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都市小说电子书 > 功高权重 >

第138章

功高权重-第138章

小说: 功高权重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能跟它相提并论。

现在这套设备在基层已经深受官兵的爱戴和好评,使用过或者看到别人使用过“HY…001火炮指挥辅助系统”的官兵,都纷纷要求上级尽快鉴定,尽快采购,尽快配发部队。

这也是总参这么快下命令进行科技成果鉴定的原因,实在是因为有太多的人在催他们了,再也不能如过去一样,要进行一项科技成果鉴定非半年以上不可,除非是总参自己组织开发的才周期短一些。

在提交材料的时候,粟广笙教授不顾郭拙诚的反对,坚决地将郭拙诚的名字写在第一位,把他定为项目的发起人、组织者、总工程师的显赫位置。

因为有这些头衔,郭拙诚就不得不出面了。夏海涛再舍不得也只得签署意见让郭拙诚离开。

郭拙诚离开部队回到学校的这天,还发生了一件轰动学术界的事:当送郭拙诚的吉普车达到校门口的时候,赵启东校长竟然带着课题组的专家、教授们一齐到校门口列队迎接。这一幕不但让送郭拙诚目瞪口呆,就是吉普车的司机也吃惊地张大了嘴巴:尼玛,这是什么情况?大学校长亲自出面到校门口迎接他的学生?

消息传到夏海涛师长的耳里,这家伙后悔得只抓头发:我怎么不亲自去送?仅派参谋长去送真是失礼啊……哼,下次他回军营的时候,老子亲自去迎就是。

回到学校,实验楼里早已经为这事忙得热火朝天,不但粟广笙教授在忙,就是校长赵启东不时来忙上忙下。

他们忙的主要内容是资料的准备和升级版本的完善。

郭拙诚看了一叠叠整理整齐的资料,奇怪地问道:“粟教授,资料整理得差不多了,你让我这么早回来干什么?”

粟广笙想不到这个小子如此不知好歹,瞪了他一眼后说道:“难道你愿意跟那些兵痞呆一起?我知道你在那里度日如年,所以就早点把你喊出来。听你说话的口气,好像我还害了你似的,真是……”

郭拙诚笑道:“在部队也不是你想的那么糟。吃、住都不用钱,还能免费打枪,免费锻炼身体。”

粟广笙说道:“那你一个知识分子也不能跟那些粗汉呆一起啊。那样会降低你的素质,钝化你的思维,知道不?”

郭拙诚“吃惊地”说道:“粟教授,你的思想可不对。说出去,你就危险了,竟然如此贬低我们的子弟兵……哈哈,吓着了吧?”

粟广笙尴尬地说道:“我不只跟你说吗?别人在,我可不会这么说……对了,这些资料你必须好好把关,在全局性方面,你最清楚……”

郭拙诚拍了一下资料,说道:“有你把关我早放心了。粟教授,我们已经购买了多少Z80芯片?以我估计,这次鉴定会之后,部队的需求量肯定不小。”

粟广笙教授苦笑道:“难啊。我已经把报告打到上级,上级也动用了各种手段,但最终购买的Z80芯片还是不到二百片。美国那边控制很严格,虽然美国现在对我们国家已经友好,但关键技术还是卡我们,高科技东西还是不让卖到我们国家。我觉得……”

说到这里,粟广笙教授停住不说了。

郭拙诚看他那个欲言又止的样子,笑道:“粟教授,你还是不相信我啊,有什么话都闷在心里,不愿意跟我说。如果我没猜错的话,你心里还是想仿制Z80吧。”

粟广笙老脸一红,不好意思地笑道:“是啊。如果我们自己能生产Z80,那该多好啊。‘HY…001火炮指挥辅助系统’升级的话,需要更大的微处理器,比如显示单元、联网单元就需要它。没有它,效果就不会很好,甚至很可能失败。你说,我们难道不应该……”

“应该!应该!太应该了!……可是芯片制造有多难你知道吗?”郭拙诚心里呐喊道。

作为重生者,郭拙诚哪里不明白自己拥有微处理器的巨大好处?无论是IT领域的计算机、移动电话、互联网络,还是家里用的洗衣机、冰箱、电视机,以及外面的汽车、摄像头,哪个不用到微处理器,哪里不用得各种芯片?

自己开发出了微处理器,就没有必要拿着巨额的真金白银陪着笑容请美国佬施舍那些成本并不高的芯片。可问题是大规模集成电路特别是微处理器可是一个庞大的系统的工程,前期投入就是一个令人望而却步的天文数字。

因为有美国提供核保护伞,有美军在日本长期驻扎,日本在军费开支方面花费不多,于是他们决定将资金全部用来发展民用技术。从1975年开始,在日本政府“国际贸易和工业部”的主导下,召集了日本电气、富士通、日立、三菱电机、东芝等五家大公司,以及日本电子综合研究所一起成立了VLSI(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联盟,集中了所有的人力、物力、财力,合作开发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并共享技术。

这个计划通过从美国引进技术、购买专利、消化吸收、自主研发等形成一个步骤清晰的技术发展规划,并不惜成本,投入巨资全世界购买专利技术。该计划总计开支达到了7370亿日元,大致合二十亿美元左右。

在75年时的二十亿美元,那是一个何等巨大的数字!

