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全译-第13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依仗着优势兵力来逼近官军,于仲文设下埋伏,纵兵出击,席毗罗的军队惨败,部下争着投洙水而死,以至洙水被堵塞不流。于仲文俘获了檀让,用槛车押送京城,杀了席毗罗,传首级到长安。
韦孝宽分兵讨关东叛者,悉平之。坚徙相州于安阳,毁邺城及邑居。分相州,置毛州、魏州。
韦孝宽分兵讨伐关东叛军,全部平定。杨坚迁移相州治所于安阳,毁掉邺城及其民房。又分割相州,设置毛州、魏州。
梁主闻迥败,谓柳庄曰:“若从众人之言,社稷已不守矣!”
后梁国主得知尉迟迥起兵失败,对柳庄说:“当初如果听从了众将领的话,国家就不能保全了。”
丞相坚之初得政也,待黄公刘、沛公郑译甚厚,赏赐不可胜计,委以心膂,朝野倾属,称为“黄、沛”。二人皆恃功骄恣,溺于财利,不亲职务。及辞监军,坚始疏之,恩礼渐薄。高自军所还,宠遇日隆。时王谦、司马消难未平,坚忧之,忘寝与食。而逸游纵酒,相府事多遗落。坚乃以高代为司马;不忍废译,阴敕官属不得白事于译。译犹坐厅事,无所关预,惶惧顿首,求解职;坚犹以恩礼慰勉之。
北周丞相杨坚起初掌握政权时,对黄公刘、沛公郑译礼遇深厚,赏赐的财物不可胜计,并且委以心腹重任,所以朝野上下莫不奉承巴结,称为“黄、沛”。刘、郑二人仗着荐引杨坚有功而骄傲放纵,追求财物,不理政事。等到相继推辞出任监军以后,杨坚开始疏远他们,恩惠礼遇逐渐淡薄。高从军中回朝后,日益受到杨坚的宠信。当时王谦与司马消难的反叛尚未平定,杨坚为此担忧,常常废寝忘食。而刘游玩享乐,纵酒无节,致使相府公事多有耽误。于是杨坚任命高代替刘为丞相府司马;但还不忍心废黜郑译,就暗中命令各级官吏不得向郑译上报公事文书。郑译虽然仍能出入丞相府,但已不能参预政事。于是郑译惊恐地向杨坚顿首谢罪,请求解除长史职务,杨坚仍然施以恩惠来安慰他。
'23'癸酉,智武将军鲁广达克周之郭默城。丙子,淳于陵克州城。
'23'癸酉(二十日),陈朝智武将军鲁广达攻克北周郭默城。丙子(二十崐三日),通直散骑常侍淳于陵攻克北周州城。
'24'周以汉王赞为太师,申公李穆为太傅,宋王实为大前疑,秦王贽为大右弼,燕公于为大左辅。,仲文之父也。
'24'北周朝廷任命汉王宇文赞为太师,申公李穆为太傅,宋王宇文实为大前疑,秦王宇文贽为大右弼,燕公于为大左辅。于是于仲文的父亲。
'25'乙卯,周大赦。
'25'乙卯(疑误),北周朝廷大赦天下。
'26'周王谊帅四总管至郧州,司马消难拥其众以鲁山、甑山二镇来降。
'26'北周行军元帅王谊统领四位总管进至郧州,司马消难率军献鲁山、甑山二镇归降南陈。
初,消难遣上开府仪同大将军段将兵围顺州,顺州刺史周法尚不能拒,弃城走,消难虏其母弟而南。樊毅救消难,不及,周亳州总管元景山击之,毅掠居民而去。景山与南徐州刺史宇文追之,与毅战于漳口,一日三战三捷。毅退保甑山镇,城邑为消难所据者,景山皆复取之。
起初,司马消难派遣上开府仪同大将军段率军围攻顺州,北周顺州刺史周法尚抵御不住,只好弃城出逃,司马消难俘获了他的母亲和弟弟向南而去。陈将樊毅率军来援救司马消难,没有赶上,北周亳州总管元景山攻打樊毅,樊毅劫掠百姓而退去。元景山和南徐州刺史宇文合兵追击樊毅,在漳口交战,一日内三战三捷。于是樊毅退保甑山镇,原来由司马消难所占据的地方,都被元景山重新夺取。
郧州巴蛮多叛,共推渠帅兰雒州为主,以附消难。王谊遣诸将分讨之,旬月皆平。陈纪、萧摩诃攻广陵,周吴州总管于击破之。沙州氐帅杨永安聚众应王谦,大将军乐宁公达奚儒讨之。杨素破宇文胄于石济,斩之。
郧州巴蛮到处反叛,他们共同推举酋帅兰雒州为首领,响应司马消难。王谊派遣众将分路讨伐,不到一个月即全部平定。南陈前军都督陈纪、萧摩诃率军进攻广陵,被北周吴州总管于击退。沙州氐帅杨永安聚众响应王谦,大将军乐宁公达奚儒率军讨伐。杨素率军于石济击败荥州刺史宇文胄,将宇文胄斩首。
'27'周以神武公窦毅为大司马,齐公于智为大司空;九月,以小宗伯竟陵公杨惠为大宗伯。
'27'北周朝廷任命神武公窦毅为大司马,齐公于智为大司空;九月,又任命小宗伯竟陵公杨惠为大宗伯。
'28'丁亥,周将王延贵帅众援历阳;任忠击破之,生擒延贵。
'28'丁亥(初五),北周将领王延贵率军增援历阳,被南陈南豫州刺史任忠击败,俘获了王延贵。
