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言情小说电子书 > 重生之听我指挥 >

第240章

重生之听我指挥-第240章

小说: 重生之听我指挥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就是中国第一艘航母训练试验舰——瓦良格号。自它在一年半之前第一次下水试航后,又陆续进行了十余次试航。

从第三次开始,海蓝就参与了之后的每一次试航。此刻,她正坐在航母舰桥密闭的飞行导航控制室内值班。

她时而观察一下雷达和导航仪,时而凝神静听无线电通讯频道传来的各种信息——心里默默期待着里面能出现自己非常熟悉的那个声音。

因为今天是高风率领几名年轻的舰载机飞行员,首次进行编队夜航训练的日子。她和高风又是一个多月没见面了,自然希望今天能和他见上一面。

大约在一年多前,她接到了调入海军北海舰队的调令。

匆匆收拾、打包、变卖了那个才住了两年的小家里的一切物品,她将孩子们送到了他们爷爷奶奶的家中。

不过,她也在那里住了一个多星期,一边陪着孩子们适应新环境,一边找保姆。在试用了几个保姆后,终于找到了一个能干又朴实的满意人选。海蓝还教导了她几天,直到她能帮婆婆分担大部分家务,也能协助婆婆带好一对双胞胎后,她才放心地离开家,赶到北海舰队报到。

很快,她登上了舷号88的航母舰员训练综合保障船,一直跟着瓦良格号,在港口和外海之间进进出出,反复进行着试航及训练。

那时候的瓦良格,还有很多大型的设备没有定型和列装,船上的舰员生活舱也都没有装修,所以海军官兵和工程技术人员们都只能住在88舰上,在回港的时候才能住在岸上的海训宿舍楼。

88舰上的餐饮休闲娱乐健身等设施,应有尽有,可以说是军中的一艘准豪华游轮了。不过,舰员们并不是来享受的,他们住这里也是为了方便海试。

有了这艘被誉为“航母保姆船”的保障船跟着,在瓦良格内部还没完工、不宜大量住人的情况下,他们这2000多名舰员和技术保障人员,就可以在外海生活三周。这就避免了瓦良格号在外海和母港之间频繁奔波,也就能大大加快海试的速度。

88舰上也为舰载机飞行员和航空机务人员准备了生活舱室,但是在海试初期只有两架舰载机样机,航母上的机库也还不能启用,所以高风等试飞团队的人还是驻扎在岸上的空军训练基地。

于是,海蓝在海上,高风在岸上,两人只能借着高风几次试飞舰载机着舰的机会,见上一面。

高风的第一次着舰,也是在冬季。

那时,瓦良格经过前两次的海试,已经验证了其在航海动力、水密舱、雷达导航、通讯等方面都没有大的问题,技术人员这才在舰尾的飞行甲板上安装了拦阻索,准备进行舰载机的着舰试验。

固定翼舰载机的着舰,要比它从舰上起飞复杂得多,也危险得多。

高风在前一次试航时,曾驾机从航母上低空通场,回去之后他在电话里对海蓝描述了他在空中的感觉。

如果说,他在空中看陆基飞机场,大概能有篮球场那么大,那么航母的飞行甲板就只有乒乓球台那么小了。

在舰载机自身还必须保持三百公里左右的时速、以确保着舰失败后还能复飞的情况下,要让飞机一下子对准那个小小的降落平台上的跑道,确实很困难。

海蓝听他这么一说,自然有些担心,高风却又马上安慰她。

他说,他在乌克兰已经接受过舰载机着舰的训练,在国内的训练平台上也练习了上千次起降了。他的降落技术应该是国内最好的,不必为他担心。

对于高风在飞行方面的能力,海蓝从不怀疑。只不过一年前的试航,她对瓦良格号上安装的着舰系统还没什么信心。

最让她不放心的是拦阻索装置。

全世界虽然有不少国家拥有航母,但真正能够生产现代化拦阻设备的,却只有美国和俄罗斯两家。

舰载机着舰时,其机尾伸出尾钩来钩挂甲板上的拦阻钢索,借此让带有巨大动能的重型战机停下来。

这钢索因为要配合尾钩的弧度,就不可能很粗,大约只有拇指粗细;而且也不能太硬,否则很容易挂断。总之,对这拦阻索材料的钢性和韧性的要都求很高,当然对飞机尾钩的强度要求也是很高的。

中国最初是想向俄罗斯购买四套拦阻索设备的,但最终还是遭到了俄罗斯拒绝。其实,就算是俄罗斯自己的库兹涅佐夫级航母上,也曾发生过拦阻钢索断裂,导致着舰飞机滑入大海的事故。

所以,海蓝对国内后来自主研发的拦阻索极为关注。以至于在工程人员安装调试的时候,她还近距离地接触和观察过它的构造。

她看到在距离舰尾五十米左右的地方,设置了四道拦阻索。每道大约相距十四、五厘米,高度大约三十到四十厘米。钢索两头缠绕在内部由齿轮组成的绞盘上,就是通过很多大小齿轮的机械转动来化解飞机冲下来的高速动能。

