拣宝-第78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四百英磅,这是底价。”
不用余味解释,王观也了解店主要表达的意思,当下立即点头:“ok!”
在付钱的时候,方明升忍不住叹道:“早知道我也买玉石算了。”
“这是运气。”
适时,余味连忙说道:“也不是每个店主都不了解玉石价格的,也有一些人对于东方文化十分清楚,开出的价格也低不到哪里去。反正随着中国藏家的身影遍布世界,各地的古玩商人也会不断的调整价位,捡漏的机会越来越少。”
“不过话又说回来,他们对于东西的文化内涵,比如说纹饰的吉祥寓意方面,肯定不如中国人透亮,还给我们留下一点机会。”
这个时候,余味轻声道:“以这件金枝玉叶为例,店主未必不清楚玉石的价格,只是不能区分和田玉和普通玉料之间的价值,而且更加不清楚在玉叶上镶嵌金蝉代表了什么含意,所以肯定贱卖了。”
“确实是贱卖了。”方明升低声道:“别说是四百英磅,就是四万英磅,我也考虑买下来。”
“是啊。”
余味深以为然,从两种货币的汇率来看,四万英磅还不足四十万。但是以金枝玉叶的精致程度,以及它的寓意来衡量,或许没到这个价位,但是也相差不远了。
“走了,继续逛下去。”
付钱之后,王观多了几分兴趣:“到其他店铺看看,说不定还有捡便宜的机会。”
“好……”
方明升立即点头,就是王观不说,他也打算这样做了。
片刻之后,几人拿好东西出了店铺,又走到另外一家比较顺眼的店铺寻觅起来。不过与刚才漫无目标的乱看不同,这个时候他们专注寻找与玉石相关的东西。
然而,寻找的结果让他们十分失望,尽管这个店铺也有中国的古董,但是以瓷器居多,甚至还有一些精细的工艺品,不过却没有他们想要的玉器。
西方人对于玉石不重视,自然很少进货。据说当年八国联军入华掠夺的时候,把皇宫里的东西洗劫一空,哄抢各种珍珠宝石,甚至连衣服棉袄都不放过。毕竟衣物属于绫罗绸缎,在外国还是比较值钱的。
其中的打砸抢烧就不多提了,反正能搬东西的都搬走了,不能搬的就砸,最后干脆放一把火烧光了。这些东西我们现在还能在英美各大博物馆看到,但是仔细留意的话,却可以发达玉石物件比较少。不是没有,只是相对来说比例不高。
究其原因,可能是参与劫掠的西方人觉得这是石头,没有什么价值,就干脆扔了。
其实这个就是一个主流文化价值观取向的问题,现在是西方的价值观作为主流,人家不认同你的东西是珍贵宝石,你除了骂对方不识货以外,也没有什么好办法。
当然,王观也相信,随着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提高,西方国家想要在中国人手中赚钱,那么肯定要接纳中国文化的普世价值。中国的瓷器只是其一,说不定再过几年,玉石文化也在西方大行其道,那时中国藏家再想拣便宜也更困难了。
不过那是以后的事情了,现在在古董街上走了一圈,却也没有什么收获,大家也觉得有些累了,再看时间还没到中午,干脆就在附近找了家典雅的咖啡厅坐了下来稍作休息。
等到服务员端来三杯咖啡,方明升举杯喝了口,稍微润喉就叹声道:“这人呀,果然要讲机缘运气的。一但错过了,就怎么也碰不上了。”
“这是你眼界高。”王观笑道:“刚才也看到一些古玉的,你却瞧不上。”
“要么品相太差,要么要价过高,自然不合心意。”方明升摇头,随即好奇道:“王观,你的金枝玉叶到底是什么年代的东西?趁着现在有空,不妨拿出来研究一下。”
说白了,就是他想观赏。就算不是自己的东西,看看也好啊。
对此,王观也不小气,立即把东西拿了出来,然后搁在中间让两人欣赏。
金玉良缘,本身就是十分美好的寓意。或许应该是先有金镶玉工艺的出现,这才有了金玉良缘这个词。然而不管谁先谁后,反正在古代工匠的妙手搭配下,金蝉的绚烂,再加上白玉的温润,两种光泽完美的融合在一起,代表了中国最传统的金玉文化。
有了美玉的衬托,原本已经比较俗气的金蝉,一下子就变得超脱起来。
“漂亮啊。”
观赏片刻,方明升赞不绝口,同时琢磨道:“就是不好断代。”
确实不好断代,毕竟器物身上没有什么明显的铭刻,更加不可能像官窑瓷器,或者书画一样留下款识,一般人很难推测它的具体年代。
不过,这种事情也难不倒行家。对于真正的行家来说,根本不用看什么款识,只要观察玉叶的雕工,以及金蝉的铸造工艺,就能知道东西大概是在什么时候制作的。
可惜啊,在场的几个人,尽管可以断定东西是古代物件,却算不上真正的行家,所以只有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然后无奈摇头。
“王观,连你也看不出来吗?”方明升有些不信。
“金器属于杂项收藏,我了解不多……”
王观眉头一皱,拿起东西仔细打量,然后沉吟道:“不过从玉叶的雕刻情况来看,好像有点儿明代风格。至于是不是故意仿明,我真有些捏拿不准。”
所谓的故意仿明,其实就是复古风。清代的时候,仿古风气十分严重,上到帝王将相,下到民间百姓,都比较喜欢带着古风的东西,所以清仿明也是比较正常的情况。
“但是从玉叶的沁色来看,我觉得是明代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从玉叶着手分析之后,王观再继续打量金蝉,然后就开始有些挠头了。金蝉的制作技术十分复杂,采用了压模铸范、薄叶延展、錾刻、焊接等等工艺。问题在于,这些工艺在明清时候就已经十分盛行了,自然谈不上有什么差别。
或许有差别,但是王观看不出来也是白瞎。
“咦?”
