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都市小说电子书 > 重生香港做大亨 >

第177章

重生香港做大亨-第177章

小说: 重生香港做大亨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这样一个牛人,周兴盛是深深佩服的。

当然,佩服归佩服,这么久以来,他已经习惯了和牛人们碰面,甚至成为后世牛人的上司、不可得罪的对象,此刻面对邹文淮,不仅脸上没多少异色,就连心里也是波澜不惊。唯一有的神色,就是对于邹文淮的到来表示惊讶罢了。

“周老板可真是年轻有为啊,邹某深感佩服!”邹文淮哈哈笑道,一边说一边举起了手上的酒杯。

邹文淮今年快六十了,头上大半的白发,削瘦的脸上也起了很多老人斑。他带着了一副寻常的眼镜,脸上满是热情的笑容,全身上下整理得一丝不苟,显得很是文雅。

周兴盛连道不敢,也举起了酒杯:“邹老先生您是前辈,应该多多提携指点我们这些晚辈才是,我们年轻,还有许多地方要向邹老先生学习呢。我先干为敬了,您随意!”

说着,他直接一口抿了。

说来也怪,前世他压根就不喝白酒的,一喝就头晕,肠胃也受不了白酒的味道。没想到重生过来,喝白酒就跟喝白开水似的,而且闻着白酒的味道更是全身舒畅,觉得白酒的香味实在是世间不可多得的一种味道。

“好酒量!”邹文淮朝他竖起了大拇指,跟着抿了一口酒,但是并没有喝完,只是喝了半杯,然后摸着头上的白发,叹气说道:“人老了,酒量也不行了,还是年轻好啊。周老板别见怪。”

周兴盛笑着点了点头,表示理解。

酒桌上,就三个人,一个是他自己,一个是邹文淮,一个则是向胜大佬,其它的保镖秘书之类的都在包厢外面并没有上桌。

两人闲聊着,向胜也不时的插话活跃气氛。

周兴盛虽然略有不耐,但邹文淮和向胜既然没有说明来意,他也就沉着气不打算先开口。而且还别说,邹文淮、向胜这两位大佬不仅仅见多识广,更是妙语如珠,他和两人闲聊久了,不仅不感到沉闷,反而越聊越是畅快,都快忘了这一趟来这的疑惑了。

最后,还是向胜首先开口说明了来意,道:“啊盛你编剧的功力,我们都是极为佩服的,邹老板找上我牵线和你谈谈,能不能替嘉禾写几个剧本。”

周兴盛沉吟不语,眼睛看向了邹文淮。

邹文淮虽然是电影大亨,但也没有那么大的能量逼迫他,毕竟他上面还有一个向胜在,所以这才找上了向胜,让他牵线。这时见他的目光看了过来,立即笑道:“价钱好商量,或者我们也可以合作拍片,总不会让周老板你吃亏的。”

这话说的,很直白了。

周兴盛心下感叹了一下:“原来,我已经成长到这个地步了,邹文淮、向胜这些大佬都不能也不会轻动的地步。”

没想多久,周兴盛就有了答案,看着邹文淮说道:“邹老板既然这么有诚意,我周兴盛再不答应,那也太不识好歹了。这样吧,我们可以合作拍片。”

邹文淮一怔,旋即就明白了他的意思,直接卖剧本给他是肯定不会的,要合作就合作拍片,不过他也没觉得这事有多严重,所以立即就点头说好。

合作拍片,固然会损失一大笔利润,但同时也分担出去一部分风险。

;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四卷 传媒帝国! 第三十一章零售业要立足本土化!

中原之行哪里去?郑、州亚细亚!

一句火遍全国的zhōngyāng电视台广告词,塑造了中国内地有史以来第一家现代化的大卖场。而要提起内地的大卖场,就绕不过提郑、州亚细亚商贸集团这个坎。

1989年,受日本最大零售集团“八佰伴”的影响,郑、州人王逐州着手创办了中国第一家现代化大型零售超级市场,并且在童年将广告做到了zhōngyāng电视台,是零售业界第一家在zhōngyāng电视台做广告。

在那个年代,“中原之行哪里去…郑、州亚细亚”的广告词红遍全国,而亚细亚超市也成为了人们跟随摩登潮流的一个去处。

很难想象,在89年的时候,内地居然出现了媲美后世大型超市模式的亚细亚。大卖场、平价策略、服务周到热情,统一的着装,全是一个个漂亮的妹子,就像是后世的某个大型超市穿越回去了一样。在当时而言,一切都是那么的新奇、令人目瞪口呆。

成绩也果然不负众望,紧随潮流而走的亚细亚的发展是一年一个台阶,90年年销售1。8亿元,91年2。3亿元,92年就破了三亿大关,以摧枯拉朽的力量席卷整个中国内地,更是拉开了郑、州乃至全国商业流通体制改革的大幕!