这个阻拦装置,她是看明白了,但是对它的实际强度如何,还是心里没底。

好在她听高风说过,他们在陆地平台上的试验还是成功的,想来在舰上应该也可以。至于它能不能承受得住长期海盐侵蚀和反复降落冲击的考验——那就得等以后的多次试验来检验了。

另外,在航母左舷中部的自稳平台上还有一套“菲涅尔”透镜式光学助降镜。自稳平台通过陀螺仪原理,可以保证透镜射出的光束不受母舰摇摆的影响。

这个装置最重要的是中部通过透镜发出的5层光束。这光束长达2海里,并与海平面形成3到4度的夹角,飞行员只要沿着这道光束下滑,就可以正确地降落在甲板上。

为了帮助飞行员校正角度,光束从上到下分三层,上为黄色,正中为橙色,下层为红色。如果飞行员看到助降镜的光束是黄色,说明他飞高了,需要下降高度;反之,如果他看到了红色光,那就该上升高度。

该系统两边还各有一排绿光,如果飞行员看不到中间的橙色光,只看到绿光,就说明他偏左或偏右了,这时他应该调整飞机的水平位置。

菲涅尔光学助降镜目视直观,使用起来简单可靠,广为英美等国航空母舰普遍使用。但是,它也有个最大的缺点,就是遇到阴雨雾云,就往往“力不从心”,无法可靠地帮助飞行员降落。

好在航母舰上还有一套通过雷达制导的全天候全自动助降系统。

这个系统是由舰桥上后方的一部引导雷达,负责测出飞机降落时的运动参数,并和航母飞行甲板的运动参数一起汇入计算机,通过处理后得出准确的引降数据,由无线传输系统发射到要着舰的飞机上。着舰飞机上的接收装置收到信号后,自动驾驶仪会自动修正误差,操纵飞机准确降落。

该系统最大的问题就是可能发生电子故障,尤其在战争状态下电子干扰比较严重,就更不能信赖了。所以航母上的着舰系统,需要两个系统共同使用,相互取长补短。

一年前,当高风第一次着舰时,就灵活地依靠了两套助降系统。他在自动驾驶的基础上,锁定橙光下滑道,对准了舰尾的飞行降落区,俯冲而下。

舰上的着舰引导员和空勤人员们,通过肉眼和摄像监视设备确认了飞机的尾钩已经挂住了阻拦索,马上用无线电向高风报告。

高风自己也感到了飞机像脱缰的野马被套上了缰绳,前冲的速度迅速下降,不过他还是等到工作人员确认后才关闭了飞机发动机。

就这样,飞鲨样机以150节左右的速度着舰后,滑跑了90米,最后稳稳地停在了甲板上。

高风收起机尾的尾钩,阻拦索自动复位。然后,工作人员开来拖车将他的飞机牵引到起飞区的位置。

等他打开座舱下来,周围又是围满了上来祝贺的人。好在还有第二架样机紧跟着就要下来,人们只是简短地祝贺了一下,又很快散开,去进行准备工作。

等大家散开后,高风才看见了站在人群后不远地方的海蓝,不由得微微一愣。因为她一身藏蓝色海军冬季制服的形象,和他俩四个月前分别时她还穿着空军夏常服的样子,大不相同。

不过,他发现海蓝无论是穿什么军装,都能很好地衬托出她的秀美挺拔。

高风微笑着大步上前,“啪——”的一声立正,给她敬了个军礼。

海蓝并不回礼,只是抿嘴一笑,然后问道:“干嘛给我敬礼?你的军衔可比我高”

“可在我们家,你是领导啊”高风自动放下了手,又说道:“领导,我刚才表现得如何?”

“马马虎虎,算你及格吧”

“唉,”高风叹气,“我自觉可以打个90分呢”

海蓝摇摇头,“居然没给自己打100分,看来你还挺谦虚的嘛”

高风笑了笑,双手握住海蓝的手,发现她的手有点凉,便举起来呵了几口气,然后给她搓起了手,“甲板上风大,出来时多穿点”

“嗯……”海蓝向四周看看,见大家都在注意看远处那架逐渐接近的飞机,便反握住高风的手说道;“别婆婆妈**了,快看那边——马上就要下来了”

高风这才抬眼向舰尾望去,只见那架飞机的影像越来越大,飞得也越来越低,终于呼啸着俯冲了过来。

“砰——”的一声巨响,高风只觉得脚下的飞行甲板猛烈地颤抖了一下,不禁条件反射地抱紧了海蓝,不过他很快看到那架飞机也迅速地停住了。

海蓝转身,嗔怪地瞪了他一眼。

高风不好意思地松开她,掩饰地拍了拍自己的胸口,“唉——没想到在甲板上看降落,还挺吓人的吓得我心脏都快跳出来了”

你还会害怕?

海蓝撇撇嘴,也不揭穿他的谎言,特别是想到他一会儿就要起飞,时间不多了,反而更靠近了他,双手抚摸了一下他的面颊,然后顺着脖颈滑下,给他整理着飞行夹克的毛领。

她也没有看他,只是对着他的胸膛,轻轻说道:“小心点……注意身体……”

“你也是……”

高风心里也微微有些发堵,他真想和海蓝再待一会儿,可是很快他就看到那边的机务人员已经在示意他可以登机了。

他只得紧紧地拥抱了一下海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