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科技巅峰-第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派出所民警立即询问了目击者,果然确认持枪射击的不是流氓,而是那个外国人,看见同事们佩服的眼神,木俊强忍着内心的激动,调来了派出所的所有民警,以发案地点两公里作为排查区域,展开了更大规模的走访调查工作。
临江派出所的民警们也知道这个案件的性质,外国特务啊,这是打破头都抢不到的任务!
如果破案,不只是木俊能立大功,全体参战的干警都能获得表彰,提拔、挑薪、分房、解决亲戚户口问题都有可能,所长卓越权也默默地交出了指挥权,任由木俊指派干警。
干警们的努力很快就得到了回报,在一个僻静的小巷子里,发现了两截沾满鲜血的板砖,地上也有遗留的斑斑血点。
当天民警就抓获了那一群逃走的流氓,但提审刚开始就结束了,两个身穿普通西服、其貌不扬的青年,手持总参证件,自称这是外事案件,要求调走所有卷宗,停止与之相关的一切刑侦工作。
木俊不甘心啊,他实在不甘心。
可是随之而来的总局电话粉碎了他的希望,连参与办案的要求都一概被驳回。
这两天,他茶不思饭不想,唉声叹气,一有空就抱着卷宗,反复思索,越是思索,他越是觉得其中疑团丛丛。
根据流氓的口述,他们对一个中学生进行报复,然后那个叫契索涅夫的苏联人就跳了出来,拔刀相助,混战中那个中学生抛下乱战的双方开溜,契索涅夫气急之下,不慎被流氓用木棍击伤,危急时刻拔枪警告,逼退流氓。
从这里看,一切都很正常,这是一起突发事件。
契索涅夫为什么要帮助一个素不相识的中国学生?这可以用见义勇为来解释,也可以说明他确实没有担负其他使命,才会做出这样的举动。
那么中学生逃走,他为什么会失神,以致被击伤?这也可以说明他心中很愤怒,明明是他救了人,可对方不但不感激,还在胜负未分的时候先行逃走,所以没注意到流氓的攻击。
那么逼退流氓之后,他为什么要去追那个中学生呢?或许他正义感超强,对于那个中学生不知感恩的行为极为不齿,想要追上他给予教训。
但为什么会被人击伤,用板砖敲他的,就是那个中学生吗?……
问题和答案都扣的严丝合缝,但连起来看就很滑稽了,不合理的地方太多了,最后的问题更是愚蠢,能够独自打败一群流氓的高手,被一个中学生用一块板砖击伤了,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从地上的脚印判断,那个中学生先行离开,契索涅夫还在地上躺了一会儿才离开小巷,证明他受了很沉重的打击,以致于受过专门训练的大汉,也承受不起。
木俊在自己的脑袋上摸了摸,打了个冷战,那个中学生也是个狠角色啊,怪不得会和流氓起冲突。
整件案子中,流氓和中学生的反应都还说得过去,就是契索涅夫的反应最反常,他严重怀疑契索涅夫在中国身负有特殊使命,可惜,对方不是他能够掌握得了的,他也没有权限再继续侦查下去。
也许,还可以从那些流氓身上着手?
木俊点了一支烟,苦笑着摇摇头,那些流氓在以前根本就不认识契索涅夫,双方也无冲突,从他们身上可以调查到什么,自己是想升职想疯了。
抛开案卷里明面可知的内容,木俊要是能够现场见到契索涅夫,想来他一定会锲而不舍地追查下去。
契索涅夫躺在宾馆的床上,气得发疯,这不是因为失血过多使得他的头脑阵阵发晕,而是因为当他醒过来,身上居然无有寸缕,连遮羞的内裤都没有给他留下,害得他从一户人家偷了套衣服,才摆脱了下体精光的窘态。
其他东西掉了也就罢了,但是藏在鞋跟里的微缩胶片,这可是他来中国的任务,如果不及时补救,别说升职,说不定连命都会丢了。
由于身上没有一分钱,连电话也打不了一个,他不得不步行半个小时回到住宿的锦江宾馆,还要面对那些中国“陪同”们“关切”的问候,编出一套下河洗澡,衣服被河水冲走,脑袋撞在河岸上受伤的谎话。
这套谎话一揭就穿,可是没有人这么做,那些名为外事陪同,实际是中国同行们宁愿自己去调查,也不会逼他说出真话,大家都是要一个说得过去的台阶而已。
该死的中国学生,谁再说中国是礼仪之邦,我就跟他拼命,谁要是说学生天真无邪,我就会在他耳根上也拍上一砖头,让他也尝尝“天真无邪”的板砖滋味,听说板砖被列为国际十大凶器之首,是所有恐怖分子的最爱,果然名不虚传啊。
这个夜晚睡不着的,除了上述两人之外,在锦江宾馆,契索涅夫的对面客房,两个总参外事局的情报人员也睡不着觉。
田胜英闷闷不乐地盯着天花板,下午接到省公安厅转来的案情通报,他被张克组长骂得狗血淋头:“一个大活人也看不住,他是什么时候怎么从宾馆离开的,你居然一点都不知道,你是怎么工作的!居然要地方民警通知我们,我们才知道监护的对象从眼皮底下溜走了,还和一群流氓发生了冲突,你知道我当时脸皮有多么发烧吗?这是我们总参外事局的耻辱!”
