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都市小说电子书 > 全职医生 >

第437章

全职医生-第437章

小说: 全职医生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老,他们早就过去了,可他们对孙钟的病束手无策,根本就找不出来病因,现在正抽取血液样本,作分析呢,你看你是不是过去看看?”

中年胖子语气低了不少,他可是知道王老和那个张教授不对付。

一个学习西医,一个学习中医,互相看不顺眼一点也不奇怪!

“我就不去了,让傅盛和叶飞代我过去看看吧!”

王老淡淡地挥了挥手说道,王老可是国手御医级别的,若不是因为事情的特殊要求,中医出身的王老根本就不会从京城赶过来。

中年胖子连连点头,也不敢说什么,当先带着叶飞和傅盛走了。

“月晴,石老的身体还好吧。”叶飞和傅盛走后,王老想起在宛城疗养的石老。

“王老,他老人家的身体可好着呢。”

石老的病怎么样,石月晴可以说一清二楚,自从叶飞出手后,石老的身体是在一点点的好转,这一点作为子女的石月晴,感受的最深。

“是叶飞?”

王老心里有些不确定,但最后还是问了一句,王老当初看到叶飞开出的治疗林宝儿体弱症的药方时,就大吃了一惊,这份功力,这份水准,若真是他开出来的,医术自然毋庸置疑。

“嗯。”

在王老面前,石月晴也没有隐瞒的必要,毕竟当初为了给石老治病,王老可以说没少出力。

“哈哈!”王老听了突然哈哈笑了起来,笑的上气不接下气,弄的一旁石月晴很是茫然。

“王老!”石月晴苦笑道。

“后生可畏啊!后生可畏啊!……”王老干枯的手掌打着节拍,显得十分兴奋。

叶飞傅盛推开房门进去的时候,就听到一阵哀嚎声,这是一个急救室,这会,孙钟正四仰八叉地躺在床上,双手双脚都被绳子困了起来,这是为了防止他继续抓挠下体,孙钟被送进来的时候,这货就没有离开过他的下体,一遍嚎叫着救命,手下却没停过,这让准备对他动手看病的医生,顿时有些不知所措了,最后只好用绳子捆住了他。

“痒死我了……痒死我了,我求你们了,你们让我抓一下……要不你们动手给我挠一下吧……”

下体传来的巨痒,让孙钟渐渐失去了理智,一心想着用手对着下体掏一把,这就像一个患有毒瘾的人有抽毒品的机会时,绝对不会放过一样。

第三卷 大明再起 第258章 攻心

多尔衮站在城墙上,默默的看着明军军营升起来的炊烟,他的脸色比起一个多月前来好了许多,虽然还很清瘦,只是脸上有红润之色,也不会动不动就咳嗽,走路呼呼生风,皇父摄政王恢复了健康,对于清军的文臣武将来说无疑是一件大喜事,至于一般的士兵,他们根本不知道大清的皇父摄政王生过重病。

城墙离明军大营差不多有二十里了,从这里当然闻不到明军饭菜的香味,对于明军的伙食,多尔衮初次听到部下回报时还以为部下说谎,哪有可能普通士兵也能每天大鱼大肉的道理,为止,他还数次到前线视察过,也闻到空气中飘来的鱼肉香时才相信了部下所言。

当时多尔衮大为震惊,他这才体会到南明的国力是何等强盛,内心甚至为之动摇,自己选择在天津与明军作战是不是错了,不过,多尔衮马上从这种失败中的负面情绪中摆脱出来,父汗起兵时,比起大明来说实力相差更是悬殊,父汗却能屡次战胜优势的明军,假如单凭国力强就能获胜的话,就没有现在的大清了。

比起父兄两代来,自己现在无疑要强盛许多,明朝一向国强军弱,他们的国力不能完全转化成军力,南明的国力越强,等到满人占领中原后,满人的日子就过得越好,可是面对铁桶一样的明军,要想击败却不是一件简单之事。

“希福,现在我军的军粮尚可以维持多久?”

“回皇父摄政王,还可以维持半月左右。”希福回道。军粮一直是军队最重要的物资,只是军需官的地位却不高,希福以内阁大学士的身份负参赞督运粮草,可见多尔衮对于粮草的重视。

“半个月。”多尔衮不由叹了一声,半个月的时间不可能就找到机会将明军击溃,必需抓紧时间将第二批粮草运过来,否则到时大军就要不战而溃,想想明军可以大鱼大肉,自己却只有半个月的军粮,这种实力的差距让多尔衮感受更深:“马上催促京城运输军粮过来。”

“遵令,皇父摄政王放心,第二批军粮十天内就可以运到,至于第三批军粮,等到收割夏粮后,到时朝廷每亩多收一斗,军粮维持三个月没有问题。”

多尔衮点了点头,他不去想朝廷若是多收一斗,有多少人因此会食不裹腹,“汉人用镰刀收割庄稼,我们用刀剑收割庄稼。”这是父亲从小灌输给他的信念,可是单用刀剑收割庄稼也并非稳妥,兔子逼急了也会咬人,何况汉人并非没有忠臣良将,纵观历史,那些想用刀剑一直收割汉人庄稼的民族都已烟消云散了,唯有汉人还留在这片土地上。

