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红尘劫·天下 >

第32章

红尘劫·天下-第32章

小说: 红尘劫·天下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个村落被淹没在洪水之中,那官道早已被洪水掩盖的寻不到任何踪迹,这个唯一的办法也只好搁置下来。

整个朝堂人心惶惶,无不为前方大军的供给担忧,柔然征战,路途遥远,行军打仗,后方供给紧密关系着战争的最终结果,可上至苏天烽,下至朝中众臣却束手无策。

乾都虽占地广泛,人口众多,但民间的消息渠道却流通的极快,这次乾都几个郡县的受灾情况,在坊间早已人尽皆知,成了街头巷议的话题。涟漪得到消息后,连日里坐卧不宁,为前线的风烟担忧。

好在明月堂自有一套联系网络,虽然地面不能通行,但尚有训练有素的飞鸽可以快速传递消息。风烟来信说:“连日阴雨,兵士中病倒的颇多,粮草虽不至于山穷水尽,却也支持不了太多时日,大军军纪严明,斗志昂扬,但终免不了时间久了军心有所浮动。如今到了这个时候,大军只能前进,不能后退,冒险发动奇袭,赶在粮草未尽之时,攻城掠地,有所建树,方有一线生机。”

涟漪秀眉深锁,无力的滑坐在案旁的藤椅上,事态发展比她想象的更为不堪,清醒如她,也明白现在奋勇前进确是唯一的办法,但同样要承受一定的风险,一时不慎便会满盘皆输。这时候风烟需要的是更多的支持,翻出抽屉中明月堂各分堂的分布图,纤指点过一个个分部所在位置,心中有了计较,虽然乾朝到柔然道路不通,但在柔然周围的几个小国之中,明月堂尚有小部分势力在,也许假借漕运名义,偷运些粮草给前方大军,尚算可行之计。

雕花窗外,丝丝细雨搅人思绪,花满楼的“飞鸿”雅间中,一女子坐在桌前,用手指轻轻敲击桌面,那咚咚的敲击声,伴着窗外落雨的声音,点点滴滴直入人心,女子容色看似平静,眉目间却蕴藏着隐隐忧思,因担忧而焦躁的思绪,挥之不去。

当风笛迈入“飞鸿”之时,看到的就是这样的景象,涟漪整个人都处在一种淡淡的静默之中,长长睫毛闪动,眉目中尽是浅思,那种沉静似水仙花般的柔美,迅速蔓延开来,让他心中为之一紧,她眉间解不开的轻愁,不用问便知为何而来。当她面对二哥的事情时,总会显现出与众不同的关心和紧张,那种毫不掩饰的情感流露,每每让他在触及她那水漾眼神时,感到无力心酸。曾无数次于心中做过那样的决定,如果她选择的是朋友之谊,那他甘愿在身后默默陪着她,看着她流露出真心笑容和幸福感觉,便已足够。

“涟漪!”风笛轻声唤她,打断了她的忧思。

“大哥!”涟漪转首见是风笛,浅笑应答。

“不开心的话就不要强装微笑!”风笛清明的眼神,仿佛能穿透人心,直射心底。

涟漪面上的笑容渐渐隐去,防备尽去,只余淡淡容色,不辨喜怒。

风笛剑眉轻蹙,见她展示了心底真实的情绪,轻叹一声道:“你也莫过担忧!事情还没到无法转圜的余地,二哥智谋过人,即使在危机情况下,也定然能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只要雨停了,洪水退去,支援队伍马上就可以接应上他。”

“我如何不知他的过人之处,只是仍免不了挂心。至于粮草我已集合明月堂在柔然周边的漕运势力,看看有没有机会接济他,临时起意,又要掩人耳目,数目不会太多,只是一时的权益之计,支撑不了太久。”涟漪焦虑道。

“我知你定会担忧,才赶来告诉你一声,我已向父皇请命,赴柔然支援二哥,在情况允许条件下,以最快速度打开官道,接应他。”

涟漪半响无语,这种危机时刻,风笛挺身而出,正应了她的心意,朝中无论派那个官员前去支援,都不若风笛让她感到安心,她知道他虽身为皇子,却并不过多参与政事,只于经营之道颇为精通,平时言谈间,也多对朝中事务敬谢不敏,而他这次贸然请命,多半是为了她的缘故。

前线战势危机,涟漪几日以来早已坐卧不宁,一想到风烟身着银盔银甲,浴血奋战的情景就夜不能寐,她知道她的想法很是过分,却依旧不能抑制这种冲动,盈盈目光对上风笛略带征询的眸子轻道:“带我一起去!”

风笛一愣,没想到她会提出这样的要求,女子从军而行是很匪夷所思的事情,但看到她坚定的眸光和固执紧抿的嘴角时,终点头答应。

苦随军行(本章完)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每有大军出征,便会让人想起这样的情景。这次风笛支援前方大军,因形势紧迫,并没有风烟出征时的声势浩大,大军稍作休整后,便浩浩荡荡向北进发。

随军携带的粮草和军需颇多,除了支援风烟大军的部分,还要预留出日后战役所需。行军的速度,却并没有因众多的物资而减缓。乾朝多年以来,一直对百姓实行宽仁政策,官道沿途的村落或人家,见到大军都纷纷避让,甚至有些还主动送来饮食供将士们取用。

