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其他小说电子书 > 王立群读史记 >

第144章

王立群读史记-第144章

小说: 王立群读史记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邪臣多党与。因此,毁谤太子的官员还是大大多于赞赏者。

但是,这件事情我们也不能过度阐释。如果认为汉武帝视太子为政敌,那就把太子与武帝政见不合的问题看得过重;以为凭这就引发了巫蛊事件,那就大错了。

其四,卫青下世。

元封五年(前 106),卫青去世。卫青的下世,使卫子夫失去朝中最大支柱。卫子夫与刘据马上感受到失去卫青后的政治孤独。平日里慑于卫青地位、权势的官员纷纷跳出来,诬陷太子(卫青薨,臣下无复外家为据,竞欲构太子) 。

“竞欲”二字,可见这些反对派迫不及待、落井下石的丑态。

由于上述四个方面,汉武帝与卫皇后母子的关系疏远了。最为危险是,皇后不能再自由面见汉武帝(上与诸子疏,皇后希得见)。

这使得卫子夫即使有紧急情况,也无法与汉武帝直接沟通。

此时,戾太子刘据与汉武帝,一个真执着,一个假大度,两人的关系进入了一段非常敏感而微妙的时期。

遭暗算遇对手

第四阶段,疑窦重重。

这一时期,太子刘据成了众矢之的,宦官频频告密,导致父子关系由“不喜欢”升级为“不信任”。

有一次,太子去见皇后,见面的时间长了一点,“移日乃出”。汉武帝身边的宦官黄门(禁宫侍从) 苏文立刻禀告汉武帝:太子光顾着与皇后宫的宫女们戏耍(黄门苏文告上日:太子与宫人戏)。汉武帝也不责备太子,而是不动声色地给太子宫增加了二百名宫女(上益太子宫人满二百人)。

父皇莫名其妙地给自己增加这么多宫女,太子很纳闷,一打听,才知道是太监苏文打了小报告。

苏文与小黄门(禁宫小侍从)常融、王弼等一直暗中观察太子,动不动就向汉武帝打小报告(文与小黄门常融、王弼等常微伺太子过,辄增加白之)。皇后恨得咬牙切齿,“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只有诛杀苏文等人,才能免于后患。太子依然无知无畏:我又不犯错,何须害怕苏文!皇上何等聪明,不会相信那些邪恶谗言,不用担心!(皇后切齿,使太子白诛文等。太子曰:第勿为过,何畏文等?上聪明不信邪佞,不足忧也!)他没有想到父皇也是人,也战胜不了偏听轻信的人性弱点。

又有一次,汉武帝身体轻微不适,让常融召唤太子,常融回来又进谗言:太子听说您生病,面露喜色。汉武帝听后心下一沉,默然不语。太子过来请安,武帝细细观察,他哪里有喜色?倒有哭泣过的痕迹。汉武帝很奇怪,详细盘查,才知道儿子是害怕自己出意外,刚哭过一场。武帝心中暗愧,杀了挑拨离间的常融。(上尝小不平,使常融召太子。融言太子有喜色,上嘿然。及太子至,上察其貌有涕泣处,而佯语笑。上怪之。更微问,知其情,乃诛融。)小太监们为什么敢如此放肆地陷害太子?

一是深知武帝。

小太监们整天不离汉武帝左右,汉武帝与太子的微妙关系,他们最清楚。而且太子、皇后不能经常进宫,面见武帝,这就进一步表明,武帝与皇后、太子的关系疏远了。

二是武帝相信。

第一次听了小黄门苏文的小报告,立即给太子宫增加两百宫女,说明武帝相信了;第二次小太监常融诬告,汉武帝沉默不语,也是当真的。虽然后来心中起疑,深入调查,得知真相;却更说明了武帝对太子疑心重重,对流言耿耿于怀。

皇族中的父子之情带有太多政治因素,亲情淡漠后,就只剩下君臣关系了。

第五阶段,危机四伏。

就在太子被小太监们群起而攻时,太子又遭遇了一个强劲的对手。

汉武帝晚年一次打猎,路经河间(今河北肃宁) 。

一个懂得望气占卜的人告诉他,这里有个奇女子。

武帝将这女子召来,立刻为她的美貌倾倒。武帝又见她双手紧握,就亲自去 为她掰拳。女子的手竟然马上伸开,这就是钩弋夫人的传说。此后,她深得武帝宠幸,又称拳夫人。(天子亟使使召之,既至,女两手皆拳。上自披之,手实时伸,由是得幸号日拳夫人。)《列仙传》说汉武帝把她的手翻开后,发现她手里握着一个玉钩,这可能是从钩弋夫人这个称号中敷衍而来。

《汉书》又载:钩弋夫人晋升为婕妤,居住在钩弋宫(拳夫人进为婕好,居钩弋宫,大有宠),才被称为钩弋夫人。

而后人则推测,钩弋夫人之所以紧握拳头,是因为她小时候得了小儿麻痹症,并不是什么奇女子。

太始三年( 前 94),钩弋夫人怀孕十四个月,生皇子弗陵,号称钩弋子。武帝说:我听说从前尧是怀孕了十四个月才出生,现在钩弋子也是这样。于是就命名钩弋子出生的门为尧母门。(任身十四月乃生,上日:闻昔尧十四月而生,今钩弋亦然,乃命其所生门曰尧母门。)尧是儒家尊奉的圣人之一,文治武功俱佳。像当年戾太子出生一样,汉武帝很兴奋,举行了命名仪式。司马光在《资治通览》谈到“尧母门”时说过一段非常中肯的话:为人君者,动静举措不可不慎,发于中必形于外,天下无不知之。当是时也,皇后、太子皆无恙,而命钩弋之门曰尧母,非名也。是以奸人逆探上意,知其奇爱少子,欲以为嗣,遂有危皇后、太子之心,卒成巫蛊之祸。悲夫!