他是睿亲王,大清独一无二的睿亲王,不会满足于用刀剑来收割庄稼,而是要给满人找到永远的铁杆庄稼,三个月,有三个月的时间,自己一定可以将下面的伪明皇帝击败,多尔衮重新充满了信心。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从后面传来,一名戈什哈手中捏着一封火漆封住的书信来到多尔衮身后,道:“报,皇父摄政王,京城发来紧急书信。”

听到有紧急书信,随着多尔衮身边的舒克萨哈、希福、遏必隆等人都紧张起来,皇上虽然只有十二岁,可是已经数次流露出对多尔衮的不满,如今皇父摄政王领兵在外,千万不能乱。

多尔衮淡然的接过书信,他不相信京城会有什么事对他有威胁,福临虽然几次对他无礼,他只当成小孩子的叛逆而已,就算这个小孩子对自己当真不满,以皇太后的智慧,哪怕他们没有什么关系在这个时候也断然不会扯自己的后腿。

不过,将信看完,多尔衮的脸色还是变了数变,半响,脸色才恢复正常,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明军攻占山海关的事还是泄露了,泄露的原因很简单,在殷洪盛和孙克咸两人占领山海关十余日后,真正的范氏货行的商队来到了山海关,随同范氏货行同行的还有一队押解犯人到满州的旗兵,明军将范代货行的伙计,保镖一网成擒后,却逃到了同行的两名旗兵,这两名旗兵逃出来之后,以最快速度向上报告。

这封信正是皇太后大玉儿写给多尔衮的密信,信中告诉多尔衮,她已经将两名报信的旗兵控制,其余得到消息之人也下达了封口令,大清何去何从,需要他多尔衮拿主意。

山海关,山海关,多尔衮脸中飞快的转着念头,心中怒气渐起,哼,这伪明皇帝布置够深远,只是难道自己一定会败么,打败了眼前的伪明皇帝,山海关的明军又有何作用?

“皇父摄政王,不知京城有何紧急军事?”一名将领忍不住发问道。

“没什么,一点小事而已。”多尔衮将密信收起,从容的道,他不由又感谢起大玉儿来,若是没有大玉儿遮掩,京城恐怕已经闹翻天了,不过,山海关丢失的消息迟早会传出,自己又该怎样应对才会对军心影响最小。

众人半信半疑,从刚才多尔衮的表情来看,绝对不是什么小事,可是多尔衮不说,大家谁也不能逼皇父摄政王说。

明军大营内,王福拿到殷洪盛,孙克咸发来的军报,脸上露出淡淡的笑意,海上行船不比快马,要受到风力的影响,因此虽然殷洪盛,孙克咸两人攻下山海关第二日就发出军报,王福与多尔衮收到军报的时间差不多却相等。

原先因为不知自己大军北上后清军会作何反应,怕满人逃跑才急忙命孙、殷两人攻占山海关,没想到满人非但没有逃跑,还在天津与自己决战,早知如此的话,在济南城也不用耽搁这么长的时间,这步棋看似毫无用处,其实用处更大,若是现在将消息传给清军阵营,不知清军会慌乱成何种模样。

“来人,将靖国侯和阎爱卿召来。”

“遵旨。”

田成应声退下,不一会儿两匹快马驶出,半响之后,又是两匹快马驶回,阎应元和黄得功两人对视了一眼,一起跳下马来,相视一笑,走进皇帝的御帐,朝中间的皇帝拱了拱手:“臣等参见皇上。”

“嗯,两位爱卿免礼,这是朕刚刚收到的一份军报,你们看一下吧。”

黄得功首先接过军报,快速看完,马上道:“太好了,山海关拿下,鞑子与满洲只能通过蒙古草原联系,若是传了出去,鞑子肯定会军心动摇。”

阎应元也快速看完,颔然点头,自古攻城为下,攻心为上,若是军心动摇,则很容易失败:“皇上,微臣以为,可以将此事大势张扬,让清军人尽皆知。”

“朕也是如此认为,既然我等君臣相合,那此事就这么定下吧,靖国公,朕将此事交与你负责,将这条消息抄录数百份,射入鞑子阵中。”

“微臣遵旨。”黄得功回道。

明军的营寨喳喳的打开,数百精骑从寨门冲了出来,旋风般的向清军阵地冲去,清军阵地一阵纷乱,这些天,明军很少主动出战,多是清军攻,明军守,应此清军虽然伤亡更惨,只是士气却没有受到太大影响。

不一会儿,清军阵地的纷乱就停止,也有一队数百人的精骑冲出,向明军迎了上去,其余阵地上的清军则纷纷站起身来,为自己的同伴加油。

眼看两军距离不远,前面的明军阵形突然一偏,避过冲出来的清军,向斜线跑去,清军扑了个空,为首的一名甲喇额真气得大骂明军胆小鬼,他怕明军缩回去,特意带了差不多人出战,没想到明军还是避而不战,只是他骂也无用,只能怒气冲冲的跟在后面吃土。

离清军营寨一段距离,数百名明军精骑一起弯弓搭箭,“咻、咻、咻。”声中,数百支利箭一起飞进清军营寨,只是全部射在空地,营中的清军对这队明军箭法大肆嘲笑起来,眼尖的清军却是咦的一声道:“箭上有纸。”

发现箭上有纸后,自然有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