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其他小说电子书 > 金陵新传 >

第298章

金陵新传-第298章

小说: 金陵新传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厅里静静的,人们都关心地望着周恩来。

周恩来客气地微笑着打量了科恩一眼,瞄了瞄那蓬松飘垂的长发,说:“看样子,你也是个嬉皮士■。”

周恩来继而把眼光转向大家:“世界的青年们对现状不满,正在寻求真理。在思想发生变化的过程中,在这种变化成型以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事物。这些变化也会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是可以容许的。我们年轻的时候,也曾经为寻求真理尝试过各种各样的途径。”科恩正是大学二年级学生,学的是历史和政治学。他原以为在这个最革命的国家,听它的总理评价嬉皮士,一定会听到那种“资产阶级的”、“颓废的”、“没落的生活方式”之类的训词,结果,出人意料。周恩来并没有用革命的大道理训人,还表示出十分理解当代青年的思想。科恩不由自主地为周恩来所折服,钦佩而信服地听着。

周恩来又将眼光转向科恩:“要是经过自己做了以后,发现这样做不正确,那就应该改变。你说是么?”

科恩耸耸肩,友好而诚恳地笑着点了点头。

周恩来略略停顿,又补充了一句:“这是我的意见。只是一个建议而已。”周恩来这番话,在第二天,几乎被所有的世界大报与通讯社报道。4月16日,科恩的母亲从美国加州威斯沃德托人通过香港,将一束深红色的玫瑰花送给周恩来总理,感谢周恩来对她的儿子讲了一番语重心长的话。

事后,基辛格评论说:“这整个事情是周恩来的代表作。跟中国人的所有举动一样,它有许多层意义;描画得光彩夺目的表面是最不重要的部分。对这些美国青年的邀请的最明显的意义是:它像征着中国已承担了和美国改善关系的义务;而更深一层的意义是:它保证——比通过任何渠道发出的外交信息都更有份量——现在肯定将被邀请的使节将来踏上的是友好国家的国土。”“由于这些选手不可能代表某一种政治倾向,这做法更加具有吸引力。这样中国就可以在根本不可能刺激美国评论界的情况下表明它的真意。”被称“乒乓外交”的这段历史,充分展现出了周恩来外交艺术的智慧与才华,被誉为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

第六节钓鱼台神秘来客尼克松派遣基辛格秘密访华1971年7月9日下午1时许,一队轿车由木挥地向北转驰三里河路,再向西缓缓驶进一个并不十分起眼的园门,车队在一座楼前陆续停下,年轻的服务员,笑容可掬地接待了一位神秘客人。数天之后,当这位客人离开了北京,在世界舆论的一片喧哗声中,他们才知道这位客人叫基辛格。

基辛格,曾任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时任美国总统的国家安全事务特别助理。在他受尼克松聘用以前,与尼克松素无瓜葛,甚至反对过尼克松。到白宫以后,他以自己充沛的精力和过人的才华,纵横捭阖,横议朝政,很快成了美国第二号炙手可热的人物。他这次秘密来华,是为美国总统尼克松的正式访问作准备的。

周恩来派出按应人员按照事先计划,基辛格这次试探性的访问,要绕道巴基斯坦,乘坐巴航的飞机悄悄进入北京。

1971年7月7日晚,充满伊斯兰风格的巴基斯坦总统府宴会厅金碧辉煌。

叶海亚总统正在这里设宴招待中国客人,执行接待基辛格的秘密任务的我国外交部代表章文晋、王海容、唐闻生、唐龙彬和执行领航任务的领队徐柏龄、领航员刘志义、随机报务员王今亮和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张彤应邀出席宴会。巴基斯坦出席作陪的有陆军参谋长哈莱德将军、外交秘书舒尔坦,以及国务秘书、安全委员会主席等军政要员。

宴会上,叶海亚总统高度赞扬了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为发展中美关系所表现出的政治家和外交家的伟大气魄。叶海亚总统是中国人的朋友,也是美国人的朋友,他为自己能得到中美两国领导人的信任,为发展中美两国友好关系而传递信息、安排会晤感到荣耀。

这段时间,在叶海亚的亲自安排下,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张彤被特别允许自由出入总统府。张彤将中国领导人的信件直接转给叶海亚总统。叶海亚亲自记下要点,然后放进总统专用信封,经双层密封后由信使携往美国,交给巴基斯坦驻美国大使希拉里。希拉里无权启封,必须亲自当面交给尼克松或基辛格。

当不久前确定了基辛格将由伊斯兰堡秘密飞往北京后,叶海亚又亲自安排、亲自过问具体计划,指定由外交国务秘书(相当于外交部长)舒尔坦·汗具体负责。计划之中的每一个细节,叶海亚都要过问与推敲。叶海亚不但提供了巴航的波音707专机供秘密飞行使用,还委派他所信任的专用的飞机驾驶员来驾驶。

