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其他小说电子书 > 现代合格父母过12关 >

第16章

现代合格父母过12关-第16章

小说: 现代合格父母过12关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第四步:   
  ………………………………………………………………………………………………………………………………………………………………………………………………………………………………………………………………………………………………………………………………………………………………………………………………………………………………………………………………………………………………………………………………………………………………………………………………………………………………………………………………………………………………………………………………………………………………………………………………………………………………………………………………………………………………………………………………………………………………………………………………………………………………………………………………………………………………………………………………………………………………………………………………………………………………………………………………………………………………………………………………………………………………………………………………………………………………………………………………………………………………………………………………………………………………………………………………………………………………………………………………………………………………………………   
  请您按照以上步骤一次实践练习后,再认真填写以下内容:   
  您觉得实践效果如何?   
  还有哪些细节需要调整?   
  通过这次操作练习您的收获是什么?   
  冲过了第五关,让我们一起进入第六关……………         

第35节:第六关:〃好习惯〃是这样炼成的(1)         
  第六关:〃好习惯〃是这样炼成的   
  习惯的重要性,已经不言而喻。   
  有人说,习惯是一个人的第二个上帝。   
  而我的感觉是:习惯就像一双红舞鞋,让很多穿上它的人不由自主地旋转,想停也停不下来。所以,多希望,带我们旋转的这双红舞鞋,是能够带我们去自己想要去的地方,而不是和目标背道而驰。   
  一个好习惯,是怎样炼成的?   
  一个坏习惯,如何才能改变?   
  习惯是行为的模式和策略   
  从本质上来说,习惯就是一种行为的模式和策略。用NLP的原理来分析,模式和策略就是一个人完成一种行为的一连串程序和过程。   
  比如早上起来,你一定会按照你习惯了的程序完成穿衣、洗漱,喝水、吃早饭等一系列的动作。如果中间缺了一个环节,或者颠倒了程序以后,你会感觉不舒服。这就是你的习惯。   
  习惯因为被重复过很多次,所以它们已经成为一些固有的模式和策略,深埋在我们的潜意识里。   
  如果我们要培养一个好习惯或者改变一个坏习惯,那么首先要对这个习惯进行详细的解剖,了解这个习惯的组成部分。   
  比如我们先来确定一个好的看书习惯,可以包括哪几个组成部分:拿书、阅读、保持良好坐姿、记笔记、保持书面整洁等等。   
  习惯形成之前,如果我们就科学地按照正确的程序去组织以上这些环节,那么一个好习惯也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   
  但是更多的时候,我们没有能够按照一个正确的程序去在我们的潜意识里安装以上环节,所以,习惯就变得不尽如人意。等到发现习惯不够好的时候,习惯却已经很顽固了。   
  而我们模仿一个优秀的人,就是模仿他好的程序和过程。   
  好习惯是这样炼成的   
  好习惯自然是越早培养越好。不过不同的习惯,也有其形成的敏感期。敏感期一词是荷兰生物学家德·弗里在研究动物成长时首先使用的名称。后来,蒙台梭利在长期与儿童的相处中,发现儿童的发展也会产生同样现象,因而提出了敏感期的原理。这里我们来了解一些习惯形成的敏感期,:   
  语言习惯形成的敏感期:0…6岁;   
  秩序习惯形成的敏感期:2…4岁;   
  观察习惯形成的敏感期:0…6岁;   
  动作习惯形成的敏感期:0…6岁;   
  书写习惯形成的敏感期:3。5…5。5岁   
  阅读习惯形成的敏感期:4。5…5。5岁;   
  学习习惯形成的敏感期:6…9岁;   
  研究细微事物习惯的敏感期:1。5…4岁;   
  遵守规范习惯形成的敏感期:2。5…6岁;   
  如果我们能够抓住这些习惯培养的关键期,那么就可以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如何在这些关键期,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呢?   
  设计好的模式和策略   
  习惯既然是一种模式和策略。那么要想培养好习惯,先设计好模式和策略是必要。这就好比我们想做一件漂亮的衣服,先设计好款式是最重要的。   
  如果我们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卓越的,那我们就要去研究一些卓越人士的模式和策略,如果我们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成功的,那我们就要去研究一些成功人士的模式和策略,如果我们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优秀的,那么我们就要去研究一些优秀人士的模式和策略。他们是如何行动的呢?   
  研究之后,我们可以萃取出这些人士的卓越之处、成功之处或者优秀之处,然后把这些特点以程序的方式展示出来。比如一个学习优秀的人,他会具备什么样的学习模式、阅读模式、思维模式等等,然后把他们的模式以程序的方式展示出来。而这些程式正是我们所需要的。NLP学科就是专门研究这种萃取、展示、复制等方式的学科,如果有兴趣的家长,可以参考一下相关的资料,来帮助你更好地懂得如何去萃取优秀人士的行为模式。   
  当优秀人士的行为模式萃取出来后,我们还要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设计好适合自己孩子的模式和策略。这样,培养好习惯的第一步就完成了。所以培养好习惯并非是盲目的,而是应该有很明确的目标。         