'29'壬辰,周废皇后司马氏为庶人。庚戌,以随世子勇为洛州总管、东京小冢宰,总统旧齐之地。壬子,以左丞相坚为大丞相,罢左、右丞相之官。
'29'壬辰(初十),北周朝廷废皇后司马氏为平民。庚戌(二十八日),北周朝廷任命随公杨坚的长子杨勇为洛州总管、东京小冢宰,统辖原北齐王朝所管辖的地区。壬子(三十日),北周朝廷又任命左丞相杨坚为大丞相,废除左、右丞相的官职。
'30'冬,十月,甲寅,日有食之。
'30'冬季,十月,甲寅(初二),出现日食。
'31'周丞相坚杀陈惑王纯及其子。
'31'北周丞相杨坚诛杀陈惑王宇文纯和他的儿子。
'32'周梁睿将步骑二十万讨王谦,谦分命诸将据险拒守,睿奋击,屡破之,蜀人大骇。谦遣其将达奚,高阿那肱、乙弗虔等帅众十万攻利州,堰江水以灌之。城中战士不过二千,总管昌黎豆卢,昼夜拒守,凡四旬,时出奇兵击等,破之;会梁睿至,等遁去。睿自剑阁入,进逼成都。谦令达奚、乙弗虔城守,亲帅精兵五万,背城结陈。睿击之,谦战败,将入城,、虔以城降。谦将麾下三十骑走新都,新都令王宝执之。戊寅,睿斩谦及高阿那肱,剑南平。
'32'北周行军元帅梁睿统率步、骑兵二十万讨伐王谦,王谦分别命令众将占据战略要地,以抵御朝廷军队,梁睿率军奋勇出击,多次打败王谦军队,蜀地人大为惊骇。王谦派遣部将达奚、高阿那肱、乙弗虔等人率军十万攻打利崐州,筑坝拦嘉陵江水以灌利州城。城中守军士卒不过两千,总管昌黎人豆卢率军日夜拒守,相持达四十天,还时常出奇兵袭击达奚等人的军队,并取得胜利。正当此时,梁睿率军赶到,达奚等人率军逃走。于是梁睿率军从剑阁入川,进逼成都。王谦命令达奚、乙弗虔守城,自己亲率精兵五万,背城摆开阵势。梁睿纵兵攻打,王谦战败,将要入城,达奚、乙弗虔举城投降。王谦带领部下三十名骑兵逃往新都,被新都县令王宝抓获。戊寅(二十六日),梁睿将王谦和高阿那肱斩首,剑南全部平定。
'33'十一月,甲辰,周达奚儒破杨永安,沙州平。
'33'十一月,甲辰(二十二日),北周大将军达奚儒率军击败氐帅杨永安,平定了沙州。
'34'丁未,周郧襄公韦孝宽卒。孝宽久在边境,屡抗强敌;所经略布置,人初莫之解,见其成事,方乃惊服。虽在军中,笃意文史;敦睦宗族,所得俸禄,不入私室。人以此称之。
'34'丁未(二十五日),北周郧襄公韦孝宽去世。韦孝宽曾长期镇守边疆,多次抗击强敌;对于他的筹划部署,人们一开始都难以理解,待后来他获得胜利,人们才惊奇和钦佩。韦孝宽虽然戒马一生,但专心于文史;又与宗族和睦,自己所得俸禄,从不独自占有。人们因此而称赞他。
'35'十二月,庚辰,河东康简王叔献卒。
'35'十二月,庚辰(疑误),南陈河东康简王陈叔献去世。
'36'癸亥,周诏诸改姓者,宜悉复旧。
'36'癸亥(十二日),北周静帝下诏令在西魏时改姓鲜卑姓氏的人,都应恢复原来的姓氏。
'37'甲子,周以大丞相坚为相国,总百揆,去都督中外、大冢宰之号,进爵为王,以安陆等二十郡为随国,赞拜不名,备九锡之礼;坚受王爵、十郡而已。
'37'甲子(十三日),北周朝廷任命大丞相杨坚为相国,统辖百官总理国家政事;免去他都督中外诸军事、大冢宰的称号;进爵位为王,以安陆等二十郡作为随王国;特许他在朝见天子时不称名,又赐他享有九锡仪礼。杨坚只接受了随王爵位和十郡的封地。
辛未,杀代王达、腾闻王及其子。
辛未(二十日),北周诛杀了代王宇文达、腾闻王宇文和他们的儿子。
壬申,以小冢宰元孝规为大司徒。
壬申(二十一日),北周朝廷任命小冢宰元孝规为大司徒。
'38'是岁,周境内有州二百一十一,郡五百八。
'38'这一年,北周境内有州二百一十一个,郡五百零八个。
……………………………………………………………………………………………………………………………………………………………………………………………………………………
……………………………………………………………………………………………………………………………………………………………………………………………………………………
资治通鉴第一百七十五卷
陈纪九 高宗宣皇帝下之下太建十三年(辛丑、581)
陈纪九 陈宣帝太建十三年(辛丑,公元581年)
'1'春,正月,壬午,以晋安王伯恭为尚书左仆射,吏部尚书袁宪为右仆射。宪,枢之弟也。
'1'春季,正月,壬午(初一),陈朝任命晋安王陈伯恭为尚书左仆射,吏部尚书袁宪为尚书右仆射。袁宪是袁枢的弟弟。
'2'周改元大定。
'2'北周静帝改年号为大定。
'3'二月,甲寅,隋王始受相国、百揆、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