然而就在这时,王观仔细观察之后,却忽然有所发现……
第906章 金声玉振
所谓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对于这件金枝玉叶,王观倒是能够在玉叶上看出几分端倪,但是在金蝉上就两眼摸黑了。
不过皇天不负苦心人,经过仔细观察之后,王观倒是在金蝉上发现了一个可能或许比较特殊的情况。之前就说过了,整个蝉体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完全是和真蝉一般大小。
从上往下打量的时候,就是觉得东西非常精致巧妙,没有什么发现。但是调整角度再看,尤其是蝉翼尾端打量的时候,王观却发现了一个针状细孔。
“奇怪了。”
见此情形,王观有些迷惑不解,他还以为金蝉是实心的,但是这个针孔又是怎么回事?难道是某种工艺遗留下来的痕迹?
考虑了片刻,王观又掂量了下东西,也没感觉到分量有什么特别的地方。虽然说无论是金蝉还是玉叶,看起来都是很轻巧的样子,实际上金和玉都是颇有分量的东西。两者结合起来的话,自然有几分压手。
从分量来看,东西应该是实心物件无疑。但是多余的针孔,又让王观觉得好奇。观看了半响却依然不得其解,一时好奇干脆动用了异能。
在王观的凝神注视下,金蝉瞬间变得通透起来,一切奥秘自然暴露无遗。
“原来如此……”
一瞬间,王观脸上有几分惊喜交集之色,才意识到自己不仅是捡了个小漏而已,简直就是撞了大运啊。
“王观,是不是有什么发现?”
余味且不说,方明升可是察颜观色的好手,看到王观喜形于色,立即追问起来:“知道东西的来历了?”
“差不多。”
此时,王观收回了异能,端起杯子喝了口咖啡,这才算是稳定住了兴奋的心情,不过脸上的笑容却是收敛不起来:“绝对没错,这是明代的东西。”
“这么肯定。”余味有些好奇,也不是在质疑,就是随口一句而已。毕竟他是专门研究瓷器的,对于金玉之类的东西也是一窍不通。
“看总体风格就知道了……”王观敷衍起来,总不能说自己看到了宝光颜色,所以知道具体是什么年代吧。
反正方明升和余味也不太懂,听得津津有味,倒也没有什么怀疑。而且王观述说的确实是明代金银器的特点,只不过是比较大而化之,却也没有故意瞎扯,误人子弟。
“不过,这些都不是重点。”
扯了一通,王观也有几分不好意思,随即补偿似的笑道:“重点是这只金蝉可没有表面上看起来这样简单。”
“什么意思?”方明升和余味自然愣住了,忍不住打量金蝉,除了感觉十分逼真以外,没觉得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呀。
王观神秘一笑,然后问道:“你们有针吗?”
“针?”
其他人一怔,却是没听清楚,或者怀疑自己听到的与自己想象中的东西是不是存在差别。毕竟他们也想不通,无缘无故的王观要针做什么。
“就是缝衣服的针呀,或者胸针、别针也行。”王观补充起来:“要不然就是比较尖细的铁丝,再不济干脆拿根牙签……”
话说西方人比较习惯使用牙线,很少有牙签之类的东西吧,反正咖啡馆肯定没有。不过在众人摸索的时候,余味却掏出了一串钥匙,其中有一枚小巧的针形挑子:“这个行吧?”
“没问题。”
王观欣然点头,拿过东西之后也不迟疑,直接对准金蝉尾部的针孔一刺。然后旁人就看到了十分惊奇的一幕,只见本来闭合起来的金蝉蝉翼在这个时刻居然“活”了,一双轻巧薄透的蝉翼瞬间舒展开来,一对前足翘起,一对后足微微抬起,就好像准备迎风腾飞一样。
“怎么回事?”
一瞬间,方明升和余味不自觉睁大了眼睛,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出现了幻觉,要不然一开始的时候,蝉翼本来就是展开的,只是他们看错了而已?
然而,把蝉翼舒展开之后,王观却没有就此罢手,而是继续做了一个让人惊愕的举动,却见他用纸巾擦拭了下金蝉玉叶之后,忽然把东西放到嘴边轻含起来。
“啊。”
这个时候,旁人彻底愣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