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其他小说电子书 > 运河枪声 >

第2章

运河枪声-第2章

小说: 运河枪声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盘子,有的牵着羊或牵着牛,有的提着破竹筐子。一旁的几个村子里走来三一伙,俩一群扛铁锹的汉子,今天该是这几个村出民工了,他们去连镇替日本人修炮楼。偶尔有一两个嘴眼歪斜赤手空拳的家伙大摇大摆吆吆喝喝地走过。突然前边尘土飞扬,一队骑马的鬼子兵迎面过来。行人如同遇见了一群恶狼,纷纷向两旁躲去。

“你们,快快的!”一个猪脸鬼子得意地望着一个个胆颤颤的民工吼着,同时挥舞着马鞭对站在路旁一个扛铁锹的小男孩说:“小孩,你的什么的干活?”

小男孩十三四岁,赤着脚,穿一身有补钉的衣裤,光着秃秃的小脑袋,抬起头咧开小嘴笑了笑说:“老鬼子你问我?”

猪脸鬼子哈哈大笑起来,从衣兜里抓了一把糖扔过去说;“小孩,你的什么的干活?你的说,我的大大的喜欢。”

“去连镇帮皇军干活,修炮楼,老鬼子你问这干嘛?”小男孩扮了个鬼脸伸了伸舌头。

“好的,好的。”猪脸鬼子高兴了,伸出大拇指。他觉得中国人屈服了,连十多岁的孩子都知道帮他们干活,于是向骑马的鬼子挥了下手扬长而去。

张光前和徐光军见鬼子迎面过来,心里立时觉得有点儿紧张。他们互相看了一眼,悄悄做好了战斗准备。面对群敌,他们呈现的是机智加勇敢,更主要的还是要保护好县区领导。谁知半路上杀出了个程咬金,敌人没能注意上他们,是这个胆大、勇敢而且聪明的孩子轻而易举地把大队鬼子的注意力吸引了过去。张光前望一眼那个虎头虎脑的小家伙,心里立时喜欢上了他,真想走过去搂住他,问问他叫什么名字,家住哪个村。可现在不是时候,在这各种穿戴衣着的人群里,谁能防备到哪一个是敌特呢?他只好眼睁睁地看着那小男孩随着人流向前走去。

“我们快走吧。”徐队长望一眼鬼子马队的背影,低声对张光前说,他知道他的脾气,也知道此刻他在想什么。

张光前点点头。赵书海老汉走在人群里,他身背背筐,筐里放了半袋玉米面。他睁着一双机警的眼睛,时刻注意着四周的一切,准备着一旦发生意外,就用身体和生命来保护他们。此刻他悄悄地慢了点儿,等身后跟上来的郭部长走近说:“前边就是哨卡了,平时有二三个鬼子和伪军站岗,盘查很紧的,我们这样是过不去的。”他装作低头吐吐沫的样子说。

郭部长点点头,靠近一旁的刘康生轻声地说:“我们必须绕过卡子口。”

“好。”刘康生点点头,见张光前和徐光军二人一个弯腰提鞋,一个正在倒鞋里的土。“我们绕过去。”刘康生走近俩人悄声说着,随赵书海沿镇子边的一条壕沟向西走去。

这是一个很大的镇子,镇子上驻有一个日军小队,一个伪军大队和特务大队。进镇的路只有两条,一条是古老的大运河上的木桥,桥上不论白天黑夜都有日伪军站岗,很难通过;另一条路就是这哨卡。张光前站在沟边望了望,觉得无法通过,只好随他们向西走去。

连镇的四周垒有高高的围墙和挖有深深的壕沟,沟里有一米来深的水,几个人沿沟向西走了一段路,进入一片高高的玉米田。田里静悄悄的,四周没有人。郭部长对站在身旁的赵书海说:“赵大伯,你在这儿看着,我们从这儿爬过去,你看怎样?”

赵书海走前一步,看了看壕沟和围墙点了点头说:“这儿还行。”他是一个连镇通,哪儿有房有门,是谁家的,住的是什么样的人他都能说得上来。他看了看郭部长说,“你们进去后向北走十多米,是一个大宅院,那就是大汉奸王三麻子的宅院,通过他的门口,向东就是繁华的大街,要小心啊。”

四人小心地涉过壕沟,爬过围墙,很快来到街上。街口有一座古老的碉堡,这是太平天国时的一支部队坚守连镇留下的,如今成了日本人的碉堡。街两旁是大大小小的摊点:果子、烧饼、老豆腐及小酒馆。特别是那家古老的玉春楼,楼门口挂着一排红灯笼,一声声醉生梦死的嘻叫声从里面传出来,几个花枝招展的女人,妖里妖气骚首弄姿地正在招引客人。四人分成两组,一前一后走过。这儿有几个出出进进腰挂短枪的家伙,可这儿太乱,敌人又多,弄不好会脱不了身,张光前看一眼徐队长,大步向前走去。

前面是一条破烂市,街两旁摆满了破破烂烂的东西,一看就值不了几个小钱。再往前走是家具市场:耧、耙、锹、锄、镰等,这些农具,必须经过修理才能使用。一个个买卖人,大多是穿戴破烂的庄稼人,他们都有一张黑紫色的脸,每见有点儿身分的人走来,一个个便声小手轻,立时给人一种胆小怕事之感。再往西便是农贸市场,特别是靠近西头的菜市场显而易见地比任何一段市场都热闹,阵阵吆喝声不断传来,翠绿的黄瓜,通红的西红柿,细长的豆角,紫红色的茄子;更引人的是那翠绿色的、黄色的散发出香甜的醉人的馋人香味的甜瓜,花的、墨绿色的沙瓤的大西瓜,堆在街面上,排了整整半条街。几人怕引起敌人的注意,便来到菜市场不远处的一个小茶馆里。开茶馆的是一位五十多岁的小老头,见来了四位客人,忙点头哈腰地迎过来。四人分坐茶馆靠窗的两张桌子边。四周只有几个客人喝着茶。他们两眼盯住窗外,焦急地搜索着目标,等待着时机。