该死的北极熊,老子整死你!
田胜英狠狠地对着被子蹬了一脚。
苏政笑了笑,又低下头看卷宗,这个契索涅夫是个信使,他这次到西南省会来,一定肩负着和人接头的任务,不知道他的接头人是谁?
难道是那个中学生,苏政“哈”地一声笑了起来,中学生没有任何价值,接触不到机密的情报,本身也没经过特殊的训练,所以作为中间人也是不可能的,只是,那个契索涅夫为什么拼着暴露也要救他呢?
中学生,难道是他的家庭……
苏政严肃起来,一把将田家英从床上拖起来:“我跟你说,这里有个疑点……”
第十七章 陌生的同桌
“不吃拉?”
“不吃了。”易远科长放下碗,回到书房,拧亮台灯。
“爸,你说好了要辅导我作业的。”女儿不满意地小声埋怨,妻子冲他笑笑,关上书房门,回身安慰女儿。
易远叹了口气,工作忙啊,工程师出身的他,既要负责科室日常管理、安排工作进度、协调人事关系,更要关注技术研究,分身乏术,研究室的任务开展半年多,进展有限,这几天上级部门催得紧,他也不得不花费更多的精力,只有对女儿说声抱歉了。
九点不到,他就放下手中的技术图纸,复杂的电路图不断地在脑海盘旋,头晕脑胀。
我们落后得太多了。
这些图纸是由以色列方面提供的,国际上先进的脉冲多普勒雷达系统。
国内的机载雷达研究开始于1965年,花了足足17年才研制成功204雷达,不具备下视功能不说,也没有采用频率捷变和脉冲压缩技术,平面的搜索距离只有24公里,而当时美国的战斗机都已经采用了脉冲多普勒雷达,最大的可视距离达到了70公里,双方的差距之大,可想而知。
雷达就相当于战机的眼睛,没有眼睛还怎么打仗,那不是盲人骑瞎马吗?
文革给我们科技进步造成的后果太严重了,改革开放以后,大家鼓足干劲,铆足了劲想要迎头赶上,虚心向国外学习,第一站就选择了同为东亚的日本,可是结果仍然是失望。
我们以为“中日友好”,所以听从对方的“善意劝告”,结果花费宝贵外汇引进来的三英寸晶圆生产线,已经是国外淘汰的产品,而1983年国外就已经成熟的1。5微米集成技术,我们到1986年还只能无奈地提出“普及5微米,开发3微米,技术攻关1微米”的口号,就这样,打倒“四人帮”之后赢得的宝贵的十年追赶时间,我们在不懂行的官员和国外欺骗之下,不但没有缩小与世界先进技术的差距,反而进一步拉大了与国外的距离。
易远也是老技术工作者了,可是看着以色列提供的技术图纸,竟然有望而生畏的感觉。
这些电子产品,这么多的高集成度芯片,我们能够生产出来吗?
当然,采用实验室生产,每样做个一块两块没有问题,精细程度和洁净度比之国外的流水线产品,还要有所提升,可是,人家是通过生产线批量生产,一次就可以生产出成千上万块,美国等先进国家,是飞机停在机场,等待飞行员训练完毕,摔个十架八架就跟没事一样,还可促进工厂开工率,我们呢,是飞行员等待飞机,飞机出了故障,飞行员们宁可冒着生命危险,也要想尽办法把飞机飞回来,因为我们摔不起!
正因为这样,我们每年都会冒出来一些为保护飞机而坠机的空军英雄,可是,这样的英雄,恰恰是我们的悲哀!
也是所有科技工作者的耻辱!
易远揉了揉太阳穴,再次拿起技术图纸,硬着头皮看了下去。
“叮铃铃!”客厅的电话铃响了,妻子接起了电话,说了两句,叫到:“老易,找你的。”
“知道了。”易远取下老花眼镜,走了出来,从妻子手上接过电话,听了几句,表情就严肃起来,挥挥手让妻子走开。
放下电话,妻子从里间出来:“是所里来的吧,说什么呢?”
“不该问的别问。”易远撂下一句话,又回到了书房,这时,桌上的图纸再也吸引不了他的注意,脑子里想着电话的内容。
易远所在的研究所叫做精密电子研究所,是611所的下属部门,这次成飞承接了“超七”战斗机的研制工作,也是中国的军工研制,走出苏制武器思路,向西方军用战斗机设计方向靠拢的一次尝试。
80年代中期以来,印度购买了大批苏制米格21、米格23,并在积极与苏联洽谈,想要引进最新式的米格29,由此一来,巴基斯坦空军以歼6、歼7为主力机型的空军明显处于下风,倍感压力,向中国提出了研制出一款适应2000年以后空战、价格低廉、性能可靠、维修方便的主力战机。
这款飞机是在歼七M的基础上进行研制的,目的是努力挖掘歼七的潜力,在不对机身动大手术的情况下,通过更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