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其他小说电子书 > 厚黑学完全使用手册 >

第63章

厚黑学完全使用手册-第63章

小说: 厚黑学完全使用手册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所有痕迹,否则你就完蛋了。

第四种情况是部属所求,举凡部属的要求,必然是有其难处,又或是合情合理,但无论你的官职有多高,所掌控的资源必定是有限的,即使是皇帝也无法满足每一个人的要求。一旦你面对着合乎情理而你又无法满足的要求,你将如何处置?除了你恰巧“聋”了,能找出第二个办法来才是怪事。

第五种情况是沉年积案,不管你到了哪个位置上,都会发现你的前任留给你的是一个烂摊子。如果你大刀阔斧,雷厉风行地把这些解决的话,那固然是好,但这意味着你必须要有着超乎你的职位的资源供你使用,至少你的前任就没有,有的话他早就把问题解决了,何苦还要等你来?如果你压根就没什么背景,那么千万别碰沉年积案,那盘根错节纠缠不清的潜在矛盾,你有多少顶乌纱帽也不够摘的。

第六种情况是上司授命,一旦上司认为某项工作非你莫属,那你就完蛋了。你做好了,不过是印证了上司善于识人用人,跟你没任何关系。倘若你没有做好,那就意味着你辜负了上司的信任,职业上就有了污点,从此在同僚中沦为笑柄,这让你以后如何混下去?

第七种情况是官场上的流言,流言这个东西,是官场上最美丽的风景,虽然内容有那么一点点肮脏下流,但却因为刺激了人性中最本能的欲望,任何时候一旦听到,人就会亢奋得无以复加。然而这种流言也恰恰是官场上最可怕的陷阱,一旦你听到了,那么迟早你会被拖出来被人求证,为了避免这不愉快的结局,劝你还是对这种流言碎语躲远一点的好。

第八种情况是官场上对你的评价。评价这个东西,是一个绝对主观,绝对与事实背离的存在,也就是说,甭管你多么地自信,别人私下里的议论于你而言定然是当头一棒。不要试图去弥补,事实上没人关心这些,也不要渴望这种状况会改变,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饶你是圣德君子,也须得经由公众唾沫星子的洗礼。

第九种情况是建议与要求,如果你的官位足够大,那么你每天都会收到无数条合理化建议,哪怕是一个不识字的文盲,也有着指点江山的迫切冲动。这些建议一旦你看了,这些呼声一旦你听了,于对方心里就会产生强烈的期待,而且这种期待百分之百地会落空,届时你的名声,就会顶风臭出十万八千里,你说你这又是何苦?

第十种情况是私友相求,官场上倒下来的官员,多数都是栽在这里,因为你无法拒绝多年的老交情,有时候甚至是亲人处心积虑地把你往火坑里推,若然你不答应让他们推你入火坑,则众叛亲离,骂名四起,你说你还怎么活下去?快点装聋作哑吧,拜托,这世道就是这么个模样,你得适应才行。

事实上,人在官场,所面临的危险前兆远不止这些,但就在这些陷阱里,栽进去的官员已经是车载斗量。正如聋字所表达的意境,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是有前兆的,与其等事情发生之后再行弥补,莫不如垂手静坐,闭目养神,就拿自己当泥菩萨好了。你纵千求万拜,我自不动如山,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少一事不如闭眼最省心。装聋作哑,闷声发大财,悠悠万事,唯此为大。

第94章 “聋”的实用价值

“聋”字诀,不是凭空出现的,它是官场中人无数血泪的总结和实践。

明朝的时候,有一个叫韩雍的人,他在巡视江西的时候,忽然有人报说宁王的弟弟来到,韩雍立即吩咐人说:“我正在病中,稍候一会儿才能出来见客。”而私下里,他已经命人立即去报告给当地的官员,告诉官员说宁王的弟弟来他这里了,并让人先搬了一张小桌子出来,然后他才装着萎靡不振的样子,出来见客。

宁王的弟弟一见韩雍,就急忙说道:“我是来向朝廷举报的,你们难道不知道吗,我哥哥宁王他要起兵造反。”韩雍侧过脸,把耳朵对着宁王的弟弟,大声说:“你说什么?我耳朵聋了,听不清……”宁王的弟弟提高嗓门,可韩雍还说他听不见,实在没办法,只好让宁王的弟弟把要举报的事情写在纸上。

然后,韩雍就将宁王弟弟举报哥哥谋反的事情向朝廷报告。朝廷大惊,派人下来追查,可是这时候宁王兄弟已经和好了,当初弟弟之所以举报哥哥谋反,是因为兄弟不和,现在兄弟和好,当然不再承认以前的事情了。所以宁王的弟弟作证说:“是韩雍这厮瞎说,我怎么可能举报我的哥哥?我哥哥又怎么可能谋反?这都是韩雍在造谣,你们绝不能放过他。”

于是韩雍就被披枷带锁,押送到朝廷上去,到了地方,韩雍把宁王弟弟的手书拿出来,说:“你们自己看,这是我瞎掰,还是他们哥俩折腾我?”皇帝看了,明白是怎么一回事,就释放了韩雍。

韩雍所面对的,正是官场上最大的风险,有权势的人今天闹得翻了脸皮,可明天他们又会搂脖子抱腰,亲如一家。你如果当了真,那可就惨了。幸亏韩雍此人深知人性,知道人这玩意儿是最靠不住的,一切以书面证据为准,这才保住了自己。

可是话又说回来,这个宁王,到底是不是真的要造反呢?

