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神-第21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梅老爷子一听此话,终于不再愁眉不展,而是笑逐颜开了:“以季家在军中的影响力,如果和古老联手,再有郑家的相助,呵呵,岭南事件,肯定是一起可圈可点可以好好琢磨的一件好事。”
邱老爷子蓦然想起了什么,问道:“木风和张力怎么办?”
夏想微微一笑:“不怎么办,当炸弹”
……
夏想委托明得谋转告总书记的一句话是:“季老此来京城,身负重大使命,会请郑家配合。”
此话一到,总书记大为心定,当即召开了中央政治局常委委员会会议,就岭南一系列事件进行第一次正面讨论。
会上,先重点讨论了陈皓天扣押近20余名羊城军区军官一事,至于夏想和吴晓阳之间的冲突,以及吴晓阳被刺事件,只简单一提,并未深入讨论,留待军委的调查结果正式出台之后,先由军委出台初步意见,再交由常委会讨论决定。
故意略过吴晓阳被刺事件,也是总书记有意的伏笔。但会上偏偏会人借题发挥,非要提出先讨论吴晓阳被刺事件,并将事件上升到了夏想试图干涉军方事务的高度,有意将夏想一掌拍死。
总理当场反驳说道:“夏想干涉军方事务?这话也就内部说说行了,传了出去,会让人怀疑我们的制度是不是出现了问题。夏想一个省委副书记,有什么权力干涉军方事务?不说虚的,他能给军方的少将、中将什么好处才能让他们听他的话?如果说夏想干涉军方事务,那么几十名军官带领上百名士兵围堵了地方医院,要向一名省委副书记兴师问罪,我倒想问问,谁给了军官向地方官员问罪的权力?”
总理越说越激动,因为是内部会议,不上新闻,头发就露出了本来的花白本色,微微颤动的花白头发显示出总理真性情的一面:“我不是替夏想辩护,我只是在陈述一个事实。诸位也清楚,夏想和我之间也曾经有过矛盾,我今天的发言,对事不对人。我只想表明一个态度,羊城军区的部分军官无视党纪国法,聚众闹事,威胁省委领导和中央领导的人身安全,必须严惩”
总理的话,相当于为军官医院闹事事件定性。
一共九人的会议,气氛却十分凝重,虽然吴晓阳被刺事件还没有定性,但在针对吴晓阳被刺事件而引起的岭南省委和羊城军区的对峙事件的定性之上,会影响到国内的政治大局。
也会最终影响到吴晓阳事件的定性,因此,第一局的开局,十分重要。
经过激烈的讨论,最后在总书记的总结性发言之后,常委会进入了表决阶段。
和省委常委会的表决不同的是,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的表决,不存在一票否决权,也没有总书记先不表明态度而等别人表态完毕再明确态度的做法,而是直接举手表决。
总书记第一个举起了手:“陈皓天同志维护了党中央的权威,扣押军官事件处理得有理有据,立场鲜明,我个人对陈皓天同志的做法,表示认同。”
总书记的认同,等于是为陈皓天投下了第一张赞成票,是对陈皓天下令击毙两名军官事件的力挺。
委员长微一迟疑,没有举手:“地方官员扣押军官,对军心冲击很大,在军中反响十分强烈,我保留意见。”
总理举手说道:“岭南省委在事件中的立场,客观、公正,对整个事件的处理,及时、正确,皓天同志的所作所为,维护了岭南省委的权威,值得肯定。”
二比一。
随后,几巨头纷纷发言表态,最终以六比三的结果,对陈皓天的举动给予了肯定,对羊城军区军官的闹事逼宫,定性为聚众作乱。
如果说机场之上是为第一局小胜,那么在总书记主持召开的中央政治局常务会议对陈皓天的肯定,是为第一局大胜,为军委最终针对吴晓阳事件的调查取证和定性,带来了不小的正面压力。
京城的东风,浩荡之间,逐渐加大了力度。
……
老古的宅院之中,春光明媚,笑声充盈,许冠华坐在下首,态度恭谨地仰望坐在上首的古老、季老和郑老。
不错,郑老几乎和季老同时来到老古的宅院。三位在军中都有或明或暗的巨大影响力的老人家,若是以前想要坐到一起也不容易,但今天,因为夏想事件的推动,因为季长幸的进京,终于促成一次前所未有的三方会谈。
再加上吴、梅、邱三个老爷子的三方会谈的话,两处三方会谈,一处围绕夏想的命运,一处围绕许冠华的命运,六位老爷子,两名年轻人,一场异乎寻常的岭南事变,终将在京城、在各方推手地不懈地推动之下,将会演变成怎样的一场惊心动魄的大戏。
第二场东风,即将刮起。
第1958章 第二轮
如果非要将夏想的经历按照史学家的编年史来划分的话,今年,是夏想一生之中最具有重大纪念意义的一年。不仅仅因为夏想由齐省一步迈进岭南,眼界一下坐南疆而北望,还因为岭南天更高海更蓝,风云更激荡。
