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新传-第3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奈何,对一位仅有21岁的中国少妇而言,相信对她的感情刺激是终生难以弥补的。有关回忆录中说到,陈洁如曾一度想到纽约市郊的赫德逊河自杀,张倩英因非亲眼目睹,并不愿意证实。
与张家两姊妹在纽约住了3年,心情一直不愉快的陈洁如,却感激张蕊英及张倩英对她生活上种种的照顾,及英文上的指导,1930年,决定独自到宾州念书。张倩英说,陈洁如是到宾州的学校念园艺学,她走后,大家就不太联络了,陈洁如学得如何,以及有没有毕业,张倩英都不记得了。因为她本人于1931年就回上海了。
张倩英回到上海后,大约一年多就听说陈洁如也回上海了。当时是1932年,她回国后很少与张家往来。张倩英说,1932年以后,陈洁如和外界很少联络,她开始不愿意见人了,但与张倩英的继母,也就是张静江夫人朱逸民倒还保持联络,张倩英偶尔从继母那儿听到一点陈洁如的消息。
张倩英是在法国出生,1917年随父亲与全家自法国迁往纽约,在纽约时母亲因车祸意外去世,张静江于1918年认识在上海的朱逸民女士,朱逸民当时17岁,而张静江则42岁,两人乃于1919年结婚。由于陈洁如和朱逸民是好朋友,因此当朱逸民嫁给张静江后,自然就常常到张家作客说起张倩英的父亲张静江,是一位值得一提的人物。张静江是1901年随清廷驻法公使赴法,任商务随员,1902年在巴黎独资经营通运公司,专销古玩、古瓷。从那时起他就开始捐助巨款给孙中山先生。1906年,又与吴敬恒(稚晖)等成立世界社,发行新世纪周刊宣传革命。1911年广州黄花岗之役,张静江也是捐款最多的几位之一。说起张静江对孙中山革命的捐献,是非常富有传奇性的。孙中山与张静江在赴欧船上邂逅,两人谈得很投契,张对孙的革命表示愿意无条件予以经济支持,如需款随时电示即汇,并以暗号A代表1万元,B代表2万元。。E代表5万元。后孙中山在河内需款很急,命胡汉民电A字并附孙长信,不数日1万元汇款即至,并叮嘱为了避免泄露军机,不必附信,不必报销,不必偿还。后孙又电E字,五万元汇款即至。令孙及国民党人无不感佩。1911年10月南京成立临时政府,当时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即提名他为财政总长,但被张静江谢绝。1914年,孙中山组织中华革命党于东京,又邀张静江任财政部长,毅然应允,但因不良于行,不克前往,即由次长廖仲凯代行其职权。一直到1928年张静江任浙江省政府主席,之后改任国民政府建设委员会委员长达9年之久,1937年赴瑞士养病。
从张静江的背景,不难想像朱逸民的飞上枝头,而在张静江家中往来的人物,均是具有军政或财政影响力的人士,陈洁如经常在张家作客,难免会认识些达官显要。而遇见蒋介石先生也并不足奇。
张倩英表示,因父亲在政界与商界的关系,家中往来的客人均是可叫出名字的人物,不过在当时她只有十几岁,又不懂中文的情况下,对父亲的朋友只是点头,没有什么特殊的印象。像后来宋子文一直追求三姊张兰英,三姊因有自己的朋友就拒绝了宋子文,陈洁如在张家认识蒋介石又经由张静江及朱逸民作媒,所以陈洁如与张家就较亲近。
1923年,张家5个女儿全回到了上海,大女儿张蕊英是23岁,二女儿张芷英是21岁,三女儿张兰英是19岁,四女儿张荔英是17岁,五女儿张倩英是13岁。这5个女儿都是陈洁如在张家串门子时认识的。陈洁如虽然跟她们姊妹及继母都年龄相若,但还是跟继母朱逸民来往较多。只有1927年到1930年的3年在纽约共同的生活,才使张倩英对陈洁如的个性稍有了解。她回忆当时,觉得陈洁如人很好,性格又温顺,话很少。每天总是独自一人在家中,期待着上海的家书,盼望着整个事件有个转机,能够立刻回到中国大陆。每日等着、等着,得到的均是不利于她的坏消息。可以想象那个时期陈洁如翻腾的心情,激动的情绪,都是一般人无法忍受的,但她忍了,忍受了一辈子,直到盖棺论定。
目前陈洁如的历史见证人多已作古。张家五姊妹中,张倩英的三姊张兰英尚活在北京,今年已90岁,但与陈洁如没有多少接触。现能够说出一些陈洁如当时情况者,除84岁的张倩英外,就是95岁在台北的陈立夫先生。张倩英已着手准备出版自己的回忆录,所以谈论陈洁如部分不多,但她说:“立夫比较熟悉情况。”
因张倩英的成长背景及所学的服装专业,使80多岁的她,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要年轻20岁。她身上穿戴的服装全部由她自己设计。如果给张倩英一块布料及一个胶带,她可以变成各式各样的服装;再给她一卷缎带及一个胶带,服装上的配饰就产生了。照片中她脖子上所戴的白色环形首饰就是由她自己设计的。环形首饰中,她用美国去年发行的(又鸟)年邮票贴在中间,立即凸显出“中国味”来。张倩英的奇想,因她自己属(又鸟),挂在身上,可以常常告诉朋友她的喜好与年龄。
