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明月夜初晓(穿越) >

第9章

明月夜初晓(穿越)-第9章

小说: 明月夜初晓(穿越)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每年朝廷都能从中得到一百万两左右的收入。叶家虽然只得两成,但每年也会有约二十万两纯利进账。而毛巾等日常用品,朝廷只抽一成利,并且对这些物品按品质进行了限价,现在几乎家家户户都能用上毛巾、肥皂、草纸等日用品。它们价虽廉,但销量很大,利润也很是可观。每年朝廷靠这些工艺可以抽得数千万两银子。”

这个太祖真是万能,在古代制造出这么多东西,还对玻璃什么的搞垄断经营,难怪会这么昂贵。

“太祖真是个神人!他真是无所不能。”

“嗯。太祖他本身就不是凡人,他是神之子。”

“怎么说?”

“《十一国?北梁史》和本朝《太祖本纪》中均记载了太祖的出生。太祖无父,北梁康元公主之子,北梁景帝秦黎之外孙。北梁嘉瑞八年十一月,景帝觉康元公主孕,大怒,责问主与何人通。主泣言道:‘儿臣确无失德之事。四月间曾梦日月入怀,遂感而孕。’帝疑之,使宫人三验其身。皆云:主仍完璧。帝异之。嘉瑞九年四月,主怀孕十二月后,生太祖于长安。落地即能语,言语不类凡人。帝惊曰:‘果神子邪!’因无父,帝遂以日月为姓,以辉为名,赐之。”

“神乎其乎的。这些史书怎么总喜欢把人神化?”

“史书上的记载是真实的。”

“史书都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不可尽信。那个太祖其实只是个灵魂穿越者,他穿到康元公主的孩子身上了,所以一出生就会说话。”

“灵魂穿越?什么意思?”

“灵魂穿越就是一个人在某个时空死了或者因为别的什么原因灵魂离体了,穿越到另外的时空,带着原有的记忆附生在新生儿或别人的躯体上。”

“不可思议。”

“太祖这个人几乎是我听过的最厉害的,居然给这个时代带来了太多原本没有的东西。不止是他,我,还有那个李白都算是穿越者。李白他之所以能够预见安史之乱,是因为千年之后的那个时空的史书上记载过。他创作的诗词,一部分是那个历史上真实的李白作的,另一部分则是其他在这个时空不会再出现的诗词文人创作的。他写的书籍也都是别人原创的。”

“你没发烧吧。”木思媛纤手贴着我额头感受温度,确信我没有发烧后,将手移开。

“我说的是真的。我从昨天醒过来到现在还没摸过一本书,但我可以把他写的那些小说的内容将给你听,甚至那本没有写完的《倚天屠龙记》也可以。”

“那本书李太白是没写完,但后来太祖做了太上皇之后,把书续完了。”

“呃,那不是更加证明他们都是来自同一个地方?”

木思媛沉思了一会说:“你说的也许是真的。史书上曾说过,太祖三岁时读《太白全集》,大笑得昏厥了过去。不过,我觉得他们来自哪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已成为了我们这里历史的一部分。”

“嗯,你说的对。”想了想,我接着说道,“太祖的母亲康元公主未婚生子会受到很大舆论压力吧。”

“确实。不过有景帝维护,又有宫人力证,当时的人们都相信了她诞下神子的说法。不过,她生了太祖后,景帝令她终身不得嫁人。”

“这有点压抑人性。她就这样听她老爹的话终身未嫁?”

“确实再也没嫁过人。半年后,她出宫自行开府,从此深居简出。但野史上说,她后来耐不住寂寞和……” 木思媛似乎在思索着该怎么回答我,停顿了会,接着道,“据说,安国公叶凯为她终身未娶。”

“安国公叶凯?叶家的祖先?他若终身未娶,从哪儿来的后代?”

“不知道他从哪里抱来的孩子,每隔几年就会抱回来一个,前后共是一男三女。野史上说,他抱回的都是他和康元公主的私生子女。”

“那这么说,叶家的几个孩子和太祖都是同母异父?”

“可能是吧。”

“嗯。她出宫了,那太祖呢?”

“她出宫后,太祖被留在宫中由景帝皇后抚育。他三岁开始读书,极聪颖,书过目不忘。四岁时,献《治蝗策》、《治河策》,洋洋洒洒上万言。景帝阅后,大为赞赏。是年,太祖被封为睿王。五岁始,习骑射。六岁时,太祖自谓天下无书可看,从此开始专研各种技术和工艺。那一年,他不但找到治疗疟疾的方法,还研究出用种牛痘的方法来防治豆疮(天花)。经景帝推广,豆疮在北梁绝迹。嘉瑞十七年,一场大范围的豆疮爆发。诸国死亡惨重,唯北梁无恙。紧接着,南方诸国爆发了疟疾。疫后,上百万他国百姓投奔北梁,其中不乏富庶之士。北梁自此实力大增。十九年至二十五年的六年间,北梁先后吞并后赵、后汉、东齐三国。自此长江以北均为北梁疆域。二十五年十一月,景帝病重,次年二月崩。其子北梁哀帝秦玦即位。”

“皇位留给了太子,那太祖是后来篡位当的皇帝?”

“不是篡位,是百官推举的。”

“百官推举?”

