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品典当师-第1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吃过饭,许传尧由于捡漏赚了几万块。极力怂恿众人去酒巴接着喝酒,在酒巴里一顿海喝,众人这才尽兴而归。
昨天逛了趟潘家园,今天大家准备到琉璃厂去开开眼界。琉璃厂是一条历史悠久古香古色的文化街。早在元朝时,这里本来叫海王村。元朝建都于此。由于修建宫殿需要大量的琉璃瓦。于是海王村就有了一座专门用来烧制琉璃瓦的窑厂。到了明朝永乐建都北京时,京城重新进行扩建。无论是琉璃瓦的产量,还是规模都相当可观。等到后来明朝都城继续扩建,琉璃厂也就被圈到了外城。
这时,明代有些官宦,在脱去朝服后就携带着大量图书和古玩,干脆来这里定居。明朝实行科举制度,各地举人进京赶考,因此琉璃厂附近又出现了许多会馆,以解决赶考举人们的食宿生活。而进京的举子为了考状元,就需要购买一些书籍和笔墨纸砚等学习用品。这样一来,一些稍有头脑的小商贩就在这里摆起了经营书籍和文房四宝以及字画古玩的小摊,由此,琉璃厂初具雏形。
清朝时,政府开始实行满汉分城而居,一大批当年居住在皇城地汉族官员、文人雅士,都迁居到了琉璃厂一带,清朝历史上便有了“宣南士乡”之称。可以说当年的琉璃帮是集中中国著名的文人学者最多,层次最高,文化底蕴最浓厚地地方。到了清乾隆年间,琉璃厂停止了烧窑,迁到了城外,由此琉璃厂彻底完成了一次脱胎换骨的转变,走了一群烧窑的泥瓦匠,来了一批舞文弄墨的学者和达官贵人,而这里唯一没变的就是这个名字…………琉璃厂。
季凡徜徉沉醉于眼前这古香古色地氛围中,在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韵味之余,想起师父程汉章当年就是在这里耳熏目染炼就了一副火眼金睛般鉴定古玩地眼力时,不禁感慨万千,平添出几分亲切感。
作为喜爱书画之人,荣宝斋自然是最佳去处,这里的“木版水印”倒是让季凡大饱眼福,北京李福寿地画笔、泾县的上品宣纸、苏州姜思序的颜料他也精心选购了几样。
出了荣宝斋,来到另一家专门出售毛笔的老字号……戴月轩,戴月轩的毛笔十分讲究书写效能,它是在湖笔半成品的基础上加工而成的高档品,许多书画家笔筒中都备有这种戴月轩毛笔。
看着季凡精心挑选了几支笔性硬健的紫毫,刘丽雅好奇地问道,“看不出季先生还喜爱书画之道,现在有此雅好之人可是越来越少了,今天回去后我得向你讨副字画。”
“我书画水平低下,恐怕是有碍观瞻,让你大失所望啊!”季凡谦逊地说道。
“季先生莫要推辞,你的佳作我可是讨定了。”刘丽雅脸上流露出一丝狡黠之色。
本来想淘几本制瓷方面的古籍,不知是由于制瓷本身是冷门的原因,还是这里面涉及不传之秘,在这条街上转了几家出售古旧书刊的老字号,季凡都一无所获,令他颇感郁闷。
“老弟,咱们还去哪啊?”许传尧捂着肚子夸张地说道,“时候不早了,我们不如往回转吧?”
季凡看了下时间,才不到十一点,于是问道,“许少,你今天怎么这么着急往回赶呢?”
“这不是昨晚上喝多了,今天早起就喝了碗豆浆,我根本没吃什么东西,饿得我有点走不动了。”
“那好吧!咱们再看完了最后一个地方,就打道回府如何?”季凡瞧着他可怜兮兮的样子不无好笑地说道。
“上什么地方啊?”许传尧好奇地问道。
“清秘阁听说过吧?”
“我们哪有你小子学识渊博呀,你小子快说那地方是干什么的?”马超群白了他一眼说道。
“这事还得从大清乾隆皇帝说起,想当年,乾隆皇令大学士纪晓岚编纂一部中国最大的丛书《四库全书》,于是朝廷下令调集各地2000多名文人学士进京,这些人包括纪晓岚在内,几乎都居住在琉璃厂一带。所以,琉璃厂实际上成为了《四库全书》的第二个编纂地。编纂这部《四库全书》不仅得益于琉璃厂的各家书摊、书铺,而且也让整个琉璃厂得到了一次空前的确良发展,琉璃厂的名声也名动天下,那时候不论是来京的中国人还是外国人,都要到琉璃厂来逛一逛,并以此为荣。
这条街无论生意还是人气,都红火得不得了,这时候就连皇宫里的人也眼红了起来。过去中国的许多皇帝都是吃奶娘的乳水长大的,这个乾隆皇帝也不例外。在一次拜见乾隆皇帝的时候,乾隆的奶娘向他提出了一个小小的请求,让乾隆赐给她儿子一份差事。奶娘的儿子与乾隆年纪相仿,但是此人既不能文,又不能武,乾隆为此左右为难。向来以机智著称的纪晓岚听说此事后,当即给乾隆出了个主意:因为当时上京赶考的秀才们一般都住在琉璃厂附近,除相互交换书籍外,还要买一些笔墨纸砚等用具,不如就让奶娘的儿子在此从商吧!乾隆一听,正合朕意,并赐店名为清秘阁。当时,清秘阁门前设有栓马桩,文官下轿武官下马。那些达官显贵到了清秘阁之后,就脱掉官服换上便服,喝喝茶、聊聊天,然后在店里选购自己心仪的商吕,选购完了还要再到这条街上逛一逛,在古玩店里淘淘宝。当时,清秘阁由于有着皇家背景,所以清朝皇宫、六部官府所用的宣纸、信笺、印泥等文房四宝都要到这里来采购。”
“噢,原来如此,闹了半天这个清秘阁是大清皇家定点的采购单位呀!这我们得看看去。”许传尧恍然大悟道。
淘尽黄沙始见金 第一百四十二章 … 西方人眼中的瓷器
此时,一群金发碧眼的老头老太太正在清秘阁里指指点点,许传尧出于好奇,问了下这队伍中那个体形有些肥胖的翻译,“我说哥们,这是你带的团吧?”
