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其他小说电子书 > 资治通鉴全译 >

第1586章

资治通鉴全译-第1586章

小说: 资治通鉴全译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时武承嗣、武三思当权,宰相都对他们很谦让。地官尚书、同凤阁鸾台三品韦方质有病在家,武承嗣、武三思前往问候,韦方质靠着床不行礼。有人规劝他不要这样,他说:“生死有命运安排,大丈夫怎能屈身事奉太后的近亲以求幸免呢!”不久他便被周兴等人陷害,甲午(十六日),流放儋州,查抄家产。

  '6'二月,辛酉,太后策贡士于洛城殿。贡士殿试自此始。

  '6'二月,辛酉(十四日),太后亲自在洛城殿考各地入京应举的人。入京应举的人参加殿试是从这时候开始的。

  '7'丁卯,地官尚书王本立薨。

  '7'丁卯(二十日),地官尚书王本立去世。

  '8'三月,丁亥,特进、同凤阁鸾台三品苏良嗣薨。

  '8'三月,丁亥(初十),特进、同凤阁鸾台三品苏良嗣去世。

  '9'夏,四月,丁巳,春官尚书、同平章事范履冰坐尝举犯逆者下狱死。

  '9'夏季,四月,丁巳(十一日),春官尚书、同平章事范履冰因曾荐举犯叛逆罪的人,被关进监狱后死去。

  '10'醴泉人侯思止,始以卖饼为业,后事游击将军高元礼为仆,素诡无赖。恒州刺史裴贞杖一判司,判司使思止告贞与舒王元名谋反,秋,七月,辛巳,元名坐废,徙和州,壬午,杀其子豫章王;贞亦族灭。擢思止为游击将军。时,告密者往往得五品,思止求为御史,太后曰:“卿不识字,岂堪御史!”对曰:“獬豸何尝识字,但能触邪耳。”太后悦,即以为朝散大夫、侍御史。他日,太后以先所籍没宅赐之,思止不受,曰:“臣恶反逆之人,不愿居其宅。”太后益赏之。

  '10'醴泉人侯思止,起初靠卖饼谋生,后来给游击将军高元礼当仆人,一贯诡诈无赖。恒州刺史裴贞杖责一名判司,判司指使侯思止诬告裴贞与舒王李元名谋反,秋季,七月,辛巳(初七),李元名因此被废黜,迁移到和州,壬午(初八),处死他的儿子豫章王李;裴贞也被灭族。朝廷提拔侯思止为游击将军。当时,告密的人往往能当五品官,侯思止要求担任御史,太后说:“你不识字,怎么能担任御史!”回答说:“獬豸哪里识字,只能用角触邪恶的人。”太后高兴,即任命他为朝散大夫、侍御史。过些天,太后将早先没收的住宅赐给他,侯思止不肯接受,说:“我憎恶叛逆的人,不愿意居住他们的住宅。”太后更加赞赏他。

  衡水人王弘义,素无行,尝从邻舍乞瓜,不与,乃告县官,瓜田中有白兔;县官使人搜捕,蹂践瓜田立尽。又游赵、贝,见闾里耆老作邑斋,遂告以谋反,杀二百余人。擢授游击将军,俄迁殿中侍御史。或告胜州都督王安仁谋反,敕弘义按之。安仁不服,弘义即于枷上刎其首;又捕其子,适至,亦刎其首,函之以归。道过汾州,司马毛公与之对食,须臾,叱毛公下阶,斩之,枪揭其首入洛,见者无不震粟。

  衡水人王弘义,一贯品行不好,曾向邻居讨瓜吃,邻居不给,便向县官报告说,瓜田中有白兔;县官派人搜捕,结果瓜田都被踩坏了。他又游历赵州、贝州,见乡间父老作佛事活动,便诬告他们谋反,结果杀死二百余人。王弘义被提拔为游击将军,很快又升任殿中侍御史。有人密告胜州都督王安仁谋反,太后命令王弘义审讯他,王安仁不服,王弘义就在他戴着枷锁的时候砍下他的脑袋;又搜捕他的儿子,他的儿子恰好来到,他便也砍下他的脑袋,用盒子

  盛着带回。路过汾州,汾州司马毛公和他一起进餐,突然间,他怒喝毛公下台阶,砍下脑袋,用枪挑着进入洛阳,看见的人无不恐惧颤抖。

  时置制狱于丽景门内,入是狱者,非死不出,弘义戏呼曰“例竟门”。朝士人人自危,相见莫敢交言,道路以目。或因入朝密遭掩捕,每朝,辄与家人诀曰:“未知复相见否?”

  当时太后的特别监狱设在丽景门内,被关入这个监狱的,不死不能出狱,所以王弘义戏称丽景门为“例竟门”。朝廷官员人人自危,相见时不敢交谈,在路上相遇只能用眼睛示意。有的入朝时突然被秘密逮捕,因此每次入朝前,总与家人诀别说:“不知道是否还能再相见?”

