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心武揭秘红楼梦-第2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著书黄叶村。”诗里提到“著书”,当然就是指写作《红楼梦》。曹雪芹去世后敦诚悼念他的诗里说“开箧犹存冰雪文”,那珍藏在敦诚箱子里的“冰雪文”,可能就是一部一百零八回的《红楼梦》稿本。敦诚用“蘅门僻巷愁今雨”来形容曹雪芹著书的环境,用“废馆颓楼梦旧家”来概括《红楼梦》的内容。敦敏则在诗里提及曹雪芹生活中的遭遇:“秦淮旧梦人犹在,燕市悲歌酒易醺。”这种意思表达了一次还不够,另一首诗里又说:“燕市哭歌悲遇合,秦淮风月忆繁华。”从中可以推知,曹雪芹生活中既然有与“旧梦人”“悲遇合”的经历,他一定会以假语隐入到《红楼梦》的文本中,那就是故事发展到这个阶段时,宝、湘终于遇合并从秦淮转移到“燕市”,不堪回忆,长歌当哭。
这一回会写到,宝、湘是在听到一个消息后,才决定从江南返回北京的。就是老忠顺王殒命以后,他的儿子承袭了他的爵位,但没过多久,皇帝就治了新忠顺王的罪,把忠顺王府满门抄斩了。傅秋芳在抄家的进入时,点燃屋里帐幔,把自己火葬了。有人会说,你是不是编故事编得走火入魔,想哪儿是哪儿了。还是那句话,曹雪芹《红楼梦》的个文本点,叫做“真事隐,假语存”。在真实的生活当中,雍正六年,雍正皇帝派去抄没曹家的官员,叫隋赫德,当时好风光啊,曹的江宁织造官位,让他取代了,曹所有田产房屋人口,雍正全赏给了他,五年以后,即雍正十一年,雍正却又对隋赫德加以惩治,下圣旨宣布将他“著发往北路军台效力赎罪,若尽心效力,著该总管奏闻;如不肯实心效力,即行请旨,于该处正法”。曹也没隋赫德惨啊,没有流放到边陲,到乾隆登基后,尚能回到内务府去任职。因此,书里写到忠顺王府到头来也被皇帝打击,是有生活中的例子可循的。
宝玉和湘云,在忠顺王府垮塌后,秋风中,从南方又回到京城,乞讨为生。他们走到昔日他们生活过的府第门前,宁荣二府已经被皇帝赐给了另外的贵族,门口又是车马、轿子一大片,达官贵人进进出出,“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在这一回,可能会交代出李纨和贾兰的情况。在宁荣二府陨灭以后,他们迁出稻香村在城里置房安顿下来,贾兰在科举考试武举中名列前茅,得到官位,李纨被封为诰命夫人,但刚披上凤冠霞帔便喜极倒地身亡。
根据脂砚斋的一条批语我们可以知道,曹雪芹的全书的结构有一个特点,叫做“用中秋诗起,用中秋诗收”。第一回就有好几首中秋诗。全书里最后的诗,还是中秋诗。到这一回,应该是元春省亲后的第五个年头的中秋节了。在京城流落为乞丐的宝玉和湘云,苦中作乐,对月吟诗。
前面第三十一回,回目下半句是“因麒麟伏白首双星”,历来让读者、论家煞费猜疑。因为一对金麒麟,就埋伏下一个结局,会出现一对白发相守的夫妻——“双星”在过去就是夫妻的意思——那么这对白发夫妻是谁呢?难道是贾宝玉和史湘云?从两个金麒麟的走向上看,史湘云原来有一个,后来贾宝玉送给卫若兰一个,卫若兰牺牲后,大点的金麒麟又回到了贾宝玉那里,贾宝玉经历过牢狱之灾,史湘云曾被当街发卖,他们能够把各自的金麒麟保留下来吗?如果一度都被掠走,又是怎么奇巧地分别重获?我们现在很难把曹雪芹设计的那些细节复原,但是,我们可以意会到,两个金麒麟,到头来成为宝玉、湘云生活在一起的命运绾系物,可是,他们邂逅时,都还不到二十岁,怎么会以“白首”来称谓呢?唯一的解释,就是他们那时候讨来的残羹剩饭缺盐少酱,身体里盐分都不够,一个成了白毛男,一个成了白毛女,自然也就可以称为“白首双星”了。第三十一回回目中的伏笔,在跨越七十几回以后,才得到兑现,确确实实是“伏延千里”啊!