7月3日,周恩来派出中国的伊尔18型专机将徐柏龄、刘志义和王令亮三人秘密送到巴基斯坦首都拉瓦尔品第。为了不引起外界猜疑,那架专机立即飞回北京。徐柏龄等三人在戒备森严的军用停机坪下了飞机。巴方已经做好准备,未经任何检查手续,便在恰克拉拉基地司令陪同下,乘坐中国驻巴大使的汽车直接驶往中国大使馆。7月4日,中国领航小组同巴方飞行员在中国大使馆晤面,周密地研究了试航计划。中方人员详细地向巴航飞行员介绍了飞行航线,导航设备和机场情况。7月6日,巴航派出一架波音707专机,由巴航飞行员驾驶试航北京,在中方人员领航下安全地在北京南苑军用飞机场降落。

这时,根据周恩来总理的安排,外交部的代表章文晋、王海容、唐闻生、唐龙彬4人已经在南苑机场等候。飞机加油后,立即飞回拉瓦尔品第,顺利地完成了试航任务。

宴会间,当叶海亚总统得知徐柏龄曾经多次为周恩来总理驾过专机时,风趣地说:“倘若周总理访问欧洲途经巴基斯坦,我们一定热情邀请他来巴基斯坦访问。他要是不来,我就命令所有歼击机起飞拦截,将周总理座机迫降在伊斯兰堡。你可以报告周总理,我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巴基斯坦人民想念他。”

这个军人出身的总统,以他特有的方式表达了他对周恩来总理的热爱与倾慕。

当基辛格秘密访问北京的消息正式公布以后,不少西方报刊说叶海亚总统通过安排基辛格秘密访华而得到了多少好处,这纯属揣测与编造。叶海亚亲自安排了这次现代外交史上最有名的遁身术,为这个复杂而冒险的计划绞尽了脑汁,却并没有对中国或美国要求任何报答。

博士“病”倒伊斯兰堡一架波音707飞机在太平洋上空飞行。

机舱里挤满了各种电子设备。一眼就看出,这不是客机,是一架军用战术指挥飞机。座椅并不舒服。基辛格带的随行人员有助手温斯顿·洛德,年纪轻,笔头快,博学多才;国家安全委员会的中国问题专家约翰·霍尔德里奇,职业外交官,会讲中国话,曾在美国驻香港总领事馆和东南亚其他地方工作过;亚洲问题专家理查德·斯迈泽,公认是国务院主要的日本问题专家;还有特工人员约翰·雷迪和加里·麦克劳德。

长得块头很大的霍尔德里奇挤在机舱里很不舒服,不满地抱怨:“窝囊!怎么坐这样的一架破飞机。哪像代表美国去执行使命,倒像是去丛林里空投间谍。”

斯迈泽都哝:“就是这架飞机,还是好不容易从战术空军司令部调来的。”“国务院的家伙对我们就是看不顺眼,”洛德也在慨叹,“总统要了两架飞机去圣克利门蒂,这无可非议。阿格纽要一架飞机去非洲闲逛。莱尔德不早不晚也在这时要飞机去视察防务基辛格幽默地插话:“这是上帝考验我们,让我们坐很不重要的飞机,去作很重要的旅行。”

在整个行程中,基辛格都与华盛顿保持着机密的电讯往来。为了迷惑人,基辛格化名“首长”,把中国人叫“主人”。

基辛格在巴基斯坦停留与转飞北京的安排,都是通过中央情报局的保密电讯由美驻巴大使法兰跟叶海亚总统精心策划的。

为了使基辛格在巴基斯坦摆脱到处会遇到的高级官员礼节性的拜访,将由叶海亚表面上邀请基辛格到一个山间别墅进行秘密会谈。可是这样做,基辛格在巴基斯坦的停留时间就不得不定为72小时。而按照公布的行程表,基辛格在巴基斯坦只停留48小时,大致相当于他在印度的停留时间。当时,东巴基斯坦正发生战乱,大批孟加拉难民涌入印度。按国际惯例,在巴基斯坦比在印度多逗留一天就会被理解为偏袒巴基斯坦,从而引起新德里,引起美国官方机构、新闻机构,尤其是国会的反应。那样做叶海亚就得两天不露面,这就有从巴基斯坦方面泄露机密的风险。

怎么办呢?

为了避免上述的种种麻烦,基辛格只好自己想办法,准备到达伊斯兰堡后装病称肚痛;还需要装得越痛越厉害。这样,叶海亚总统就在晚宴上出面邀请他到位于穆里北边群山中的纳蒂亚加利总统别墅去休养。以此为借口,基辛格就能在巴基斯坦多停一天,而使他有两天时间,可以实现秘密访问北京的计划。这样做,也还有难题要解决。那就是,基辛格“病”了,怎么能够阻止大使馆的医生尽责赶来给他治病?又怎能限制那些经过多年外交训练的大使馆人员不去看望基辛格而听候指示呢?

精明强于的法兰大使还是想出了办法。法兰准备在基辛格到达之前,将他的几个要员设法打发离开。法兰把自己的计划用密电汇报说:准备让医生出差,不在伊斯兰堡。hushi就不难对付了;让副大使去欧洲休假,让美国开发署长回国探亲。让那些敏感的人士尽可能都不在。事后,基辛格回忆道,“在长期卓越的外交史上,一位大使因总统的代表来访而把他的全部要员赶出城去,居然引以为自豪,而且他还因为很有办法而受到华盛顿表扬,这是破天荒第一次。”

可是有趣的是,还没有到要装病的时候,基辛格却真的病了,7月7日晚间,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