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其他小说电子书 > 厚黑学完全使用手册 >

第27章

厚黑学完全使用手册-第27章

小说: 厚黑学完全使用手册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远也不可重用。”

果然,章攀桂此后再也没有升过官。

有人不求官而得官,有人求官而得不到官,种种情形,已经够让人困惑不已的了。然而官场之上,还有更为离奇之事,有的明明不是官场之人,却稀里糊涂地戴上了乌纱帽。

南宋秦桧专权之时,有一个胆大妄为的读书人,伪造了秦桧的书信,跑到扬州去行骗,结果被扬州太守识破,当场拿下,然后把这个骗子送给秦桧处理。秦桧见了此人,立即吩咐给这个骗子安排一个合适的官做。人们惊问其故,秦桧解释说:“非常时期,非常处理,此人胆大妄为,多少是有点小本事的。而且他的罪过又不至死,杀他不合情理。可如果惩罚了他,只怕他会怀恨在心,逃到金国那边。若为金国所用,岂不是不利于我?”

秦桧此言一出,就连对他切齿痛恨的政敌都无话可说,不得不承认此人能够擅权,并能杀害民族英雄岳飞,就说明他当属绝世之奸雄,所思所虑,不是寻常人物所能考虑得到的。

人们甚至认为,比之于秦桧,连北宋名臣范仲淹都有所不及。范仲淹时代,正逢西夏英雄李元昊崛起,凌犯大宋。于是范仲淹经略边疆,与西夏作战。有一天,有两个人拖了一块巨大的石碑,碑上刻着张元李昊两个奇怪的名字,从范仲淹门前招摇而过。范仲淹虽然知道这两个人是用这种办法来求官,但疑心此二人未必有什么能为,就没有理会。结果此二人恼怒之下,径直拖着石碑去了西夏,李元昊却不敢怠慢此二人,立即授予官职,从此,此二人为西夏效力,不断进犯北宋,让范仲淹伤透了脑筋。

古人比较秦桧与范仲淹对类似事件的不同处置方式,都认为秦桧明显比范仲淹高明。可是高明归高明,秦桧这厮如此一个搞法,就会让官场上挤满了骗子,热闹倒是热闹了,可对于人们认识官场来说,平添了许多麻烦。

官场上不唯有骗子,有醉鬼,有赌鬼,甚至还有色鬼,诸多光怪陆离的现象掺杂在一起,却为初入官场的年轻人开辟了一条晋升之路。

第44章 官场机运的法则规律

正因为官场上并非是一片圣土,尽多普通百姓所无法想象的奇怪之事,所以新入官场的年轻人,无不是面临着巨大的晋升机会。若然是年轻人能够把握住的话,则人生的仕途从此得以飞黄腾达,从来都不在话下。

然而,尽管年轻人雄心勃勃,信心百倍,但如果他们不洞察世事人心,不熟悉官场上的博弈之道,不对年轻人的晋升法则有所掌握的话,往往会错失机会,沦为官场上的垫脚石,从此意气消沉,一蹶不振。

官场之上,存在着一个隐秘的新人晋升法则,简单表述如下:

法则一,只有新人才存在着晋升的可能。

法则二,获得晋升机会的官场新人,会直升到最高点。

法则三,如果新人时期没有获得晋升,那以后就永远不会获得。

这三条法则,描述的是这样一种情况,官场之上,唯有新人才会有可能升官,而且一旦晋升,就会势无可挡地升到最高一层。在古代的朝廷里,新人会一帆风顺地晋升到宰相或是大学士的级别,在现代社会,新人会晋升到仅次于最高权力者的位置。但如果在新人进入官场的前三年没有晋升,那就丧失了晋升到最高位置的可能,如果在前五年没有晋升,那就永远也不可能升职了。

那么,这三条法则,是否有什么依据呢?

先来看第一条,只有新人才存在着晋升的可能。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举凡一个有限范围的官场,老员工、老臣子们为了争夺晋升的机会,明争暗斗,各逞机心,往往会搞到势同水火的程度。

官场仕途上的争斗,极尽诡奇,其方法直如羚羊挂角,无迹可寻。例如咸丰年间,大学士孙玉庭的孙子孙毓汶,才学过人,矢志夺得头名恩科状元,不做第二人之想。唯有同为大学士的翁心存的儿子翁同龢,是孙毓汶在考场上最为强劲的对手。谁都明白,此番科考之争,实际上是未来的大学士之争,谁夺得了头名状元,谁就夺得了未来的大学士之位。所以孙翁两家,都不敢掉以轻心。

孙玉庭与翁心存同为大学士,所以两人的府邸,也相距不远。临到科考的前一夜,孙玉庭忽然派人来请翁同龢,翁同龢是晚辈,不敢不去。去了后就见孙玉庭早已摆下小宴,与翁同龢把盏言欢,一直谈到下半夜,才让家人扶翁同龢去客房里休息,翁同龢的头刚刚挨到枕头上,就听门外惊天动地的爆竹声响了起来。爆竹响了一夜,翁同龢也被吵得一夜没睡。

等到第二天进了考场,翁同龢拿起笔时,只觉得困意上来,恨不得趴在书案上大睡一觉。直到这时候他才醒过神来,原来他上了孙玉庭的恶当,昨夜的欢宴爆竹,都是孙家精心设下的圈套,目的就是要让翁同龢临场发挥失常,以便让自己的孙子孙毓汶夺得头名状元,进而夺得大学士之位。