第一百零七回,回目可能叫做《饥怡红寒冬噎酸齑病枕霞雪夜围破毡》。当年贾宝玉的生活是吃什么有什么,不想吃什么也有什么。第十九回,他偷偷地让茗烟陪着他到了袭人家,袭人一看,自家炕上虽然过年也摆了很多吃的,却没有一样配给宝玉吃。“寒冬噎酸齑,雪夜围破毡”这十个字,就是第十九回写到“袭人见总无可食之物”的时候,脂砚斋告诉我们在“下部后数十回”一定会有,可以“对看”感叹的。因为长期缺盐,所以见到一些别人扔了的酸菜渣滓,他们也会如获至宝;冷得不行,就捡一个破毡子围在身上。
曹雪芹不会只写宝玉、湘云的沦落,在第一回的《好了歌解》里,就一方面说出盛极而衰的世相,一方面也道出“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昨日黄土陇头送白骨,今宵红灯帐底卧鸳鸯”,“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等诡谲的政治社会怪相。宝玉、湘云冷眼看世相,既会看到贾雨村、赖尚荣“因嫌纱帽小,致使枷锁扛”,也会看到贾兰、贾菌爵禄高登趾高气扬。。
除了人生两极,他也会写到中产阶级的生活图像,比如说写到宝玉和湘云在闹市偶然地看到贾芸和小红去商店买东西,他们能认出小红和贾芸,小红和贾芸却不会去注意旁边的乞丐。宝玉和小红离得很近,却俨然属于两个世界。我对这样的细节的推测也是有根据的。第二十五回,写到在怡红院里,宝玉早上起床以后,想起来头天有一个丫头趁别的丫头都不在,给他倒了一杯茶——这个丫头就是小红,小红因为倒了这杯茶,付出了惨痛代价,被其他几个丫头嘲骂一顿——宝玉隔着花枝,看见有个丫头在那儿出神,就是昨天给他倒茶的那个丫头,“待要迎上去,又不好去的”,这个地方脂砚斋就有一条批语:“试问观者,此非‘隔花人远天涯近’乎?”“隔花人远天涯近”是元代王实甫的《西厢记》里面的一个句子,非常优美,也非常有哲理含义,什么叫“隔花人远天涯近”?其实就是“隔花人近天涯远”的更巧妙的说法,我和你只隔一枝花儿,我们的距离很近,但是,如果我们属于不同的阶层,属于互不相干的人,那么,我们之间的距离就好比天涯那么远。根据前面这条脂砚斋批语,可能到这一回会写到这样的情景,令人无限感慨。而他们不仅看清了小红、贾芸,也听见了两口子跟其熟人在商店门口的寒暄交谈,交谈中,提到李纨乐极生悲,贾芸讲起头年去稻香村求李纨救助巧姐,李纨不积阴骘的情况,大家对李纨没有同情,只有嗤笑,宝、湘无意中从旁听到,心头五味杂陈。
最后就到了第一百零八回,回目可能叫做《神瑛顿悟悬崖撒手石归山下情榜俨然》。元春省亲以后的第五年隆冬,宝玉、湘云这对乞丐夫妇无法继续在城里城门旁、胡同口的堆子——半截墙的废墟——里生存,不知不觉走向郊区,看到一户农舍窗里透出亮光,他们就挣扎着走过去敲门,农舍的男主人和女主人对他们非常仁慈,热情款待。宝玉仔细一看这个农妇,依稀可辨,想不起来在哪儿见过,忽听那丈夫称这农妇“二丫头”,啊,想起来了,在给秦可卿送殡途中,到一处农庄歇息,当时见到过她啊!那一段故事里,宝玉离开农庄时见二丫头抱着小兄弟同几个小女孩说笑而来,曹雪芹写出一句话,叫做“贾宝玉恨不得下车跟了他去”,历来许多读者、论家惊异,何以如此言重?脂砚斋在二丫头出现时有条批语:“处处点情,又伏下一段后文。”注意,说的是“点情”而不是“点睛”。点什么情?不是亲情、爱情、友情,而是人世间最宝贵的同情、大怜悯、大接纳之情!二丫头是埋伏下来到最后要参与收拾全局的一个人物啊。到故事结尾,宝玉接触过那么多的生命了,再见二丫头,方知世上最纯之人,本在乡野中,从深刻的意义上说,宝玉从精神上,确实已经“下车跟了他去”。
二丫头夫妇接待了宝玉和湘云。史湘云冻饿得已经不行了,在二丫头家炕上结束了她跌宕起伏的一生。虽然是寒冬,土地都冻上了,二丫头夫妇和宝玉还是努力挖掘,把湘云埋在了门外一株树下。什么树?海棠树。象征史湘云的是什么?“葩吐丹砂,丝垂翠缕”,就是海棠花。刚埋好,忽然那树上绽出许多花蕾,飘出淡淡气息。。回到屋里,二丫头夫妇安排宝玉在另一侧屋里的炕上歇息,宝玉思绪万千,最后宝玉就听到空中有一僧一道召唤他的声音,他意识到自己原来是天界的神瑛侍者,下凡到人间,历尽了离合悲欢炎凉世态,现在到了重归天界的时刻,他就第二次悬崖撒手——也可以理解成二次出家——形成顿悟:所有的荣华富贵和盛衰更迭都是过眼烟云;但仅仅懂得这一点还是不够的,要进行终极叩问:“人生着甚苦奔忙?”要懂得,在过眼烟云的人生途程当中,什么是最值得珍惜的?就是那些没有被糟糕的政治、经济、文化所污染的灵魂,特别是那些社会边缘人物,男性如柳湘莲、蒋玉菡,还有就是一直被忽视的青春女性,而人生的终极意义,就是始终保持对无污染生命的尊重、欣赏、呵护,对弱者,对被侮辱与被损害的生命的大悲悯,对“世法平等”的不懈追求。。宝玉升华到天界,还原为神瑛侍者,而跟随他在人间经历了这一切的通灵宝玉,就还原为天界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的那块女娲补天剩余石,这块大石原来上面没有字,从人间游历一番回来,上面就写满了字,这些文字读下来,就是一百零八回的《石头记》,也就是《红楼梦》。在一百零八回的最后,有一个《情榜》,它是这样的:
情榜
绛洞花王
贾宝玉情不情
金陵十二钗正册
林黛玉情情薛宝钗冷情
贾元春宫情
贾探春敏情
史湘云憨情
妙玉度情
贾迎春懦情
贾惜春绝情
王熙凤英情
巧姐恩情
李纨槁情
秦可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