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其他小说电子书 > 王立群读史记 >

第62章

王立群读史记-第62章

小说: 王立群读史记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个办法,既然你要查我,我也豁出去了,他就给秦二世上了一封奏书,这就是我们说李斯之死和这封奏书有关,在这封奏书中间李斯就提出一个观点,他说赵高要谋反。

【画外音:此时的李斯已经知道了赵高诬陷他的事实,他感到自己已经被赵高逼上了绝路,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反戈相击,然后李斯上奏书,告赵高谋反,是否有确凿的证据,看到奏书的秦二世,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呢?这封奏书又是如何导致了李斯最终的死亡呢?】

李斯给秦二世上了一封奏书,他说赵高要谋反,证据呢?李斯举了两个历史上的例子,他说过去宋桓公的时代,宋桓侯手下有一个大臣叫子罕,这个大臣给宋桓侯说了一番话,说得很有意思,他说老百姓最讨厌的是什么?是杀戮惩罚,最喜欢的是什么?是奖赏、奖励、赏赐,老百姓一个喜欢赏,一个讨厌的就是杀、罚,他说既然这样,国家是既需要赏赐又需要处罚,两方面都不能缺,所以干脆咱俩分分工,你当国君的你专门管赏,我作为大臣的我专门管杀罚,这样你落个美名,我落个恶名,你看这样分工好不好,这一说宋桓侯挺高兴,这是个好办法,就接受了这个办法了,让他的大臣子罕管杀戮和惩罚,结果他不知道管杀戮惩罚的是最有权力的人,大臣们都害怕的,就是管杀戮惩罚的,所以不到一年的时光,子罕就把整个朝政控制了,子罕控制了朝政以后,就顺理成章地把宋桓侯给杀了,把宋国的国君给杀了,李斯讲这个例子,说赵高就是今天的子罕,这是一个历史故事。第二个历史故事呢,他举齐国的故事,他说齐国有一个国君,手下有一个大臣叫田常,说田常的父辈就很有办法,他家里很有钱,他向齐国老百姓贷粮食的时候怎么进呢?老百姓凡是来借粮食,他用那个大斗,你不是借两斗,我用大斗给你量上两斗,等老百姓来还粮食的时候,他用小斗去收,借给你两大斗,我再收两小斗,这叫让利于民,没有多少年的光景,这齐国的老百姓都不喜欢那个国君,都喜欢田常,喜欢他们家,所以到了田常这一代,他还这样做,最后田常就仰仗着齐国百姓的支持,把齐简公杀了,然后自己做了齐国国君,这就是所谓的“田氏代齐”。讲了这两个故事,李斯就说,当今的赵高兼有子罕和田常两个人的特点,所以赵高必定会反,所以这封信实际上是告的赵高的状,因为赵高给秦二世商量要整李斯,所以李斯就进行反击了,当然这件事反击的结果,关键看秦二世,秦二世相信吗?

秦二世信谁的呢?秦二世看了李斯的奏书以后说,你不用怀疑赵高,赵高是个忠臣,赵高这个人在国家稳定的时候他不会胡作非为,国家混乱的时候赵高不会叛变,我很相信他,你不要随便地怀疑他,再加上我这么年轻,执掌朝政,你又年龄那么大了,我又靠不了你几天,赵高是我最倚重的大臣,我离了他我怎么能治理天下呢?就不信这个话,不信,其实倒也相安无事,最可怕的是什么呢?是秦二世竟然把李斯告赵高状这件事和盘告诉了赵高,这可坏了,本来李斯是向秦二世告状的,秦二世不但偏袒赵高,而且把告状的话全部告诉了赵高,那当然赵高这一知道,李斯是在必除之列了,所以赵高就对秦二世说了,他说丞相现在最怕的就是我,如果我一死,丞相就成了齐国的田常,不是“田氏代齐”吗?他的言外之意就是我赵高其实现在是遏制丞相的一股力量,假如把我去掉,没有遏制丞相的力量那丞相就会杀了你,夺取君权,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秦二世就下令,抓捕李斯,结果李斯因为一封奏书去告状,按照我们现在说法,叫实名举报,这李斯是实名举报赵高,结果反而被抓进大牢,所以一进牢,这李斯心里感觉特别难受,按我们今天的说法,特别郁闷,为什么郁闷呢?三条,第一,冤屈,说李斯谋反,李斯是想忠心耿耿地维护秦帝国,所以说他谋反,他感到冤;第二、愤怒,他一心想的是大秦帝国,没有想到大秦帝国的国君,竟然把他作为叛臣抓起来要处死;第三,是焦虑,他知道天下已经大乱,李斯虽然参与了沙丘政变,但是李斯的头脑非常清醒,他知道天下已经大乱,如果这样下去,能把我李斯再杀了,那秦朝的灭亡指日可待,只是时间问题,而且秦二世还下令,李斯的案件由赵高来主审,这李斯不完了吗,李斯告的就是赵高,然后让赵高去审李斯,所以李斯当然这个时候就非常危险了,同时和李斯一块进谏的还有两个人,一个是右丞相冯去疾,另一个是将军冯劫,这两个大臣也被下令要抓捕,这两个大臣觉得将相不受辱,两个大臣在未入狱之前全部自杀,只有李斯一个人入了狱,李斯为什么不自杀呢?

