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之初-第1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她身边就好。只要能永远的守护她就好,可当亲眼见到王初对于庾文君婢女的态度时,他才惊觉自己也只是王初身边的一个侍卫。根本没有什么特别的,自己和王初之间永远都只是主仆关系而已,现实的利刃一下子刺穿心底。让他痛彻心扉的同时更清醒地明白自己对王初的念头是多么可笑,多么可悲。
“我与那侍女并为冤仇,是她不知尊卑冒犯于我,”王初揉了揉太阳穴,露出一个嘲讽的笑容,“我既然当着众人让庾文君惩罚那名侍女,就早已料想到可能会是这个结局。这更说明那庾文君心肠歹毒。连跟在她身边多年的侍女她都能毫不留情的下杀手,更何况是我呢?我跟她可是累积了不少年的恩怨啊。”
“小娘的意思是——对待敌人绝不能存妇人之仁。不然死的人便是自己?”杜若若有所思地总结道。
“嗯,也不全是,”杜若的理解是王初始料未及的,她认为杜若的想法有些过于狠辣,便又解释道:“我只是想给那庾文君一个警告,让她不要太过份。再说在那种场合,若是那侍女模冒犯了我,我却不做声,岂不是坠了琅琊王家的颜面?”
“小娘做得很对,是李桓莽撞了,只想着那好歹也是一条人命,却忽略了这一条。”李桓面色苍白地说道。
说到底,王初也是一名贵家女郎,心里还是在意自己的家族的。或许,自己选择留在王初身边就是一个错误,继续留下去,只会越来越难以自拔,甚至还会令王初起疑心,若是王初知道自己对她存了不该有的念头,她会如何对待自己?是不是会像对待庾文君侍女一样冷漠无情,到那时,即使她不杀自己,只是冷漠对待也足以令自己也是生不如死,不如趁着王初对自己还存着多年积累下来的情谊,离去罢。
“你能理解就好。”王初道,她不希望李桓带着对自己的误解走。原先她预备王敦走的时候让李桓跟着他去武昌,谁知王敦被公务牵绊,无法抽身回来,所以她便去信给王敦,说了自己想让李桓跟在他身边的事,王家有专门的信使,快马兼程,估计王敦也快收到了。
“小娘,太子派人来了。”芳苓进来禀报道。
屋内的人俱是一愣,司马绍与王初已经许久不曾私下来往了,怎得又突然派人来?
见李桓与杜若二人都望向自己,王初定了定神,问道:“人呢?”
“就在院外。”芳苓道。
“叫他进来罢。”
芳苓出去不多时,便将司马绍派的人领了进来。
“何康见过女郎。”那侍卫一见到王初,便忙行礼道。
这人名何康,跟了司马绍很多年,很得司马绍信任,王初也认得他,她淡淡地问道:“你家太子派你前来,所为何事?”
何康恭敬的拱手答道:“庚午日太子行冠礼,想请女郎到场观礼。”
说完有些不放心的望着王初,等她答复。
听见司马绍要行冠礼,王初心中恍惚,没想到一晃就是这么多年过去了,当年相识的时候司马绍还是一个稚气未脱的幼童,如今他都已经二十岁了。
李桓思量了一下,问道:“既然要行冠礼,那圣山可有说何时将王太子立为皇太子?”
听李桓问起此事,王初也回了神,她专注的看着何康。
见王初没有直接拒绝,还对自家太子何时立为皇太子一事颇为关心,何康笑道:“皇太子册立之礼同冠礼一道举行。”
王初一直担心司马睿拿不定主意册立司马绍,听见何康这么说,她这才安了心,道:“好,我知晓了,你回去跟你家太子说,我一定到场。”
“多谢女郎。”
“嗯,去罢。”
“小人告退。”何康高高兴兴地退了出去,王初与自家太子如今很是疏远,他原先还担心王初会拒绝,这下好了,可以向司马绍交差了。
“小娘真要去吗?”待何康出去,李恒不禁问道,他还以为王初会拒绝,因为王初那般憎恶庾文君,而司马绍与庾文君婚事已定,因此王初一定会疏远司马绍,往后都不会再同他相来往了呢。他同何康一样,原本预备了要劝一劝王初,哪知她这么爽快的答应了,竟还有些不大习惯。
“当然,我不是都答应何康了?”王初坦然道。
杜若与李桓对视了一眼,无奈的笑道:“真不知道小娘是怎么想的。”
“这是太子一生中的大事,我与他相交多年,如何能够缺席。”王初说罢打了个哈欠,她站起身往床榻走去,边走边对跟身后的俩人说道:“你们先下去罢,我要歇一会儿,等阿叔回来了再叫我。”
“是。”李桓率先退下。
杜若犹豫了一下,也退了出去。
“你不觉得小娘答应的太干脆了吗?”杜若带上房门,悄声问李桓。
李桓正想回答,但他迟疑了一下,到嘴边的话又变成了另一句:“既然小娘已经答应了,咱们就不要多做猜度。”
“我去吩咐一声,叫他们一看到刺史回来就来禀告。”说完便将手搭在环首刀的刀柄上,举步往院外走去。
见李桓如此冷淡,杜若愣了愣,摇着头往自己房间走去,边走边嘀咕道:“大家都是怎么了,今日都这般古怪。”
李桓在院门口站了一个下午,终于见门人来报说王导自宫中回来了,他忙叫杜若去唤醒王初。
“小娘,郎主请您到书房去。”王初这边刚坐起身掩口预备打个哈欠,就听见阿萝的声音从屏风外传来。
王初早料到王导来了回要见自己,所以才叫他们在王导回来时叫醒自己,听见阿萝的声音,王初笑了笑,她将哈欠打完,然后对杜若说道:“你让她稍等片刻,跟她说我马上来。”
杜若依言而去,回来后惊奇的问道:“小娘似乎知道刺史回来要见你?”
