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台长-第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大队长对着韩念海的镜头说,根据勘察和初步调查,这两人是和朋友在酒店聚会的,他们走出门口,刚要跨越马路时,被一辆外省牌照的中型货车撞了,当场死亡,肇事车逃窜。
韩念海举着摄象机问:死者是什么人呢?
杨大队长说,经过对现场人员的调查,男性死者是天达集团的副总经理,叫刘风江,女性死者是他的妻子。
刘风江?!韩念海立即想到,这是他高中同学刘萍的爸爸啊!天达集团是一家拥有纺织、化工、发电等产业的特大型企业,年销售收入列全省前50名,半个月前,刚刚完成从市属国有企业到股份制企业的改革。
韩念海又问:是偶然交通事故吗?
杨大队长说,目前还不清楚肇事者情况。
追击了吗?
我们已经分三路追击肇事车了。
韩念海走进外围的群众,喊:谁是死者的朋友?
有几个中年人挤过来,说他们是和死者一起吃饭的朋友。韩念海问:你们认为刘风江是被偶然撞的吗?
这样的问题太尖锐,那几个人面面相觑,谁也不好说话。韩念海换了个话题问:刘风江平时为人怎么样?那几个人说,老刘人很正直,工作能力很强,群众威信不低,没听说有什么仇人。
这时,死者的女儿刘萍和丈夫赶来了,见了父母的尸体,自然嚎啕大哭。韩念海无机会上前和刘萍说话,只是紧张拍摄着。几个民警把刘萍夫妇拉到一边,低声嘱咐什么。医院救护人员走进场子,给死者盖上白单子,抬上担架,送上救护车,拉走了。杨大队长走过来,说,韩主任,现场搞完了,我们撤了!
韩念海问:追击有反馈了吗?
杨大队长摇头,说,还没。我们还得连夜干!
第257节:电视台长(257)
韩念海说,我也不睡了,跟你去吧。
杨大队长笑笑,说,你愿意拼命,就来吧。我们去队上。
半夜时分,三路追击的人马都回来了,都毫无战果。杨大队长安排人搞来饭,大家在会议室里很快吃完,立即在黑板上画出现场示意图,进行研究分析。从现场遗留的车上掉下的碎片看,肇事车是一辆蓝色中型货车;几个目击者只记住了〃鲁O。。4。。6〃,鲁O代表了山东省济南市。从现场撞击情况看,肇事车当时车速起码在80公里/小时以上,将人瞬间直接撞倒,然后没有刹车减速又继续前奔。有的民警说,肇事司机的行为太可疑,按说撞了人后,一般司机都会刹车减速停下,即使想逃跑,也会当时本能地踩刹车,然后再加速,可这个司机,现场没有任何刹车的痕迹。也有的民警说,估计司机喝的大醉,根本没有看到撞了人。
待大家发言完,杨大队长站在图板前开始汇总,然后布置,兵分五路:第一路调查车牌是否真实;第二路去平川通往外地的几条省道国道的收费站,调取录象资料;第三路走访受害人家属;第四路重新走访案发现场周围的居民,看有无新的线索;第六路到平川周围的市县汽车修理厂,摸排肇事是否有修理的踪迹。全大队二十几个人的任务一一明确,杨大队长说,行动吧!十几辆警车闪着警灯快速冲出了院子。杨大队长亲自带一组负责走访受害人家属。韩念海希望采访到受害人家属,便提出跟随杨大队长行动。杨大队长踌躇了一会儿,说,见了受害人家属,你只拍摄我们寒暄,正式谈话就别录了。这是办案,谈话内容需要保密,韩念海理解,说,行!
已经晚上二十三点。受害人只有刘萍一个女儿,此时已经由交警陪同来到了父母家中。受害人的家就在案发现场不远处的天达集团职工小区。刘萍委在沙发里哭作一团,一见杨大队长,边嘶哑地喊叫着:我爸爸妈妈死得太惨了!你们一定得主持正义啊!杨大队长坐下来,说着安慰的话,一定!我们一定把案子破了!你也不要太悲伤了,我们先谈谈情况吧。他又对韩念海说,韩主任,先就这样吧?韩念海收起摄象机,注视着刘萍。这时刘萍才注意到了韩念海,抹了把眼,哽咽着说,韩念海你也来了。韩念海急忙对杨大队长解释:我们是高中同学。杨大队长说,韩主任,要不你先回去休息吧?一旦有了新线索,就立即告诉你!韩念海说,好吧!又对刘萍说,刘萍,坚强点!现在还不是哭的时候,先配合交警同志破案要紧!说完就走了。
第258节:电视台长(258)
'96'肇事车找到了。是在通往西山小路旁的一个树林里发现的。经过勘察,证明这辆车就是肇事车。又经过对车主身份的查寻,证明这辆车是在河南省盗窃的,牌子是伪造的山东牌。而司机,没有半点线索。
韩念海联想到假车牌、盗窃车、没有任何刹车痕迹,凭多年对公安题材的采访经验,他感觉这不是一起普通的交通肇事逃逸案,更象是一起人为精心布置的故意杀人案。犯罪嫌疑人事先经过了充分的预谋,早已选择好了逃跑路线,作案成功后,便迅速弃车逃跑,或着,还有另外同伙接应。
那么,谁是凶手?谋杀动机是什么?韩念海心里闪过一个疑问:会不会是天达宋春丽指使的?!他看过市政府的一份简报,说天达集团改制时净资产评估为九千六百万元,而他听市经委的朋友私下说,天达集团实际净资产两个亿也不止,而大量资产要么早已剥离转移成个人产业,要么和欠债人合伙把债权变为死帐,要么把债务虚夸增大数字。现在刘风江忽然遇害,难道他掌握了天达集团的什么秘密?或他搞了不利于天达集团的什么活动?
