得不轻,脸和手肘全是血,不过好在肉厚,多少缓冲了一点,没有伤到骨头。四周除了马打响鼻的声音,安静的有些诡异。寿春磕了满头的灰尘爬了起来,呸呸吐了两口嘴里的砂子,正准备骂开,余光猛然瞥见了远处山坡上泛光的箭镝和披甲的士兵,猛然住了嘴。

双方一时都没了声音,庞澈把眼一眯,凝视着白衣的公孙启,这个似曾相识的人。几乎是瞬间,他就知道自己中伏了,而伏击他们的人,似乎就是公孙启。他脑海中没有纠结在公孙启为什么要这样做,而是迅速判断了敌人的国别和兵力。这是秦国的领地,出现这样规模的军队,并且不戴头胄,只着甲衣,一看就是秦兵无疑。这数百弓兵蓄势待发,看来秦人确实是有备而来。

秦人弯弓瞄准,狼军举步不前,双方定在原处,空气几乎就要凝固。庞澈身下的马儿似乎也感受到了这紧张的气氛,不安地前后挪动。赵相如听见身后的动静,这才知道白起不急不忙在此等候的原因——他早就织好了套,拿自己当诱饵,只等庞澈他们往里钻!

赵相如只觉得喉咙发干,心中似有一团火在烧,她满脑子只祈求庞澈他们能够全身而退,她一人遇险不要紧,千万不要把狼军牵扯进来。她的眼睛一个个扫过面前这些勇敢的士兵都是狼军的精锐,是从初创时期就跟着她的人,她在他们身上付诸了心血了汗水,更把他们当做自己出生入死的战友和伙伴。她爱护他们如同手眼,他们对她发誓效忠不吝生死。这样的似主似友的情谊平淡却不可或缺,赵相如不希望他们中的任何一人受到一丝损伤,否则不仅是狼军的损失,也不仅是赵国的损失,更是她所不能承受之痛。

逃!快逃走!面对守株待兔的秦军弓兵,眼前似乎没有更好的办法应对,赵相如满脑子都是这个念头,心急得几乎要跳出来,但她却不敢妄动,眼前情势微妙,山坡上的秦军没有立即放箭射杀,显然不想赶尽杀绝,自己若是乱动,万一将形势激化,于狼军自然是大大的不利。

此时白起突然伸出左臂揽住赵相如的腰,力气之大几乎要把她的腰给折断,赵相如顿时觉得有些难以呼吸,白起略有些湿热的呼吸喷在她耳畔道:“不要乱说话,否则弓箭可不长眼。”

赵相如又气又急,脸憋得通红,在外人看来,二人举止格外亲密。白起右手握住佩剑,笑着对庞澈喊道:“庞兄,别来无恙。”

庞澈坐在马上,冷冷地看着他,赵相如表情显然与这样亲昵的动作有违,她对公孙启之前绝非是这样的态度,可见此人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