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书香门第 >

第64章

书香门第-第64章

小说: 书香门第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范氏不明白:“谦哥儿什么事?”

“亲事啊!”唐氏看着女儿很惊讶,“怎么你好像根本不着急?这个苏太太做媒很有一套;我本来想让她给谦哥儿留意着的。”

范氏闻言笑了笑:“有母亲在;我还着急什么?”

唐氏却有些不自在:“说到底还是我把孩子给耽误了,若是当初直接把婚事订下来;现在可不就能办婚事了?”

范氏自然要开解母亲:“娘说哪里话,虽说婚姻是父母之命,可总还是孩子们能情投意合才好呢!谦哥儿和两个侄女合不来,就算订了婚事;也怕来日不谐,反为不美。”

话是这么说,可唐氏心里却还有些不能跟女儿说的缘故,范宁是尹氏的独生女,她的婚事尹氏是十分在意的。当初说严谦的事的时候,当着自己的面尹氏自然说极好,可后来几个孩子的来往,她的态度却一直是静观其变,并没有特别促成的意思。

到后来严谦走了,尹氏很快就忙着找人相看,唐氏细想前事才明白过来,心里对尹氏不免有些不满,可到底也不能说什么。严谦的性子她们都看在眼里:喜欢一切新奇事物,尤好农事,在读书进学方面就表现的平平,加上那时候亲家老爷在家赋闲,姑爷是初入仕途,尹氏有些不愿也是常情。

最主要的就是,范宁和严谦两个人并没看对眼,范宁和范宜两个人,喜好的都是平常女孩子喜好的那些东西,衣裳玩物啦、小吃点心啦、结伴出游啦之类的,每每几个孩子坐到一起,严谦说着山川风物,往往就会说到当地多种植什么作物、产量如何、有何特色上去了,久而久之,范宁和范宜自然不喜欢听他说话了。

“也不能说合不来……。说到这个,我忽然想起来,关于令婉的事我还没和你说。她和她娘回家去了,她们家就在新城,以后你记得多照应她们一些,可怜见的。”唐氏上了年纪,说起话来有时候想到什么说什么,所以突然换了话题,把范氏说的一愣。

范氏问:“哪个令婉?谁家的孩子?”

唐氏拍了一下自己的额头:“瞧我,说话颠三倒四的。令婉就是你嫂子娘家的那个亲戚,原来在我们家住了一段时间,就是谦哥儿来的时候。”

范氏明白过来:“是姓王的?说是嫂子继母家的亲戚?”

唐氏点头:“就是。她母亲和你嫂子的小兄弟是亲表兄妹,你知道的,现在的尹家老太太白氏是继室,令婉母亲是尹家老太太的娘家侄女,嫁的是新城县丞的独生子,丈夫也是读书人,只是始终没考中举人,身体反而因读书累坏了,前两年一病不起撒手去了。那王县丞夫妇俩老年丧子承受不住,连过继之事都还没安排好,就一先一后的去了。哪知丧事刚办完,还没等出孝,王家族人就上门来抢家产了。”

范氏看母亲说了一长串话,怕她口渴,给她递了杯水,然后问:“既有这事,白氏母女该当回白家求助才是,怎地到了我们家来?”

唐氏叹了口气:“白家早已败落下来,白氏的父亲也已不在,她又无亲兄弟,白家人更是贪财势利,她们若回去求助,只怕还不如跟王家人好好说说,还能多留下一点呢!”范氏彻底没话了。

“他们家唯一能依靠的亲戚也只有尹老太太了,你嫂子的兄弟答应了帮着去周旋,又来求你嫂子,帮着先安顿一下这对母女,免得王家族人上门聒噪。你嫂子来问我,我自然不能不应,再说咱们家房子也多,亲戚过来住住,也算解了寂寞了。”唐氏继续说道。

原来如此,范氏听了想了一想,忍不住问:“那王家姑娘叫令婉?谦哥儿和她……”

唐氏瞧了瞧女儿的神色,笑着拍了拍她的手:“怎么你心里还有疙瘩不成?其实这事儿啊,说来是我太过仔细。令婉那孩子比宁儿还小一些,那时她整日和宁儿、宜儿在一处,有时谦哥儿在的时候,几个孩子说起话来,谦哥儿一说到农事上,宁儿、宜儿就没话了,也不好冷场让谦哥儿尴尬,多是她接口,这么一来二去的,两个孩子就越说越起劲,渐渐相投起来。我怕这样下去不好,加上谦哥儿也有些想家,就让他先回去了,你放心,并没有别事。”

范氏想想严谦这两年在家也并没提起过这个王姑娘,于是当真完全放了心,又问:“那如今她们家的事是已经都办妥当了?”

“恩,过继了一个令婉她堂伯家的孩子过来,少不得也拿了一些地出来给族里做祭田,族长出面,这事就算是了了,好歹保住了大半家产。以后你们在新城多看顾她们一些,等令婉再找个能依仗的夫家,想来就无事了。”唐氏嘱咐道。

范氏素日也是怜老惜弱的,又去了那一层厌烦,听了这话自然应承:“女儿知道了,娘放心。”现在细想想,当初薛婆子说的话里确实并没说王家姑娘如何,只是她用自己家姑娘来对比王姑娘,让范氏心里不免有一些不悦,进而对那王姑娘有了先入为主的偏见。

范氏带着孩子们在范家又住了七八天,就要带着孩子们去新城,唐氏自然舍不得:“不如索性送了宁儿出嫁再去吧。”

“这可不好,您姑爷自己在新城呢,好歹是一地父母官,家眷一直不到也不好。等宁儿出嫁的时候我再回来就是了,您放心,我带着孩子们一准早来。您自己不也说了么,新城这么近,您想我们了,尽可以自己坐车就去了。”范氏拉着母亲安抚。

明姜也跟着凑热闹:“外祖母不如这就和我们一同去吧!”

