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听我指挥-第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海蓝还是第一次见他穿军装,稍微愣了一下,才指着忙碌的人群问:“你们这是去干什么?”
“八一快到了,疗养所的医生每年这时候都会去附近海岛巡诊,给那儿的海军观通站或空军雷达站的战士们服务。今天去的岛上,刚好有我一位战友,所以我想请你陪我一起去看看。”
“你的战友不是飞行员吗?怎么会在海岛上?”
高风回身,提起地上的两袋东西,说道:“先上船,我再慢慢和你说。”
这登陆艇的航速一般比较慢,耐风浪性也比较差。不过,今天海面上虽然有雾,倒是没什么风浪,船行得比较平稳。
高风在甲板上给海蓝介绍了战友的情况。
那人叫金川,两人是同年招飞的,又都是山东老乡,在航校的时候很谈得来。只可惜金川在初教机阶段就被淘汰了,因为他出现了视觉误差而不适合飞行。后来,他被转到了雷达学院。毕业后,志愿来到了这个远离陆地的海岛雷达站驻守。
高风介绍说,雷达专业的军官毕业时基本上都是分配到了艰苦地区,因为空军的雷达站92都是分布在高山、海岛、戈壁和荒漠。即使是在内陆平原,为了避免城市电磁的干扰,也都是在远离市区的地方。
现代国土防空中,担负空中警戒的雷达站,被誉为信息化战争时代的“烽火台”。它们是空军必不可少的“千里眼”,驻守在这里的战士们,也是在守卫着祖国的每一寸天空。
他和金川已经多年不见了,通信往来也都只提到部队番号和省份,彼此都不清楚具体驻地。还是前些日子他在军网上看到一则有关金川驻守的海岛雷达站的新闻报道,才知道他的具体位置。
前天他在疗养所听说军医们要去这个岛巡诊,便和带队的院长打了声招呼,搭顺风船去看战友。而他想让海蓝也陪他一起上岛,自有他的用意。
两人站在甲板的栏杆旁说话时,海雾一直弥漫在周围。
雾气带着咸腥的海的气息,湿润了海蓝的头脸和秀发。四周都是白茫茫的,除了眼前的高风,和两人都用手扶着的栏杆,海蓝看不到别的东西。
高风问她要不要进舱里,海蓝摇摇头,只说外面的空气好。
其实,她只是觉得,这种周围没有任何干扰、只有两个人的感觉,很好。
不过开船没多久,海雾就渐渐变得稀薄,退散了,周围的一切又逐渐显露了出来。
大约十点半的时候,登陆艇抵达海岛。
这个岛不大,主要由黑色礁石组成。岛上中央有一座小山,大概也不过几十米的高度。薄雾中依稀可见,山顶上有一个白色的大圆球。高风说,那里应该就是雷达阵地。
小岛并没有“港口”,只是沙滩上一道防波提,平底的登陆艇还可以靠得上来,大船就不行了。
登陆艇停稳后,艇首的首门,也就是跳板,缓缓地放下。高风和海蓝跟着军医们慢慢走出装载舱,他们看到防波堤上已经站了十几名空军战士。
前排站着两名上尉,一位戴着眼镜,另一位个子要高大一些,两人的肤色都和他们手下的兵一样黝黑。
高风指着那个身材高大、眼睛也很大的上尉说,那就是金川。
金川和身旁的雷达站指导员,先忙着与疗养所的医生们一一握手,并指挥着战士们帮忙搬药品,最后他才过来招呼高风。
他一手握住高风的手,一手不停地拍打他的肩背。
“好啊,高风这么久没见,还这么结实啊”
“你不也挺结实的?”高风也回敬了他胸口几下。
“唉,哪儿能跟你比啊,早就浑身是病了……咦,这位,是——?”金川这时才看见站在高风身后的海蓝,眼睛不由瞪得更大了。
“这是我的一个朋友,跟我来参观一下你们这儿的。”
海蓝走上前,伸出手,笑着说:“你好,我叫金海蓝。”
“原来是嫂子啊……啊——”嘴快的金川话还说完,背后就吃了高风一记狠手,声音立刻变了调,像花腔女高音似的拐了几个弯。
高风见海蓝红着脸低着头,一副窘迫的样子,赶紧对金川解释澄清起来。
“别胡说,就是普通的朋友关系,不是你想的那样。”
“哦,这样啊——明白了。”
金川嘴上说明白了,心里可不是这么想的。臭小子,还装人都跟来了,还说什么普通朋友。跟哥们还打埋伏,真不地道
不过,他也猜到这两人大概属于那种要挑明不挑明的阶段,所以面子上还是要给高风做足的。
“噢,你叫金海蓝,是吧?真巧,我也姓金,我们五百年前是一家啊。那你到岛上来看我,不就是妹妹来看哥哥了吗?呵呵,欢迎欢迎啊”
海蓝对他这一番自来熟的胡说八道,倒也没什么反感的,笑了笑算默认了。
“高风,你们俩先到营房里歇歇,我和指导员安排完医生巡诊的事情,再来找你。主要是站长做手术住院了,我现在代理站长呢……”
“你先忙正事要紧。”高风和海蓝都表示理解。
