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光之一--回眺卧牛山-第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肥呆鹅了。”说得三位老姐妹哈哈大笑:“这丫头,嘴太辣!”小华这时已吃饱了,笑道:“我不吃得饱饱的,如何开道呢?”宋妈惊问:“你认得路了?”小华答:“认得。我问过了,中途还有个大缺口,必须垫实土才能过去。所以得带把铁锹哩。”三位老姐妹都倍加称赞,小燕道:“这呆鹅已变成慧悟空了,能未卜先知哩!”小华开心道:“我不是未卜先知,我是先调查研究啊。”于是收拾停当,一众人就出发了。小华又从邻居借了把大铁锹,宋妈又请人带了口信到学校打招呼,语文课已安排替换老师代了,“我要休几天假。”
小华肩扛着大锹,手提着花篮领头走,篮里放着稻草、草纸、果品、炮竹等物;小燕挟着条把后边跟,三位老姐妹缓步走在后边。他们过了小弓桥,穿越大街道,顺着荒草细石道往鸡毛燕东南延山丘进发。这里离那山丘约有十二华里。走到半路,果有一块大缺口,还流着水呢。大缺口约有两米宽,把路切成两段。小华就停下来看了片刻,然后放下花篮,将锹在一边路坂下撮起土块,一锹锹地往缺口帮衬,大约帮了数十锹土块,又夯实几次,用脚试着一跃,便跃过缺口去。而后又照例撮土块帮衬,约莫又帮了数十锹土块,也夯实了,再用脚试着跃回来。大缺口中间留着小半步空缺,让水继续流淌。他又试着跨过去、跨过来几个回合,就又扛起锹、提着花篮对小燕笑道:“你先跨过去,敢不敢?”小燕佯呼:“我吓怕了。”却早跨过去了。宋妈惊道:“让我先跨吧,你又逞能!”小燕站在那边笑道:“我就是小孩儿也能跨过来哩,妈妈却又担心!”三位老姐妹都笑,小华也笑。这边小华护着三位妈妈缓缓跨过去,那边小燕一一相接。然后小华却道:“我过来了!”声还未落,便硬是从旁边大缺口处跨过了,惊得小燕大呼:“你学大男孩逞强?这么不守规矩!”三位老姐妹也埋怨:“华儿以后可别这么做,惊坏为娘了!”小华憨笑道:“儿子这是试试腿劲哩。不瞒妈妈,儿子现在劲可大多了!”逗得众人大乐。
第十八章
约莫又走了六、七华里,就杈进小山路了。又走了三、四华里便远远看见墓前的大石碑了。小华、小燕也顾不得后边三位老姐妹喊“山路滑,走慢些”的话,就迅速往前冲去,很快到达墓旁边了。那墓呈圆形,周围全用青石块垒成,高约二米,周长约十五米,里面堆放着净土,土里埋着双棺,土外长着自然花草,此时虽值初冬,但依然草色郁郁葱葱,十分茂盛。长方形墓场,北近山巅、南远水面、东临城郭、西向野村,东西宽约二十米,南北长约三十米,面积约六百平方米上下。墓场都是沙石水泥浇铸,北南倾斜。墓场四周垒着不过一米高的矮石墙,墙外植着松、柏、竹,南墙正中留着约五米的缺口,供祭人进出。墓南五米处正中,立着一块高三米、宽二米、厚半米的大青石碑,碑正中三个大字刻着“双宋墓”,大字左刻着略小的字:“父宋浪清永垂”、右刻着“母宋涛洁不朽”,左边启首刻着“公元一九五五年春立”,右边落款并名刻着“女宋依珠、婿孔荣远敬挽”。碑为黑面,字为鎏金赤色。碑的背面刻着宋依珠亲撰的父母各二百字的简历。整个墓地,显得十分庄重而肃穆。
两个人览观全场后,站在矮墙门两边等待三位妈妈。小华正经道:“我想作一首词守墓。”小燕拍手道:“我正有此意,想作一首歌守墓,怎么就想到一块了呢?”小华道:“别忘了,我们是心心相印嘛!”说着,后边三位老姐妹就到了。小华就把带来的稻草分垫在门坎上,招呼妈妈们先坐下休息一会。然后,小华、小燕就各执一把条帚,自北向南扫起墓地来。不到半个小时,两个人就将墓地扫净了,把垃圾撮出了矮墙外。这时,宋妈就吩咐道:“萍儿、颖儿,把供品摆放碑前吧。”两个人就将篮里的红苹果、嫩皮梨、柿子、大枣、荸荠等物摆放后,又把香烛点着放稳了。然后三位老姐妹就把稻草离供品二米以外分散摆成一排拜垫。宋妈又叫:“萍儿、颖儿,焚化纸钱吧。”小华、小燕就把草纸一张张拆散,开始点火焚化。这时三位老姐妹也参与焚化,宋妈口里低声念道:“父母大人,女儿带着两位干姐和干儿、干女来看望您们了,请来享用供品、领取化币吧!女儿愿父母在天有灵,永垂不朽!”两位老干姐和小华、小燕也一边化纸、一边低念:“在天有灵,永垂不朽!”气氛悲切,声情哀婉。纸币待化尽时,小华又将花篮点着也焚化了。宋妈称道:“这样可以让父母将供品提回去慢慢享用了。”而后,宋妈左手拉着小华、右手拉着小燕在稻草拜垫中间跪下,两位老姐分列两边,左为燕母、右为陈母也跪了下来,各各叩了三个头。