“嗯。景帝生前极为宠爱太祖,多次欲易其姓为秦,改立为皇太孙,但因种种原因终未能实现。太祖却因此遭到了秦玦的嫉恨。特别是在太祖完婚后,民间竟出现了一首童谣:‘妻大三,得江山。天地变,待日月。’传闻到秦玦耳里,更是对太祖深恶痛绝。他谋害太祖多次,但太祖频频能化险为夷。秦玦登基不到两个月,伪造了大量人证、物证,以谋反罪将太祖打入天牢,并下诏次日处死。没想到,当天夜里秦玦和他的两位皇子一齐暴毙。太后派人查验他们尸体,未能查出死因。当时朝廷上下皆传闻:‘新帝欲谋害神之子,遭到了天谴。’半月后,太后调查出指证太祖谋反的人证、物证确实都系伪造的,将太祖无罪释放。因为秦玦父子的离奇死亡,加上景帝的其他三位皇子早年都先后过世,北梁皇室居然没有皇子皇孙可以继承大统。在文武百官的推举下,年仅十八,素有贤名的太祖被太后立为皇帝。即位后,他封原太后为太皇太后,封母亲康元长公主为圣母,封原睿王妃沈氏为皇后。他遣散原北梁皇宫的太监和大部分的宫女,制定一系列的新规章制度。次年,改国号为宋,改元天佑。”

“圣母?呵呵。”我微微一笑道,“秦玦父子之死的最终受益人是太祖,最大嫌疑人也应该是他。但太祖当时被关在天牢内,不可能是他亲自动手。不知道会不会是太祖手下动的手?”

“当时并没有能查出死因,现在更是不可能了。就算真是太祖的追随者干的,那也可以理解。历来皇位的争夺都是充满了阴谋、血腥和暴力,仅仅伤了三人性命就取得了政权的更替,这已经是很平和的了。”

“嗯,你说的很有道理。后来呢?”

“天佑元年至三年间,大宋先后灭掉南方诸国,包括唐朝时已建立的南诏。这样东至新罗,南至骠国、陆真腊诸国,西至吐蕃,北至回纥之间的领土尽归大宋,疆域扩大了近一倍。”

“南诏也被灭了?”那以后不会有大理了?

“嗯,不过设府置州后,当地官员仍多从白苗和黑苗中挑选,让其自治其地方。”

“白苗和黑苗?”那不是仙剑中的称呼吗?

“唐朝时称他们为白蛮和乌蛮,太祖认为这样称呼带有贬义,改成了白苗和黑苗。”

“哦。那太祖为什么不统一吐蕃?”

“太祖统一诸国之时,吐蕃因内部分裂,国力已大为衰弱。太祖与吐蕃进行会盟,订定了友好盟约。太祖说,两家本应为一家,但他并不愿历来友好的两族百姓之间起干戈。到了高宗这代,吐蕃王朝因内乱分崩瓦解。一方面是由于吐蕃贵族间连连征战试图争夺赞普的宝座,另一方面是由于众多奴隶不堪忍受长期压迫而起义。高宗出兵一统吐蕃疆域,遂了太祖的遗愿。”

“作为一代开国之君,太祖他似乎少了点霸气。”

“并不是他缺少霸气而是太祖对大宋周围的政权态度不同。太祖有两句名言:‘投我以谦顺,报之以和睦;投我以豺刀,报之以火炮。”

“火炮?他对谁动武了?”我很好奇。

“太祖立国后,倭国曾多次遣使前来求学技艺,遭到太祖婉言拒绝。太祖说:‘倭国,虎狼之国。吾不欲养虎为患。’倭国不肯善罢甘休,多次在东南沿海抢劫骚扰。天佑六年十月,二十余艘前往大食的商船在东海遭到数千倭人袭击,损失惨重。太祖大怒,制火炮,次年六月攻倭,十月灭之,置瀛洲都督府,治所东平府即原倭国之平安京,下辖:东州、平州、安州、本州四州。”

彻底无语,够狂热的。“我们家的爵位名‘静海’是否和这灭倭之战有关?”

“是的。祖上木非离在此战中积下累累战功。”

“没想到我们是抗倭名将的后代呢。太祖他还有哪些丰功伟绩?”

“天下一统后,太祖颁布了限田令,最初限定每户占田不得超过一千亩,超出部分必须交出,由官府分配给无地农民。此法令立意本好,但其推行受到富庶的地主阶层极力反抗。当时国内最大的地主姚长君拥有良田二百多万亩,此令一出,他纠集了全国上千名大大小小的地主进京滋事。太祖杀鸡儆猴,斩了姚长君,将其土地分给二十万贫农。考虑到拥有一千亩以上的地主全国有六多万户,数量过于众多,太祖将限额改为了五千亩。限田令,让天下贫农俱欢颜。”

“姚长君真倒霉。”打倒土豪劣绅、分配其土地给贫下中农,这样伟大的事太祖在一千年前就实施了。不过,作为被杀的猴子是有点可怜。

“他不识时务。”

“太祖还有哪些功绩?”

“他大力发展农桑。一方面,兴修水利,大力提倡牛耕,改进农具,提高耕作效率;另一方面,大力推广新的农作物品种,他不但花了十几年时间培育出杂交水稻和品质更好的小麦,还派遣一批人去了新大陆,带回很多新物种,如玉米、红薯、土豆、花生、向日葵、辣椒、番茄、可可等,经试种后,陆续在民间广泛推广种植。”

我拢了拢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