实际上,要造反的不是这个宁王,而是他的后代,一个叫朱辰濠的小宁王。那已经到了明武宗时代了,当时的宁王看武宗吊儿郎当,不上心思,就琢磨着取而代之,于是广开贤路,招揽八方英豪,不论是学文的还是习武的,但凡有点名气,宁王都请到家中,好茶好饭招待,以为自己的谋反之助。

这时候正是风流才子唐伯虎名闻于世的时代,话说那唐寅,书画双绝,诗才过人,又兼风流倜傥,名满天下。于是宁王热情地邀请唐伯虎去府上做客。唐伯虎高高兴兴地去了,到了地方,就发现情形不对头。宁王府中,厉兵秣马,瞧这架势马上就要起兵了。当时唐伯虎吓坏了,知道自己被卷入了造反大军之中,一旦宁王失败,届时朝廷追究“从贼”之人,他唐伯虎肯定是头一个,谁让他的名气太大呢?

怎么办呢?跑?怕是跑不了,宁王府中有许多武学高手,日行千里,夜奔八百,唐伯虎就算是再多长两条腿,也跑不过人家。莫不如请求回家?可是宁王既然已经把他给骗来了,还指望着靠唐伯虎的名头号召士林呢,岂会放他离开?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到底应该怎么办呢?唐伯虎想来想去,就剩下最后一个法子了:干脆我装疯算了,于是唐伯虎就疯了。

听说大才子唐伯虎发疯,宁王如何肯信?就亲自过去瞧一瞧。到了地方一瞧,只见唐伯虎光着身子,冲着大家兴奋得直乐,还不停地摆弄着自己的敏感部位。宁王看了这情形,心说唐伯虎真的疯了,我留着这么一个疯子干什么?快点把他撵出去吧。

于是唐伯虎终于脱身,他立即狂奔回家,躲藏了起来。不久,宁王果然起兵,但刚刚打到南昌,就被大儒王阳明单骑走马,调集兵民,轻而易举地给消灭了。事后追查从贼之人,发现唐伯虎借疯而逃,所有人不得不叹服这位大才子的过人智慧。

疯癫,显然是更高层次的聋。他人都疯了,自然也就听不见你的唧唧歪歪,你又有什么办法?但是大才子唐伯虎竟然被逼得装疯,可知这个官场,风险系数实在是太高。

然而,为什么这个宁王要造反呢?

这是因为,当时的明武宗天子,是个有名的混蛋皇帝,此人拿国家大事当游戏,经常率亲随出宫游玩,还和街头的地痞打架斗殴,十足的孩子气。当他听说宁王造反的时候,非但没有愤怒或生气,反而是大喜,居然带着一伙太监宫女,赶来弹压,拿战争当儿戏。他刚刚走到路上,突然听说宁王已经被大儒王阳明平定,当时就火大了,派了一帮太监去南昌城,务必要让王阳明放了宁王,大家要好好地玩上一玩。

于是,一伙小太监冲入南昌城中,唆使士兵到处抢砸,并提着王阳明的名字不停地骂娘骂祖宗。而王阳明呢,只能装听不见。反正别人怎么骂他,他都认了,但要释放宁王,让宁王再集结兵马大干一场,→文·冇·人·冇·书·冇·屋←这放虎归山的事儿,他是绝对不肯干的。

见王阳明拒不释放宁王,太监们大怒,就冲入府衙,指着王阳明的鼻尖破口大骂,王阳明全当自己耳朵聋了,笑眯眯地听着,命人拿过来从宁王那里缴获的一口箱子,打开来,里边全是太监们和宁王私通情报的书信。这下子太监们吓傻了,可是王阳明却没有难为他们,而是当着他们的面,将书信销毁。太监们松了一口气,都回去劝说明武宗,夸奖王阳明的德性。最终双方达成谅解,由王阳明将宁王押到南京,放出囚笼,和明武宗赤手空拳大打一场,这场乐子最后以明武宗勇擒宁王而宣告结束。

官场就是这么快乐,但首先,你能够有足够的智慧应对这荒唐之局。

第95章 “弄”的文化哲学

“弄”是人生至高无上的思想境界,任何人一旦达到这个境界,则游走八荒,横行天下,大小通吃,无往而不胜。

“弄”这个字,是由一个王字和下面的茅草所构成,它最早指的是君王两腿之间的肉嘟嘟,能够带给君王以无限的人生乐趣。但也有专家鄙视这种粗俗的文化观点,认为“弄”实际上是以君主的生殖器官隐指君主的私密后花园。

高雅的我们能够认同“君主的后花园”这个绝美的意境,在这里,弥漫着的是一种舒适、自在、无拘无束、放飞心灵的人性快乐。但是拥有这美丽意境的不唯是君主,平民百姓也有自己的乐子,所谓的“里弄”不过是贫民区最简陋不过的小胡同,但就在这里,百姓们也能够找到一片属于自己的幸福天地。

“弄”不过是人生权力的最纯粹的表达,对于君主来说,熏天的权势,予取予求的快感,都不如宫廷私密小花园里来得快乐。南唐李后主就是最熟谙这种人生快乐的人,他搞来一个美人叫小周后,还为她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