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都市小说电子书 > 功高权重 >

第119章

功高权重-第119章

小说: 功高权重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数据必须显示出来,让输入人员实时判断他输入的数据与应该输入的数据是否相同。第三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这个显示系统同时还能显示出运算结果,而不是吐出一连串纸带。另外,我还计划可以增加一个联网功能。”

粟广笙认为郭拙诚前面说的太庞大、太复杂,而对他后面说的则非常不解,他脱口问道:“什么联网功能?”

郭拙诚说道:“就是将最终结果通过传输网络传送到需要这些数据的人面前。运算数据出来之后,不但操作人员看见,指挥所的首长也能看见,还有就是炮位的官兵也能看见。发布命令的好似好,只需指挥所的首先按下一个键或者说一句话,炮位的官兵就可以按照显示的数据调整射击诸元。”

粟广笙惊呆了,急切地问道:“对啊,实现这个联网功能并不难,电话线就可以。你的想法很好。”接着,他怀疑地说道,“可是,这个显示系统怎么做?”

郭拙诚现阶段还不能说用监视器、用电视机,毕竟太超前了一点,而且这个工作量还比较大,只能等以后再说。

他说道:“我们暂时用数码管,反正只显示一些阿拉伯数字就行。至于输入系统,我们可以设置几个固定的参数性能键。例如,我们按下标有‘X坐标’的按钮,接下来输入的数据就是有关X坐标的数字,指挥仪就会将其存放在X坐标所对应的存储器里。同样的,如果按下标有‘风力’的按钮,接下来的数据就表示风力等级和方向,前面两位数字表示风力后面两位数字表示方向。”

现在国内还没有键盘、没有鼠标的概念,郭拙诚暂时只能采取如此笨拙的办法来,等这个指挥仪成功之后再进一步改进。

郭拙诚虽然说的很简单,办法也不高明,但因为采取了后世的一些先进做法,在粟广笙教授听来简直就是先进得不得了,而且聪明的他稍微一想,觉得实现起来也并不很困难。

所有人都知道,有时候科技并不是什么高深的东西,只要有人点破,一些高深的技术就会变得很简单。很多时候需要的不是高深的开发,而是需要一个良好的创意。

粟广笙说干就干,他逼着郭拙诚和自己一起画起了原理图,功能框图。

他是功底扎实的计算机专家,也是微电子专家,往往郭拙诚只是说一个开头,他就立即明白了意思并寻找到了解决办法。

有时候郭拙诚甚至认为粟广笙早就知道这样东西,故意让他郭拙诚过来显一手。

只是涉及到Z80的电路设计,特别是外设电路设计的时候,粟广笙才没有那么精明了,才认真地看着郭拙诚设计,一副小学生求教的样子:“这样行吗?……这样啊,好……”

让郭拙诚啼笑皆非的是,粟广笙教授拖着他呆在办公室呆了整整一天,连中间吃饭都是让他的手下打饭来的,直到深夜了才放郭拙诚回宿舍,而且临走的时候还一再嘱咐明天一定要早点到,尽快把原理拿出来。

回到寝室,同寝室的三个人都洗漱完毕准备上床睡觉了。看到他进来,柳援朝笑道:“郭拙诚,你丫的年纪到底有多大?我看你小子是不是谈恋爱了,还脚踏好几条船。”

连不苟言笑的匡国胜也笑道:“我们小郭肯定招女孩子喜欢,可不能脚踏好几条船哦。”

郭拙诚知道他们笑什么,肯定又是收到信了,里面肯定有不少女孩子的信。

不说他们寝室,就是他们班他们系他们学校,郭拙诚收到的信件都是最多的。特别是刚开学的那几天,每天都有大量信件过来,最多的一天竟然有五十多封,他们专业七十多号人的信加起来还没有他一个人的多,当负责收发信件的同学目瞪口呆。

为此,郭拙诚不得不将书桌的一个抽屉专门用来存放这些书信。

写信来的人极大多数是郭拙诚在补习班当老师时的学生,特别是考上了大学的学生。他们写信表示感谢,也高兴地汇报自己的大学生活,让郭拙诚分享他们的喜悦。

也有一些人是慕名写信来的,写信请教一些数理化方面的题目,这里不断有去年高考落选的,也有今年准备参加高考的。

除了这些人,写信来的还有舒校长等人、自己的父母、爷爷奶奶以及京城的外公外婆、袁莉。

当然,写得最多最勤的是梁凉、舒巧,这两个女子每周两封信,雷打不动。开始的时候两人信里都有一丝怨念,埋怨郭拙诚将她们扔在京城,自己一个人却跑到了滇南省上滇南大学。后来她们才慢慢地写自己的生活写自己的学习,写自己周围的朋友。

这么高的写信频率,又明显是女孩子的笔迹,自然让同学们认为郭拙诚是在谈恋爱,虽然他这个年纪实在不是谈恋爱的年纪,但他们就是喜欢朝这方面想。

后来那个袁莉也加入其中,也开始每周两封信。而且这女孩显然不相信郭拙诚外公外婆所说的郭拙诚只有十来岁,在她的心目中,郭拙诚也就比她小一二岁而已,特别是他让印刷厂给她们高考资料的那一幕,以及他一个人打李国威那伙流氓的那一幕,已经深深印在她脑海里,她觉得他比自己还成熟,完全可以将他作为同龄人对待。