到了1993年,亚细亚领导制定了更加宏伟的目标,将亚细亚定位在了中国最大零售商业连锁的帝国,与日本“八佰伴”、美国“沃尔玛”媲美。成为世界最大零售商业集团之一。

不过,最后的结果却是令人大跌眼镜,扼腕不已。

似乎印证了后来的一句话“领先一步是先驱,领先两步是先烈”,亚细亚疯狂甚至可以说盲目的扩张,令亚细亚的管理以及资金方面是彻底的混乱了,最终和他的对手以及老师“八佰伴”一样。轰然倒下了,而且还是在同一年倒下的。

》金融海啸席卷全球!

周兴盛琢磨着他的大卖场计划,自然是看准了大卖场在后世内地的蓬勃发展。生活大卖场、电器大卖场、服装大卖场、、、、、、、,做零售业的。总之就要一个字“大”。

“大润发”这个后世内地零售商业连锁帝国,名字里就有着“大”字。

销售的市场,总是在不断的变化的。

以前是卖方市场,民众只能被迫接受;但逐渐的,现在就已经是买房市场了,民众买什么,生产厂商就生产什么。

而零售终端,以前是杂货铺,然后便利店、士多店这些,接着演变成专卖店、超级市场、大卖场。

生产厂商、零售终端、民众。三者构成了一个循环。

而在这三者里面,谁掌握的话语权大,谁就有资格做主,抢占到更多的利益。

民众不提,那是消费者。

在零售终端和生产厂商两者之间。注定是矛盾的双方,既要合作,也要竞争。

在后世而言,小超市、便利店这些,从生产厂商那里拿货,就只能是受生产厂商的欺压。但反过来。超级市场,尤其是那些零售商业连锁帝国,情况就要倒过来了,因为连锁零售商掌握了卖方市场,民众是去他们那里买东西的,所以生产厂商不得不因此而低头。

周兴盛想着以后他涉足的行业越来越多,生产的产品也越来越多的时候,如果没能掌握卖方市场,不就意味着要被那些连锁零售商剥削?

这是他无论如何也不肯接受的,所以转念一想,自己旗下非常有必要有这么一个零售连锁商业公司。

周兴盛没有真正经历过,所以经营问题上就不得不慎重了。

将大卖场开遍内地各大一线城市,这是肯定以及必须的。只是想到有个前车之鉴的“亚细亚”在那里,周兴盛就很有顾虑了。

89年创始的亚细亚都成为了先烈,他86年让大卖场进入内地,一个不好就会不了后尘,也成为了先烈。

所以最后和梁香凝一起讨论之后,决定先按兵不动,等到89年再进入内地市场也不急,先开发香港市场,或许再开发台、湾、日本以及其它经济比较好的亚洲各国。等稳固了大后方,再进入内地,以做万全之策。

而且,开发香港、台、湾、日本等地区和国家的市场,也需要很长一段时间了,等稳固了这些后方,内地的市场也刚刚好处于萌芽阶段,时机上来说正好合适。

“各个国家的市场情况不同,各个地区的市场情况也不相同,开大卖场,最忌讳的就是一个模式,无论在哪个国家或是地区,都是同一个模式,这怎么行?就拿汽车来说吧,美国人喜欢大汽车,肌肉型的,排气量也要大,但放到我们亚洲,虽然也有人喜欢大汽车,但我想更多的人还是喜欢含蓄型的,漂亮大气之外,含蓄最重要。为什么?文化的差异使然!”讨论中,周兴盛想到了一个问题,打着比方说道。

这番话,他并不是胡诌的。

虽然前世的他并没有经营公司的经验,但听得多了,自然也懂得一些。

在这里,他却是想到了后世许许多多内地之外的大型集团公司进入内地的发展情况,绝大部分都是前期亏损连连,严重的水土不服。

就他知道的这些公司里面,就有着后世内地着名的零售连锁商业旗舰“大润发”。

“大润发”的名号,相信后世绝大部分人都耳熟能详,它是一家台资企业,1997年才进入内地的,时间上来说可以说是很晚了。但是“大润发”却以极快的速度成长了起来,很快超越了诸多前辈们,迅速的攀上了中国零售百货业的冠军宝座!

但是,许多人并不知道的是,“大润发”在内地的发展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尤其是刚开始时期。

当时,大润发内地区CEO黄明段在上、海,也是内地第一家大润发超市考察的时候,发现大润发的生意居然是门可罗雀,反倒是近邻的法国家乐福门庭若市!

还有,内地东北嘛,天气很冷,在超市里卖羽绒服应该很有赚,这是人人都懂的常识,大润发也是这样认为的,于是就大量的将羽绒服运去了东北。可是其结果,却令大润发集体失声,羽绒服在东北居然卖不动!

后来调查才发现,不是他们的产品有问题,而是水土不服。

比不上家乐福,是因为大润发的货架太高太厚,给人一种压抑感;羽绒服在东北卖不动,则是因为东北暖气供应方便,没必要穿羽绒服。

可以想象,水土不服这种情况如果不克服,就算你的经营理念再成功,你的产品再好,那也是没用的。

一番话下来,梁香凝是若有所思,同时也在本子上记了下来。

这一幕,周兴盛很是无语,不过梁香凝坚持如此,他也是没辙,只能听之任之了。

“还有呢?”记完,梁香凝抬起了头来看着他,又问道。

“额,没有了!”周兴盛差点呛着,好一会才道:“做生意嘛,道理基本上是相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