虽然心中痛恨孙家入骨,可翁同龢已经中计失策,困倦已极,又能怎么办呢?急愤之中,他的手一摸兜,忽然摸到了家人放在兜里的两支人参,急忙将人参拿出来,含入口中,汁液流贯,顿时他神志奋发,挥毫疾书,一气呵成,竟然压倒孙毓汶,如愿以偿地夺得了头名状元。

从此以后,翁同龢就有了一个绰号:人参状元。而孙、翁两家,也因为这件事彻底撕破了脸皮,势同水火,攻讦不休。朝政也迅速地分化成孙、翁两党。咸丰若想重用孙党之人,翁党就会拼死阻拦。咸丰如果想任用翁党的人,孙党之人就会不惜头破血流,冒死进谏。

所有时候的官场,或明或暗,都存在着类似于孙、翁这样的党争,有的甚至非止两个派系。争权夺利的最后结果,是在权力执掌者的威势之下,最终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动态平衡,这种平衡就标志着双方或多方的势力人马,就好比是笼子里的螃蟹,你揪住我我扯住你,相互纠缠在一起,谁也不允许对方爬上去。在这种博弈平衡的态势之下,纠斗的双方,已经不再考虑自己晋升的可能,所思所虑,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就是不让对方的人马升上去。

在这种情况下,唯一能够获得晋升机会的,只有官场上的新人。

因为新人初入官场,没有介入到任何形式的派系纠争之中,身上背负的历史包袱少,与官场诸人没有丝毫的怨怼。事实上,古往今来的官场之上,让新人晋升,从来是解决官场派系之争的不二法门。

而且,如果新人洞察世道人心,熟谙官场博弈法则,就会知道自己何以能够获得晋升的机会。这时候如果能够做到长袖善舞,居中调度,利用官场之上不同派系的争斗机会,指挥自若,运用自如,就会毫无阻碍地一飞冲天,直接迈到人生事业的最高点。

比如说北宋时代的才子苏东坡。他参加科举,轻而易举地获得了进士及第,遂被吏部任命为河南福昌县主簿,苏东坡却拒绝赴任。他的老师欧阳修就问他为什么,苏东坡就回答:“主簿这个职位,官职小,事务杂,难度高,麻烦多,是属于有过无功的差事。我如果干这个差事,仕途就彻底毁掉了,所以我宁肯放弃,也绝不赴任。”

欧阳修见苏东坡聪明绝顶,洞悉官场隐微,大喜,就力荐苏东坡参加由皇帝亲自主持的秘阁考试,也就是御试。苏东坡轻易地考到了第三等,这是有宋以来最高的等级,放眼整个北宋,只有苏东坡和宰相吴育获得过这个名次。

当时的皇帝宋英宗大喜,就要任命苏东坡为翰林学士。如果这个任命通过的话,苏东坡的人生仕途,就彻底圆满了。但是没想到,皇帝的提名却被宰相韩琦否决了。韩琦的意见是,苏东坡这人有才是有才,但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官场上的地位应该是干出来的,而不应该只凭了几首诗词就可得到。

宰相韩琦说得合情合理,更何况他又不是故意为难苏东坡,而是出于对国家利益的考虑,就连英宗皇帝都无法驳斥,只好退一步,任命苏东坡为自己的私人秘书。但是韩琦仍不同意,韩琦建议就让苏东坡留在皇帝身边,至于官职吗,等到苏东坡日后有了优秀的表现,还愁缺了他的官做吗?

就这样,年纪轻轻的苏东坡因为洞悉官场博弈法则,终于如愿以偿地走到了皇帝身边,这是古代官场无数官迷琢磨一辈子也办不到的。

但是,新人晋升的第二条法则生效之后,第三条法则马上就会起到作用。也就是说,如果苏东坡不能够迅速地做到宰相的位置上,那么他就永远也没有机会了。历史的发展,果然是丝毫不爽。谁也料不到那最赏识苏东坡的英宗皇帝竟尔短命,还没等苏东坡找到表现的机会,英宗就一命呜呼了。

于是新皇帝神宗登场,只不过皇帝换届的这么眨眼工夫,苏东坡就已经成为了官场的老前辈,现在的新人是刚刚从基层提拔上来的王安石。那王安石果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入主了宰相之位。官场新人晋升的法则,在王安石身上重演了一遍,留给苏东坡的,只剩下官场新人晋升的第三条法则了。

第三法则就是:初时你没有晋升,以后就永远失去机会。而苏东坡失去的不止是机会,还有官位,甚至包括了他的人身自由。王安石推行变法,老臣子司马光决意反对。因为苏东坡反对变法的态度不够坚决,结果被保守派视为变法派,又因为苏东坡并不认同王安石的变法,又被变法派视为保守派。此后苏东坡先是遭到一系列的贬官惩罚,后来又遭遇到乌台诗案,被下在狱中,险些丢了性命。

苏东坡的遭遇,在体现了官场新人晋升法则的同时,也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件事:官场新人,万万不可输在起跑线上,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第45章 官场机运一:贵人来相扶

官场之上,若然是得到有实力的大人提携,则晋升之阶,自然而成。所以古时候的官场上就盛行贵人提携之说,官场中人为了功名二字,终日奔走于权贵豪门之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