  时法官竞为深酷,唯司刑丞徐有功、杜景俭独存平恕,被告者皆曰:“遇来、侯必死,遇徐、杜必生。”

  当时执法的官吏竞相施行严刑峻法,只有司刑丞徐有功、杜景俭保持公平宽恕,被告发的人都说:“遇到来俊臣、侯思止一定死,遇到徐有功、杜景俭一定生还。”

  有功,文远之孙也,名弘敏,以字行。初为蒲州司法,以宽为治,不施敲朴。吏相约有犯徐司法杖者,众共斥之。迨官满,不杖一人,职事亦修。累迁司刑丞,酷吏所诬构者,有功皆为直之,前后所活数十百家。尝廷争狱事,太后厉色诘之,左右为战粟,有功神色不挠,争之弥切。太后虽好杀,知有功正直,甚敬惮之。景俭,武邑人也。

  徐有功是徐文远的孙子,名叫弘敏字有功,人们习惯称呼他的字。他初任蒲州司法参军,以宽大为治狱原则,不动用刑杖。属吏互相约定,有犯法使徐有功动用刑杖的,大家一致叱责他。直到他职任期满,也没有杖责过一名犯人,任内的事务也得到治理。他连续升官至司刑丞。对被酷吏诬陷的人,徐有功都为他们平反,前后救活数十上百家。徐有功曾在朝廷争辩有关刑狱的事,太后严厉责问他,左右都替他胆颤心惊,而他神色不变,争辩更加坚决。太后虽然好杀人,但知道他为人正直,对他很恭敬也很畏惧。杜景俭是武邑人。

  司刑丞荥阳李日知亦尚平恕。少卿胡元礼欲杀一囚,日知以为不可,往复数四,元礼怒曰:“元礼不离刑曹,此囚终无生理!”日知曰:“日知不离刑曹,此囚终无死法!”竟以两状列上,日知果直。

  司刑丞荥阳人李日知也崇尚公平宽恕。司刑少卿胡元礼想杀一名囚犯,李日知以为不可以,多次反复争论,胡元礼发怒说:“我只要不离开司刑寺,这个囚犯最终没有生还的道理!”李日知也说:“我只要不离开司刑寺,这个囚犯最终没有死的道理!”最后将两人的不同意见上报,李日知的意见果然有理。

  '11'东魏国寺僧法明等撰《大云经》四卷,表上之,言太后乃弥勒佛下生,当代唐为阎浮提主,制颁于天下。

  '11'东魏国寺和尚法明等撰写《大云经》四卷,上奏表将书进献,书中说太后是弥勒佛降生,当取代唐朝作为人间的主宰。太后下令将它颁布于天下。

  '12'武承嗣使周兴罗告隋州刺史泽王上金、舒州刺史许王素节谋反,徵诣行在。素节发舒州,闻遭丧哭者,叹曰:“病死何可得,乃更哭邪!”丁亥,至龙门,缢杀之。上金自杀。悉诛其诸子及支党。

  '12'武承嗣指使周兴罗织罪名告发隋州刺史泽王李上金、舒州刺史许王李素节谋反,他们被征召到太后所在地。李素节从舒州出发时,听见有人因遇丧事而痛哭,便感叹说:“病死哪里可以得到,还哭什么呢!”丁亥(十三日),走到龙门,被吊死。李上金自杀。朝廷全部处死他们的儿子和亲属。

  '13'太后欲以太平公主妻其伯父士让之孙攸暨,攸暨时为右卫中郎将,太后潜使人杀其妻而妻之。公主方额广颐,多权略,太后以为类己,宠爱特厚,常与密议天下事。旧制,食邑,诸王不过千户,公主不过三百五十户;太平食邑独累加至三千户。

  '13'太后想将她女儿太平公主嫁给她伯父武士让的孙子武攸暨。武攸暨当时任右卫中郎将,太后秘密指使人杀死他的妻子而后将女儿嫁给他。太平公主方额大腮,多权变谋略,太后以为同自己相像,因此特别宠爱她,常同她秘密议论天下大事。按旧制规定,朝廷赐给封户,诸王不能超过一千户,公主不能超过三百五十户;唯独太平公主却连续追加至三千户。

  '14'八月,甲寅,杀太子少保、纳言裴居道;癸亥,杀尚书左丞张行廉。辛未,杀南安王颖等宗室十二人,又鞭杀故太子贤二子,唐之宗室于是殆尽矣,其幼弱存者亦流岭南,又诛其亲党数百家。惟千金长公主以巧媚得全,自请为太后女,仍改姓武氏;太后爱之,更号延安大长公主。

  '14'八月,甲寅(十一日),朝廷杀太子少保、纳言裴居道;癸亥(二十日),杀尚书左丞张行廉;辛未(二十八日),杀南安王李颖等皇族十二人,又用鞭子打死故太子李贤的两个儿子,唐朝皇族于是差不多被清除净尽了,年幼还活着的也都流放岭南,又处死他们的亲党数百家。只有千金长公主靠善于献媚得以保全性命,她自己请求做太后的女儿,并改姓武氏;太后喜欢她,改封号为延安大长公主。

  '15'九月,丙子,侍御史汲人傅游艺帅关中百姓九百余人诣阙上表,请改国号曰周,赐皇帝姓武氏。太后不许;擢游艺为给事中。于是百官及帝室宗戚、远近百姓、四夷酋长、沙门、道士合六万余人,俱上表如游艺所请,皇帝亦上表自请赐姓武氏。戊寅,群臣上言:有凤皇自明堂飞入上阳宫,还集左台梧桐之上,久之,飞东南去;及赤雀数万集朝堂。

  '15'九月,丙子(初三),侍御史汲县人傅游艺率领关中百姓九百余人到皇宫前上奏表,请求改国号为周,赐皇帝姓武氏。太后没有允许;但提升傅游艺任给事中。于是百官以及帝室的同宗亲属、远近百姓、四夷的酋长、和尚、道士共六万余人,都上表提出同傅游艺一样的请求,皇帝也上表自己请求赐姓武氏。戊寅(初五),群臣进言:有凤凰从明堂飞入上阳宫,又飞回停在左台的梧桐树上,过了很久,才向东南飞去;还有赤雀数万只飞集朝堂。

  庚辰,太后可皇帝及群臣之请。壬午,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