一众叩头毕,宋妈又道:“萍儿、颖儿,你两个跪下,向干爷爷、干奶奶默默许愿、发誓三分钟吧!”两个人就又跪下了,先征询似地问宋干妈:“我俩就呼爷爷、奶奶吧?”宋妈点头连道:“好啊!好啊!”于是两个人便同声喊道:“爷爷、奶奶,孙儿孙女跪在您面前许愿、发誓啦!”他们就在三分钟内分别默咏了《守墓词》、《守墓歌》。随后,小华又把稻草攒在一起,也点火焚化了。宋妈又称道:“好,好,父母大人可有金丝被御寒了啊!”待所有灰烬冷却后,小燕就把灰扫聚在一处,小华就一锹一锹撮起均匀地洒到墓上的自然草花中。待这一切事做结束,小华就燃放起炮竹来了。鞭炮声响彻着山谷,感召着城乡人的心。这时,表针已指在下午一时半了。
在回程中,小燕悄问小华:“你在许愿、发誓中默念了什么?”小华答:“默咏《守墓词》。你呢?”小燕笑答:“默咏《守墓歌》。怎么?我们又是不约而同了!”不觉就放高了声调。宋妈道:“颖儿,不约而同什么,照实说,不许撒谎!”小燕就只好把实情说出来了。谁知宋妈欢喜不迭,连声称赞:“这真是太好了!萍儿、颖儿,你们回去后就把各自默咏的作品抄给我看,我可是要刻碑的哩!我要刻两块碑,分立在你们爷爷奶奶墓前两边。”小华、小燕不敢违抗,就答应了。
几个人在路上边走边谈,也不觉得累。宋妈点破心扉道:“我已在父母墓场西边靠下处择好了一块墓地了,那是为夫家选的。过些时就把公婆和他的坟迁来,他们现在还都葬在严桥哩!”两位老姐都道:“应该,应该。”宋妈又道:“我死后就和孔荣远合墓,也葬在那里。”小华、小燕忙道:“还远呢!您会长命百岁的。”宋妈道:“傻孩子,人老了岂有不死的?不过我倒很想姐妹们能生在一起、死在一起、葬在一起哩!”小燕就嘟咙问道:“还有我那婆母呢?”宋妈答道:“我们早已意结姐妹了,而且她排行老大,是我们的大姐哩。”燕母、陈母都道:“是啊,早已成了姐妹了。好,百年后我们四姐妹就还在一起吧!”小华、小燕只好道:“孩儿谨尊母命就是了。”三位妈妈就满意地大笑起来。
说着已回到了两层小楼房,时针已指在下午三时半了。小华道:“小燕,你陪妈妈们先进楼坐,我送还大锹后上街走走,马上就回的。”小燕道:“你送还锹后等我一道上街,你那花花肠子我能不知?”她就把院门、楼门打开,把三位母亲安顿坐下,又舀来水盆、带来脸巾,让她们各自洗洗脸汗,然后就端走脸盆、擦净桌子,道:“我陪小华去商店买点吃的,大家解解饥好睡一觉哩。”她就出门去了。未几,就见两个人匆匆回来了,手里拎着应时酥饼之类,摆在桌上解开,让三位妈妈享用,两个又去厨房泡来了茶。大家欢欢喜喜吃喝个够。
一觉醒来,已过晚上六时了。大家洗漱毕,小华道:“今晚还去看庐剧吧。我看过了,那剧场这头有一家羊肉面馆,很干净的,我们煮锅羊肉面,吃饱了就进剧场,来得急的。”三位妈妈欢喜不迭:“我儿说的正合心意!”小燕笑道:“这鹅越发聪明了!”宋妈想起道:“词和歌抄好了?”小华、小燕道:“早抄好了,看完戏回来就交给您。”
晚上的气温有些下降,他们享用了美味羊肉面,身上觉得暖融融的舒畅。又在剧场看了《梁山伯与祝英台》的《草亭结拜》和《三载同窗》两场,十分开心。回来后,宋妈余兴不减,还哼着几句庐剧调哩。待洗漱毕,小华、小燕就把抄好的词、歌全文呈交给宋妈了。宋妈要小燕带两位老姐上楼先休息,又要小华泡杯茶来,又道:“萍儿,你也累了,去睡个好觉吧。”然后她就在灯下仔细审看两份《守墓》稿了。只见小华的词稿写道:
长相思·守墓词
天水长,地水长,万代千秋合涌芳。英灵永不亡。女也帮,男也帮,守墓虔心后辈忙。福延双宋昌。
宋依珠默读三遍甚喜:“好萍儿,写了一首气贯长虹的豪放词,当可铭碑矣!”便用笔落下
了:“孙儿华男萍撰并立”字款。接下又看小燕的歌稿,只见写道:
永缅念·守墓歌
松柏泣悠悠,同吟竹草愁。
夜星垂泪袖,风雨号神州。
守墓女男流,虔心永缅丘。
人间双宋镂,青史伴灵游。
宋依珠默念五遍,心里叹道:“这颖儿,所写前段也未免过悲痛了些;不过后段已化悲痛为力量了,也不失为一首好歌呢!况用情之深,感天动地,必使世人共鸣。也当可刻碑传诵的了。”便用笔落下了“孙儿媳燕秋颖撰并立”字款。她感觉累了,便也上楼睡觉了。由于一众人体累心安睡得熟,一宿无话,也无须赘述。只是小华、小燕都做了同样的惊梦,印证了六年后双宋墓的一场劫难,令人惊心婉惜,写书人先在这里插入这几句,无非给读者诸君提个楔罢了。这都是后话,暂且不表。
且说第二天一众人起床后,洗漱毕,都争着烧开水、泡绿茶、煮稀饭,小华少不得又去买了些包儿、馍儿、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