“这不是明摆着的事吗?”王初笑道:“昨日阿叔事忙,从宫中回来定然已经入夜了,所以他肯定不会再来叫我。可这几日发生的事阿叔都还没顾得上说,若是阿叔今日能早些回来,定然要唤我过去的。”
“要是我就想不到这么远,”杜若替王初鬓了鬓睡乱了的发丝,赞道:“怪不得人人都夸小娘聪慧。”
王初站起来,待杜若替自己整理好身上的衣裳,向外走着笑道:“你若是我,说不定比我看得更清楚。”
“小娘,”阿萝见王初出来,忙迎上来:“郎主正等着您呢。”
“阿叔何时回来的?”王初问道。
“刚刚才回来,郎主一回到府里,连茶汤都未用便遣婢子来请小娘过去了。”杜若如实答道。
“这么急?”王初奇怪地问了一句,这倒出乎她的意料之外,看来王导要说的事情远比自己想象的还要重要。
第一百六十一章 将离
夕阳的余晖从遥远的天际倾洒下来,为大地染上一片蒙蒙的金色。
暮春时节,虽然天黑的越来越迟了,却总有天色向晚的时候,王初沿着那条雨花石小径快步往王导的书房走去,夕阳也带着最后一点温热渐渐隐去。
王初一走进书房,便看见王导正跪坐于书案前处理公务,他面前堆满了公文,身后的左右两侧各站着一名侍卫,似乎在等待他的差遣。王导右边还跪坐着一个不过三十出头的年轻人,正在替他整理公文,这个人是王初从未见过的。
王初回头看了阿萝一眼,阿萝摇摇头,悄声道:“婢子也不认得他,婢子去请小娘的时候此人还没来呢。
看见王初进来,王导示意右边那人将他面前的公文搬开,坐在王导右边的那人便开始细细规整公文。王导又将左边的公文挪到自己面前,他歉意地对王初笑道:“阿初你先等一等,阿叔很快就处理好了。”
“嗯,阿初左右无事,阿叔安心处理公务便是。”王初乖巧地答道,王导的书房里很少出现这么多公文,今日公文竟多到王导将一名属官请回府里一同处理,看来司马睿登基后有不少大动作。
坐在王导右边的那人忙搁下毛笔站起身来,笑问道:“王公,这位想必便是大将军的嫡女了。”
“正是。”王导停住毛笔,对王初介绍道:“阿初,这是顾君孝,他是阿叔的属官,伯仁常说他有令仆之才。”
“顾和见过女郎。”那人忙对王初拱手行礼,又对王导赞道:“早听周仆射说王家女郎聪慧过人。气度不凡,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王初谦虚笑道:“周家阿伯最爱跟我说笑,切莫将他的戏言当真,我不过是个平常女郎,哪里有什么特别之处。”
“女郎真是太谦虚了。”顾和笑道。
“阿初你先坐着。阿叔一会儿便好。”王导又埋首在公文中。他头也不抬地吩咐道:“阿萝,给小娘上茶。”
又过了好一会儿,王导终于搁下毛笔,站起身来。坐在他右边的顾和整理好面前的公文。也站了起来。
王导活动了一下手腕,指着书案左边的一摞公文对侍卫吩咐道:“送到君孝府上。”
那顾和见状,知道今日就到这里了。忙躬身道:“下官告退。”
待侍卫同顾和都走了,王导对候在一旁的阿萝说:“你也下去罢。”
见王导在自己对面的座塌上坐下,王初问道:“阿叔。方才那人怎得从未曾听阿叔提起过?”
“他是我新近提拔上来的扬州刺史从事,此人颇有几分我年轻时候的影子,所以阿叔预备好好栽培他。”说到这里,王导叹息了一声,“圣上自去年下旬开始,先是将远在许昌的荀大章任命为司徒,后来又将刘越石任命为太尉。这分明是冲着我王家来的。咱们也得做些布置啊,若如当初一样君臣一心固然是好。若……咱们也不至于一败涂地。”
听见这话,王初点点头,道:“阿叔这么急叫我来,想来是圣上又有什么对王家不利的举动了?”
“阿初,只怕咱们王家与圣上决裂是迟早的事了。”王导忧郁地说道。
“阿叔不是一直竭力在维持圣上与王家的关系吗?怎得忽然有此一说?”
“昨日圣上登基,满殿大臣,圣上居然要我同坐御座。”王导的表情显得很是慎重。
王初吃了一惊,忙道:“阿叔一定是拒绝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