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艺术二十讲-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每一座建筑物本身可能是一件很好的创作,但是事实上建筑物是不能脱离了环境而独善其身的。结果,使得每一个城市成为一个千奇百怪的假古董摊,成了一个建筑奇装跳舞会。请看近来英美建筑杂志中多少优秀的作品,在它单独本身上的优秀作品,都是在高高的山崖上,葱幽的密林中,或是无人的沙漠上。这充分表明了个人自由主义的建筑之失败,它经不起城市环境的考验,只好逃避现实,脱离群众,单独地去寻找自己的世外桃源。
在另一方面,资本主义的土地制度,使资本家将地皮切成小方块,一块一块地出卖,惟一的目的在利润,使得整个城市成为一张百衲被,没有秩序,没有纪律。
19世纪以来日益发达的交通,把欧美的建筑病传染到中国来了,在一个多世纪的长期间,中国人完全失掉了自信心,一切都是外国的好,养成了十足的殖民地心理。在艺术方面丧失了鉴别的能力,一切的标准都乱了。把家里的倪云林或沈石田丢掉,而挂上一张太古洋行的月份牌。建筑师们对于本国的建筑毫无认识,把在外国学会的一套罗马式、文艺复兴式硬生生地搬到中国来。这还算是好的。至于无数的店铺,将原有壮丽的铺面拆掉,改做“洋式”门面,不能取得“洋式”的精华,只抓了一把渣滓,不是在旧基础再取得营养,而是把自己的砸了又拿不到人家的好东西,彻底地表现了殖民地的性格。这一百零九年可耻的时代,赤裸裸地在建筑上表现了出来。在1920年前后,有几位做惯了“集仿式”(Eclecticism)的欧美建筑师,居然看中了中国建筑也有可取之处,开始用他们做各种样式的方法,来做他们所谓“中国式”的建筑。他们只看见了中国建筑的琉璃瓦顶,金碧辉煌的彩画,千变万化的窗格子。做得不好的例就是他们就盖了一座洋楼,上面戴上琉璃瓦帽子,檐下画了些彩画,窗上加了些菱花,也许脚底下加了一个汉白玉的须弥座。不伦不类,犹如一个穿西装的洋人,头戴红缨帽,胸前挂一块缙子,脚上穿一双朝靴,自己以为是一个中国人! 协和医院,救世军,都是这一类的例子。燕京大学学得比较像一点,却是请你去看:有几处山墙上的窗子,竟开到柱子里去了。南京金陵大学的柱头上却与斗栱完全错过。这真正是皮毛的,形式主义的建筑。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他们丝毫也没有抓住。在南京,在上海,有许多建筑师们也卷入了这个潮流,虽然大部分是失败的,但也有几处差强人意的尝试。
现在那个时期已结束了,一个新的时代正在开始。我们从事于营建工作的人,既不能如古代的匠师们那样不自觉地做,又不能盲目地做宫殿式的仿古建筑,又不应该无条件地做洋式建筑。怎么办呢?我们惟有创造我们自己的民族形式的建筑。
我们创造的方向,在共同纲领第四十一条中已为我们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化的文化教育。”我们的建筑就是“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化的建筑”。这是我们的纲领,是我们的方向,我们必须使其实现。怎样地实现它就是我们的大问题。从建筑学的观点上看,什么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化的?我们可以说:有民族的历史、艺术、技术的传统,用合理的、现代工程科学的设计技术与结构方法,为适应人民大众生活的需要的建筑就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化的建筑。这三个方面乍看似各不相干,其实是互相密切的关联,难于分划的。
在设计的程序上,我们须将这次序倒过来。我们第一步要了解什么是大众化,就是人民的需要是什么。人民的生活方式是什么样的,他们在艺术的,美感的方面的需要是什么样的。在这里我们营建工作者担负了一个重要的任务,一个繁重困难的任务。这任务之中充满了矛盾。
一方面我们要顺从人民的生活习惯,使他们的居住的环境适合于他们的习惯。在另一方面,生活中有许多不良习惯,尤其是有碍卫生的习惯,我们不惟不应去顺从他,而且必须在设计中去纠正它。建筑虽然是生活方式的产品,但是生活方式也可能是建筑的产品。它们有互相影响的循环作用。因此,我们建筑师手里便掌握了一件强有力的工具,我们可以改变人民的生活习惯,可以将它改善,也可以助长恶习惯,或延长恶习惯。
