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武林神曲 >

第173章

武林神曲-第173章

小说: 武林神曲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农士见赫连封都已经想明白了,还说出这么一番话出来,不禁道:“看来是我自己看不开了,既然老东西你说不斗嘴了,那咱们忍忍就是。”赫连封见农士应了,不禁笑着点了点头。

农士跟赫连封说罢这些事情,问赫连封道:“回总部那边都交代清楚了?”赫连封见农士问起此事,回答道:“交代下去了,要不然也不敢跟君小子打赌。”农士道:“那就要,希望芸龙帮能够有破绽。”赫连封看了农士一眼道:“要是传言是真的,那咱们还救人吗?”农士愣了一下,方道:“要是传言是真的,那不用咱们出手,自然会有少林武当出面来解决此时,不要忘了少林武当的底蕴,就算是大唐皇朝,虽然江河日下,但是也不是一伙江湖上的乌合之众就能颠覆的。”

赫连封点点头道:“我们都能够看出来,难道那人就不知道吗?那为什么还要多此一举呢?”农士也想不出那人做这些事情是为了什么,而且让农士疑惑的还有,既然那人就在上官芸龙的身边,那上官芸龙又为什么要让庆君去神农谷去取素魂丹呢?以那人的手段,就算不用素魂丹也应该有办法将上官芸龙进阶吧!农士心中想着,就把心中的这种疑惑说了出来。

赫连封本就有些心神不宁,闻言更是有些紧张,对农士道:“这样说来,庆君不是空跑了一趟吗?那就算庆君没有成功又能怎么样呢?这上官芸龙到底是什么心思?还是让庆君此举是那人的授意呢?”农士哪里又是能够回答得了赫连封的,只好摇摇头表示自己也不清楚。

赫连封见状,无奈的道:“这样看来也只有等飞鸟营那边的消息了。”农士道:“也只有如此了。不过我怎么感觉有一个大阴谋正在慢慢的向我们驶来呢!”赫连封道:“老怪物,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呢?”农士照实说道:“你看现在的江湖上,有谁是芸龙帮的一合之敌呢?”赫连封如实道:“六大派虽然各有所长,但是势力并不比芸龙帮小多少。毕竟这六派传承百年,有些外人不知道的力量存在,并不是芸龙帮这样的势力或是我们这样的势力所能看到的。”

农士点头道:“六大派虽然不差,但是能够让芸龙帮感到棘手的也只有少林武当而已,所以我看那人的诸多设计,怕是只在对付少林和武当。”赫连封闻言看向农士道:“老怪物,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农士接着道:“芸龙帮现在所有的行动看似都在避开少林和武当,但是你没有发现吗?”“发现什么?”赫连封虽然不笨,但是有些时候却是不爱动脑子。农士道:“最近芸龙帮所攻击的对象不是与少林有旧,就是和武当交好。好像是在逼着少林和武当与他交手一般。”赫连封像是有些明白了,道:“但是少林和武当却是没有动,所以芸龙帮有些急了。”

农士见赫连封说到了点子上,道:“对,想来少林和武当怕是也看穿了芸龙帮的打算,所以哪怕是江湖上的武者都在翘首以盼,少林和武当能够出来制止芸龙帮的行动,但是少林和武当并没有因为些许名声,而做出什么举动。那指定是芸龙帮让他们顾忌的东西太厉害的缘故。”

赫连封闻言先是愣了一下,而后道:“你的意思是说,那消息是真的?”农士点点头道:“应该是真的。”赫连封回道:“那既然是真的,那你怎么还让飞鸟营的人打探消息呢?”农士笑道:“猜到是一回事。打探到又是另外一回事。”赫连封道:“这有什么不一样的吗?”

农士解释道:“少林和武当也已经知道了,但是你看着吧!江湖上打探消息最多的怕就是少林和武当的人手。”农士看出赫连封面上的不解,笑着解释道:“这点还不简单吗!混淆视听。”“混淆视听?”“对,让芸龙帮,让那人放松警惕,迎头一击。”农士坚定的道。

赫连封还真没有想那么多,最近几年大旗寨难得的安静,保持着中立的位置,虽然武风不绝,但是却不再像刚刚创建帮派时那样着力于打探江湖上的消息和动态了。

赫连封见农士说的这般肯定,倒也不知道再说些什么,对农士道:“咱们去找道兄商量一下吧!毕竟对于这些人物,许是道兄比我们更清楚一些。”农士也无异议,毕竟赫连封说的是实情。

虽然天色已晚,但是赫连府的花园还是有着灯火,所以并不能阻止一崖子慢步,一崖子慢慢走过一座假山,见上面苔藓满布,顿有所感,不禁轻吟道:“满洞苔钱。买断风烟。笑桃花流落晴川。石楼高处,夜夜啼猿。看二更云,三更月,四更天。细草如毡。独枕空拳。与山麋野鹿同眠。残霞未散,淡雾沈绵。是晋时人,唐时洞,汉时仙。”

一崖子刚吟完,只听农士和赫连封已经拍掌走了出来,道:“道兄倒是好雅致啊!”一崖子闻言笑道:“不过是拾人牙慧而已。葛长庚有道人的风骨,这首词脱俗超尘。”农士虽然对诗还好,但是词上却是有些不足,尤其是在这道家的顿悟上更是不足。而赫连封根本上什么都不清楚。

