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妹难为-第10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悦然由丫鬟们引着走到前头席间,便见自己母亲正与吴大太太李氏言谈甚欢,便叫了一声“母亲”走过去,又给李氏行礼。李氏上下一打量她,便拉了她手笑道:“这孩子生得齐整,又难得是大方,我看着就喜欢。”伸手从头上拔…下一根羊脂白玉的回鸾钗,就给林悦然插在了发髻上,“也快及笄了吧,只算我提早送件礼罢。”
林夫人看那回鸾钗其色温润,真如截脂一般,钗身是一只扭头回顾的鸾鸟,雕工栩栩如生,其价值不下于那十八颗明珠串成的手串,心里顿时明白,不由得一阵失望。李氏这是回一份价值相当的重礼,等于婉转地告诉她,林家所求之事,至少现在吴家并不想应承。
既是这般,林夫人心里自是失落,险些连笑容都要维持不住。幸而不过片刻及笄礼就开始了。绮年没有父母,及笄礼上的长辈就是颜氏与吴若钊夫妇,因此李氏也就告了个失陪过去了,林夫人独个儿坐在这里,看着女儿丝毫不知愁苦的小脸,只能暗暗叹息。
吴若钊起身致辞开礼,有司赞者各至其位,绮年身穿采衣,自房中移步走了出来。初加,再加,三加,不同的衣裳,不同的头饰,不同的礼仪,人人都是一丝不苟。许夫人为绮年取字为“正仪”,绮年揖谢,回身去听长辈的教诲。
本来及笄礼是父母在座,绮年这里就略有几分尴尬。若是吴若钊夫妇居此位,又碍着颜氏才是吴府辈分最尊年纪最长之人,因此最后只好设了三座。不过颜氏今日自然不会做什么不合宜的事,和颜悦色说了几句劝勉的话,场面倒是十分欢洽。
吴知雯等人都在南面宾客席上落座。绮年到京城不过一年多些,今日来的人不算少,却大部分都是冲着吴家才来的。及笄礼耗时甚久,年纪相若的女孩子们坐在一起,便不免要窃窃私语起来。有人便指点着行礼的钗冠道:“及笄礼是大事,怎不去定做一顶好冠?那嫦娥捧月的金钗何等华美,怎的这冠儿倒如此素净。便是那笄,看着也不似新物呢。”
阮盼坐在一旁,闻言便微微一笑道:“今日表妹行礼,笄为舅母所赠,钗为外祖母所赠,冠为姨母遗物,不在华贵与否,只取孝念之意罢了。”
那说话的姑娘碰了一个软钉子,讪讪然闭了嘴不言语了。旁边是她的好友,为了解围便说起别的话来:“今日做赞者的不知是谁,倒不认得。听说周姑娘与冷家姑娘交好,怎的不请她来做赞者呢?”
有个消息灵通的笑道:“冷家姑娘佳期在即,怎好出门呢。这位听说姓韩,也是周姑娘在成都时的手帕交,且是今科新传胪的妹妹呢。”
说起新传胪韩兆,这话就多了。那消息灵通的姑娘故意瞅了吴知雯一眼,笑道:“我听父亲说,韩传胪的父亲也要升官进京了呢,韩家姑娘与韩夫人先进京,也是为着韩传胪的亲事……”
吴知雯笔直坐着,眼睛一眨不眨望着前方,好似全未听到众人谈话。阮盼低眉一笑:“还是观礼罢,要二加了呢。”
她毕竟是国公府的嫡长女,在一众女孩子中身份是最高的,这般一说,方才那话题别人便不好再说下去,都住了口静坐观礼。只阮盼离吴知雯近些,眼角余光瞥见她鼻尖上微微布了一层细细的汗珠,不觉在心里暗暗地叹了口气。
待到聆训已毕,绮年向众宾客行了揖礼,这及笄礼就算礼成了。李氏早在怡园荷花池水榭中备下了一席招待这些年轻姑娘们,今日绮年算是主人,更了衣出来,便招呼着众人往水榭去了。
吴知雯落在最后,觑了个空子便叫过听琴来:“你去悄悄地去表妹说,我身子不适,就不能奉陪了。”
听琴何尝不知道自己姑娘为的是什么,应了一声连忙去了。这里吴知雯自己带着分香慢慢地走,不觉走到了中秋院门口。今日府中热闹,赵姨娘都帮着李氏忙里忙外去了,这中秋院就格外显得冷清。吴知雯想了一想,还是走了进去。
()
63衣锦还乡生波澜
孙姨娘正坐在窗下回廊上纳着鞋底听小珠说话。这中秋院中间用一道矮矮花墙隔开;赵姨娘母女住在一边,孙姨娘自己住在另一边。此时猛然看见女儿进来;先是一喜,随即想起今日并非探视之日;不由得又有些慌张:“可有人看见?快进房来说话。”
吴知雯微微摇了摇头;随着孙姨娘进了房中。孙姨娘紧拉着女儿手道:“这是怎了?莫不是谁给了姑娘气受?”她已听小珠说了今日请了不少宾客。当初吴知雯及笄时,因是个庶女,平日里来往的也多是庶女,故而自己都觉得不好请人;以至于当日的宾客还没有今日的多。
吴知雯淡淡道:“今日是表妹的好日子,谁会给我气受。我不过来看看姨娘可缺不缺什么东西。”
孙姨娘忙道:“并不曾缺什么,姑娘放心。如今姑娘也算是嫡女了;只要姑娘有个好前程,姨娘又怕什么。”
她越是这般说,吴知雯越是气闷,看了看房中诸物周全,连冰也有一块,便随便说了几句就起身走了。孙姨娘不放心,送了吴知雯出院子,立刻招来小珠:“快去打听打听,今日姑娘到底受了谁的气?”
