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市井田园-第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农闲的时候,县衙便要求农户出丁服劳役,要去修筑河渠,管吃住没钱,不想出劳役的就出粮食顶替。
老唐家从前活不多时候,老头子在家照顾地,三个儿子出去干活,自己出一个,另外两个可以替别人干得份钱粮,还算不错。
今年一直没活干,月底的时候,外县地主家要盖房子,有人知道他们家劳力多,来找个人去做小工。唐文清想去挣几个钱,便跟高氏和父母商量了一下,去给人和泥做小工,顺便也能学学垒墙,以后也多门手艺。
家人自然同意。
唐文清嘱咐大梅好好照顾弟弟妹妹,又让高氏要是有什么重活找父亲或者老四帮忙,别总是一个人干,高氏也答应了。
大梅把乞巧节自己求的七姐神平安康乐的符送给父亲戴着。
唐家堡离县城远,平日大家都是去拜拜土地或者随便小关公庙里拜拜。大梅难得出门,更未去过那种地方,每每有什么节日,不管是财神还是七姐神龙王的她都会求一求拜一拜,每次把用来求全家平安父母健康的小红布缝起来,绣朵梅花,当做自制的平安符放在箱子里。
父亲出远门,她就会送一个,唐文清便请她给自己缝在衣服角里,这样不会弄丢,贴身放着也踏实。
唐妙看着即将远行的父亲,突然也很舍不得,才一年多,她就已经完全融入女儿妹妹的这个角色里,没有一分一毫的隔阂。
她很大方地摘下自己的小玉兔,送给父亲戴。
唐文清笑了笑,捏了捏她的小脸蛋,“这个是小少爷送给我们桃花的,你要一直戴着,不能随便送人,知道吧。”
唐妙自然知道,可她不想一直戴着,还想等大一点偷偷去换钱呢。
唐文清因为家里一堆孩子,妻子身体也没那么结实,所以也并不多呆的,跟人说只做到秋收就要回家。人家也知道他家情况,很爽快答应。
这日大梅照旧去小姑那里,跟她一起绣花。景椿跟着母亲下地去,杏儿和景森领着唐妙在奶奶院子的桃树下挖知了龟。为了防止八甲子(树剌子)掉下来,杏儿特意把爷爷的大斗笠给唐妙戴上,虽然很热,顶着很累,唐妙也不敢摘。
王媒婆喜滋滋地从外面进来,一过东厢南山便恭喜道,“唐家嫂子,唐家嫂子,给你道喜了!”
李氏正在帮三媳妇拣草编蒲扇,起身迎出来,“还喜呢,能有什么喜?”
王媒婆笑得身如摆柳,“喜,大喜呀!”说着拍了拍李氏的肩膀,“大嫂子,我跟你说,你可要请我吃双份的媒人酒了!”
李氏以为老杨家对文沁的事情又有了转机,便哼道,“我就一个女儿,双份可说不上。”
王媒婆笑道,“不是大侄女,是你家老四和大孙女!”说着欢喜地拍掌。
李氏紧锁眉头,“大梅?大梅才十岁多点呢!就算提亲,少说也得有个六七年吧!”
王媒婆拉着她的手,喜道,“人家就是看上了大梅,说先聘下,送上丰厚的礼钱,让你们在大梅十六岁前勿应承别人,如果不放心,他们倒是想把大梅娶了去做童养媳呢!”
李氏立刻眉毛一掀,生气道,“她嬷嬷,你看看你,我们家是养不活孩子的人吗?还要卖孙女做童养媳?”
王媒婆忙劝道,“莫生气莫生气,人家也不是这样个意思。我跟你说,泉儿头薛家熟吧。”
地瓜悠悠
李氏点了点头。
王媒婆又道,“这个薛宗奇家是薛家旁支,虽然是旁支可也有良田三五百呢,跟长房那里关系也是很好的,时常能得些补贴,薛家有亲戚在外面做生意,也能赚外快,这样的亲事,哪里找去啊!”
李氏越发怀疑,“这么好的人家,怎么能找我们大梅?我们家虽然一般,可大梅也是长女,断然不会去做妾,还是算了吧。”
王媒婆急了,拉扯着李氏,“大嫂子你想哪里去了。是人家儿子看上你们大梅了,回去死活要让父母给他订大梅这门亲事,免得以后大梅被人娶走了。”
李氏哼了一声,“他们还真把自己当老爷了?我们大梅这么小,他们想干什么?他们要娶也得问问人家做父母的同不同意。他们把我们大梅定下,万一以后他出息成个混混,整天花天酒地,女人一堆,或者又看不上我们大梅了。那不是耽误我们孩子?毁了我们大梅的名声?”
王媒婆急忙解释道,“大嫂子,您想想啊,我们普通人家的孩子就算没有什么先生教能怎么样?难道就一定学坏了?何况薛家少爷有老师教导,父母管束也很严厉,怎么想也不会变成个混子就是。”
李氏还是吃不准,“这事你得跟大梅娘和她爹商议,我们现在分了家,我可不管。”
王媒婆见她不松口,便暂想缓缓,笑道,“不说大梅,我们说你家老四吧。”
李氏这才面露喜色,“老荆家同意了?”
王媒婆笑得浑身抖着,“自然,自然,老嫂子,有我这张嘴,你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李氏还是担心,“我自然相信你的,就是那些使坏的小人,有点让人防不住。若是又去给俺戳了,怎么办?”
