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穿越之好好过日子 >

第26章

穿越之好好过日子-第26章

小说: 穿越之好好过日子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己商量一下,自己自然也是有决定权的。往往还是自己做事情想不起来跟他商议,他反而在一边边看自己折腾,等到实在是收不了尾了,他却主动出来扫尾巴,却从来没有对自己闯的祸有过半分责怨。

然而,这些都是他没有做官时候的事情,老话说的好,人会随着环境和地位的改变而变。自己已经是他的老婆了,五年多的时间匆匆而过,自己却连个娘家人都没有见到过。关于娘家的事情郭燕自然是不敢问的,然而钱元脩显然也知道些隐秘,可他却从来也不说,这几年无论逢年过节,也不见钱元脩主动提起跟她回娘家或是走亲戚的话。

不说在古代,就是现代,一个女人没有得力的娘家,婆家人都敢随意轻贱。

男人发达了换老婆,这已经成为一种时尚。

何况自己呆了五年的地方还是个悔叫夫君觅封侯的时代,王侯将相的妻子都会产生怨气,何况自己?

其实若是钱元脩甘愿平淡的过小地主的日子,郭燕也会陪她平淡的过日子,可是,人家有志向,自己怎么能泼人家冷水?

好在古代人比现代人还文雅一些,休妻什么的还有个条例,自己好歹也跟他生了个女儿,也绑在他把儿子养这么大,看他有子有女的样子,休妻再娶的事情是做不来了。可是,弄回来一屋子姨娘的事情还是有可能发生的。郭燕虽然跟钱元脩过了五六年的恩爱日子,却没有把自己看的那么高,而且,她依旧保留着自己的半份心,钱元脩若是想要收姨娘,自己就真的跟他是搭伙过日子的关系了,到了那一天,男人在那里睡觉,心又归了谁都无所谓,家里的钱却一定要自己掌握,因此,今天钱元脩会说这样的话她自然是顺坡就驴,跟钱元脩半真半假的撒个娇,讨论一下将来的财产归宿问题。

钱元脩也知道自己说出的话不怎么好听,可是他一个当家男人,只读书不挣钱,总归是有些气短。这种情况在他前妻跟人跑之前,他会认为理所应当,时下男人读书考试,妻子挣钱养家,任何人都以为是天经地义之事。可是自从前妻跟人跑了以后,他自小就被灌输的思想就被颠覆了,很觉得靠女人养活不应该,这也是他以前边读书还要开铺子挣钱养家的原因。

他见郭燕一个幽怨的眼神飘过来,心中的爱怜先低了头,“你是知道的,官员禁止经商,可以后凭我那点俸禄,怎么能够养家,而且,以后指不定还得家里贴银子到任上,好在等到了任上,我也算得上是一方父母,开店做生意自然方便许多,到时候就把店铺都挂在你名下。”钱元脩见郭燕的眼睛里泛起了泪光,笑了笑,正色道:“开铺子却也只是图一时的松快,买田置地却是根本,等日后银钱宽松了,置地却要放在我的名下,你知道,有功名的仕子名下的土地是不用交税的。”

“你呀,”郭燕原本感动的一塌糊涂,被钱元脩后来的这几句话又说的哭笑不得,“我知道了,怎么着,你也是一家之主是不是?”地是明面上的产业,只要不是遇到天灾,出产多少东西,都是有定规的,钱元脩想要攒私房都不大容易,自己的铺子却方便许多,虽然不一定要攒私房防备以后,可是,既然在自己名下,将来无论谁有了花销,总的看看自己的眼色吧?

钱元脩绷着的脸也笑了,自从第一次春闱没有考好,钱元脩不敢松心,见新找来的人手也得力,就把家事完全扔给了郭燕,却也没有想到郭燕倒还怎能够独当一面,还挣了不少银钱。既然郭燕有这个当家理事的本事,他以后做事就少了担忧,自然的很欢喜的。

其实郭燕的起步之路并没有钱元脩以为的那样简单,刚开始租摊子做生意的时候也不容易,郭燕急于求成,又记得前世超市抢生意时候的促销手段,加上自己卖的西瓜都是自己家地里产的,少了中间环节,自然可以适当的便宜些,以期薄利多销,就让看摊子的吴年和阿力压低价钱,以吸引顾客。

可是她的行为得罪了市场的同行,人家挤兑她,人家倒没有直接砸她的探子,只找来了所谓的市场管理人员,有正经的官府看市场的,有道上的收保护费的。

郭燕也知道自己犯了忌讳,只好乖乖的出银子卖平安,吩咐看铺子的吴年和阿力,卖东西的时候,称头上只多不少,算账的时候,可以适当的抹去点零头,虽然是变相的降价拉拢客人,同行们却无话可说,生意也因此稳定了下来,最后干脆租了铺子,专门卖他的地里的出产,比如西瓜,水果,鲜鱼,鲜、干笋,鲜、干木耳,鲜、干山菌,蔬菜等。

银子虽然多少挣了些,可是交保护费什么的也漏了不少,要是家里好歹是个官,恐怕也不至于这么波折。

郭燕等家里一安定下来,就派了吴仁出去看店铺,这一次,她准备大干特干,一上来就租下了五个店面,连钱元脩都诧异:“你都想好了,要做什么吗?”

