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其他小说电子书 > 王立群读史记 >

第103章

王立群读史记-第103章

小说: 王立群读史记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吕雉尽管会勤劳持家,但她不会唱歌跳舞。这时候,吕雉的地位在刘邦的心目中间,更多的已经不是爱情,更多的只是亲情关系了。所以,吕雉结束了两年多的人质生活以后,她其实又面临着一个巨大的难题,就是需要直面她的情敌戚夫人。所以,吕雉她这个人生其实走得也不是很顺。我们看她不到20岁出嫁,一出嫁就得直面一个非婚生的儿子;做了两年多人质回来,又需要直面一个能歌善舞,年轻貌美的戚夫人。吕雉面对戚夫人,也是非常难于处理关系的。所以,吕雉就是回到刘邦身边以后,其实她和刘邦之间的感情已经非常淡了。刘邦那方面有了新宠,对吕雉的感情很显然要淡下去。作为吕雉来说,为刘邦和刘邦的一家付出那么多,最后得到这么一个结局,她心里不会没有想法的。这就是两个人的感情关系很淡的根本原因。

刘邦和吕雉可以说是患难夫妻,他们结婚以后只在一起共同生活了五年,之后刘邦离开了吕雉,又参加了三年的反秦战争。他被封为汉王之后,又与项羽打了四年的楚汉战争,这样差不多有七年的时间吕雉都是一个人过的。看来在历史上权势显赫的一代女主,在个人感情生活上也并不如意。那么,吕雉是如何度过这七年多独守空闺的生活的呢?汉代史官司马迁在《史记》中影影绰绰地记载了吕后与她的宠臣审食其的暧昧关系,那么审食其是如何获得了吕后宠幸的呢?吕后究竟有没有红杏出墙呢?

我们今天看到的比较可靠的资料,《史记》有一段非常值得玩味的记载:“辟阳侯幸吕太后,人或毁辟阳侯于孝惠帝,孝惠帝大怒,下吏,欲诛之。吕太后惭,不可以言,大臣多害辟阳侯行,欲遂诛之。”这段记载的意思是说,辟阳侯(就是指的一个叫审食其的人)在吕太后那儿非常得宠,这叫“幸吕太后。”为什么吕雉这时候变成了吕太后呢?是因为刘邦死以后,他的儿子惠帝即位了,所以,吕雉就被升为太后。说“辟阳侯幸吕太后”,这是交代了两个人关系非常近,审食其很受吕后的宠幸。但是有人在惠帝那边告了辟阳侯审食其的状,这个状一告,惠帝大怒,把审食其抓起来,而且决定要杀审食其。最关键的是下面有八个字:“吕太后惭,不可以言。”这八个字引起了后人的两种看法,第一种看法认为,辟阳侯审食其跟吕太后的关系非常近,他这个近是怎么造成的呢?史书有记载,《汉书·楚元王传》记载这样说的:“高祖使仲,与审食其,留侍太上皇。”就是刘邦在外出反秦的时候,曾经留下来他的哥哥刘仲和审食其这两个人,让他们留下来照顾自己年迈的父亲刘太公。这样,审食其就留在了刘太公的身边,而太公又是跟吕雉共同生活的,所以,审食其也就从这个时候一直跟吕雉生活在一起。在彭城之战中,当太公和吕雉成为项羽人质的时候,审食其也做了人质,可以说,审食其陪伴吕雉度过了七年。他们有这样共同生活七年的背景,其中共同作为人质两年多,应当说,吕雉跟审食其可以说是患难之交,这就是他受宠的一个很重要的基础。

那么为什么作为有患难之交的太后吕雉,当审食其可能面临处死的时候,她感到惭而不去救?有人就说话了,“吕太后惭,不可以言”这八个字,恰恰说明吕雉和审食其有隐情、有私情、有私密暧昧关系,两个人关系不正常。这个事流传很广,我们今天有一些人写书的时候,列中国十大男宠,审食其就进了十大男宠之一。男宠这个词在中国古代出现很早,汉代的皇帝几乎个个有男宠,包括刘邦,包括惠帝都有男宠。而皇帝有男宠这个大家议论得还不太多,但是作为皇后或太后有男宠,就非常引人注目。所以,人们认为“吕太后惭,不可以言”,是因为吕雉跟审食其有这种不正常的关系,所以她无法出面去向她的儿子说情放了审食其。她要出面去说,人家就会说,你来出面,还不是为了你俩那点关系来的吗?吕太后只有惭不可以言了,这样的解释流传很广。我下面举一首唐人的诗。大家知道,盛唐有一个非常有名的边塞诗派,有一个代表作家叫高适,高适写过一首诗,这首诗的名字叫《辟阳城》,这首诗这样讲:“荒城在高岸,凌眺俯清淇,传道汉天子,而封审食其。奸淫且不戮,茅土孰云宜,何得英雄主,返令儿女欺。母仪良已失,臣节岂如斯,太息一朝事,乃令人所嗤。”这首诗既批评审食其,也嘲笑吕雉,同时还在批评刘邦,因为中间有一句说刘邦是“英雄主。”那么一个大英雄反被“儿女欺”,被吕雉和审食其欺骗了,还封审食其做辟阳侯。你想想,假如刘邦的妻子和别人私通,刘邦还封他为辟阳侯,那当然高适要嘲笑他。高适说,皇后要母仪天下,母仪到哪去了?本来审食其是作为臣子,但是你臣节何在呢?我们从高适这首诗可以知道,至少在盛唐这个时候,吕雉和审食其的绯闻已经是沸沸扬扬了,不然的话,我们这么伟大的一个边塞诗人,何必写一个《辟阳城》诗呢?

