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其他小说电子书 > 中国文化要义 >

第58章

中国文化要义-第58章

小说: 中国文化要义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皆所以解答此问题,参看自得。

(四)近代西洋之所谓民主,要在其人对国家有参政权,有自由权,这是在集团生活中个人地位提高之结果。所以中国之缺乏民主……第九特征……乃是从缺乏集团,不像国家而来,不可误作压力太强之没有民主看。此其理,具详于第十二章。'TXT小说下载:。。'

(五)集团生活与家族生活,此重则彼轻,彼松则此紧,二者不可得兼。像在中国那样家人父子情谊之重,西洋人没有,像在西洋那样国民对国家观念之明强,中国亦没有。然中国西洋在此之所以分途,却端为周孔教化与基督教之相异。故我郑重指出宗教问题为中西文化之分水岭。……以上见第三、四、五、六各章。一般说来,文化都是以宗教作中心而发展,中国独否。……中国文化第六特征,宗教乃被非宗教的周孔教化所代替。宗教乃为感情之事,不出于理智,抑且颇远于理智。周孔教化自亦不出于理智,而以感情为其根本,但却不远于理智……此即所谓理性。理性不外乎人情。而宗教感情却总见其激越偏至,有时不近人情。因此周孔赞美人生,敦笃人伦,与宗教之倾向出世常要离弃家庭者就刚好相反。宗教之动人,恒在其不平常,而周孔之教化则于平易切近之中深有至理,不必动人而人自不能出。当其代替宗教位居中国文化中心而为之主的时候,我们就说它是以道德代宗教了。……见第六章,第七章盖一面说明了第六特征“缺乏宗教 ”,又一面说明了第十特征“道德气氛特重”。

(六)西洋中古社会靠宗教,近代社会靠法律。而中国社会如吾人所见,却是以道德代宗 教,以礼俗代法律。此即是说:在文化比较上,西洋走宗教法律之路,中国走道德礼俗 之路。宗教自来为集团形成之本,而集团内部组织秩序之厘定,即是法律。所以宗教与 法律是相联的。道德之异乎宗教者,在其以自觉自律为本,而非秉受教诫于神。礼俗之 异乎法律者,亦在其慢慢由社会自然演成,而非强加制定于国家。其间精神正是一贯的 。中国古人之迥出寻常者,即在其有见于人心之清明正直,而信赖人自己。所谓一贯精 神非他,即是倚乎自力,而非如西洋之必倚乎他力。我所云理性早启者,正指此点。… …凡此请看第六、七及第十、十一、十二各章。唯理性为道德在人类生命中之真理据, 故第十特征之确切解答应此。

(七)云何为自觉自律?好好恶恶而心中了了,是曰自觉;基于自觉而行吾所好,别无所 为,是曰自律。如我好分平而恶不公平,我本此而行,非屈于力或诱于利而然,亦不因 屈于力或诱于利而改,即是其例。说理性,即指自觉自律之条理天成而言,说无对,即 指自觉自律之浑然不二而言。道德根于理性无对而来,为人类生命之最高表现。却不料 中国古人直欲将社会秩序依托于此,而不尚政刑(1)(《论语》:道之以政,齐之以刑, 民免而无耻,道之以道,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有如孟子所说“无为其所不为,无 欲其所不欲”,其信赖人而爱人,爱人而信赖人,旷观世界诚所未有。由此端萌开展去 ,三千年来中国文化遂以大异于他方。他方文化发展,总不出乎力与利之间,以力量求 得利益,利益则培养拓大其力量,力量又求利益,利益又培大其力量。如是循环推进不 已,利与力二者互通为一。盖从生物之生存发展以来,原来外此一回事,人类文化最初 从身体出发,正亦莫能外也。所谓中国之大异于他方者,第一表现在政治消极上,其次 表现在经济消极上。……

表现在政治上者,即缺乏集团,不像国家,根本消极于政治,不向此方面发展。此何以故?集团生于斗争,国家起自武力。政治上一事正要从“力学”上了解才得。中国人虽 然亦跳不出利与力之循环圈,而不能无事于力。但它却于人身之外直揭出人心来,每在有对之中表现无对,遂使政治力学上骤乱其例。这在远古至战国以前,即是阶级不甚凝固,缺乏封畛;在战争国以后至清季,即是化阶级为职业,以相安代统治。所有近两千年来之循环于一治一乱而无革命,政治永无进步,盖在此。……请参看第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各章。

表现在经济上者,即农工商业一切不入于学问(士人不讲求这些),学术思想与社会经济有隔绝之势,鲜相助之益。二千年经济上停滞不进之直接原因在此。……说见第十一章。然其间接原固,却更具有决定性。此即科学在中国之夭折无成。科学何以无成?科学 在人类生命中之根据是理智,而道德在人类生命中之根据则是理性。道德与科学不冲突,理性与理智更无悖,然理性早熟却掩蔽了理智而不得申。……说见第十三章。

于此可以看出,前所列第五特征“文化盘旋不进,社会历久鲜变”,及第八特征“缺乏科学”,其关键皆在道德之代宗教而起太早。一般说,文化都是以宗教开端,并依宗教作中心而发展,道德视宗教远为晚出,而此独不然。此其所以为人类文化之早熟。