郭燕摇头,没想好怎么着,跟着钱元脩到了任上,他就是一方父母,人家怎么的也得卖他几分薄面,不管她开什么铺子,买什么东西,都会有人来买,这种公开的便宜她不占才傻,“这里山灵水秀,总有东西可以拿来挣钱的,就算是没有东西可买,吃穿住行,我可以开一个饭馆,一个成衣铺子,一个?????”好吧,旅店可以跟饭馆合在一起,“剩下的等我想想?????”郭燕也知道自己冒进了,连这地方的风土人情都没有了解就急着张罗卖土特产。

钱元脩摇头,笑了笑,眼神却黯淡下来:“只有你这样的才会说这里山临水秀,明明这里是穷山恶水,没有人肯来才派了我过来的,”没有人脉的候补进士能够得到这个空缺,还是他们知眼色,撒银子的结果。

第二十七章

大兴版图极大,这都是那位开国皇帝带领他的二十四元勋打出来的,可是他却没有把这些疆域都归属地方管理,而是让他们“一国两制”,当然,所谓的“一国两制,”只是让他们管理内政,兵权是没有的。

那位被后人尊为圣祖始皇帝的景皇帝,当时很开明的道;“咱们跟人家风俗习惯不同,自然就不能够用咱们汉人的规矩约束他们,可是,他们也是我炎黄的子孙,我们就必须保护保证他们的安全,如此,就让他们随着自己的心思过日子,我们替他们卫护治安好了,既然将士们替他们看了家园,辛苦费总是要出一点的??????。”景帝一副流氓无赖又冠冕堂皇的话语就把这些少数民族的地位给确定了下来。

吐蕃,回纥,突厥,????等国当时却感恩戴德,作为战败国,他们并没有发言权,作为被俘的一国之主,却依旧能够做王爷管理原理的土地,他们还是很满足的。

景皇帝并不是就此不管他们,公主和宗室女和亲,就是一种联系他们跟皇家关系的手段,其实,经过了三百多年的和亲之路,如今的吐蕃回纥,突厥,蒙古?????等国的少数民族血脉,早就名存实亡了。

吐蕃等地随便一个普通的少数民族老百姓,看上去都比他们的王爷更想少数民族的人。

再说,经过三百年的日月交替,有些王爷的子嗣艰难,这些王爷并不曾动过从旁支过继承继香火的念头,都是在自己临死之前,就把所属藩国交还大兴,其实他们也知道,大兴给了他们面子,让他们管理这些所谓的藩国已经是恩赐了,绝对不会再生事端,平白的造下杀戮,再说,从血缘上讲,他们跟大兴皇室才是一家人,不把遗产留给亲人,又留给谁呢?

钱元脩如今来到的这个地方,就是原吐蕃,今大兴和天竺国的交界的地方,众所周知,大兴的景姓皇室用刀枪和联姻的方法,吞并了原本的回纥,突厥,蒙古等国,大兴周边的国家,诸如大食,天竺,骠国等国,要不是仗着山脉,天险等原因,恐怕早在三百年前就被那位开国的景圣宗皇帝纳入了版图,据说,景圣宗毕生的遗憾就是未能把喜马拉雅山脉纳入大兴土地,而天竺,骠国,迦楼缕波等国,刚好都是被这个喜马拉雅山脉阻隔在大兴土地的南面。

景圣宗当时说的话并不是在私下的场合,这话自然也传到了当时的国主耳朵里,虽然已经过了三百多年,也不乏改朝换代,皇位换人做,可是不管那个姓氏做了帝王,他们历代的君主都还记得自己那位圣祖景宗的遗憾,生怕他的子孙为了“孝道”某一天,突然带兵就抢占了自己国家的土地。

虽然因为山脉险峻,两国不用驻军也不一定会有冲突,可是,两个国家的军队都不畏苦寒,坚守在各自国家的边境。

因为守在国家的边境,这里的条件又比较艰苦,会分到这里的士兵大都是些没有背景和地位的人,当然,也不断有一些打架闹事被发配过来的,补充新的兵员,而且,一般情况下,他们还是终身制。会调走的,只是一些军官级别的人物,那也是上层以防这些兵士人将不认令才会做出的下策。

这样的兵役制度,其实已经违背了大兴沿用景圣宗制定的几年不定时的轮番换防条例,可是不用这些已经适应了高原反应的老兵,那些新来的士兵根本就是来送死,何谈守卫边疆。

因为是终身制,这些老兵油子们知道自己的价值,他们根本就不在乎军令国法,时不时的会做点违法犯纪的事情,可他们也知道分寸,死刑够不上,顶多打一顿板子关几天受点活罪,出来以后,养伤的日子会老实几天,等伤好了,依然照旧。

这里不仅环境恶劣,政治、治安等也十分令人头疼,钱元脩没有背景靠山,自然就被发配到了这里。

郭燕并不太清楚其中的弯弯绕绕,她只记得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自己老公管的地片够大,而且手里还可以辖制军权,这是这一地区的特例,可是其他条件好的地区所没有的特权,手中有兵可不能够让他们闲着,那高高的雪山上,听说可是有雪莲的,那怕是一朵,可就能够让他们一家老小吃上几年。

嗯,山里还有不少的药材,都是原生态无污染的,他们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