一崖子见状不禁对二人说道:“葛长庚字白叟,又字如晦,号海琼子,又号海蟾,祖籍福建闽清,生於琼州。父亡后,母改适白姓,故更名白玉蟾。12岁举童子科,谙九经,能诗赋,更长于书画。因任侠杀人,亡命于武夷,后出家为道士,师事陈楠九年,相从流浪各地,尽得其道法。葛长庚画像嘉定五年在罗浮山得陈楠付嘱。陈楠逝处,白玉蟾游历于罗浮、武夷、龙虎诸山,时而蓬头赤足,时而青巾野服,“或狂走,或兀坐,或镇日酣睡,或长夜独立,或哭或笑,状如疯颠”。嘉定十年收彭耜、留元长为弟子。十一年宁宗降御香,玉蟾“为国升座”,主国醮于洪州玉隆宫,后又于九宫山瑞庆宫主国醮。十五年赴临安,伏阙上书,言天下事,“沮不得上达,因醉执逮京尹,一宿乃释”。然臣僚上言其以左道惑众,此后即隐居著述,致力于传播丹道,正式创建内丹派南宗,卒后封“紫清明道真人”,世称“紫清生”。这首《行香子·题罗浮》,是他在罗浮山洞天福地修炼的情况和体验,为典型的道教文学。

罗浮山在广东境内,据传说,浮山为蓬莱之一阜,唐尧时,浮海而至,与罗山并体,故称“罗浮”。旧说山高三千丈,有七十二石室,七十二长溪,有玉树朱草,神湖神兽,道家列为第七洞天。

罗浮山冲虚古观“满洞苔钱,买断风烟。笑桃花流落晴川。”满洞苍苔,可见历时已久,人迹罕至。“买断”即买尽。苔虽形如钱,只能点缀风烟。但它代表了一种清贫自赏自然超俗的情趣。“买断风烟”即占尽风烟,独得自然景致之胜。古洞苍苔,高人逸士独来独往,片片桃花随溶溶川水流出,向人间传送出一丝洞天的消息。世外人并不知道此处别有桃源仙境,故“笑”之,笑桃花多情,笑世人无识。“石楼高处,夜夜啼猿。

“看二更云,三更月,四更天。”据《嘉靖惠州府志》卷五《地理志》载:“罗浮山上山十里,有大小石楼。二楼相去五里,其状如楼。有石门,俯视沧海,夜半见日出,可见其高。”夜深人静,万籁俱寂,唯有空山声声猿啼,使人警省。此时此地,修道之人,静坐默想,独观云月,拥抱宇宙,体悟宇宙奥秘,直观生命真谛,自得其乐,意静神旺。这几句将道家山中生活的自然环境与辞别尘世,静处修炼而至内心聪慧的生活情趣勾画了出来。

所谓”二更云,三更月,四更天“,实际上写的是消除尘念的修炼过程。开始犹存世念,如行云蔽月,继而虚室生白,表里空一,终而至人无己,湛然空明,如片云除尽,空中唯皎皎孤轮。

“细草如毡,独枕空拳。与山麋野鹿同眠”,这几句写“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的山中生活。在这种时空的交错中,人似乎回到大自然中,回归到太古时代,枕拳卧草,幕天席地,遗世独立,鸟兽相亲,没有荣辱得失,没有人我差别,甚至没有人与物的差别,一切均与自然相融。

“残霞未散,淡雾沈绵。是晋时人,唐时洞,汉时仙”,又是一天开始了,晨霞未收,群峰淡雾绵延不尽,千姿百态,山中风光,洞中岁月,自有一种绵绵不尽、长久不变的实在感,显示出大自然永恒的风貌。结尾三句写罗浮山的悠悠岁月,显示出山中人“不知魏晋,无论汉唐”的优越感,山中人在寂寞之中感受着精神上的超脱和欣慰。

总之,这首词将山中风光的悠长,洞中岁月的洒脱,自然的美好和永恒,以及摆脱人世负担后的轻松,一一展示出来,富有野趣。”

第二百五十五章 正题

农士和赫连封见一崖子不再说下去,方由农士走出来道:“没想到道兄还有这般雅兴,呵呵……”要是农士说旁的一崖子或许还能说上几句,没想到竟是夸奖自己,顿时让一崖子微微有些脸红。农士见状以为一崖子还有心思要与二人说葛长庚的词,自己二人刚才在厅上研究了半天的江湖上的争端,此时难得一崖子有雅兴要与自己说词,换一换心情也还不错,更何况一崖子所言的葛长庚是道家代表性的人物,这般听下去却是有着耳目一新之感。

农士想到此处故而说道:“道兄可是要再与我二人说首新词呢?”赫连封本是豪放不羁之人,原本对于品诗谈词有些抵触,但是自己刚刚才跟农士谈好不再与农士对着干,所以闻言只好听着并不做反对。

一崖子听了农士的话略微一愣,但是刚才一首《《行香子·题罗浮》算是把一崖子的词性给招了出来,所以闻听一崖子的话,不禁笑道:“既然农兄和赫连老弟赏脸,那老道就再卖弄一番,献丑了。”说罢清清嗓子,再度轻声吟道:“江上春山远,山下暮云长。相留相送,时见双燕语风樯。满目飞花万点,回首故人千里,把酒沃愁肠。回雁峰前路,烟树正苍苍。

漏声残,灯焰短,马蹄香。浮云飞絮,一身将影向潇湘。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