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武烈太后传 >

第123章

武烈太后传-第123章

小说: 武烈太后传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句话看似毫无威胁之意;但禀报之人却是吓得赶忙跪倒在地,颤抖道:“属下不敢禀报。”

赵义哪里理他这些,直接道:“要么自尽,要么照实说。”

那人抖了一会儿,才磕磕巴巴道:“太后……太后密会了鬼方的部族首领容也,并且……并且二人还在野台行周公之事。”他知道不说赵王会杀了他,可说出来,他又觉得生不如死。

而赵义听完密报却是半晌无语,一双眼眸冷若昆仑山顶上终年不化的寒冰。

等他慢慢回过神来才道:“说仔细些。”

“太后一连六日,除了召见过一次墨家的刘玉外,白日里几乎都在休息,到了天黑后,容也便会应召而入,直到鸡鸣时方才离去。”

赵义听罢心中怒火旺盛,袖中的手掌攒握成拳,复又松开道:“此时还有何人知晓?”

那人六识敏锐,早已觉察到赵王周身气势的变化,小心翼翼道:“除了几日在内殿值守的狼军,便只有王阿龙和太后的侍女小蛮知道。*非常文学*”

赵义冷笑:“寡人正百思不得其解,赵国陈兵边境竟与鬼方之乱同时发生,怎会这么巧,原来蹊跷在这里。”过了会儿他对着还站在下面的来人道:“此事寡人知道了,你继续盯着,小心掩藏行迹,不要暴露了。”

“诺。”来人小心退下,一身普通的宦官外衣下却露出了只属于狼军的军服。

而独坐在内室的赵义此刻才完全将自己的愤怒宣泄在脸上。根据奏报,太后与容也确有苟且之事,不过时机太过巧合,之后便立即出现了鬼方和赵国同时威慑秦国边境之事。只需稍作联想便可知,太后与容也不过是为结盟才走到一起。太后并非□之人,相反,洁身自好,十分专一且长情。她虽然顶了真王后的身份,却始终不曾与惠文王同床共枕;而与庞卫尉早已两情相悦,却始终未有实质进展,便可知她为人。

眼下如此做派令人吃惊之余,也不得不揣测其自秦归来之后性情变化,看来为了结盟灭秦,她当真是无所不为。

可即便知道她这样做的愿意,他却还是忍不住怒火中烧。他从见到太后的第一眼起就知道她只不过是与自己的生母长得相似的女人而已,心中从未把她当成自己的母亲。虽然他梦中见到母亲时曾泣血对他说,此人会全力襄助他登上王位,可他从未轻信于人,一直都派人专门盯梢她的一举一动。可即便如此,平日里,他仍是做出一副母慈子孝的样子,好教当时身为王后的她看不出异常,以为他不过是个单纯的孩子罢了。

后来她出使秦国、领兵打仗、迫害政敌、保卫邯郸,随着奏报越来越多,他不知从何时开始已经对她存了一份爱恋之心,而这份心思越来越深,最后竟将他推向了无底深渊。

他知道她是自己名义上的母亲,她比他大那么多,可他就是不在乎。即便是她从秦国归来后容貌损毁,他依然不在乎。历史上曾有夺庶母为妻的先例,虽有文人口诛笔伐,但到底算不得打错,何况赵国一向与匈奴、楼烦等北方民族交融甚多,女人一般都是兄终弟及、父死子继。可是她不一样,所有人都认为她是自己的亲生母亲,一旦他与她在一起,那便是**之罪,会被天下人不耻。若他是昏君倒也罢了,可他想的却是天下,若想使贤士来归,万民来朝,必须做个有德之君。至少在面上必须如此。

因而,每次站在她面前,闻着她的幽香却不能伸手触摸,都让他如坠深渊。可纵使他被**烧得快成灰烬,却也始终存着一丝理智。

孟子曾说,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可太后,他所欲也,天下亦是他所欲也,无一能舍。可眼下,内政和军事大权都在太后手中,这女人绝非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后宫女子,她手握重权,才能卓著,任谁都能看得出她一统天下、傲视群雄的野心,也只有这样的女子才能配得上他。

但她却是他权力路上的绊脚石。

虽然他们的目的相同,可是一国怎能容得下二主?何况,他还是名正言顺的一国之君,如何能久居与一个女子之下?但是目前,赵国最大的敌人秦国正陷入内耗中,前车之鉴,如果赵国在此时陷入同样的纷争,那么势必失去了一举铲除秦国的最佳时机。

姜子牙七十二岁才出仕辅佐周文王,晋文公六十多岁才流亡归国成为一代霸主。成大事者,必须先学会忍耐与等待,这些他能忍,也自然等得起。

只是过去,每次求而不得的**都会发泄在韩姬身上,韩姬容貌有三分似太后,有其一双眼睛,含情脉脉地看着他,总让他有一种错觉,是太后这样看着自己。可现在,韩姬一死,后宫女人顿时让他没了兴致。魏姬所生的女儿,不过是为了应付太后的催促和盟友魏国的使者的结果,还好只是个女儿。

外面的小宦官佝偻着身子,一溜烟跑到了门口,又不敢进来,只得小声叫道:“大王。”

赵义被唤的回神,沉声道:“何事?”