张倩英设计的服装曾带给大家许多的惊奇,经过多年在纽约及上海的设计生涯,使她建立了自己的服装设计风格。
虽然张倩英已80多岁,但记忆力相当惊人,且至今尚无须戴老花眼镜。
她述诉往事,历历如昨。她说,当1933年回到上海后,就开始自己设计服装。1936年抗战前她到了瑞士,又于1937年赴美,再度进入纽约的服装设计专业学校攻读,于1938年结业,之后就在纽约自己经营了一家服装设计店。另外,在上海也经营了一家服装店,店名Tsingi就是“织锦缎的彩虹”意思,这是她的商标,也是她名字的缩写。
张倩英的服装设计观念是来自中国生活时的感觉。她说,在中国什么衣服都是定做的,因此自小就在一直寻找可能的东西来搭配衣服的想法。有了这种哲学的观念,使只有4尺多高的她,从不去想自己是那么矮,什么东西都太高,只是直觉地想,自己要如何去配合。而服装设计的工作,已使她习惯和高人打交道,甚至许多的纽约模特儿。
事实上,1938年,在纽约,张倩英的名气要比她人高,这个小女人完全显示不出自己实际年龄,只有在她诉说自己的故事时,才知道她经历过比许多人都更丰富的岁月。
1939年10月,纽约《太阳》杂志发表有关张倩英服装设计的报道。报道上指出,她有时会设计一款服装配合一个中国古老的刺绣,有时她会用中国古老的箱锁作为大衣的扣子,处处表现出她的中国风格。
1943年报纸上又形容张倩英是“第一个中国专业服装设计师在纽约自己开业”。1945年3月8日在纽约时装发表会上,她又是第一位华裔的设计师设计结婚礼服,而且是使用中国古老服装的观念。
在开业期间,她有两位有名的好莱坞名星客户,之后也一直是她的好朋友,一位是演员AnnamayWong,一位是有名的服装杂志vogue摄影师ToniFrissell。
1944年她在纽约时,受了父亲张静江的影响,对抗战中的祖国非常关切,经常参加募款活动,就在一个募款晚会中认识了她的先生林可胜博士(RobertLin),两人的爱国情绪让他们结为夫妇。林可胜曾于1942年至1944年在美国受训,担任军医总视察,两度获美总统授勋。
说起林可胜先生,许多人应该知道,他曾当选为中华民国第一届中央研究院的院士,是军医界的前辈,国防医学院于1949年5月在台湾复校,也是林可胜全权负责,至今国防医学院尚挂有林可胜的纪念照片及史迹。
张倩英谈起林可胜就展开笑容,虽然林可胜己于25年前(1969年)去世,但她就像谈论一位刚离开家出去旅行的亲人,那么的关心、体贴,及真诚。
林可胜出生在新加坡,父亲林文庆,曾任私立厦门大学校长。1919年毕业于英国爱丁堡大学内科、外科学士,1920年获该校哲学博士,旋入芝加哥大学研究1年,并为洛克菲勒基金会研究员,1924年又获爱丁堡科学博士学位。同年应北平协和医院之聘回到中国,1927年创立中国生理学会兼任生理学杂志主编,1928年任中国医学会会长。
1932年日军侵上海,林可胜组队南下救死扶伤,组织12支医疗队救治伤患,1937年又组红十字会总会救护委员会,旋成立救护总队,先后派遣百余分队于各战区。
1944年12月林可胜自纽约口到中国,即任中央研究院医学研究所筹备主任,1945年夏天,又任联勤总部军医署署长。1946年时,与张倩英已交往两年,张毅然放弃了自己正处于颠峰的服装设什事业而回上海,和林可胜结婚。当时是林可胜的第二次婚姻,林有一个儿子现在牙买加,但张倩英与林可胜并没有子女。结婚时,张倩英36岁,林可胜50岁。
自张倩英结婚后,就信守中国传统嫁(又鸟)随(又鸟)的观念,不再东奔西跑,而跟随着林可胜。1948年当林可胜将国防医学院迁往台湾复校时,张倩英也到了台湾,这是她第一次到台湾,1949年,林可胜辞职赴美讲学,张倩英回忆说,当时住在台湾大约一年的时间。
1949年林可胜到伊利诺大学担任客座生理研究教授,1950年又到内布拉斯加州的克雷顿大学医学院担任生理药理学教授兼主任。自1952年受聘于印
第安那州艾尔卡特镇的迈尔斯药厂,此后,张倩英就定居在这个小镇。
1969年夏天,林可胜因食道癌逝世,所有张倩英的亲朋好友都劝她搬回纽约,因那里还有她许多当年做设计师时所交的好友。但张倩英固执地说:“我喜欢用自己的步调、方法,去做我喜欢做的事。”她是不愿离开与林可胜共同建立的家。
婚姻生活几乎终止了张倩英的设计生涯,所居住的小镇也无法让她发挥设计才能,但至今张倩英仍然在自我设计,她的穿着,她的家仍然反映着她个人独特的设计风格,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