“嗯,怠慢了哈”说着,金川又大喊了一声,“邓玉明”
“到——”一个洪亮的声音答应着,同时跑过来一个精瘦的小战士。
“你,带着这两人到我宿舍坐坐,这可都是我的贵客。一个是我老战友,就是我和你们常说的那个飞行员高风。另一位嘛,是他的……朋友,也是我刚认的干妹子,你得叫大姐。去吧,记着把人给我招待好了”
“是”
邓玉明一听,终于见到真正的飞行员了,可把他高兴坏了,连答应的声音都更加洪亮了。
“飞行员大哥,还有这位……大姐,这边请”
“来,小邓,帮我拿一下这个。”高风返身回去提起两个口袋,并将其中满满的一袋水果交给小邓。
还没走远的金川,一瞥眼看见了,又见高风手上还有个旅行袋,显然都是给他带的私人慰问品。
他不禁乐了:“行啊,高风,够意思小邓,都拿上。”
小邓不由分说地把高风手里两个包都接了过去,高风也没和他争,只示意海蓝一起跟着小邓往军营走去。
这座军营就在防波堤后不到二百米处,是在人工平整出的一块空地上建起的两层楼房。楼前的面积大约两个篮球场大小。
一路上都有战士们在往返搬运物资,不过这些箱子都不重,所以他们还非常有闲心地围观两位稀客。还有的战士直接跟邓玉明打听二人来历。
小邓是连部的文书,因为消息灵通一向在战士们中颇有些小威望。这会儿,他就更加得意了。
“这是副站长的好朋友——高风……对,就是那个飞行员除了他还能有谁啊?……那个大姐是飞行员大哥的好朋友呗……去,起什么哄?小心让副站长听见了这可是他刚认的干妹”
战士们知道了想知道的信息,嬉笑着跑开了,只不过还老是回头指指点点的,目光在海蓝身上也停留得最久。
他们飞快地跑回营房,放下了东西,又招呼着更多没上岗的战士们出来看热闹。因为义务兵在两年的服役期间没有假期,很多战士入伍上岛后,往往只能到退伍时才出岛,所以每当有补给船登岸或是有外人来岛,他们都会过来看看新鲜的面孔,跟过节一样开心。
当高风和海蓝走到营房门口时,一群战士已经自发地形成了欢迎的队列,并冲着他们大喊:“飞行员大哥好”
高风笑了笑,对着他们挥了挥手:“大家好”
但是后面的称呼就乱套了,有的叫“大姐好”,有的叫“美女好”,还是有人叫了“嫂子好”
海蓝知道这些小战士们并无恶意,反正刚才金川也这么叫过,她也适应了部队这种见到十八岁以上的女子进兵营就管人叫嫂子的习惯,便不介意地笑了笑。
这下,那些领导不在就无法无天的小战士们更来劲了。
“嫂子,好漂亮啊”“飞行员大哥,你太有办法了”“对啊,给我们传授几招吧”
于是,不但是海蓝,连高风也有点不好意思了。
还好,背后有人来解围了。
“都杵在这儿干嘛呢?我可远远看见指导员上来了。快点,该干嘛干嘛去”
小战士们“嗷”的一声四散了。
海蓝这才看清来人是个士官,年纪大约在三十到五十岁之间波动。没办法,这海岛上的人都比高风还黑,而且这人脸上还很粗糙,根本看不出实际年龄,但肯定是个老海岛了。
小邓尊敬地叫了声“包技师”,那人点点头,也冲两位客人点点头,就背着工具箱往营房里去了。看架势,似乎是才从山上下来的。
高风一边跟着小邓走,一边问:“刚才那个士官是做什么的?”
“哦,他是我们这儿的油机技师。技术特别好,已经立了两次三等功了。”
高风点点头,想起了在军网上看过的有关包技师的报道,不禁暗暗佩服。
海岛部队有五大难题,分别是出行难、吃水难、用电难、看病难、住房难。岛上的用电多采用油机发电,但常常存在电压不稳的情况,遇到台风、雷电,油机还无法正常运转。所以在海岛上,保障油机的正常工作,就是保障了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秩序,也是不亚于雷达开机的头等大事。
这个包技师在站里呆的时间比金川都长,相当能干,从他能两次立功,就可以看得出来。
高风刚回想了一会儿,就已经被小邓带到了金川的宿舍。屋内陈设简单,一桌两椅两张床,还有储物柜和脸盆架,都刷的绿色油漆。床上的白床单和绿军被,也铺叠得中规中矩。
小邓放下东西,招呼二人坐下,又忙着拿金川的好茶给他们泡上,还张罗着要给他们倒洗脸水,别提多热情了。
高风拦住他:“你不用瞎忙了,我和你们副站长是老朋友,没那么多讲究。这样吧,你先去看看他什么时候能过来。他要一时半会过不来,你再带我们四处转转好了。”
“是,少校同志。”
小邓答应着跑出去了。
高风转过身,见海蓝正站在床头的窗户边,眺望着窗外屋后小山上的那个大圆球。
“累不累?要不要洗把脸?就是找不到新毛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