皇帝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好像是天经地义的,可是如果是皇后有宠幸的男人,则会引来世人的议论纷纷。像唐代三大女主之一的武则天就因此而备受后人非议,难怪连唐代的边塞诗人高适,也会对吕后的私情大加点评。那么《史记》中记载的汉惠帝大怒,是否就是因为他母亲吕后的隐情呢?王立群教授又是如何看待这桩隐情的呢?

但是,学术界还有另一派意见说不对,不能这样理解。因为,所有的理解都是根据刚才我引的那一段话来的,我们从那一段话说起。首先说辟阳侯幸吕太后,辟阳侯在吕太后那儿得宠这是事实,无须申辩。但是,这个得宠是辟阳侯审食其跟吕雉曾经有过七年共患难的生活,她了解他,信任他,他也一直在刘邦家里作为一个家臣,侍奉着吕雉和刘太公,在七年多的生活中,特别是两年多的人质生涯中间,审食其肯定给吕雉做过不少事情,这应当有一个患难之交。至于宠信、得宠的事情,不是因为他们有这种私情而得宠,而是因为他们患难与共而得宠。第二点,人们向汉惠帝告状,现在我们不知道是谁告的状,告的什么状,但是我们知道这个状一告,汉惠帝大怒,把审食其抓起来,而且要处死。现在的问题,我们要考察这个状告的是什么?当然史书没有记载,我们可以推论一下,会不会告的就是吕雉和审食其的私情,有没有这种可能性?有没有人敢向当朝天子告皇太后和他手下一个大臣的私情,有没有这回事?绝对没有。为什么我们说绝对没有呢?至少有两点我们可以断定:第一,取证困难。我们经常说,这种事情你总得有一个事实根据吧,你上哪儿能够取出来确凿的证据,证明太后和辟阳侯之间的私情呢?所以取证极其困难,换句话说几乎不可能。第二,没有证据的话,谁敢把这件事情告到皇帝那儿,谁敢跟皇帝说,你娘如何如何?汉惠帝如果得到这个消息,说他母亲如何如何,又没有证据,那告状的人不是自找倒霉吗?这叫诬上,是杀头罪,这是不能随便说的话。所以,告审食其状的人引得汉惠帝大怒的,绝对不是指这个所谓的私情,那么告的是什么呢?我们看下面还有一句话。这个状告上去以后,汉惠帝很生气,要把审食其下到监狱中处死他。反应是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吕太后惭,不可以言”,一个是大臣们幸灾乐祸,唯恐审食其这次不死。大家看看大臣们的反应,大臣的反应很重要。大臣们没有一个同情审食其的,都希望他这次早死,说明审食其为人太差,犯了众怒。能够犯众怒的绝对不是他有私情,一定是他恃宠专权,做了许多违法的事。他有皇太后的这个大靠山,他跟皇太后共过患难,这是多大的政治资本啊。我们从人性上来看,一个人在社会上生活,顺利的时候很难夹着尾巴,受到挫折的时候,尾巴比什么时候夹得都紧。而一个人只有夹着尾巴的时候,人们才会觉得他是个正常的人,如果一旦尾巴翘起来,大家就觉得这个人异化了,要么被金钱异化了,要么被权力异化了,要么被虚名异化了。审食其封了侯,而且有了太后这个大靠山,刘邦在世的时候吕雉显不着,刘邦死后汉惠帝继位,惠帝的能力又很弱,这个时候太后的位置非常重要。而且吕雉这个人,我们从她的经历来看,她是个天性的政治女强人,审食其有了这么个大后台、大靠山,他的翘尾巴是可想而知的。正因为审食其翘了尾巴,犯了众怒,所以一旦他倒了霉,大家都希望他一个跟头栽下去,最好栽得粉身碎骨,杀了他才解恨,没有一个人替他说话。太后惭,如果这样来看,审食其一定是犯了重大触犯国法罪,并不是和太后私情的罪,这个重大犯罪到了什么程度呢?到了太后来为他说情都感到碍口,很难。因为假如说你犯了个什么罪,按罪名必须需要处以死刑的,那太后要出来干预的话,如果干预过盛,恐怕还有损太后的英名啊,这才是“吕太后惭,不可以言”的真实原因。

吕后与审食其究竟有没有私情?司马迁并没有下最终的结论。可是吕后毕竟是在历史上给人们留下了残忍和权力欲强的恶名,所以人们宁愿相信吕后与审食其是有暧昧关系的,这也就成了后人诋毁吕后的又一罪状。当吕后面对这桩隐情无法出言相救,审食其命悬一线的时候,拥有生杀大权的吕后会善罢甘休吗?她的宠臣审食其的下场最终会如何呢?

当然我们这样看待可以,被抓起来的审食其你总得想办法救他出来,这倒是吕太后真实的想法。审食其在这个案子中间被处死了吗?他怎么出来了呢?这里面有一个非常偶然的事件。这中间有一个人,这个人被封为平原君,叫朱建。朱建这个人是当时住在京城的一个名士,这个人家里比较贫穷,但是非常讲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