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世友的最后一战-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万源前线激战时刻,总指挥徐向前亲临大面山前线视察。许世友陪他看了部队的阵地,向他汇报了这几天的作战情况。回到指挥所里,徐总指挥向25师干部们介绍了全面情况,并指示说:“大面山是敌人主攻方向之一,是全线的重点阵地,一定要守住。”许世友说:“横竖是由我无敌,有敌无我,有我们25师在,敌人就休想过大面山!”
刘湘见对万源的几次猛攻损兵折将,毫无进展,焦灼万状。在智拙技穷之际,他颁布了一个严惩重罚的奖惩条例,宣布以3万元银元作为夺下万源及其附近阵地的奖赏。并规定:擅自放弃阵地者军法从事;师长、旅长又不亲临前线指挥者处死。
在刘湘的督令下,敌人于8月6日开始对万源发动了最大的一次猛攻。唐式遵坐阵指挥,发誓“要日内将万源攻下”。
战斗越是激烈,指挥所越要靠前,许世友的指挥所转移到离前沿阵地只有200米的老鹰寨,对敌人的一举一动都看得清清楚楚。敌人在进攻中,由营以下军官组成敢死队,旅、团指挥官赤膊督战,对畏惧不前者就地枪决。飞机炸,大炮轰,激战从早到晚,我军阵地屹然不动,敌人付出惨重代价,未能前进一步。
这天晚上,敌人一反常态,硬是赖在我阵地前面不肯退走。这一反常现象引起我军的关注。当晚许世友和师政委陈海松一起到75团的青山阵地巡视,只见敌军阵地内亮光闪烁,忽明忽暗。看到这种情况,陈海松风趣地说:“刘湘、唐式遵可以用督战队制止他们的士兵向后退,但是没有办法不让他的‘双枪兵’吸大烟。”
“这倒是给我们提供了一次练习夜间射击的机会。”许世友说罢,顺手从战士手中接过一条步枪,“叭、叭、叭”就是三枪,随着枪声,敌人阵地上的火光熄灭了一片,接着传来了一阵嚎叫。
许世友对75团团长韩东山说:“立即通知部队,把神枪手组织起来,哪里有火光就往哪里打,下半夜在派小部队袭击敌人,抓俘虏摸情况,决不能让敌人在阵地前安安稳稳地过夜。”
第二天,许世友从指挥所里向外看,只见山坡上、山沟里、到处都是敌人,象数不清的狼群,向我阵地上扑来。快到阵地前沿了,我们的火器一齐开火,猛烈的火力象一阵狂风暴雨扫向敌人,成群的敌人纷纷倒下。但是后面的敌人还是向上涌,有的竟冲到我们的堑壕。我军战士、干部抱着与阵地共存亡的决心,大刀在阳光下闪着白光,两军兵械相接之处红花花的,也分不清是刀尾的红布,还是鲜血。
当我军在大面山、青山与敌人激战的时候,一股敌人从73团和75团之间的结合部突了进来,先头已进至师指挥所右侧的山脚下,情况十分危急。许世友决定反击这股敌人,在电话中对74团团长潘幼卿说:“按照预定方案出击,坚决把突进来的敌人吃掉。73团和75团用火力支援你们。”
反击的号声响了,许世友向陈海松交待了一下情况,就带着直属分队参加反击去了。我军反击的队伍如潮水一样压向敌人,枪声、炮声、战士们的喊杀声,震天撼地。一个敌军指挥官正挥舞着手枪大喊大叫,许世友飞身过去,劈头就是一刀,也不知道是刀太快,还是砍得猛,那家伙的头向山坡下滚出去好远,他的身子还踉踉跄跄地向前跑了好几步。一场血与火的拼杀结束了,漫山遍野都是敌人的尸体,突进来的敌人被全部歼灭了。
敌人的进攻力量消耗殆尽了。被逼着再冲上来的敌人以精疲力竭,一个个象喝醉酒一样摇摇晃晃、东倒西歪。傍晚,25师发起全线反击,师团干部带着部队一起杀向敌人。敌人溃不成军,狼狈而逃。全师一气追杀七八里,直把敌人赶到白沙河边,才返回阵地。
讲完这3次拼杀过程后,许世友停下脚步,对我说:“万源防御战,是我一生中经历过的一次规模最大、时间最长,也是极为残酷的坚守防御作战。我军经过70余天的艰苦奋战,挫败了刘湘主力十几万人的多次猛攻,大量地消耗了敌人的有生力量,粉碎了敌人妄图消灭我军的企图,为全面反攻创造了有利条件。”
许世友停了一停,满怀深情地说,在过去的作战中牺牲了很多优秀的干部、战士,打出来一个新中国,那是值得的。这次是为中越两国人民友好而战。我们必须发扬过去那种敢打敢拼的战斗作风,英勇杀敌,打出一个和平的边界,打出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我们不要越南的一寸土地,但我们也不能放弃我国的一寸土地。我们这次作战是有限目的、有限时间、有限空间的作战,达到惩罚黎笋集团的目的就撤军回国,守住我国的南疆。
说到这里,许世友抬起头向南方远眺,目光中充满了坚定、果敢和勇敢、又饱含着对未来美好的遐想。他象是对我,又象是对自己缓缓地说道:“我们不愿意打仗,但我们不惧怕战争。”