第一章所列举十四特征中,第五至第十二之八点,曾在本书各章予以讨究者,已为贯串如上。还有其后之第十三第十四,其前之第一至第四各点,书中论究未及,但这里却已不难把它亦贯串起来……

(八)说中国文化是“孝的文化”,自是没错。此不唯中国人的孝道世界闻名,色彩最显,抑且从下列各条看出它原为此一文化的根艹/亥所在:一、中国文化自家族生活衍来 ,而非衍自集团。亲子关系为家族生活核心,一“孝”字正为其文化所尚之扼要点出。它恰表明了其文化上之非宗教主义……因宗教总是反对这种家族感情的(见第四章)。它恰表明了其文化上之非国家主义……因国家都要排斥这种家族关系的。中国法家如商鞅韩非皆曾指斥孝友之违反国家利益(1)(韩非《五蠹篇》尝论君之直臣,父之暴子,父之孝子,君之背臣;以明孝友与国家利益相反。)。二、另一面说,中国文化又与西洋近 代之个人本位自我中心者相反。伦理处处是一种尚情无我的精神,而此精神却自然必以孝弟为核心而辐射以出。三、中国社会秩序靠礼俗,不像西洋之靠法律。靠法律者,要在权利义务清清楚楚,互不相扰。靠礼俗者,却只要厚风俗。在民风淳厚之中,自然彼此好好相处。而人情厚薄,第一便与家人父子间验之。此其所以国家用人亦要举“孝廉 ”也。又道德为礼俗之本,而一切道德又莫不可从孝引申发挥,如《孝经》所说那样。

(九)说隐士是中国文化一种特色,亦没有错(惜蒋著对隐士缺乏了解)。一般高人隐士显 著之共同点有三:第一在政治上,便是天子不得而臣,诸侯不得而友,虽再三礼请亦不 出来。试问这是任何一封建国家专制国家所能有的吗?就是资产宪政国家,无产专政国 家,或任何国家亦不能有。唯独不成国家的这松散社会如中国,才得出现这种人物。不但出现,而且历代都很多,在历史传记上占一位置,在社会舆情上有其评价。第二在经济上,便是淡泊自甘,不务财利,恰为宗教禁欲生活与近代西洋人欲望本位之一中国型。他们虽不足以影响中国经济之不进步,却为中国经济难于进步之一象征。第三在生活态度上,便是爱好自然而亲近自然。如我前所说,对自然界只晓得欣赏忘机,而怠于考验控制。如西哲所誉,善于融合于自然之中,而不与自然划分对抗。其结果便是使艺术造乎妙境高境,而不能成就科学。

(十)第一至第四特征可并作一个问题来说。第一特征广土众民一大单位之形成。如上来各章(特如第十章)所论证,它原是基于文化的统一而政治的统一随之,以天下而兼国家的。其内部盖以伦理相安代阶级统治,人缘重于地缘,而摄法律于礼俗,融国家于社会。质言之,其所由拓大到如此之大,非靠武力而靠文化。这是与第二特征第三特征既相互关联,又互资证明的。第二特征在此广大地面同时并存之许多部落种族,除天演淘汰之外,率能融为一大民族而泯忘其不同者,即由其文化所具有之同化力特强,而别无其他故可指。第三特征历史所以绵长不绝者,要在其民族生命文化生命能不遽亡于一时武力之绌败,而每有以复兴。当他统治了异族时,固常能使其同化融合于自己……不独以武力取之,且以文化取之。就在他被统治于异族时,由于异族每要用他的文化来统治他之故,卒亦使其同化融合于自己……先失败于武力,终制胜于文化。盖唯其长久,故不难于大,亦唯其大,故不难于长久。此两特征又皆以第二特征对异族之同化融合为其本。而一贯乎三大特征之中者,实为其文化之优越。所谓一个问题即中国文化所优越者果何在之问题。如第四特征所指出,明见其非以知识擅长,非以经济擅长,非以政治军事擅长(甚且毋宁说他皆短于此),而又明见其所由成就必有一伟大力量在,此力量究为何种力量?

为要深刻认识中国伟大的出奇,还须取印度西洋来相对照。印度与中国同为有名之古老文化区,同样地广人多。但两方情形却绝然相反。在中国区内,有此融合无间之一大民族。在印度区内,其人却陆离庞杂,隔阂纷歧,说之不尽。宗教相仇视之外,又益以种族成见,俗禁通婚,长时各保其血统个性。更加以社会阶级(Coste)分别至二千以上, 真乃集支离破碎之大观。又语言不同,多至二百余种,举其重要者(使用之者均在五百 万人以上),亦有十四种。因此逼着其知识分子,今天在教育上及交际上,只可惜用其 精神上本无关系之英语。其为遗憾,可想而知。所以伯尔纳·约瑟(Bernard Joseph)著《民族论》(1)(伯尔纳·约瑟著《民族论》(Nationality; it's nature and Problems ),刘君本译,上海民智书局出版。)说“欲研究印度者,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