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全译-第19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知后,十分恐惧,不敢再与李同捷勾结。
王庭凑为同捷求节钺不获,乃助之为乱,出兵境上以挠魏师;又遣使厚赂沙陀酋长朱邪执宜,欲与之连兵,执宜拒不受。
成德节度使王庭凑上奏朝廷,请求授任李同捷为横海节度使,而未得批准。于是,他援助李同捷叛乱,出兵边境,以阻挠魏博讨伐李同捷的军队。与此同时,他还派人向沙陀酋长朱邪执宜贿赂厚礼,想和沙陀连兵叛乱,执宜坚拒不收。
冬,十月,天平、横海节度使乌重胤击同捷,屡破之。十一月,丙寅,重胤薨。庚辰,以保义节度使李寰为横海节度使,从王智兴之请也。
冬季,十月,天平兼横海节度使乌重胤率军进攻李同捷,多次打败李同捷的军队。十一月,丙寅(初八),乌重胤去世。庚辰(二十二日),唐文宗根据王智兴的建议,任命保义节度使寰为横海节度使。
'9'十二月,庚戌,加王智兴同平章事。
'9'十二月,庚戌(二十三日),唐文宗加封武宁节度使王智兴同平章事的职务。
二年(戊申、828)
二年(戊申,公元828年)
'1'春,三月,已卯,王智兴攻棣州,焚其三门。
'1'春季,三月,已卯(二十三日),王智兴率兵攻打棣州,焚烧三个城门。
'2'自元和之末,宦官益横,建置天子在其掌握,威权出人主之右,人莫敢言。上亲策制举人,贤良方正昌平刘对策,极言其祸,其略曰:“陛下宜先忧者,宫围将变、社稷将危、天下将倾、海内将乱。”又曰:“陛下将杜篡弑之渐,则居正位而近正人,远刀锯之贱,亲骨鲠之直,辅相得以专其任,庶职得以守其官,奈何以亵近五六人总天下大政!祸稔萧墙,奸生帷幄,臣恐曹节、侯览复生于今日。”又曰:“忠贤无腹心之寄。阍寺持废立之权,陷先君不得正其终,致陛下不得正其始。”又曰:“威柄陵夷,藩臣跋扈。或有不达人臣之节,首乱者以安君为名;不究《春秋》之微,称兵者以逐恶为义。则政刑不由乎天子,征伐必自于诸侯。”又曰:“陛下何不塞阴邪之路,屏亵狎之臣,制侵陵迫胁之心,复门户扫除之役,戒其所宜戒,忧其所宜忧!既不能正其始,当正其终;则可以虔奉典谟,克承丕构矣。昔秦之亡也失于强暴,汉之亡也失于微弱。强暴则贼臣畏死而害上,微弱则奸臣窃权而震主。伏见敬宗皇帝不虞亡秦之祸,不翦其萌。伏惟陛下深轸亡汉之忧,以杜其渐,则祖宗之鸿业可绍,三、五之遐轨可追矣。”又曰:“臣闻昔汉元帝即位之初,更制七十余事,其心甚诚,其称甚美,然而纪纲日紊,国祚日衰,奸宄日强,黎元日困者,以其不能择贤明而任之,失其操柄也。”又曰:“陛下诚能揭国权以归相,持兵柄以归将,则心无不达,行无不孚矣。”又曰:“法宜画一,官宜正名。今分外官、中官之员,立南司、北司之局,或犯禁干南则亡命于北,或正刑于外则破律于中,法出多门,人无所措,实由兵农势异而中外法殊也。”又曰:“今夏官不知兵籍,止于奉朝请;六军不主兵事,止于养勋阶。军容合中官之政,戎律附内臣之职。首一戴武弁,疾文吏如仇雠;足一蹈军门,视农夫如草芥。谋不足以翦除凶逆而诈足以抑扬威福,勇不足以镇卫社稷而暴足以侵轶里闾。羁绁藩臣,於陵宰辅,裂王度,汩乱朝经。张武夫之威,上以制君父;假天子之命,下以御英豪。有藏奸观衅之心,无伏节死难之义。岂先王经文纬武之旨邪!”又曰:“臣非不知言发而祸应,计行而身戮,盖痛社稷之危,哀生人之困,岂忍姑息时忌,窃陛下一命之宠哉!”
