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其实很有趣儿-第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给点吃得吧……”
这就是说,朝廷果断地切断了明军的粮草与饷银,让这支曾为朱元璋征讨天下的百战之军,彻底沦为了乞儿和小偷。而戚继光的光荣使命,就是带着这些饿到快要发疯的乞儿们去上战场。
撇开坊问对于战争的美学艺术不谈,单只是实事求是地谈及战争,古今中外,对于战局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只有三个:
第一个是饷银和粮草!
第二个是饷银和粮草!
第三个还是饷银和粮草!
……总而言之,一支军队要想打胜仗,饿着肚子是绝对不可能的。再说到整体战局的配合,大抵是需要三支到五支军队相互配合的,一支要以绝对优势,去欺负数量少,兵员不足的敌人;另两支军队一支佯攻,迷惑敌人;另一支牵扯敌人的增援部队,让敌人无法会合。这种配合作战的方式,始终能够形成局部战场上的优势,才能够打败敌人。
想象一支半年没有吃过饱饭,饿着肚子,举着沉重狼筅,光着脚板的部队,你让他们在指定时间抵达指定地点——自古皇帝不差饿兵,这些当兵的肯定不会干的。再者说了,明军的敌人机动性超强,这边兵部却禁止战士骑马,所以但凡交火,百分之一百的,士兵一听说敌人来了,就端着要饭碗掉头就走。饭都不让人家吃,你凭什么要求人家乞丐浴血沙场?
所以戚继光要想打赢他的战争,就必须要解决三个问题:一要吃饭,二要骑马,三要张弓——只要完成这三项任务,明军才能由丐帮转型为一支战斗军团。
然而正如我们所知道的那样,戚继光的这三个要求,又是犯下了严重的政治错误,政治上不正确,仗打赢了也没用。
所以戚继光一琢磨:“咋整呢?这仗不打是个输,打也是个输,要怎么样,才能够避免输到家的惨局呢?”
“要不我干脆上书吧!”戚继光想。
上书,就不能说上级领导的决策不对,你一个小小的下级军官,敢说上级领导不对,嫌命长了是不是?
可也不能说上级领导正确——正确你还不快点去执?要你这些当兵的,就是替领导执行的,虽然你在执行的过程中肯定会死掉,可这跟领导有什么关系?领导照旧是英明神武的。
所以戚继光要上书,要纵情讴歌各级领导的英明决策,还要不去执行领导的决定——若然要达到这个目的,需要的是一个灵敏的政治头脑。
如此一来,戚继光就让自己从一名军事家进阶到了政治家的行列之中。
政治家戚继光的历史使命,就是要在充分肯定朝廷不发士兵饷银,不许战士骑马,不许战士用弓箭,强行让士兵高举狼筅等一系列政策的前提之下,想办法忽悠朝廷给士兵发点饷银,让士兵临战时骑马操弓,扔了缺心眼的狼筅……只要完成了这几桩历史任务,明军到了战场上,决没有输的道理。
要知道,大明时代,明军与倭寇的战斗兵员相比,是数万甚至数十万比一的比例。实际上大明是没有任何理由闹倭寇的,撂着数以百万之计的军队放在这里,谁活腻歪了敢闹什么倭寇?可是大明王朝出于稳固江山的考虑,有意地废除了自己军队的战斗力,数以百万之计的明军沦为乞丐,没的吃也没的穿,平时不许操弓,战时不许骑马,尤其是那要命的笨重狼筅,明摆着是大明朝廷想借助倭寇的力量,铲除自己的军事武装。此时来了个戚继光,由于他不断地纵情呕歌各级领导,歌颂领导们的丰功伟绩,让领导们一犯迷糊,就跟戚继光“妥协”了。妥协的结果是戚家军的兵饷照常发放,士兵们不用端着讨饭碗四处要饭了,只管吃饱了饭,去操场上演练。而且戚家军平时可以操弓,临上了战场还可以骑马,最重要的是戚家军的战士不用高举着狼筅——都不举狼筅也不行,领导不傻,看你戚家军一根狼筅也不举,肯定会发火的。然而戚继光技高一筹,弄出来个鸳鸯阵,硬生生地骗过各级领导,把狼筅的数量降低了五分之四。他的鸳鸯阵实际上不过是唬弄各级领导的,真正的目的是减少军队中狼筅的数量,增加长矛和盾牌的数量。
戚继光很成功,于是就活该倭寇倒霉了。
有关战争,民间有句真理性认知:杀敌一万,自损八千。意思是说,战场上一旦发生对砍,双方的兵员损耗基本上是等同的,你若想砍掉对方一个兵员,自己这边肯定也要搭进去一条人命。哪怕是你数万人打人家一个,只要对主方情急拼命,你这边照样也得申报一个烈士名额。
这种战争态势,描述的正是吃饱了饭后的戚家军的作战实力。由于戚家军这边人数众多,听到倭寇杀来,大家就呜嗷怪叫着,冲上前去狂砍。而倭寇说到底也只不过是小股流匪,今天砍掉仨,明天剁掉俩,兵员又得不到有效地补充,但凡与戚家军交手,势必要吃大亏。