不过后世的史学家对于夏想历史中某一时期的一些隐秘事件,始终接触不到真相,只凭猜测来推断当时的种种内幕,得出的结论不但有失偏颇,甚至和事实南辕北辙。
最让史学家头疼的是,不管怎么研究,都琢磨不透夏想在吴晓阳事件之后,为什么非要进京直面军委,岂非是自投罗网之举?一进军委,难道在军方主持的调查取证之中,还能得到公正的对待?为什么不留在羊城,只让许冠华和木风进京即可,相信事情一样可以圆满解决。
尽管其后事件的发展出乎史学家的意外——能让书写历史的史学家也感到意外的变故,应该是超出了正常的范畴,凡事都有一个可以大概遵循的规律,但夏想进京之后的事情发展方向,完全不能以常理来推断——但史学家们一致认定,夏想进京的背后,是基于什么样的考虑,已然无法当面向他问个清楚,但从事情的最终结局来分析,收获应该超过了夏想的预期。
或者再推而广之的话,作为省委副书记的夏想,在经历过湘省被军方追杀、岭南被军方暗杀两次和军方的较量之后,终于成功地一只脚迈进军方事务的大门。
当然,作为当事人的夏想,在此时,他绝对不会承认他有谋求插手军方事务的野心。
……
夏想在结束吴家的盛会之后,又和吴才洋单独谈了一谈,随后夜已深,他回到楼上自己的房间,却无心睡眠。
睡不着不是因为兴奋,而是因为在飞机上睡得太多了。如果让吴晓阳事件的幕后黑手知道夏想不但睡得香吃得好,还精神饱满地准备在夜晚上网和美女聊天,也不知会不会气得吐血?敢情夏想根本没将进京和军委面对面地对峙当成什么大事,轻松应付,胜似休假。
其实夏想还是对进京之事,慎重对待并且认真布局。夏想的性格,凡事必须事无巨细地考虑周全,轻易不会冒险。尤其是吴晓阳被刺是了不起的大事,他不仅要自己从容脱身,还要救下木风、许冠华,甚至再想方设法保住张力性命,并且在最后一刻反手一击,粉碎对方的全部图谋。
整个计划不但要天衣无缝,还要步步谨慎。因为一着不慎虽不至于满盘皆输,但不管是牺牲许冠华、木风或是张力任何一人,都不是夏想所愿。
夏想想要的是不留任何遗憾的大获全胜,打得对方一败涂地。
宋朝度的电话就及时打了进来。
“夏想,真没受伤?”宋朝度不提公事,先问伤情,他对夏想的关心不比曹永国差上半分,甚至比曹永国对夏想倾注的政治感情还深。
“没事了,我身体壮得很,经得起摔打。”夏想确实基本上没有大碍了,当然如果形势需要,他或许还可以以伤重为由重新住院。
病遁也是一种政治手段,虽然并无新意,但往往却很奏效。
“不但要讨还公道,还要加倍讨还回来才行。”宋朝度轻易不会动怒,今天的话却隐含了怒气,可见岭南事件最后颠倒黑白一出,真正触怒了他。
“吉江的大风,才刚刚开始,还会有后继,你就放心好了,会让一些人痛到无法忍受的程度”自从调离燕省之后,宋朝度再没有说过一句狠话,但为了夏想,他不但说了狠话,还真下了狠手。
宋朝度是何许人也?在官场之上凡是有大起大落者,都非常人。宋朝度能前生今世都历经高成松的压制而不倒,其性格之中的隐忍和坚定,绝非一般人所能相比。
他更有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必定雷霆一击的手段。
……
宋朝度说到做到,他和夏想通话完毕之后,就又连夜制定了下一步的计划。在吉江经营多年,宋朝度现在完全主导了吉江大局,省长除了配合工作之外,基本不会从中牵制宋朝度半分。
一是不会,二是不能,以宋朝度的手腕身为一把手还能被二把手左右了权威,他就不是宋朝度。
吉江省的后续动作是“清网行动”,主旨是网上追逃专项督察“清网行动”,以“全国追逃、全警追逃”的力度缉捕在逃的各类犯罪嫌疑人,似乎和黑辽省“三大行动”的风马牛不相及。
但如果细心对比黑辽和吉江的新闻报道或许可以发现一丝蛛丝马迹,黑辽省的“三大行动”以净化种子市场,直指某些人在黑辽省大力推广的转基因作物的举动,打击了一大批以转基因种子控制农民并且从农民身上汲取利益的转基因利益集团,而且在黑辽省委省政府地严打之下,一些导致农民绝产绝收的单位和个人被抓捕。
也有漏网之鱼潜逃到了和黑辽交界的吉江省,刚一进入吉江省,就被宋朝度的铁拳打得晕头转向。宋朝度出手比曹永国力度大多了,敢反抗的,当场击毙。负隅顽抗的,抓获之后一律重罚,不罚到倾家荡产绝不罢休。
吉江省的清网行动开展一周之后,打击并追逃各类犯罪分子上千名,许多陈年旧案得以告破,极大地震慑了犯罪分子,并且让整个吉江省的治安状况,为之一新。当然,在收到良好的成效的背后,某些人在吉江盘踞多年的势力遭遇了重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