所以她的信中还真有那么一点点倾吐少女情愫的意思。

只不过郭拙诚现在没有跟她们暧昧的想法,每周一次回信都是很公式化,有时因为打球或其他事情耽误了干脆就不回信。

但三个女孩的信件依然按时飞来,没有哪一周中断过,这让郭拙诚有点无语。

果然,在他办公桌那个专门放新收信件的抽屉地堆了一堆信,今天至少十封。他先朝廖新文这个义务邮差笑了一下:“谢谢你。”

廖新文有点难为情地笑了笑:“没事。”

接着,郭拙诚将这些信件全部翻了一遍,看见了梁凉、舒巧、袁莉三人的信:“这次还真有点巧啊,三个人一起来。”

在这叠信件最后有一封厚厚的牛皮信封,他一看就认出是父亲的笔记。他心里一动:“难道是父亲写的文章发表了?”

第172章 省委书记的热情

这时柳援朝又冷嘲热讽地说道:“我说你小子真是人小色胆大。我看字就知道这三个经常来信的姑娘肯定是漂亮姑娘。”

郭拙诚笑了,说道:“呵呵,你不是嫉妒我吧?难道我们的柳大哥追女朋友没追到?”

出乎郭拙诚的预料,柳援朝竟然没有反驳一句,而是低下头装着按摩打篮球打得酸痛的小腿。

郭拙诚没有猜测柳援朝是不是真的谈女朋友了,而是动作迅速地打开父亲寄来的信。信封里面果然折叠着一张报纸。展开报纸一看,《川昌日报》四个大字赫然在目。

在报纸的头版头条刊登了一篇长长的文章——《检验理论正确与否的标准是实践》。郭拙诚的目光落在作者署名处,上面有两个异常熟悉的名字:排前面的是川昌省省委书记阳铭同志,排第二位的是父亲郭知言。

郭拙诚心里一阵发苦:“看来父亲和阳铭同志的距离越来越近啊。”

他摇了摇头,开始浏览起文章来。

文章的基本结构和主要特点都是自己以前跟父亲谈起过的,也就是要求他从实际工作出发,在文章里朴实无华地论证实践的重要性,没有喊什么口号,也没有引用多少伟人的理论,更没有发什么议论。

但是,文章的内容却超出了郭拙诚当时定下的范围,里面不但有水甸县工农业生产方面的例子,也有其他县甚至其他地区的具体实例。

不过,作者在文章中例举一个村庄扩大农民自留地的时候,里面还是引用了一位高官的话:“凡是不实之词,凡是不正确的结论和处理,不管是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搞的,不管是哪一级、什么人定的和批的,都要改正过来。”

这句还是组织这场真理问题大讨论的幕后大佬在去年年底说过的,在这里对整篇文章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不但旗帜鲜明地表明了态度对这场大讨论的态度,也强烈地冲击了目前一号首长的有关指示,可以说从根本上冲击了一号首长的政治根基。

读了这篇文章,郭拙诚的心颤悠悠的。他相信如果不是阳铭同志署名了这篇文章,就是打死父亲,父亲郭知言也不敢这么写。

如果郭拙诚在父亲身边,他也会阻止父亲这么写:现在确实是争取政治红利的最佳时期,但这个时期却不是出风头的最佳时期,政治还将反复震荡,无根无基的父亲最好不要参与进去,等政局尘埃落定之时再发挥不迟。

不过,文章已经写出来发表了,又有阳铭同志冲锋在前,郭拙诚也不能说什么,也做不了什么,只能静观其变。如果现在再对父亲说什么,再要父亲做什么,反而会引出新的麻烦。

郭拙诚默默地将报纸重新折叠好塞进信封,心道:“顺其自然吧,估计父亲这次也是被迫而为之。我做儿子的总不能太干涉父亲的行动,也许他能闯出另外一条安全之路。”

在此之前,郭拙诚还真想鼓动父亲在下半年就开始试点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让父亲和安徽省凤阳县梨园公社小岗生产队的二十名农民一起分享农村改革先锋者的荣光。

看了这篇文章,想到父亲接下来会更多地接受阳铭同志的直接指令,他决定静静地守望,只要不出现大的危机,他不再过多地干涉。

信封里还有父亲写的一张约三百字的信。在他写的信里,父亲简略说了一下家里的情况,说他们夫妇身体都好,工作都顺利,接着下来的内容则是解释这篇文章的事。

父亲说他当时写的文章从标题到内容都很中性化。文章的标题是《在实践中完善、成长》,内容写的主要是他在农村做的一些具体事情,可是这篇文章寄送到《川昌日报》编辑部后,被编辑部的人送到了阳铭同志的案头。

让郭知言料想不到的是,阳铭同志对这篇文章很感兴趣,还亲自打电话到县委找他。在征得郭知言的“同意”后,就出现了这篇几乎刺破苍穹的共同署名文章。郭知言在信里明显表示了一丝无奈,只是没有明说面对热情的省委书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