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都市小说电子书 > 红色权力 >

第316章

红色权力-第316章

小说: 红色权力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香川淳子明亮眼眸便有些向往,说:“那他们肯定是很独特的存在。”又问陆铮:“从这里去果邦的南街,要办什么手续?我是日本人,用在内地的居留证明可以过关吗?那边乱不乱?”

见她好奇,陆铮笑道:“既然旅游休假,来了滇南边境,嗯,也该去果邦看一看的,这样吧,你跟我一起去好了。”

香川淳子怔了怔,轻轻摇头,“那不好,你是公家的事情,我跟着去怎么行?”

陆铮就笑:“怎么,还怕我犯错误啊,放心,我这次去是私人性质,你是我妹妹,一起去刚刚好,不然我听说那位果邦自治政府的邓主席可是娶了姐妹花,而且姐妹俩很能当家,应酬起来,我有你这个妹妹出马,应该更好一点吧。”

香川淳子奇道:“那个人娶了姐妹?”

陆铮点点头:“那里还是古文化制度,并不反对一夫多妻,中上阶层,大多娶几个老婆。”

香川淳子恍然,轻轻点头,说:“听起来好奇怪。”

陆铮也笑,说:“是呢,感觉回到一百多年前了。”

这时,桌上电话突然响了起来,香川淳子接过,问了一句,便把电话交给陆铮,说:“找你的。”

陆铮微怔,谁把电话打来这里找自己?接过来后,听到话筒里熟悉的男音才恍然,是汪嘉宾。

想来也应该是有事,不然不会把电话打来这里,而且,应该是找不到自己抱着试试看的心思打来的吧。

“书记,方向东刚刚出了点问题,我已经帮他解决了,您看,叫他去哪儿等你?”话筒里,汪嘉宾语气很平静。

陆铮皱了皱眉:“他怎么了?”

汪嘉宾笑道:“其实是一场误会,他吧,陆续从边贸市场的老缅手里买了几千块钱的干腰果,结果被海关缉私路查小分队给扣了,以为他也是那种逃关税走私的商人,我说了说,给他做了证明,现在没事了。”

陆铮便知道怎么回事了,在边贸互市点,有一种走私办法就是将本应缴纳关税的大宗货品化整为零,或是利用边民带过来,或是用大量边民身份证伪造通关证明,便可以集散成整的收购。

因为在边贸互市点,不超过一定金额的交易是免除关税的,南坡的边贸互市点,按照地委和行署文件,免税限额暂时定为两百元,也就是两百元之下的商品交易,不用缴纳关税税款,现今随着经济发展,要求将免税限额上调的呼声正越来越高。

将大宗货品伪造成边贸互市交易,近来出现了不少这类案件,看来方向东也是被盯上了,自没人想到乌山特区出来的,花几千块钱买些土特产捎回去给家人同事们分,并不是多么出格的事情。

陆铮琢磨着说:“行,没事就好,叫他来南坡宾馆和我会和吧。对了,你再帮我跟边境检查站还有果邦那边沟通下,我多带个人过去。”

汪嘉宾并不多问,答应一声,就挂了电话。

第014章 家族

走在果邦南街,就好像来到了中国边陲的小镇,街上行人接踵擦肩,多是内地人装束,偶尔可见穿着前前朝服装和边疆少数民族服装融合改良而成的果邦民族服装,街道两旁,广告路牌一色中文书写,到处都是中式古朴平房,商店熙熙攘攘,阳伞小摊遍布街头。

不同的就是,大街上,便可见到荷枪实弹的绿军装士兵巡逻,南街街中心的报警亭,同样是背着步枪的士兵在里面执勤。

当陆铮所乘的吉普车经过自治政府大院前时,分明见到院外公式宣传栏上贴的告示全是中文所写,其中一张有“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XX条,判处XXX死刑……”字样的告示更令人恍然生起一种感觉,这个果邦特区倒更像是中国治理下的区域。

邓三昆亲自在关口接的陆铮,此时他陪同陆铮坐在吉普车后座,回到南街,他好像着装随意多了,上身穿一件花格衬衣,下身穿一条“笼基”,脚蹬一双三耳拖鞋的他,就好像一个普普通通年近花甲的慈祥老人,只是他的腰间,随身不离的别着一把小手枪。

几辆吉普车穿过两条小巷,驶入有荷枪实弹军人站岗的胡同,停在了一座四合院的后门处,陆铮知道,这里便是邓三昆的家了,根据情报显示,邓三昆平素从来不去政府办公室办公,自治政府官员和缅甸派驻官员有事情的话,需要来他家里汇报。

陆铮在邓三昆引领下进了院子,后面吉普车上,杜小虎、方向东和拎着大行李箱的香川淳子也下了车,香川淳子婉拒了一名果邦干部帮她拎箱的殷勤举动,最后,还是由杜小虎接过了她手中的行李箱。

这是一座砖瓦结构看起来很普通的四合院,走廊里,一位穿着民族服装的美妇笑吟吟迎了出来,又有几名女勤务兵每人端着一盆洗脸水走过来,请邓三昆和来自远方的客人洗去疲乏。

“老倌,特派员先生蛮年轻尼(的)咯。”美妇笑孜孜对邓三昆说。

陆铮便知道,这位便是彭夫人了,不知道她是姐妹花中的哪位,亦或是邓三昆后来娶的妻子?总之看来今日负责出面接待的便是这位夫人了。

看到后面走进来的香川淳子,彭夫人眼睛又是一亮,说:“好漂亮尼姑娘,比飞凤塔上尼神女侬个漂亮。”