“那是啊,你瞧见没,别看兄弟我带的这团人岁数大,他们可是我们行里人常说的AK团啊!”胖翻译脸上带着得意的神色吹嘘道。
“什么是AK团啊?”许传尧脸上一红,讪讪地问道。
“这是我们旅游行业的一个术语,意思是特指那些人数较少,身份显赫、清费较高的国外旅游团体。”胖翻译说道。
“那哥们你这一票,肯定能大赚一笔了?”许传尧恭维地说道。
“你说这话我爱听,实话告诉你,这些美国佬不是退了休的将军,就是什么议员之类,反正都是很有地位的人。”
“密斯特陈!”
“麦克先生在喊我,我先过去了。”胖翻译拖着有些肥胖的身躯走到一个头发有些花白的老者面前。
“老外居然也要上这里来淘宝了,咱们去看看这帮家伙买了些什么好东西?”在许传尧的鼓动下,季凡等人也饶有兴趣地凑了上去。
麦克指着柜里摆放的各式古玩叽哩哇啦说了半天,胖翻译脸色变得阴沉,却是一句话也不说。
“哥们,这老外跟你唠这么长时间,他到底说的是什么意思啊?”许传尧上前问道。
“他说自己的祖父很早以前就来过中国,并从中国带回去很多精美的瓷器,时至今日他家中还保存着这些瓷器。从祖父所讲述的故事中他得知北京城数不尽的奇珍异宝,他从小就对此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按照他地想象,中国的瓷器是精美绝伦地代名词,可是今天在这里所看到的一切却令他大为失望。这店里出售的瓷器实在是太过一般,即使是美国瑞森瓷业生产的骨灰瓷也强过它几倍。”
从中国带回去很多瓷器。恐怕是八方联军入侵北京之际在中国掠夺走地吧!听了胖翻译的这番话,季凡心中一阵沸腾,他强自按捺住心中的怒火。不过看了看充斥店内的景德镇仿品,他不由长叹了一口气。这老外地话词糙理不糙啊!再也不能让外国人看不起中国的民族瓷业了,季凡在心里更加坚定了投资兴办瓷业的念头。
星期一,季凡如约而至来到了嘉德公司总部的总经理办公室,“季先生。你好!快请坐。”杜长河客气地打着招呼。
季凡仔细打量着眼前这位中国最大拍卖行的掌门人,国字脸,双眼炯炯有神,眼里透露着睿智的目光,满脸的精明之色。
“季先生请喝咖啡。”刘丽雅说道。
“季先生,这可是纯正地道的牙买加蓝山咖啡。”杜长河微微一笑说道。
“这牙买加蓝山咖啡不愧是世界上最贵的咖啡,杜总可真会享受啊!”季凡轻呷一口咖啡说道。
“哪里,哪里。”寒喧了几句,杜长河脸色凝重地说道,“季先生。你这两件拍品可给我们带来了不大不小的麻烦啊?”
“噢,居然有这种事,还请杜总明示。在下愿闻其详。”
“实不相瞒,对于你托拍这件事我们公司内部意见不一,很多人尤其对提前给你支付拍卖款颇有微词,认为这里面风险很大。
提前付给委托人拍卖款在我们公司这可是从没有过地事情,这次可是开了公司的先例啊!我是顶着很大压力才决定受理你这项委托的。这是协议你看一下。”
季凡接过协议书。仔细地浏览了一下里面地内容,却发现关键的细节方面与自己所想象的有很大出处。考虑到给自己提前四个月支付拍卖款。将手续费提高到8%这还可以理解,可这支付的拍卖款居然也降了一千万,季凡看到这里不由邹了下眉头。
“杜总,这协议上的数目好象不对吧?我记得上次来时要求提前支付地金额明明是五千万,怎么落到书面上就少了一千万呢?”
“季先生,请你理解,你那件哥窑瓷器拍卖地价格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啊!我们公司提前支付给你拍卖款这可是冒着很大风险的,你这笔款项地高低可是直接影响到底价的确定,如果因为底价过高而导致拍品流拍的话,我们公司岂不是损失惨重啊!因此为了你这两件拍品,尤其是那件哥窑瓷器能够顺利地成拍,我们研究决定将你这笔款项调整为四千万,希望你对此能够给予谅解。”
这招先抑后扬果然高明,季凡自认为在淘宝时对于讨价还价这一套很有心得,这次在人家集团公司老总面前,他总算是领教到谈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