拣宝-第8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事后,王观冥思苦想,感觉自己当时的状态,有点儿像小说中常描写的人刀合一的境界。
不过,此时此刻,王观的脑海,思维好像停滞下来,接近一片空白。唯一的念头,就是挥刀,把眼前的草席斩断。
所以,在一瞬间,王观动了,手中的直刃,掠起了一抹流光,在草席之间闪过。
“唰唰唰唰……”
锋利无比,锐不可当的刀锋,破开了空气,切开了草席。极其细微的动静,就好像是撕裂了纸页,剪开了绢布,声音若隐若现,给人莫名的快感。
“王观,别摆Posing了。”
忽然,俞飞白走来,拍了拍王观的肩膀,不耐烦道:“你倒是砍呀,光摆架势干嘛。”
“啊……”
这时,王观如梦初醒,收了特殊能力,迷糊的看了眼手中的刀,抬起头,一脸茫然道:“我不是已经斩过了吗?”
“斩了?”俞飞白惊诧道:“没有吧,我在旁边看了半天,发现你一动不动的,不可能……”他的声音未落,只见旁边的草席,突然分开了几截,哗啦啦的散落四周。
“你看,我都说斩了。”王观笑着说道,莫名其妙的,感觉手臂、腰背,有些酸痛。
“不是吧,我明明看着的,你根本没动啊。”俞飞白瞠目结舌,嘴巴合不拢了。
“那肯定是你眼花了。”
王观若有所思,回想自己刚才的状态,也有些明白,这是特殊能力的作用。不过,表面上肯定不能承认,反而不动声色道:“不信的话,你可以问下旁边的几位大哥。他们,肯定是看得十分清楚。”
见此情形,俞飞白当然是自我怀疑起来,自言自语:“难道我真是眼花了?”
“不是你眼花,而是他出手太快了。在你眨眼走神的时候,人家已经斩完了,你当然没有看清楚。”这个时候,楼上突然传来了俞守中的声音,只见他站在楼梯口下,眼中露出几分惊叹之色,赞不绝口道:“一刀七斩,好久没有见过这样快的刀法了。”
“一刀七斩?”
俞飞白惊愣,连忙低头数了下,发现地上的草席,果然是散落了八截。
“不错,不错。”
俞守中一脸赞许,走了下来,朝王观说道:“不过,看你握刀的手法,还有站姿,不像是专门练过的。如果,姿势正确的话,说不定能够达到九斩、十三斩的地步。”
“十三斩算什么。”俞飞白不服气道:“我也能斩几十刀!”
“屁话。”
教训儿子,俞守中向来是不留余面,哼哧道:“人家是一两秒钟,挥刀斩了七下。最快的时候,甚至一秒钟挥刀十三斩。一刀比一刀快,一刀比一刀狠,能活生生的把一头牛拦腰劈成两半。你仔细想想,能够做到吗?”
“爸,你可别蒙我,有这么厉害的人吗?”俞飞白说道,却是半信半疑。
“你说呢?”
俞守中瞥视了眼俞飞白,然后亲切友好的拍拍王观肩膀,赞叹道:“小伙子的身体素质不错,有没有兴趣入伍?”
第135章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爸,我来介绍一下。”俞飞白连忙说道:“这个,就是我向你提过的王观。他的身体确实是够强壮的,前两天还在医院躺着,现在就活泼乱跳了。”
“王观……”俞守中沉吟了下,迟疑道:“就是那个,拣了很多漏的?”
“你好!”
这个时候,王观也有几分受宠若惊的感觉,没有想到,一个日理万机的人物,居然也知道自己这个无名小卒。
当下,王观连忙把环首直刃归鞘,毕恭毕敬叫道:“俞……将军。”
“嗯。”
俞守中点头,目光上下在王观身上打量,微微摇头道:“可惜了。”
“爸,可惜什么?”俞飞白不解道:“还有,齐叔叔来了,你不在书房陪客,自己一个人跑出来,好像有些不妥吧。”
其实,王观也多多少少,猜测得出来,俞守中在可惜什么。要知道,他刚才还在拉拢自己参军入伍的。可是现在,知道了自己的情况,就决口不提此事了。想必,俞守中也清楚,以自己现在的条件,不可能答应入伍,受这份辛苦。
想到这里,王观心里暗叹了下,感觉身居高位的人,果然没一个简单的。不仅能够见微知著,而且更加通晓人性。
“既然你知道有客人来了,也不机灵一点,沏一壶茶进去。”与此同时,俞守中训斥了一声,然后自己动手,在厅里拿了个茶盒,转身上了二楼。
“知道了。”俞飞白连忙点头,连忙拿起了茶托,把一套茶具摆在上面,向王观使了个眼色,也上了二楼。
与此同时,王观的反应也不慢,顺着俞飞白的示意,抱起了烧水的电热壶,跟在俞飞白的身后,快步上了楼梯,进入了俞守中的书房之内。
书房十分宽敞,摆放了三个大书架,一本本书籍整齐有序的堆砌在上面。
王观目测了下,发现这些书籍少说也有上千本。而且,大多数是军事类丛书。不过,也有少部分是政治经史之类的书。
此时,齐庆国就站在临窗的书桌旁边,手里捏着一块残缺的墨锭,在一方砚台上仔细的研磨起来。书桌上,还搁着一摞纸,以及毛笔、笔洗、纸镇之类的文房用具。看情形,他好像是打算挥毫泼墨。
听到门口的动静,齐庆国抬头笑道:“守中,随便倒杯水就行,不用那么客气。”
“在京里带了点新鲜茶叶过来,让你也品尝一下。”俞守中笑道,也走到书桌旁边,麻利的抽了一卷纸,轻轻的铺在桌面上,用纸镇压好。
旁边角落搁了饮水机,王观拿起接了大半壶水,就放到电热壶中烧。然后,好奇的打量书桌一眼,悄声道:“他们好像要写字……”
“那个齐叔叔,是我们家的世交。以前在京里的时候,经常和我爸交流书法。最近,他受到眉山书画研究会的邀请,打算在眉山举办一个以巴蜀文化为主题的书画展览。恰巧我爸来到蜀中任职,就约好上门求字了。”俞飞白小声说道,飞快的摆好了茶具。
“哦!”