但是生活习惯之中,除去属于卫生健康方面者外,大多是属于社会性的,我们难于对它下肯定的批判。举例说:一直到现在有多数人民的习惯还是大家庭,祖孙几代,兄弟妯娌几多房住在一起。它有封建意味,会养成家族式的小圈子。但是在家族中每个人的政治意识提高之后,这种小圈子便不一定是不好的,假使这一家是农民,田地都在一起,我们是应当用建筑去打破他们的家庭,抑或去适应他们的习惯?这是应该好好考虑的。又举一个例:中国人的菜是炒的,必须有大火苗,若将厨房电气化,则全国人都只能吃蒸的、煮的、熬的、烤的菜,而不能吃炒菜,这是违反了全中国人的生活习惯的。我个人觉得必须去顺从它。
现在这种生活习惯一方面继续存在,其中一部分在改变中,有些很急剧,有些很迟缓,另有许多方面可能长久地延续下去。做营建工作者必须了解情况,用我们的工具,尽我们之可能,去适应而同时去改进人们大众的生活环境。
这一步工作首先就影响到设计的平面图。假使这一步不得到适当的解决,我们就无从创造我们的民族形式。
科学化的建筑首先就与大众化不能分离的。我们必须根据人民大众的需要,用最科学化的方法部署平面。次一步按我们所能得到的材料,用最经济、最坚固的结构方法将它建造起来。在三个方面中,这方面是一个比较单纯的技术问题。我们须努力求其最科学的,忠于结构的技术。
在达到上述两项目的之后,我们才谈得到历史艺术的技术的传统。建筑艺术和技术的传统又是与前两项分不开的。在平面的部署上,我们有特殊的民族传统。中国的房屋由极南至极北,由极东到极西,都是由许多座建筑物,四面围绕着一个院子而部署起来的。它最初的起源无疑的是生活的需要所形成。形成之后,它就影响到生活的习惯,成为一个传统。陈占祥先生分析中国建筑的部署;他说,每一所宅子是一个小城,每一个城市是一个大宅子。因为每一所宅子都是多数单座建筑配合组成的,四周绕以墙垣,是一个小规模的城市,而一个城市也是用同一原则组成的。这种平面部署就是我们基本民族形式之一重要成分。它是否仍适合于今日生活的需求?今日生活的需求可否用这个传统部署予以合理适当的解决?这是我们所要知道的。
其次是结构的问题。中国建筑结构之最基本特点在使用构架法。中国建筑系统之所以能适用于南北极端不同之气候就因为这种结构法所给予它在墙壁门窗分配比例上以几乎无限制的灵活运用的自由。它影响到中国建筑的平面部署。凑巧的,现代科学所产生的R.C。及钢架建筑的特征就是这个特征。但这所用材料不同,中国旧的是木料,新的是R.C。及钢架,在这方面,我们怎样将我们的旧有特征用新的材料表现出来。这种新的材料,和现代生活的需要,将影响到我们新建筑的层数和外表。新旧之间有基本相同之点,但在施工技术上又有极大的距离。我们将如何运用和利用这个基本相同之点,以产生我民族形式的骨干?这是我们所必须注意的。在外国人
所做中国式建筑中,能把握这个要点的惟有北海北京图书馆。但是仿古的气味仍极浓厚。我们应该寻找自己恰到好处的标准。
第4讲 为什么研究中国建筑
研究中国建筑可以说是逆时代的工作。近年来中国生活在剧烈的变化中趋向西化,社会对于中国固有的建筑及其附艺多加以普遍的摧残。虽然对于新输入之西方工艺的鉴别还没有标准,对于本国的旧工艺,已怀鄙弃厌恶心理。自“西式楼房”盛行于通商大埠以来,豪富商贾及中产之家无不深爱新异,以中国原有建筑为陈腐。他们虽不是蓄意将中国建筑完全毁灭,而在事实上,国内原有很精美的建筑物多被拙劣幼稚的,所谓西式楼房,或门面,取而代之。主要城市今日已拆改逾半,芜杂可哂,充满非艺术之建筑。纯中国式之秀美或壮伟的旧市容,或破坏无遗,或仅余大略,市民毫不觉可惜。雄峙已数百年的古建筑(Historical landmark),充沛艺术特殊趣味的街市(Local color),为一民族文化之显著表现者,亦常在“改善”的旗帜之下完全牺牲。近如去年甘肃某县为扩宽街道,“整顿”市容,本不需拆除无数刻工精美的特殊市屋门楼,而负责者竟悉数加以摧毁,便是一例。这与在战争炮火下被毁者同样令人伤心,国人多熟视无睹。盖这种破坏,三十余年来已成为习惯也。市政上的发展,建筑物之新陈代谢本是不可免的事。但即在抗战之前,中国旧有建筑荒顿破坏之范围及速率,亦有甚于正常的趋势。这现象有三个明显的原因:
一、在经济力量之凋敝,许多寺观衙署,已归官有者,地方任其自然倾圮,无力保护;
二、在艺术标准之一时失掉指南,公私宅第园馆街楼,自西艺浸入后忽被轻视,拆毁剧烈;
三、缺乏视建筑为文物遗产之认识,官民均少爱护旧建的热心。
在此时期中,也许没有力量能及时阻挡这破坏旧建的狂潮。在新建设方面,艺术的进步也还有培养知识及技术的时间问题。一切时代趋势是历史因果,似乎含着不可免的因素。幸而同在这时代中,我国也产生了民族文化的自觉,搜集实物,考证过往,已是现代的治学精神,在传统的血流中另求新的发展,也成为今日应有的努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