第04章 秣马厉兵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古今中外的军事家,都知道军队主动权的重要性,充分准备是掌握主动权的重要一环。作战之前,他们都很懂得并高度重视战前准备工作的重大意义。许世友是一位久经沙场的名将,他十分清楚准备工作与作战的胜利有着密切的关系。为了实现他严惩越南侵略者,彻底完成中央军委给他的任务,写好自己战争生活史的最后部分,他对准备工作抓得很紧。
根据军委的战略意图,按总参谋部规定的时间,他首先把参战部队调到战场附近,进行临战训练。在这期间,各级指挥员和各级领导机关进行各项准备工作。
战前的准备工作,在党中央、中央军委、各总部领导下,在广大群众和地方各级政府的支援下,经过广西前线广大指战员的万众一心的努力,制定了作战计划,补充了兵员和物资,有针对性地进行了战前动员和临战训练,开设了指挥所和后勤补给、修理、救护设施。各项准备工作在战役发起前不能说进行得很充分,但可以说做到了基本就绪。
云集边疆
1978年12月中旬,许世友指示:“广州军区参战各部队,按军委规定的时间,从现住地出发,向广西边疆地区开进,按时到达,不得有误。”司令部按照这个指示,先在司令部进行传达,尔后组织各部局完成各自的行动文书,组成整个的行动计划,组织各部队行动。许世友认为,这次除一个单位是徒步行军外,其余各参战部队都是摩托化开进或者是铁路运输,这一特点,就决定了道路、桥梁成为这次开进的主要保障。途中的主要障碍是珠江的东江和西江,为了安全,也为部队通过的快,许世友决定在这两条江上架设浮桥。这两条江都比较宽,东江水面宽400米左右,西江主流和支流共1000多米宽,水流湍急,波涛起伏,流速一般为每秒1.8米,要想架通浮桥,必须集中全军区的舟桥部队及器材,为此研究拟定了架桥计划,指定了每一座桥的组织指挥人员,各舟桥部队到达指定地点后,由被指定的架桥指挥员组织指挥架桥。这些工兵不愧是开路先锋,先后花了25个小时,3座浮桥就出现在珠江江面上,按时完成了架桥任务。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是历来军事行动的一条原则。许世友认为,现在不但是粮草要先行,由于军队大多是摩托化开进,油料供应和修理已成为顺利开进的重要条件。军区后勤部为此派出大批干部和分队,在沿途设立粮油供应站、车辆加油站、修理站、卫生防疫站、保障各路部队顺利开进。为了顺畅通信和指挥不间断,司令部制定了通信联系计划,规定在开进中15瓦电台保持长期守听,无特殊情况不发讯。许司令员指示:“兵不厌诈!要尽量迷惑敌人。旅以上留在营区的留守电台仍保持正常发讯,以迷惑敌人。有线电通迅由各部队派出人员沿途设立通话点,有事就在这个点上通讯。为了保密,行动开始后,各部队一律使用新的代号。”
按照许司令员、向政委批准的开进计划,这次摩托化开进是以旅为单位组成一个梯队。各部队先后于12月中旬出发,向广西各自的集结地域前进。各部队接到命令后,登上军区加强配给的汽车和自己建制内的车辆,从各自的营区出发,一个旅象一条上百公里的长龙蜿蜒曲折向广西运行,数十条长龙向广西边疆集结。军区行动命令中明确规定,通过广州市的每个部队,必须与黄昏前在广州市北郊吃饱饭、加满油、修好车,于22时至第二天的4时之间通过广州市。按照许世友的意图,我们在一天晚上检查一个旅通过中心区的情况,这已经是第五个通过广州市区的单位了。我站在路边的一个高坎上,有部队派出的调整哨,秩序很好。大家边看边议论,有人说这次野营训练,真象个样子,到底是正规军。有的人说不是野营,过去的野营从不走大城市。有一位身穿旧军装的转业军人,很有把握地说,我肯定这不是野营。大家都转向他看,有人问:你为什么说这不是野营?这位同志说:“你们注意看了没有,这以是第五批了,每批都是同样的汽车牌子,难道这五批都是一个单位吗?”他又继续说:“这些车牌子字头都是广西的,我在广西当过兵,我知道,难道这些都是广西军区的?”我回来后,第二天向许世友汇报了检查的情况,也谈到了我听到的群众议论。许世友听后说:“中国能人多!”
除了在公路上行进中的这数十条长龙外,还有数百条铁道上的火车长龙。有的列车载着大型机械:推土机、空压机、挖土机、发电机……都用缆绳把它们和火车车厢固定起来,用木头把轮胎垫稳,每台机械有一位战士管理着,火车鸣着长笛向广西奔驰。有的列车载着坦克,不象大型机械那样高低不平,七长八短,而是非常整齐,不但坦克车体摆得整整齐齐,形成一条直线,就连坦克炮口的高低也是整齐划一的,真象一串大乌龟,趴在火车的平板车上,它的雄姿给人以威严的感觉,有着军队的威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