小宦官听得心中一紧,越发低着头,站在原地把声音放得软了又软道:“太后回宫了。”

赵义在内室嗤笑一声道:“情夫走了,她也是该回来了。”

小宦官站得远,没听清他的这声自语,有些愕然,却也不敢看赵王脸色。

“去告诉太后,路上辛苦,待她休息片刻,寡人午后再去看她。”光照进来,却不知何处来的一块阴影投射在赵义脸上,晦暗不明。

“诺。”小宦官提着衣服,急匆匆地消失在大殿外。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逛了一下午,什么也没买着,还淋了雨。晚上打开文档,结果WORD又坏了。。。我去。。。

晚上先就这些,少的字数明天补上。对不起大家啦

154毒计



“竟然如此厉害?”赵相如颇有些意外;秦军比赵国后建立骑兵部队竟然势均力敌,其追赶和仿效能力可见有多强。

“太后;秦人与犬戎杂融;本就悍勇;此次更是秘密在云阳一带训练长达四年之久,咸阳的工匠并非浪得虚名;所制售的兵器装备十分精良,加之秦国国库充盈,他们从北方购入大量战马;而我军中虽也有不少匈奴马;但不乏中原劣马充斥其中;无论在奔跑速度还是耐力上都远非胡马的对手。”

“那照你这么说,我军岂不处在劣势?如何能与秦军一较高下?”赵相如眼中精光流转,常年忙于战事,她脑中的账算得可谓一清二楚。天气、水文、地势、粮草、士气等等都能被她折算成战力。

“太后,我军虽然有些劣势,但铁制弯刀不易被模仿,比之普通刀剑更适合骑兵使用,对敌时仍能发挥大用。另太后命刘玉秘密研制的一些器具也已有雏形,属下看过,真可谓是克敌制胜的法宝,秦人定然料想不到。”

赵相如笑得阴毒:“我早知这些器具形制简单,不过顶得上一时之用,一旦被敌人发现,便会如法炮制,因此这马具和连弩不过只是小玩意儿,秦人学便学了,只是他们便永远落在我们下风。”

“太后说的是,有了这些,我赵军何惧于秦军。”

赵相如笑定却道:“虽说有了这些便可弥补国库空虚,战马、军械不够精良之弱势,可使我军与秦人堂堂正正一战,但真要让我军大好男儿拼死对敌血染沙场,我却是觉得不值。”

王阿龙一愣:“太后这是何意?”

“想杀死敌人并非只有战场决斗一种方式,有些刀,杀人可在无形之间,不用耗费自己太多心力,却能见血封喉。”赵相如笑容中的冷意比这冬日的寒风还要凛冽,王阿龙不知太后又有了什么打算,赶忙请她示下。

“兵者,诡道也。有时候不必拘泥于祖宗教下的方法,真正的战场上没有一个对敌之策是靠翻书得来的,而只要能让目的达到,并且将己方的损失降到最小,那无论是何种手段,都远征兵法十倍。”

大殿里潮湿阴冷,外面已经飘起雪来,小蛮赶忙端着火盆进殿,待布置好后,又退出去张罗午膳。

“王阿龙,当年你在祁城与庞澈共同抵抗秦军时,曾经在城内散布流言激起全城上下共同抗秦的决心,为祁城待援赢得时间。那场战役打得漂亮!但自那之后,你便有些拘束,每每动作,都是墨守成规,虽无大过,却难有精妙之策。做特务确实需要谨慎,但有时,兵行险招方才能以出奇制胜。而究竟是保守还是出奇招,作为统领的你需要审时度势,因地制宜,这也是我为何将你革职的原因。唯有多历练,才能担当大任。”

赵相如很难得对王阿龙如此耐心地教诲。他一直做着他默默无闻的属下,貌不出众,又很低调。比之庞澈,他的出身更低,完全是凭借一技之长在狼军中锻炼成长起来的高级军官,赵相如对他一直是问责多于夸赞。可此时赵相如这一番语重心长的让王阿龙顿时体会到了她的良苦用心,半跪于地,声音沉闷道:“太后垂爱,王阿龙铭感五内,无以为报。”

赵相如示意他起身道:“今日对秦也是如此,两军对垒,虽也需将士拼杀,但古时先贤说了,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有些伎俩虽然上不得台面,也算不得攻心之策,却能有效克制敌军,使其势力大减。眼下我这里就有一条计策,只要狼军做得好,秦军便可从内部土崩瓦解。”赵相如红唇艳艳,笑容诡魅。

“望太后明示。”

“我记得今春,我军骑兵有一部马瘟流行,可是如此?”

“确有此事,还好持续时间短,下面军士发现的也及时,因而提前做了隔离。死的多是中原劣马,本就瘦弱多病,用于驮运粮草,否则我军损失不小。”

“当时怎么处理病死马匹的?”

“按照过去的办法,全部焚烧殆尽,尸灰用陶罐装上埋入地下了。”

“哦。”赵相如似乎有些失望,王阿龙看出她的意思,小心问道:“太后莫非是想将马疫引到云阳去?”

赵相如颔首道:“孺子可教。”

王阿龙豁然开朗,当即振奋道:“太后,军中牲畜疫病每年都有,只是有大有小而已,倘若有心人推波助澜,秦军定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