'2'自从元和末年以后,宦官日益骄横跋扈,皇帝废立都由他们掌握,权威远在皇帝之上,百官敢怒而不敢言。这时,唐文宗亲自主持科举考试,贤良方正科考生、昌平县人刘在回答文宗的对策中,愤怒抨击宦官的专权的罪行,大意说:“陛下首先应当忧虑的是,宫廷即将发生变乱,国家即将出现危机,天下即将倾覆,海内即将大乱。”又说:“陛下如果真想杜绝有人可能篡夺皇位的野心,就应当端正自己的言行,亲近百官,疏远宦官,信用耿直忠正的大臣做宰相,主持朝政,使朝廷各个部门都能忠于自己的职守。但是,为什么现在却放任身边的五六个宦官专制朝政!这样下去,宫廷内部就必然酝酿祸乱,陛下身边出现奸邪小人,我担心汉桓帝时宦官曹节、侯览专权的局面又可能在今天重演。”又说:“忠正贤良的大臣得不到朝廷的信用,而宦官小人却窃取了废立皇帝的大权,使敬宗皇帝惨遭杀害,不能堂堂正正地终了一生,而陛下又被宦官所拥立即位,也不能堂堂正正地开始亲政。”又说:“现在,朝廷威信扫地,藩镇骄横跋扈,在此情况下,如果有不懂儒家人臣礼义的武夫悍将,就可能以安定皇位为名,首先举兵发动叛乱;而不明白孔子在《春秋》中微言大义的节将大臣,也可能以清君侧为旗号,举兵发动内战。这样一来,朝廷的大政方针就由不得陛下作主,征战讨伐都出于藩镇的好恶。”又说:“陛下为什么不下决心杜绝奸邪小人往上爬的门路,革除身边那些阿谀放纵的臣僚,制止当权宦官的凌辱和威于总结历史经验,从中汲取必要的教训,引以为戒;同时和朝廷大臣一起制定周密的计划,并注意保守秘密,设身处地替他们的处境考虑,以免遭受当权宦官的诬陷迫害。因此,我认为陛下既然已经未能在这以前有效地治理天下,也应当在今后力求做到这一点;既然已经未能在即位之初堂堂正正地开始亲政,也应当在今后堂堂正正地执掌朝政。如果这样,也就算是真正的奉行儒家的经典,继承祖宗所开创的宏图大业了。过去秦朝灭亡是由于皇帝强横残暴,而汉朝灭亡则是由于皇帝软弱无能。皇帝强横残暴,则乱臣贼子惧怕被杀,千方百计地谋害皇上;皇帝软弱无能,则朝廷大权易被奸臣窃取,威震皇上。先帝敬宗皇帝未能汲取秦朝灭亡的经验教训,把可能发生的问题消灭在萌牙之中,而导致自身被害。所以,陛下应当深入地总结汉朝灭亡的经验教训,根绝朝廷大权可能旁落的根源。这样,不仅能够真正继承祖宗的宏图大业,而且,也可追随三皇五帝所开创的圣贤大德。”又说:“我听说过去汉元帝刚刚即位的时候,就大刀阔斧地革除朝廷弊政七十多件,励精图治,内心十分虔诚,由此而获得朝廷内外对他的美好赞誉。然则,没过多久,朝政却日益紊乱,国家日益衰败,奸臣日益强盛,百姓日益贫困,原因在于他未能选拔德才兼备的大臣予以重任,以致朝廷大权落到奸臣手中的缘故。”又说:“陛下如果真的能够把朝廷大权交还宰相掌握,把军权交还大将执掌,那么,您励精图治的愿望就会完全实现,您所发布的诏令就会全部得到贯彻执行。”又说:“朝廷执法应当内外统一,设官任职应当名正言顺。现在,朝廷的官制区分为外官、内官,设置南衙、北司分别统辖。有人在南衙犯法,就逃往北司躲避;同一罪行在南衙被判刑,在北司却被枉法释免,以致当出多门,人们不知所措。原因在于国家自从兵制度崩溃后,兵农分离,宦官执掌军权,因而对中官、外官法律不一的缘故。”又说:“现在,朝廷的兵部不管军队,仅仅上朝时充数装装门面,禁卫六军大将不统帅兵马,仅仅靠勋爵领取俸禄而已。而由宦官担任的军容使掌握军权,藩镇军将都依附于由宦官的担任的监军。宦官一旦身着军装,就视文官如同仇敌,鄙视农夫如同草芥。他们在朝廷用兵伐叛时毫无谋略,而耀武扬威时却诡计多端;保卫国家时胆怯无勇,而侵掠百姓时却凶狠残暴。他们在地方钳制和欺凌节度使,在朝廷凌辱宰相,败坏法纪,搅乱朝政。他们倚仗掌握军权的威势,在朝廷挟制皇帝上,同时,又假借皇上的诏令,对下驾驭百官和藩镇,心怀叵测,伺机而动,牟取私利,却毫无忠义之心去为国家赴难而死的节义。朝政弄到这个地步,难道是古代的圣王所倡导的用文武功治理天下的本意吗?”又说:“我并非不知道自己毫无顾忌地抨击宦官后,必然遭受他们的打击报复,即使皇上采纳我的意见,我也难免被迫害致死。只是由于痛感国家面临危机,百姓身处水深火热,因此,岂能眼看着这些丑恶的现象,为了牟取陛下的一官半职,而不闻不问呢?”
'3'闰月,丙戌朔,史宪诚奏遣其子副大使唐、都知兵马使亓志绍将兵二万五千趣德州讨李同捷。时宪诚欲助问捷,唐泣谏,且请发兵讨之;宪诚不能违。
'3'闰三月,丙戌朔(初一),史宪诚上奏朝廷说,他已派遣儿子、魏博节度副大使史唐、都知兵马使亓志绍率领二万五千人前往德州,讨伐李同捷。当时,史宪诚本想援助李同捷,史唐一边哭泣,一边劝阻,请求遵循朝廷命令,发兵讨伐。史宪诚无言拒绝,只好同意。
'4'甲午,贤良方正裴休、李、李甘、杜牧、马植、崔、王式、崔慎由等二十二人中第,皆除官。考官左散骑常侍冯宿等见刘策,皆叹服,而畏宦官,不敢取。诏下,物论嚣然称屈。谏官、御史欲论奏,执政抑之。李曰:“刘下第,我辈登科,能无厚颜!”乃上疏,以为:“所对策,汉、魏以来无与为比。今有司以指切左右,不敢以闻,恐忠良道穷,纲纪遂绝。况臣所对不及远甚,乞回臣所授以旌直。”不报。由是不得仕于朝,终于使府御史。牧,佑之孙;植,勋之子;式,起之子;慎由,融之玄孙也。
'4'甲午(初九),参加贤良方正科考试的考生裴休、李、李甘、杜牧、马植、崔、王式、崔慎由等二十二人应试中选,都被授予官职。担任考官的左散骑常侍冯宿等人看到刘的对策后,都赞叹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