唐氏哈哈大笑:“这孩子合我的心思,想到什么立时就要去。”抱着明姜摇晃,“等你表姐嫁了,家里也没事了,外祖母一准去看你,好不好?”

明姜高兴的点头:“外祖父也去!”

“他可去不了,你外祖父事忙,一入了夏到了汛期,你想见你外祖父可就难了。”唐氏叹道。

范氏听了有些担忧:“父亲年纪不小了,不好再这样劳累,娘也劝劝他,好好保养身体。”

唐氏摇头:“你父亲何曾听过我的话了?早先你大姐在家时,还能劝劝他,如今他可真是,谁的话也听不进了。不然你临走劝劝他。”

范氏其实一直都有些惧怕父亲,不过为了父亲的身体,总也要试一试:“行,我劝劝。”

明姜却觉得祖辈的人都是慈爱可亲的,自告奋勇:“我帮娘去劝外祖父!”

于是临走之前这天晚上吃过了饭,大家散了,范氏母女落后一步,跟范希孟说话:“爹这些日子早出晚归,衙门里事多么?”

范希孟虽然意外女儿会问这话,但还是答道:“嗯,汛期又至,布政使大人十分关切,我们几个同僚都要跟着出去巡视。”

“我看父亲近来面色疲惫,您也多注意身体,可别累坏了!”

范希孟听了一笑:“我身体很好,你们不用担心。你去了新城要好好襄助阿宽,他是个好孩子,做官我是不担心的,虽然有些书生意气,但是这是好事,正直总比偏私好。省城有我,京里有你公公,他又是一县父母官,只管放开手脚做吧!”

范氏点头应了,一时不知该再说什么,就推了推倚在身边的明姜,明姜会意,笑嘻嘻的跑到范希孟身边,抱着范希孟的胳膊说:“外祖父,等外祖母去看我们的时候,你也一起来吧。”

范希孟有点惊讶,范家的孩子们没有敢这样和他撒娇的,但看明姜圆圆的脸蛋上一对大大的眼睛眨也不眨的看着自己,里面有孺慕有期盼,心里一软,笑着回道:“外祖父事忙,去不了,让你外祖母去看你们。”

明姜抱着范希孟的胳膊不松手:“外祖父不想我们么?衙门里也放假的吧?”

范希孟看着外孙女肉呼呼的模样,又一脸天真,不期然想起了最疼爱的大女儿,终于忍不住伸了另一只手摸了摸明姜的头顶:“好,等放假有闲了,外祖父去看你。”

明姜十分高兴,踮起脚在范希孟脸颊上亲了一口:“外祖父真好!外祖父忙的时候也不要太累了,娘说要有劳有逸,读书累了就要休息,这样才能有力气再接着读书。外祖父去衙门做事也是一样啊,累了也要休息,然后才能再继续做事。”

范希孟被她亲了一下,一时呆在当场,再听了她后面的话,心里不觉就暖了,又摸摸她的头顶,应道:“好好好,都听我们明姜的!”

作者有话要说:鱼唇的作者还不知道要拿漏掉的73章怎么办……

明天可能也稍晚点更新~

76新家

在范家人依依不舍、殷殷挽留中,范氏和严谦、严诚、明姜还是踏上了往新城去的马车;唐氏不放心;依旧打发了范宏去送。他们一早从济南出发,路上也好走;还没到傍晚就到了新城县的城门外;严仁宽打发了赵五到城门口来迎;一行人进了城;很快就到了新城县衙。

明姜和母亲坐着车从县衙前的大街上走过;她掀起车帘一角,只看见三间大门,东边似乎有个土地祠。马车穿过大街走到头向北一转;然后向北一直走,赵五跟在车旁;走了一段之后,指了指东面的几处小宅子说:“太太,这边是蓝主簿、刘典史的住所。郭县丞住在西边。”

范氏应了一声,并没多问,又走了一会,马车行到一处侧门处,早有下人开了门,卸了门槛,让马车直接行了进去。进到院子里男仆们退下,就有丫鬟婆子们迎上来扶范氏等下车,明姜扶着春草的手下了车,往四周略一打量,发现下车之处是个小院,右面正是三间花厅。

春草一路引着范氏出小院过穿廊往后宅行去,迎面而来是五间正房,两边各有一间略小一些的耳房,东西各有厢房,以回廊相接,院内有两株石榴树,正房廊下还植了一些南天竹。院落不大不小,方方正正,又有这些树木点缀,看起来倒十分舒适。

明姜被范氏牵着一路进了正房,只见堂屋内正面是一溜火炕,上面铺了青缎坐褥、设着同色的靠背引枕,正是先前在平江时家里常用的。正面墙上挂着竹报平安图,地下东西两边各设了两把圈椅。

明姜正在打量,范氏那里就问春草:“大爷在衙门里忙?去个人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