右丞相自杀了,将军自杀了,作为左丞相的李斯为什么不自杀,因为李斯有自己的想法,这个想法是三点:第一,他认为自己才华出众;第二,他认为自己功劳很大;第三,他认为自己确无叛变之心,所以他不愿意去死。李斯觉得当年不是秦始皇下逐客令他写过一封奏书,叫《谏逐客书》吗,那封奏书一上,秦始皇不是把逐客令给取消而且重用了李斯吗?所以李斯想故伎重演,你现在不是把我抓到狱中了吗,我再给秦二世写封信,这封信说我李斯有七条大罪,哪七条大罪呢?第一,兼并六国、统一天下;第二,南平百载、北逐胡人;第三,善待功臣、拥立皇帝;第四,建立社稷、修建宗庙;第五,统一制度、统一文字;第六,修筑驰道、大兴楼观;第七,轻刑薄赋、获取民心,这叫七罪啊,这是七功,李斯明着说自己有七条罪状,实际上是向秦二世说明自己有七件大功,他想着这封奏书一上,自己肯定马上就可以出狱,但这一次可不像上《谏逐客书》,这一交伯奏书上去以后,竟然一点消息都没有,为什么?秦二世没看到,秦二世为什么没有看到,赵高把信给扣下来了,赵高说,一个囚犯哪有资格,给皇上上奏书啊,烧了,秦二世就没看到,所以李斯的命运就非常危险了,但是李斯跟赵高两个人都是明白法律的人,秦朝的法律是非常严格的,像李斯这样的重臣,赵高对他用酷刑,用重刑,李斯只好认罪了,因为你要不认罪,能把你打死,所以他受不了重刑,他认罪了,李斯就等着将来的复查,反正将来秦二世要派人复查的,赵高也明白,秦二世一定要派人复查,赵高怎么办呢?赵高事先就派了十几拨人,都是他的门客假装成秦二世的御史,谒者来复查案件,这些人一说我们是奉二世皇上的命令来复查案件,李斯就马上翻供,这一翻供,假的这些钦差就立即变脸,把李斯给重打一顿,等李斯的伤稍微好了一点,又来了人了,说我们是秦二世的使者,李斯又翻供,又翻供又一次死打,连(吃)了几次亏以后,李斯不敢翻供了,到了秦二世真派人来的时候,李斯竟然不敢翻供,还以为是赵高的门客,李斯就全部认罪,承认自己谋反,承认自己有罪,这个东西就报到秦二世那去了,所以我们从这可看出来,李斯是个政治家,赵高是个阴谋家,这政治家永远是斗不过阴谋家的,所以赵高这一招,把秦二世,把李斯两个人全骗了,秦二世拿到李斯签字画押的口供,还非常感激赵高地说了一句话,说如果没有你,我差一点被李斯给骗了,所以就判决李斯死刑,这才有了开始处死李斯全家,灭三族。那当然李斯一死,赵高就堂而皇之当上了丞相,当然他这个丞相前面加了个字,叫中丞相,所谓中丞相因为中国古代的官,只要加个“中”,都是可以自由出入皇宫的,叫中丞相,这样李斯就走完了自己一生流血的仕途。

【画外音:对于李斯的死,有人认为李斯对秦王朝忠心耿耿,最终反受冤屈而死,令人同情,但也有学者认为李斯是一个极端自私,贪生怕死的小人,为了个人利益,他陷害老同学韩非,为迎合秦始皇他建议焚书,为保住自身,他参与沙丘政变陷害忠良,李斯最终被赵高诬陷,惨遭杀害,是咎由自取,罪有应得,那么,对于李斯之死的真正原因,王立群老师又有怎样独到的见解呢?】

李斯作为一个两朝元老,开国元勋,他为什么会被杀呢?也就是李斯之死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我觉得是三条:第一,赵高野心勃勃;第二,李斯难辞其咎;第三,皇帝制度难抗。这三条是导致李斯死亡的三大原因,我们先说赵高,赵高在沙丘政变之前,只不过是一个赶车的,管大印的一个小官,沙丘政变以后,他做了郎中令,赵高的野心是没有止境的,我们中国人都知道,有一句成语,叫欲壑难填,一个人的欲望是没有止境的,欲壑难填,没有止境,赵高已经做了郎中令,郎中令是九卿了,赵高满足了吗?赵高还没有满足,他还要设计把李斯除掉,因为除掉李斯以后,他就成为丞相了,他就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手握重权的丞相了,那比郎中令的职位要高得多,郎中令不过是皇宫的警卫司令,你要做了一个丞相,那个权力当然远远高于郎中令的权力了,所以他才面见李斯,讲了一番话,诱骗李斯去进谏,然后有三次在秦二世正和美女玩得高兴的时候让李斯去打秦二世的兴头,最后导致李斯被杀,其实赵高这个人一直在借刀杀人,他先借胡亥之手杀扶苏,再借胡亥之手杀蒙恬、蒙毅,再借胡亥之手杀李斯,赵高一直在借刀杀人,而且每一次借得都很成功,所以李斯应当说是被赵高作为一个政治对手除掉的,这就是第一个原因。

第二个原因,叫李斯难辞其咎,李斯自己有责任啊,你自己虽然是被冤杀的,但是李斯的被冤杀,其实他有很大责任,李斯责任在哪儿呢?第一,助纣为虐,篡改遗诏,沙丘政变嘛,沙丘政变没有李斯的参与不可能成功,这叫助纣为虐,篡改遗诏,第二,鼓励二世严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