涟漪给家人留书一份,化妆改扮悄悄混进大军之中,军中除了风笛和他的贴身侍卫秦岚外,便再没人知晓她的真实身份。

明月堂在乾都的几个关键领导者都不赞同涟漪随军而行,而平时对待下属平易近人的她,这次却动用了堂主身份,才迫使大家答应了她的请求。而最终的交换条件是四大护法中的玉持、玉静两人扮作兵士,暗中保护她的安全。

涟漪一身普通兵士的黝黑色紧身衣,整个人看起来俊秀不已,她身材娇小,无论怎样打扮都不像那些有健壮勇猛气魄的将士。风笛思虑:若是将她放到军中,一则她看起来不像壮年男子,倒像文弱书生;二则她虽性格好强,但此次是情况危急的急行军,怕她经不起风餐露宿和长途颠簸。想来想去还是将她充做贴身护卫放到身边更为稳妥,也不会令军中其他人生疑。

涟漪将长长的秀发盘起,压在军帽里面,只露出一张素颜,与其他三个侍卫徒步行走于风笛身前

一身银盔银甲的风笛,身形欣长,卓然立于马上,阳光的余晖洒下,将他脸上棱角折射的更加英俊不凡,他时不时和同行的副将徐茂商讨下一步的行动计划,每每侧目时,目光总不经意的扫向身旁那秀丽的身影,两日以来不曾停歇的行进,让她秀美的脸庞染上风霜,但她那执拗的眼神和决然坚韧的神态,却让他深深震撼。

那种感受于风笛来说是一种煎熬,更是种不可多得的幸运。煎熬来说,看着她和将士们同甘共苦,未曾展露出丝毫的娇气和不适应,她微抿的嘴唇和长睫投下的剪影里清明坚定的神色,都无时无刻不再提醒他,她心中的那人于她而言是万般重要;而幸运来说,能够在不经意间,偶一回头,不用寻觅,不用思念,她便安安静静出现在身侧的感觉,于他而言是一切欣喜和宽慰的源泉。

几日以来,她一直同普通侍卫一起徒步行走,风笛终看不下去,不顾她的执拗,沿途为她买了一匹温顺的小马,为她代步。

身为侍卫骑马已是越矩的行为,涟漪本不肯答应,却在风笛隐怒的眼神中放弃了辩驳的念头,默然和他骑马并肩而行。

几日的连续奔波,大军陆续进入一个较为平坦的山谷,天色渐暗,众人开始饥肠辘辘起来,随军带来的熟食已然消耗殆尽,风笛立于马上,扶额向四方打量,复而拿出地形图参照一番,方下令在此驻扎,明早再行。

训练有素的乾朝兵士,很快将营帐和篝火搭建了起来,开始埋锅造饭,将士们也都各自回帐休息。

涟漪立于几座军帐门口,举步不前,将士们劳累了几日,定要擦洗一番,虽然行军途中一切从简,但她一个女子和他们混住,实是不便。

平日里将士们对她并未过多留意,只觉得她文文弱弱,将她看做殿下的军中参谋,这些兵士们虽武功卓绝,杀敌勇猛,却对懂得战略和战术的人非常尊重,对涟漪的态度也十分客气。

一个颇为粗壮的汉子,见涟漪在军帐外徘徊,忙几步走了过来,攀上她的肩膀,热情的道:“小兄弟,还愣着做什么,抓紧时间休息,来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说着不容分说,半推半搡的拉着涟漪往左边的一座军帐走去。

涟漪秀眉微蹙正不知该如何回绝,一个略低沉的声音自后方传来,“李志!你们在做什么?!”

那兵士猛然回头,看清说话之人,忙放开涟漪,单膝跪倒行了个标准的军礼,恭敬道:“六殿下!”

涟漪回过神,亦要行礼,却被风笛伸臂拦阻,“你随我来,我有事找你参详!”

营地中最显眼的那座营帐,便是风笛的帅帐,虽然一切都很简陋,却整洁温暖,想到刚刚的情景,涟漪不禁有些尴尬,幸好风笛及时过来解围。

“扎营的时候怎么不来找我?难道你愿意和那些兵士们挤在一起?!”风笛顺手斟了杯热茶推到涟漪面前,蹙眉不解的问道。

“不是没想过,可军中纪律严明,不若往日里那般随意,你作为统帅更该以身作则,我央求你将我带上,本已越矩,又岂可再给你添麻烦。”涟漪解释道。

风笛看着她此刻有些委屈的神情和连日里奔波微露的困顿之色,心中不忍再责备于她,方放柔了口气道:“你是我的贴身护卫,宿在我帐中是为了保护我的安全,这点尚算说的过去。你不要再自苦而委屈了自己。”

涟漪抬首对上他关切的目光,嘴角微扬,乖巧的点头。

风笛命兵士将饭菜呈上,盛了一碗饭端到涟漪面前,柔声道:“奔波了几日,也未曾踏踏实实吃过一顿饭,我真怕你吃不消。”

阵阵饭菜的香气飘来,虽只是几样简单的小菜,也令人垂涎不已,早已饥肠辘辘的涟漪,接过饭碗,吃的香甜。

风笛并没有同她一起用餐,而是将帐内唯一一张临时睡塌铺垫整齐,又在上面铺了厚厚的褥子和一床崭新的素花锦被,“一会有人送热水来,几日里劳顿你定乏了,梳洗后好好休息吧。”语毕,大步往外走去。

涟漪见他并不用餐,忙道:“大哥,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