邓三昆看起来对夫人很宠爱很敬重,笑呵呵介绍:“这位是专员先生的妹妹香川小姐。”

彭夫人便对香川淳子越发亲热起来,亲自拿了白毛巾浸湿,交给香川淳子擦脸。

正是午饭时间,走廊餐桌上,开始有勤务兵端上一盘盘丰盛的菜肴,很快就摆了满满一桌,邓三昆笑着请陆铮入席。

饭菜都是带滇南口味的中国菜,甜甜辣辣的,陆铮倒是觉得味道不错,很开胃。

“专员先生,以后还请你多多帮忙了。”邓三昆端起酒杯。

陆铮微笑和他碰杯,说道:“邓主席不必客气,果邦政局稳定经济发展是我们共同的愿望,我会竭尽所能为我们两地的边民谋取福祉。”

邓三昆就呵呵笑,干了杯中酒,又问道:“专员先生,请恕我冒昧,不知道令翁高寿?有没有离休呢?我想给老先生捎带些本地特产,就是不知道他的喜好。”

这话却令陆铮不好回答了,陆铮知道,邓三昆对自己背景必然很感兴趣,年纪轻轻便身居高位,邓三昆定然打听过自己的家庭,只是通过他的渠道没能打探出来,现今便也不转弯抹角,而是单刀直入的发问。

这位枭雄,为人行事,确实不简单。

旁侧方向东也马上竖起了耳朵。

陆铮琢磨了一下,说道:“家父是陆天河,高寿谈不上,和主席年纪相仿,现在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其实主要工作还是在红十字会吧,是红十字总会的副会长。”

父亲是在刚刚结束的人代会上当选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的,同时被任命为中国红十总会第一副会长,总会会长由人大一位副委员长兼任,党中央总书记为总会名誉会长。

现在的工作是父亲主动争取来的,听说本来外公的意思是希望他进入军界做点事,但父亲找了中央领导谈话,要求分担些党的工作,能为百姓做点实事,同时主动提出可以去刚刚改组的红十字总会。

其实虽然在激烈的政治运动中被迫下野,但党内同情和希望父亲出来工作的声音一直都没有平息过,而父亲现在提出的要求却令一些人求之不得,毕竟父亲的年纪不小了,现在去红十字会工作几年,再想回转政途却也没了什么上升空间,进入最高权力核心的机会几乎为零,何况在人大和红十字会这种机构工作,那父亲在政界的影响力会渐渐弱化,这对很多人都是一个福音。

父亲能主动提出这样的要求,从某种意义上,完全可以看做父亲已经放弃了政治上的野心,所以他的新职务没有任何阻滞的被通过。

父亲给自己打电话时,心情很轻松,说:“我算是解放了,也好,党内的争吵也会少一些。”

爷爷同样给自己打了电话,说:“铮子,以后要争气。”这是爷爷第一次和自己说这样的话。

父亲的意外落马令京派权力架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中生代冲击三年后第二十四届中央权力核心的拼图少了最重要的一环,京派中生代扛鼎人物由父亲转为了政治局委员、京城市委龚书记。

从陆家来说,本来在能源系统工作的大姑父宋爱国调任岭南省副省长、代省长,刚刚五十出头的他看来被寄以厚望,很多人希望他能填补父亲留下的真空。

想起父亲,陆铮心里只能叹息一声,或许,在党内无休止的争吵中,父亲觉得已经够了,这才决心隐退,不过现今的父亲,却更令自己由衷的敬爱,也许爷爷都不知道,自己以有这样一位刚强的父亲为荣,对于政治人物来说,主动退下来更要有非凡的勇气,很多大人物,穷其一生,也摆不脱对权力的追逐。

邓三昆,突然问起自己的父亲,陆铮觉得,自己应该堂堂正正告诉他,陆天河是自己的父亲,历史终将会证明,在关键时刻守住自己的良心,父亲的人格远远比那些随声附和的应声虫高出百倍。

第一次,陆铮说出“家父是陆天河”时,觉得心情是那么平和,就好像在说一件最普通不过的事情。

邓三昆却是一呆,好半晌,才愕然道:“原来专员是,是陆老的嫡孙,这,这可真想不到,陆老和陆书记身体都挺好吧?”

陆铮笑了笑,说:“都挺好的,邓主席有心了。”

接下来,邓三昆的姿态好像越发低了,他虽然也算戎马一生,但在陆老这种红色老人眼中,他的经历,和娃娃过家家实在没什么分别。

方向东如果没有在南方特区的工作经历,必然不会知道陆天河是谁,但南方特区的大企业高管,对特区所属省份曾经的省委书记又怎会不知?愣了下,一时无言。

这种震撼太大了,陆书记的身份背景和遭遇他略知一二,这些事情,也是他们这些新晋精英阶层茶余饭后的谈资,但不管怎么说,如陆书记这种高高在上的人物,他们谈论起来就好像在谈论另一个世界,怎么也不会想到,神秘的高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