六十多岁的汉武帝娶了十几岁的钩弋夫人,又生了钩弋子;还将钩弋夫人的住处命名为尧母门。一个刚出生的孩子,未来如何还很难说。戾太子刚出生时汉武帝不也欣喜若狂吗?但是,时过境迁,一切都变了。当年的爱子,现在失宠;今天的爱子,以后又如何?一定会胜过太子刘据吗?都是未知数。但是,一个尧母门,把钩弋子炒…生 J:T,谁敢保证有人不会利用这一点做文章呢?

钩弋夫人被称为尧母了,等于说把钩弋子比作尧了,尧不当皇帝谁当皇帝?

这是暗示皇上想要换太子吗? 汉武帝此时有废立太子的打算吗?

我认为还不大可能:

皇族之中母子宠衰是紧紧相联的,而卫皇后已失宠多年,钩弋夫人正沐浴皇恩。感情上,汉武帝倾向于幼子。但是,理智上汉武帝并非就想废立太子。

一、汉武帝认为太子稳重、仁慈宽厚,能够继承汉家的基业。虽然太子 与汉武帝的政见、性 格、作风都不一样;但是,汉武帝晚年,已经渐渐认识到自己广征四夷对国家、子民的伤害。太子在这一点上与自己相反,正可以弥补自己的过失。

二、钩弋子刚刚出世(太始三年,前 94),汉武帝根本无从判断其将来否适合做继承人。如果说汉武帝宠爱钩弋夫人,就要立其子为太子,这是非常武断的。钩弋夫 人之前,除了皇后卫子夫,汉武帝先后宠幸过很多夫人,也有几位生下皇子,都没有动摇太子的地位。汉武帝不可能不慎重对待国家的未来。

可见此时,汉武帝尚无易位太子的念头。

汉武帝曾经说钩弋子很像他,刘邦当初也曾对赵王如意发此感慨,想改立他为太子。但是,汉武帝吐露心声,是在太子刘据叛乱被杀之后。

后卫太子败,而燕王旦、广陵王胥多过失,宠姬王夫人男齐怀王、李夫人男昌邑哀王皆蚤薨,钩弋子年五六岁,壮大多知,上常言“类我”,又感其生与众异,甚奇爱之,心欲立焉,以其年稚母 少,恐女主颛恣乱国家,犹与久之。

后来卫太子叛乱被击败,而燕王旦、广陵王胥有很多过失,宠姬王夫人 的儿子齐怀王、李夫人的儿子昌邑哀王都年轻早逝。钩弋子五六岁时就长得高大,而 且很懂事,又因为他出 生时的与众不同,汉武帝就特别地喜欢他,经常说“钩弋子很像我”;并打算立钩弋子为太子。但钩弋子年小母少,汉武帝怕王后将来专横而危乱国家,因而犹豫了很久。

由于尧母门事件,太子刘据与父王汉武帝的关系进入危险期。此时,仿佛天意,又接连发生了几件事:征和元年(前 92),汉武帝 64 岁,对于古人来说,这个年龄算是高龄了。汉武帝之前的汉朝皇帝,汉高祖(前 256~前 l95)、汉文帝(前 202~前 l57)、汉景帝(前 188~前 l41),分别活到 62 岁、46 岁、48 岁。此时,武帝体弱多病,很多事情力不从心,性情变得敏感,天天怀疑有人在诅咒他,破坏他的长生计划。

征和元年年底,汉武帝看到一个带剑的男子进入中龙华门,下令把他抓起来,而男子弃剑逃走。

汉武帝很生气,杀了宫门守卫官。十一月,汉武帝亲自调集京城附近的骑士,在上林苑中仔细搜查,又关闭长安所有城门,全城戒严,前后 折腾了一个月才解除戒严。

但是,这次急风骤雨只是揭开了“巫蛊”之祸的序幕,更残忍、更血腥的杀戮即将开始。这场祸及长安城中数万生灵的惨案究竟如何从天而降 ?又将怎样惨淡收场?

请看:巫蛊之祸。

第28节:巫蛊之祸:戾太子蒙冤 武帝丧子

一个搬弄是非的宠臣,一个书生意气的太子,再加上一个杯弓蛇影的老皇帝,就等于一场波及数万人的流血惨案,一出千年扼腕的父子悲剧。巫蛊之祸,莫须有之。卫皇后、皇太子、皇太孙一脉缘何死于非命?天灾?人祸?是什么酿造了人间荒诞?

巫蛊事件是汉武帝一朝挥之不去的阴影。

汉武帝第一次遭逢巫蛊,缘于一幕争宠闹剧。他的第一夫人——金屋藏娇的陈皇后,无子失宠,妒火中烧,找来巫师楚服,用桐木刻成小人,写上卫子夫等一干当红宠妃的姓名,日祷夜告;诅咒她们生病不生子,得死不得幸。这就是上起王公、下至黎民,谈之色变、闻之丧胆的“巫蛊”。

不管陈阿娇如何神神道道,卫子夫照样花容月貌,生下公主。后来东窗事发,楚服被杀,阿娇被废。所谓巫蛊,不过是人们恐惧苦闷的心魔罢了。

对于青年汉武帝,阿娇“巫蛊”歪打正着,为他移情别恋、废旧立新找到了借口。→文·冇·人·冇·书·冇·屋←

心魔起满城巫蛊?

晚年汉武帝,体质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