“客官,请用茶。”一个四十来岁的中年女人提着壶来到郭部长面前。她有一张圆脸,一双机警的大眼睛,说着便给俩人斟上水,轻声说:“郭部长,请跟我到这边来。”

郭部长一惊,见面前的中年女人很面熟,但一时又想不起来,犹豫着向刘书记使了个眼色,站起身大声地说:“老板,厕所在啥地方?”

老头头也没抬,回手指了指屋里的小门说:“过去小门就是。”

郭部长走进小门,见中年女人机警地关了小门,吃惊地问:“你想干什么?”

“郭部长,你不认识了,我是你从地主刘家大院救出来的张嫂啊。”说着她轻声地叹了口气,“我这儿经常有敌人的特务来喝茶,我怕你们被他们认出来。”

“怎么,你认为我们不该来吗?”郭部长警惕地问。

“不,敌人人多,你们总共才四个人,我怕你们吃亏。”中年女人有点儿担心。

“谢谢你的好意。”郭部长转身想走。

“你能告诉我吗?”中年女人诚恳地说。

郭部长望着这个一脸真诚的女人,这才想起那是在攻打一个地主庄院时她被吊在西厢房的梁上,于是问:“你怎么会来这儿?”

“这茶馆是我父亲开的。”中年女人的话刚说完,突然门被推开了,张光前一步迈进来,他一愣,笑了,这不是多次俺护过我们的张大嫂吗!于是就说:“张大嫂,你怎么在这儿?”

“你们认识?”郭部长吃惊地问。

“是啊,”张光前拍了拍手说,“她就是多次掩护过我们的张主任的邻居张大嫂,后来被敌人抓走了。”

“噢,原来是这样。”郭部长听了放心地笑着说,“我们也算是老熟人了……”

“好吧。”张大嫂抬头望着俩人,估摸有十点多钟了,就说,“大约一会儿伪所长就过来了,每到这时他就会带着护兵去菜市场收菜和瓜,这家伙是见什么要什么。”她想了会儿说,“我去把他引到这儿来。”

“不,不行。”郭部长忙说,“只要他出来,我们就会有办法。”

俩人刚坐到窗口,就见伪警察所长嘴里哼着黄色小调,带一个护兵和一个妖里妖气的小女人,洋洋得意地从茶馆门前大摇大摆地走过。随着护兵的吆喝声,赶集的人们仿佛见了老虎,纷纷停了手中的活给他让路。他倒背着手,挺着胸脯,高昂着头。他的腰里挂着一支手枪,枪旁挂一个子弹盒。几个人见了相互使了个眼色,便一前一后跟了过去。

“闪开,闪开!”护兵瞪着眼睛凶恶地喊着:“他妈的你们没长眼呀,没看见我们所长和夫人来了吗?是不是想找点儿麻烦!”护兵边走边吆喝着打场子。此刻前边就是菜市场了,人多了,人多不能下手,他们怕伤了无辜的群众。又见这几个家伙一个劲地向前钻,怕他们溜掉。张光前急中生智紧走几步和徐光军低低地咬了咬耳朵,又回头看了看郭部长,低声说:“我们到前边去。”说完二人大步挤到前边去了。

“不好,有情况。”护兵发现了他们,立时凑近伪所长低声说,“有八路,快走吧。”说着拉住伪所长边走边拔出枪。

“啪”,走在前边刚转过身来的徐光军手疾眼快,顾不得多想,抬手一枪,护兵的枪刚刚拔出,便摇晃了几下倒下了。这可吓坏了伪所长,他抱住脑袋尖叫一声转身向回就跑,正好和迎面走来的郭部长碰了个对面,“啪”,郭部长一枪撂倒了他。此刻他的小老婆吓得大叫一声,扔掉手里的东西,一下扑倒在一旁的瓜摊上,被摊主狠狠地一推,又倒在地下,她立时叩头如捣蒜似的:“八路,八路饶命,俺可没干坏事。”与此同时,徐光军和郭部长一个箭步冲到尸体旁,迅速抓过俩人的枪,装进了钱褡。张光前见枪已到手,便向空中打了一枪,大喊一声:“敌人来了,快跑啊。”随着喊声,集上的人群炸开了,一个个四处奔跑。

“快,跟我们冲出去吧。”张光前挥着手大喊着,一股人流勇不可挡地奔向卡子口。卡子口俩日军端着大枪,“八嘎,八嘎”地喊叫着向奔跑的人们冲了过来。跑在不远处的张光前紧跑几步,“啪啪”两枪撂倒了两名日军,他大喊一声:“快跑啊!”大步跑过去,从滚滚的人流里抢了两支大枪冲过了大桥,钻入浓浓的青纱帐。此时连镇炮楼里的鬼子伪军全部出动了,一时间封锁了整条小街,枪声、吆喝声随着奔跑的马蹄声传来……

第三章这是一棵古老的合抱粗的大槐树,它在这儿生长了多少年,就连小村七八十岁的老人也不记得了,如今树冠如同一只巨大的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