第36节:第六关:〃好习惯〃是这样炼成的(2)         
  模仿,为培养好习惯提供了最方便的途径。   
  增加影响力   
  一个好的模式和策略已经摆在面前,如果让这个好的模式复制到你孩子的身上呢?你,就是承担复制任何的这个重要人物。所以,你对孩子的影响力很重要。   
  你对孩子有影响力吗?如果没有,那你如何去培养他的好习惯呢?所以,要让自己成为孩子心目中有影响力的人,也是很重要的。   
  其实,要增加自己的影响力,其中的奥秘有两点:   
  第一点我们在第五关已经作了很透彻的了解,那就是接纳。一个人之所以愿意被对方影响,那是因为对方对自己有足够的接纳程度;而要做好接纳这一点,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交心和交流非常重要。有些家长会问:我也很想和孩子交心和交流,但是我一开口,孩子就厌烦,就不愿意跟我交流,我该怎么办?   
  我们来看看什么是交心和交流。交心是要把内心最真实的感受反馈给对方。而交流呢,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如果父母想打开孩子的心扉,先说出自己的感受是很重要的。   
  第二点就是树立威信,如果你在孩子心目中没有丝毫的威信,那你又怎么能够影响到他呢?所以如果你希望你的孩子是优秀的,最好的途径是你本身是优秀的,如果你希望你的孩子是成功的,最好你自己也是成功的。   
  一个成天在麻将桌边度过时光的父母亲,又如何能够要求你的孩子成为一个爱学习、有理想、有作为的人呢?   
  所以,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言行一致是很重要的第二步。而你,是孩子最亲近的模仿对象。   
  另外,保证有足够的时间和你的孩子相处,也是很重要的。因为只有你,才能够承担起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责任。如果父母亲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长期缺席,那么,你又如何指望别人来帮助你完成这个责任呢?   
  正面强化   
  在这里,我们再次强调,一个人的潜意识是听不懂〃不〃字的。所以,如果你希望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最好的方法不是说〃不准乱丢垃圾〃、〃不准把书折起来〃、〃不要紧张〃、〃不要大吵大闹〃、〃不要和同学打架〃,而是要说〃把垃圾丢进垃圾箱里〃、〃把书放平整〃、〃要放松〃、〃要保持安静〃、〃要和同学友好相处〃。   
  如果孩子的行为表现不错,一定要及时地进行强化鼓励,甚至可以在行为出现的早期,采用一些特别的奖励方式来强化这些好的行为表现。如果孩子的行为有过失,如果没有大的危险性,可以暂时忽略,千万不要进行负面强化,因为负面强化正是对负面行为的一种强化,一旦建立起条件反射,要改起来就不容易了。   
  有个两岁的孩子,非常喜欢扔东西。刚开始的时候,只是无意间把东西扔在地上,结果他的父母就大声呵斥了他,他的脑海里对这件事情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结果,以后每次手里一拿东西,他就会扔到地上,而每当这个时候,他的父母总是不会放过他。有意思的是,他扔东西的行为愈演愈烈,到最后,把很多东西都扔到了抽水马桶里。尽管他每次扔了之后都会向父母认错,但是因为他的行为已经被负面强化了,所以他很难〃忘记〃这种行为带给他的感受,他会忍不住地去重复这行为。   
  所以一个孩子如果出现〃大哭大闹〃,你不必立即去大声地制止;如果出现〃啃指甲〃,你也不必去大声呵斥。在你表示〃忽略〃的同时,你只要在一边冷静地观察他,明白他这些行为背后的需求,然后在事后多关注他的需求满足就可以了。如果这时候你跳出去,那带来的后果必然是他不断地使用同一种方法去引起你的注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