韩念海知道,在目前交警还无多少线索的情况下,即使怀疑有人谋杀,案子性质也没法确定,自然也不能交刑警按故意杀人案处理。这样的案子,自然是暂时挂起来,成了无头案。
韩念海是个认真的记者,他有了一种搞清事实真相的冲动。他开车去了市政府,来到了市经委体改办,正好他那做副主任的朋友在办公室,那朋友是天达集团改制时的市工作组成员之一。韩念海说想看看天达集团改制时的有关资料。那朋友有些疑惑,说你又不做经济节目看这个做什么。韩念海说天达集团的刘风江被人撞死了。那朋友已经听说,淡淡地说,不就是车祸吗?韩念海说,他女儿说,有人谋杀的。那朋友立即有了兴趣,问:真的?谁指使的?韩念海说,目前什么线索也没有。朋友一脸幸灾乐祸的样子,说,嘿嘿,都说早晚出事吧?!韩念海问:为什么?那朋友脱口而出:分赃不均啊!韩念海平静地问:怎么个不均?不是你们去评估的吗?你不是说天达集团的资产评估不真实吗?我想看看具体情况。那朋友脸色流露出警惕,你看这个做什么?韩念海说,参考一下嘛。那朋友忽然明白了,一个劲地摆着手说,得得!你小子可别害我!我可没和你说天达的资产不真实啊 !韩念海笑了,说,你就这熊胆啊!怕我出卖你乍的!那朋友脸色不安,说你又不是公安操这闲心做什么!那些资料是严格保密的,我可不敢拿出来!咱是朋友,你可别叫我为难啊!韩念海见朋友这样紧张,就说算啦不看了。
第259节:电视台长(259)
和朋友又随意扯了几句,韩念海就回到了台里,来到经济部,借了一堆有关天达集团的文字材料,回到办公室翻起来。这些材料主要是几年来天达集团的年终总结、新项目投产说明书、对外宣传资料等。韩念海粗粗看了一遍,感觉没什么意义,便拿着磁带进了编辑室看起来。
按平时规律,没破获的案子,韩念海是不报道的,因为他的节目需要通过分析案子来进行法律点评。他把素材看完,决定先把案子报道出去,以后再搞后续报道。节目是在周五晚上播出,还有三天制作时间。韩念海考虑了一下节目结构,决定再去交警支队采访一下。
杨大队长正好有时间。韩念海坐到杨大队长对面,示意摄象员开机。韩念海说,杨队,就这个案子,我想跟您请教和探讨一下。杨大队长见摄象机前面的红灯亮了,就一本正经地端着架子,点点头。韩念海问:杨队,这起案子的性质确定了吗?
杨大队长说,我们目前认定,这是一起交通肇事逃逸案。
韩念海问:应该承担怎么样的法律责任呢?
杨大队长想了想,说,一逃逸,就属于刑事犯罪了。所以,肇事者,也就是犯罪嫌疑人,不但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还要负刑事责任。按照《刑法》,撞死了人而后逃逸,应该判刑在七年以上,直至死刑。
韩念海又问:根据你们的调查,肇事车是盗窃来的,车牌子是伪造的,犯罪嫌疑人为何这样做呢?
杨大队长思索着,说,也许。。。也许是。。。犯罪嫌疑人贪图便宜从盗窃分子手里购买的赃车吧。。。
韩念海又问:还有没有其他可能?
杨大队长愣住了,想了想说,还有另外可能的话,那就是犯罪嫌疑人事先蓄意这样准备了。
韩念海立即追问:就是说,有预谋的杀人?
杨大队长点头,说,是的。
韩念海追问:本案象预谋吗?
杨大队长急忙摆手说,目前我们没法证实是预谋!
韩念海又问:从你们现场勘察的情况看,肇事车的车速很高,撞人后丝毫没有减速停车的痕迹,逃离现场后,又将作案车抛弃。您感觉犯罪嫌疑人撞人前是什么心理和情况?
第260节:电视台长(260)
杨大队长沉吟了一下,说,我们分析过几种可能的情况。。。
韩念海追问:哪几种可能呢?
杨大队长说,我们分析,司机是否喝的大醉?司机是否精神失常?当然,也有同志提出,是否故意撞人?但是,到底是什么情况?我们都还无法证实!
韩念海问:怎么分析的是故意撞人?
杨大队长迟疑了,说,这个问题,没有证据,不说了吧。
韩念海笑笑,说,是谈办案思路嘛。
杨大队长思索了一下,说,有的同志也提出,假牌子、盗窃车、高速撞人后不减速、弃车潜逃,这些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