由是戚家军之名,不胫而走。
尽管如此,戚家军仍然有搞不明白的时候。有一次,戚继光奉命配合友军,合围劫杀倭寇,却没有能够在指定时间抵达指定地点,这下子戚继光麻烦了,朝中百官疯了一样地上奏,强烈要求将戚继光宰了。不要以为朝廷官员好糊弄,戚继光表面上歌颂上级领导,实则却是阳奉阴违。一边拿花架子鸳鸯阵忽悠各级领导,一边偷着在战场上大肆使用战马和常规性武器,这些事儿,朝中群臣心里跟明镜似的,早就看得一清二楚。现在大家终于逮住了机会,准备和戚继光算算总账。
危机时刻,缺心眼的倭寇突然钻了出来,四处乱烧乱杀,朝廷顿时麻爪,急忙下令戚继光去干掉倭寇,打算等这伙倭寇解决了之后,再砍戚继光的脑壳。
可是戚继光现在已经进阶成为了政治家,虽然政治手腕没法跟特大号的政治人物相比,但眼下的情形却是瞧得明明白白。所以呢,此后的战事突然变得粘糊起来。如果你打开明史,就会看到,英勇善战的戚家军,总是会在指定时间到达指定地点,让各级领导深表欣慰。可是有一桩,这倭寇却是越打越多,越打越热闹,总是不见彻底消灭。戚继光就这样在沿海地区和倭寇们打过来打过去,终于打到朝廷忘记了那一次他没有在指定时间抵达指定地点的事情,他这才发动一次规模性兵团大作战,一次性地将所有倭寇全都消灭了,然后他就去了北部边疆和少数民族兄弟们乱打一气。
正如我们已经在前面说过的那样,只要按照军事规律来办事,临到战场上时明军又占到了兵员上的绝对优势,这种战争,压根就没有不赢的道理。
赢则赢矣,然而戚继光的心态却已经苍老不堪。
一般来说,军人性子火爆,轻易不会怕老婆,但是成功的政治家却都有一个怕老婆的毛病。
为什么呢?
因为啊,政治家这种动物,讲究的是一个在双方的冲突之中寻找一个妥协点。妥协是违反人性的,是充满了屈辱与无奈的。尤其是下属跟领导的妥协,那更意味着心灵上的巨大创痛与屈服。就拿戚继光来说,明明朝廷出台的政策全都是混蛋到了家的,可是他为了谋求朝廷粮草与兵饷的支持,还得味着良心,硬着头皮纵情呕歌各级领导的英明决策。这种屈辱与苟且,别人是看不到的,别人只看到戚家军纵横沙场,杀得敌军人头滚滚,而只有戚继光和他的亲人才知道,战场上的每一颗敌军首级都是用他的血泪换来的。
这种血泪,这种屈辱,尽看在戚继光妻子的眼里。
所以呢,戚继光的妻子就有点瞧不起丈夫的畏缩与苟且。
女人都是天生的政治家,但她们却始终无法理解男人的政治艺术。这是因为,男人在政治的妥协之中,所表现出来的屈辱与忍耐,太像女人了——于戚继光的妻子而言,家里有她一个女人就够了,没想到丈夫的表现,居然也像是个娘们儿,这当然会让她极度惊讶不解了。
在妻子的眼里,丈夫戚继光,不过是个臭娘们儿!
所以妻子在戚继光面前的表现,就有点凶。也就是说,留名青史的战将戚继光,有一个惧内的毛病,一见老婆就怕得全身颤抖。
白天的时候,戚继光在将士们面前威风八面,说杀就杀,说打就打。可等战事过后,回到家里,只听老婆一声怒吼,戚继光就吓得趴在地上,大气也不敢喘。这样的日子久了,戚继光心里委屈得不行,就找自己的部属哭诉,结果就发生了历史上这桩最有名的事件。
却说众部闻知戚继光每天回家之后,都会被老婆暴打,三军将士怒不可遏,齐声怒吼:“打,打,打她那个烂娘们儿,竟然敢羞辱我们的将军,这真是太不像话了……将军,这是刀,拿在手上,去把那娘们儿砍了……”
看着部属们递过来的钢刀,戚继光害怕地道:“我……我……我一见她就害怕……有刀也不敢动手啊……”
唉!你看他这个没出息劲儿!
三军将士气得瞪眼跺脚,忽然之问灵机一动,大家想到一个好法子:“将军,你怕你老婆,我们可不怕她,要不咱们这样好了,你把我们都集合起来,把她叫过来,我们冲她一吼,肯定会吓住她,以后她也就不敢再欺负你了……”
戚继光眼睛一亮:“好办法,这个办法好!”
于是戚继光传令下去,三军擂鼓集合。就听三军将士齐声虎吼,这吼声曾吓得倭寇魂飞胆裂,这吼声曾惊得北疆部族闻风丧胆。现在,戚继光就是要用这惊天动地的虎吼之声,震住自己的老婆。
听到吼叫之声,戚继光的老婆出来了,冲戚继光一瞪眼:“戚继光,你搞了这些杂碎,又擂鼓又吼叫的,想干什么?是不是皮肉痒痒了?”
就见戚继光圆瞪虎目,冲妻子哇哇哇大叫一声,扑通一声,他已经跪倒在妻子脚下,用颤抖的声音说道:“有请夫人……夫人……阅兵……”
眼见得戚继光如此懦弱,三军将士齐齐惊呆,忍不住大叫一声:“唉,戚继光,你这个没出息怕老婆的货……”
然而中国人所需要的,正是戚继光这样的怕老婆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