王媒婆小声道,“这个你甭担心,人老荆家是明理的人,老两口都通透着呢。而且那姑娘也对你们老四有点意思。那年来咱村看踩高跷的就看上你们老四啦!我也早就把你家的情况明明白白地跟他们敞开说了,我当日说了,老唐家就这么个情况,人呢是没得挑,事呢也有那么一点。你们掂量掂量。人家老夫妻开明得很,说二女儿不关弟弟的事情,所以才让我来说合的。”
见李氏笑起来,王媒婆又压低了声音神秘道,“你等着,这次啊我还帮你找出那个烂舌头,你看我怎么去骂他!”
李氏一听很是着急,“怎么找?你可一定帮我们找出来,让老婆子我出出这口气!”
王媒婆附耳低语了一番,李氏点了点头,笑道,“这样自然是好的,快屋子喝茶去。”
王媒婆拍了拍她的肩膀笑道,“现在可不敢喝茶,等事成了再说。”扭头见桃树底下一个大斗笠晃悠悠地倒像是朵大蘑菇,笑道,“小桃花,来给嬷嬷看看长几个牙了!”
唐妙朝她走了几步,知道她是媒婆给四叔和三姑说亲事的,便很乖巧地仰起头,露出嘴里的十颗乳牙。王媒婆笑道,“真乖,现在小牙缝隙大点,等换牙的时候肯定有一口好牙!”
唐妙笑了笑,牙龈有点痒便拿小手指去抠,杏儿忙拉住她的手,大声道,“桃花,不许抠嘴,脏!”
唐妙乖乖地放下手,可痒得很,虽然知道小孩子长牙不能舔,但是寻思别的孩子都舔,自己舔舔也没关系,实在很难受呀!
王媒婆看着孩子天真烂漫的样子又跟李氏慨叹年头过得真快,一眨眼,几十年过去儿孙都满堂了。
有王媒婆的热心撮合,老四和荆家女儿的亲事算是定下来,合八字、定亲下聘礼,只等着来年春天去迎亲。
李氏又跟大儿媳妇合计了一下,大梅的事情先放一放,等高氏跟仝芳打听一下。况且如果他们真有这样的意思,就算不定亲,大梅一时半会也不会嫁人。高氏便把这层意思跟王媒婆说了,让她自跟薛家人商量去,秋收来了,也没时间说这些,便暂时搁在后头。
为了忙秋收,唐文清从外地回家,给孩子们带了外面的果子点心,还给媳妇、妹子和弟媳分别带了根别致的桃木发簪,虽然不值钱可这附近也没得买,大家欢欢喜喜的。
秋收一起来,大人孩子便忙得转不过身。
既有四亩地的棉花,还有两亩间种的蜀黍、黍子和谷子、两亩花生,其余便都是玉米。棉花一旦大开如果不收就会被风吹烂,甚至有人专门夜里去偷,黍子等有怕麻雀叨。
高氏让大梅领着景椿去拾棉花,杏儿和景森提着绑了布条的长树枝去谷地里赶鸟雀,大人们先专心收黍子等粮食,地少人多,收一收很快。剩下的便主要是忙活玉米。
高氏和王氏前面掰,男人在后面刨玉米秸,用牛车往家送,李氏领着文沁和孩子们在家扒玉米皮。
玉米秸既要做牲口草,还要做烧草,刨出来便扔在地里晒,等干得差不多再敲掉根部的泥土,捆扎起来用牛车拉回家堆起草垛来。
白日里收玉米,晚上大人孩子围着玉米堆扒皮,为了充分利用家里的空间,除了扒得光溜溜地,还有的要辫起来,挂在墙头上或者房檐下,更容易晒干。
八月里正午挥汗如雨,夜里披着小棉袄扒玉米皮。一家人围坐着一边干活一边说说笑笑,孩子管着把玉米皮抱去外面晾着。
杏花把唐妙抱起来放在玉米堆上,笑哈哈地道:“就你不干活,去上面看着谁偷懒,就拿棍子敲!”说完塞了一根棍子给唐妙,玉米堆上下了露水,湿漉漉的,把唐妙的裤子一下子湿了,屁股顿觉凉飕飕的。
她把棍子一扔,指着旁边放大水罐的凳子,“坐那里!”
杏儿又上去抱她,脚底下玉米滑溜,还不等文沁说滑小心点,两人就骨碌碌滚下来,好在玉米堆不高,并不会摔着孩子,众人忍不住笑哈哈地各自把脚底下的孩子抱起来。
景森看着好玩,便跑去一边扒过皮的玉米堆上来回地滚,一边看着唐妙诱惑道,“真好玩,真好玩!”
唐妙白了他一眼,握了握手里的小玉兔,想想还是萧朗好玩,他那般可爱的小模样……唐妙哼了哼。
大人们都是晚上忙到半夜,第二日天不亮就下地,孩子却熬不住,景森躺在玉米堆上睡着了。高氏回头不见了杏儿和唐妙,忙问了一下,大梅从草堆里将她们找了出来。
原来唐妙觉得有点冷,便拽了母亲的大袄披着,结果太长一个跟头栽倒,也懒得起来,底下软乎乎热乎乎的,忍不住睡了过去。杏儿见她睡得位置不错,也过去同盖了大袄,睡得黑甜。
唐文清忙让高氏和大梅把孩子抱回屋里睡去,又看景椿打着瞌睡却强自支撑着在一边扒玉米,不禁也心疼,走过去拍了拍景椿的背,“景椿,睡去吧。”
景椿早就睁不开眼睛,打了个哈欠,揉了揉眼睛,往后靠在父亲的臂弯里,“爹爹抱!”
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