在VLSI联盟的同心协力下,在美国政府的故意放任下,日本终于用数年时间吃透了美国半导体制造技术,终于建立起日本半导体工业。

但是,即使如此,他们在进行产品定位时,也只选择了技术水平较低的半导体存储器,并没有选择制造微处理器,更没有急于进入最高端的计算机整机市场。

第193章 郭拙诚的野心

日本在半导体制造领域取得成功后,开始大肆出口半导体芯片。特别是半导体内存,在世界占据了巨大的市场份额,高峰时达到百分之八十以上,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也为日本产品披上了高科技光环。

如果仅仅是前期投入,投入的数额再大也是值得的,毕竟跟今后所获的利润相比,这些投入还是九牛一毛。

如果郭拙诚利用重生的优势,鼓动或组织一大批科学家复制前世日本走过的路,在半导体技术上取得成功的可能性不是没有。

可是,除了前期的巨额投入外,今后还要源源不断地投入巨资,只有这样才能与西方国家的技术保持同步,才能避免出现总跟着西方国家后面追赶的窘境。

可后续巨额投入才是中国最大的短板,在目前情况下根本不可能实现,也可以说现在时机完全不到。

之所以说在后期巨资投入方面日本能行而中国不行,其主要原因是两国对企业的政策不同造成的,还有一个原因则是国际环境造成的:

其一,美国把日本看成了自己的马仔,日本开发存储器什么的,并没有抢占美国的核心技术和利益。美国为了扶植这个在亚洲为他们出头的帮凶,也为了显示西方制度的优越性,他们不但不会打压日本在一定程度上的创新,反而会默许甚至鼓励。

而中国是美国的天然对手,有苏联存在,特别是苏联现在摆出一副主动进攻的样子,让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手忙脚乱的感觉,他们暂时需要中国这个盟友。因为只是暂时的,西方国家对中国自然是又打又拉,但最终会以打压为主。

美国绝对不可能像对待日本一样,给中国让出低端集成电路的市场,也不可能让中国在市场公平的拼杀。有了以美国为主的西方国家的狙击,现行制度下的红色中国是不可能通过销售高新技术产品从国际市场上得到巨额利润的,也就不可能有巨额资金源源不断地用来进行集成电路的设计、开发、制造。

依然只能如现在一样,国家领导人摸一下脑袋,下一道命令,拨一笔资金,搞一次技术攻关,等成果一出来就宣布一下,在报纸上吹嘘几天。

其二,日本联合开发研制半导体集成电路是企业出于自身利益考虑而自愿进行的技术联盟,他们的目的就是为了让自己的企业赚钱。产品开发生产出来后,马上向世界倾销,换取利润后再进行研究开发,以此形成良性循环。而中国此时却不一样,大型科研项目都是国家主导,企业不可能也没有钱来进行这类开发。

而中国在进行这类研究的时候,部分目的确实是为了生产、科研所需,但更大一部分目的则是为了面子问题,是为了为国家争光:“西方国家能做的,我们也能做”。

至于做出来之后能不能产生经济效益就没有人管了。很多时候我们的技术在某一时刻接近了西方国家,但这个技术一旦被有关部门鉴定,那它就被放进了档案室、写在了功劳簿上,花费的巨额资金就是让国人高兴了一下而已。

古往今来,没有利益驱动的行动没有能长期坚持的。

其三,重生来的郭拙诚知道今后的技术发展情况。在90年代,当国外的电子企业进军中国时,每进来一个企业,他们通常都会选择国内同行业最顶尖的企业、科研机构与之合资、合作。当合资协议一达成,他们立即取消其自有研究机构,改从其本国总部研究机构获取技术,并直接从国外引进全套生产线。

如果国内合作方不同意取消研究机构,他们便以研发投入太大、成本太高为由,威胁终止合作项目,要从国内撤资。

这个时候,国内领导们已经在改革开放中尝到了甜头,引进外资成为了一项地方政治任务,和官员的升迁直接挂钩。面对外资的威胁,地方政府负责人常常因为出于自身政治资本角度考虑,往往答应对方的无理要求。

这样一来,国人越来越变得浮躁,什么都看在钱上面,只追求短平快,钱来的越快越多就越高兴,什么基础研究什么远景投资什么长期培育都被扔到了一边。甚至为了钱国人什么都可以做,吊白块、三聚氰胺什么的都可以用,更别说考虑什么买外国的设备、产品会冲击国内企业了。

不到十年时间,国内很多具有自主研发能力的机构或企业的内功就被废得一干二净。研发人员大量流失,以前那些技术不是被当着垃圾抛弃就是被外国企业无偿占有。

就国产半导体设备制造业而言,中国一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