王观轻轻点头,忽然之间,他看到俞守中在笔架上取了一支新笔,然后放以笔洗之中,用水浸泡片刻,接着马上拿出来,再用剪刀剪去笔尖的部分。
见此情形,王观惊讶道:“为什么要剪去笔尖?”
“还能做什么,写飞白书呗。”俞飞白说道,语气十分别扭。
王观顿时笑了,立即醒悟过来,俞飞白曾经提过,他的父亲比较擅长飞白书,所以干脆给他取了个同样的名字。
要说飞白书,王观也有几分了解。好像是东汉末年大书法家蔡邕,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门外工匠在用扫把蘸石灰刷墙,常常每一刷下去,白道里有些地方透出墙皮来,形成了一种枯枝发丝的美感。
由此,蔡邕产生了灵感,加以练习,最终创造出飞白书这种特殊笔法。
不过,飞白书的名声,王观听说不少,但是从来没有亲眼见过是怎么书写出来的,所以现在感到十分好奇,轻声问道:“我们能不能,过去观摩一下?”
“当然没问题。”俞飞白笑道:“他肯写,就是希望别人看,心里巴不得更多人欣赏呢。”
说话之间,俞飞白起身,快步走到了书桌旁边,有模有样的为俞守中打下手,整理那些凌乱的纸张。
与此同时,王观也走了过来,正好看见俞守中提笔蘸了少许墨,然后在砚台舔笔,同时调整笔锋。
一会儿之后,俞守中手腕轻抬,悬笔在空中,稍微酝酿了下,马上坠落下来。半钝的笔锋在纸上游走,寥寥几笔之间,笔中的墨汁耗尽,剩下丝丝枯白之色。
看俞守中写字,起笔浓墨,几个转折之后,就变淡了。枯丝平行,转折处笔画突出,在书写中产生力度,使字体形成腾飞之势。王观在旁边观赏,觉得这些字体,时而严谨险劲,里面清丽飘逸,有种说不出的韵味。
不久之后,俞守中罢手,把笔搁在架上,后退两步,打量自己的作品,眉目神态之中,也有几分满意之色。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这时,齐庆国轻轻诵读,忍不住赞叹道:“守中,你这一手飞白书,笔力愈加的精湛了。有龙蛇战斗之象,云雾轻浓之势,风旋电激,潇洒自如……”
“庆国,你这话过了。”俞守中摇头,谦逊道:“我的飞白书虽然不错,但是还没有到你说的那个程度。”
“也相差不远。”
齐庆国笑道:“可惜,你不能专心致志研习书法,不然早就成为一代名家了。”
“一代名家之誉,我是从来不敢奢望的。”
俞守中笑道:“庆国,你就不用再捧我了。我的字是什么水平,我心里清楚。勉强能够拿出去见人,但是与唐宋名家相比,何止相差了十万八千里。”
“呵呵……”
齐庆国笑了,没有再多说什么。俞守中的字确实写得好,他心里也是由衷的赞叹。
但是,他毕竟是文人,也有几分文人的清高自傲,实在是抹不开脸面,违心说这字能够与唐宋飞白名家相提并论。
“庆国,你觉得怎样?”
这时,俞守中问道:“如果觉得还行,那我就落款盖印了。”
齐庆国喜形于色,点头道:“行,有这幅书法,足够我交待过去了。”
俞守中闻声,立即在笔架上,取了支小一号的毛笔,提笔蘸墨,在纸的左下角,写明了年月日。然后,旁边的俞飞白,在书桌的抽屉之中,取了一个精致盒子出来。
打开盒盖,里面装了两枚印章,一方一圆,是玉质的,晶莹雪白,在阳光下映照出温润柔和的光芒,一看就知道是上好的白玉。
俞守中拿起了一个印章,沾了鲜红的印泥,然后平稳的一按。一方阳文篆字,立即出现在了纸页的空白地方。然后,俞守中又拿起另外的印章,再次落印在旁边。
王观好奇望去,只见两枚钤印错落有致的分布纸上,鲜红的印迹渗入纸内,显得十分的清晰分明。其中,每方印文有四个字,两方印就是八字。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王观仔细辨认,在心中默读了出来。同时,他也觉得,这八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