小珠飞一般去了,过了许久才回来,面上神色十分复杂,吞吞吐吐将韩嫣之事讲了。孙姨娘自年后回了吴府便一直被禁足,平日里除了赵姨娘时常隔着墙问几句之外,再无人来。且吴若钊因退亲一事心中不快,府里都不敢传讲韩兆之事,故而孙姨娘只知韩兆中了进士,却不知他竟是第四名传胪,更不知道后头的事,此时听了小珠的话,才仿佛大梦初醒一般。
“皇上——也看重了?”当初知道韩兆中了进士,孙姨娘倒也不觉怎样。进士三年一试,每第虽说人不多,也有数百之众,然而即使是状元榜眼探花,也不过是从翰林院六七品的编修开始,一步步地向上熬资历,有些甚至连官职都没有。有人一辈子也无过是拿着进士的功名,却没有实缺。
然而奏对之中得了皇帝的青眼却要另当别论了。虽说论功行赏,按品授官,但你入了皇上的眼,那日后的仕途自然比旁人更要安稳妥当。
小珠其实前些日子就隐隐听说韩家大爷颇有前途,只是不敢跟孙姨娘说,只是今日孙姨娘叫她去打听,便不能隐瞒了:“还听说——韩家老爷要升官进京了。”
“升官?升到几品?”
小珠摇头:“这奴婢就不知了。”
孙姨娘怔怔地坐在椅子上。同知是正五品,升官再加进京,即便只升一级,那也是进了四品的阶……她怔了一会儿,忽然用力摇了摇头:“便升职了又如何!我雯儿如今已经记在了夫人名下,是老爷的嫡女,将来必定有好前程。韩家大爷便是得了皇上看重,如今不也不曾升官么?”
小珠不敢说话,随便敷衍了两句就溜了出去做活,只留下孙姨娘一人在房中,一时隐隐觉得有些后悔,一时又给自己打气,反反复复,折腾了整整一日……
绮年倒是注意到了吴知雯的离去,却不知是为何。不过今日她也顾不得吴知雯,只管拉着韩嫣,将她介绍给一干姑娘们。许茂云与韩嫣果然脾性一投,一见如故,两人拉着手就说起话来。
正在热闹时,有小丫鬟匆匆进来报信:“老太太,大太太,二太太,二姑太太来了。”
李氏和郑氏都是一怔,李氏连忙道:“快请,快请。”又向座中告了罪,亲自迎出二门去接。
这边水榭上的姑娘们也听见了这话,有几个消息灵通的便悄声讲起话来:“是广东总兵手下严指挥的夫人罢?”
片刻之后,李氏与一个中年妇人说笑着走了进来,后头还跟了一群人。绮年遥遥看过去,这妇人长得与吴若铮略有三分相似,肤色微黑,比起京城贵妇来少了几分雍荣,却多了几分海边人的爽朗和硬气,由李氏引到颜氏面前,便深深屈膝行了一礼:“十数年不见,母亲还是这么健朗,女儿也就心安了。”
周围人都在不动声色地打量着这位吴家二姑奶奶吴若蓉。如今最炙手可热的是谁?两广总兵呗!吴二姑奶奶嫁的可正是两广总兵手下的得力干将呢。虽则因着献俘的事,原本的从三品变了正四品,可看这阵势,没准儿一年半载的这半级就上去了,可算是京中新贵呢。
颜氏心里却不是很痛快。吴家四位姑奶奶,只有吴若蓉是庶出,当年不过是嫁了个从六品的小武官,还是远嫁两广。本以为这辈子都不再见面了,却想不到姓严的竟然青云直上。
倘若仅此而已倒也罢了。一个家族,最好是女儿嫁得好,儿子娶得好,如此一来左右逢源,才能屹立不倒。吴若蓉虽是庶女,嫁得好了将来也是家里的助力,本该高兴才是。可是颜氏此时看见吴若蓉如此风光,就不由得想起同样嫁了武将的亲生女儿吴若莲。同样是远嫁,吴若蓉妻凭夫贵,吴若莲却只落得郁郁而终。如此对比,教颜氏如何高兴得起来?只是碍着席间有外客,不得不也做出一番慈母模样来嘘寒问暖一番。
吴若蓉客客气气与颜氏说了几句,便招手叫上身后人来:“这是您的外孙女儿。”
吴若蓉身后跟了三个女孩儿一个男孩儿,最大的一个女孩十四五岁,模样颇似吴若蓉,穿一件海棠红窄袖夏衫,端庄利落。
后头那一对男女孩子显然是双胞胎,因年纪不过十一二岁,男孩子尚未脱了那圆润的轮廓,看起来就更是相似,若不是身上穿的衣裳不同,真是分不出来。
最后头一个□岁的女孩子,模样长得半点不像吴若蓉,倒是与身后站的一个姨娘打扮的女子十分相似,显然是庶出的。
吴若蓉笑道:“这个是大丫头同芳,今年十四了。这两个是二小子长亭和二丫头幼芳,已然过了十一的生日。后头那个是三丫头惜芳,九岁。大小子长风已经十七了,这时候不好带进后院来,先叫他去见大哥二哥了,回头来给您请安。”
李氏看了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