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西游记-第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条件。这按照现在的说法是在引诱犯罪。从信号博弈的角度看,这是一个分离不同类型的很巧妙的设计。孙悟空还是有两种可能的做法:吃桃和不吃桃,这分别对应了两个不同类型的孙悟空。如果他能克制自己不去吃桃,说明是真正服从天界的安排,且心志修炼已经达到火候,是可以放心使用的忠诚可靠之人;相反,如果他偷吃了桃,说明他的修养还没有达到,对天庭的忠诚还不够,此人还需要继续在血与火的考验中经受锻炼。我们可以试问一下,如果让经历了取经历程的孙悟空来看守蟠桃园,他还会偷吃里面的蟠桃吗?我相信他不会,他即使想吃桃,也会走组织程序。从这种意义上说,让孙悟空看管蟠桃园,是对他的一次重要考验。
守蟠桃园还有一个巧合之处,就是可以用来获取某些特殊信息。如果孙悟空不看守蟠桃园,他就不会如此快速地获得关于蟠桃会的种种信息,其结果可能是,蟠桃会已经在开,而他还根本不知道有这回事,毕竟他在天庭没有什么真正的朋友,别人也不会向他通风报信。这样,如果蟠桃会已经结束了,他再去闹也没有什么意思了,反而显得自己小家子气。
我的一个同事说,孙悟空大闹蟠桃会实际是一个误会,因为关于蟠桃会有没有请他的消息,他是听七衣仙女说的,而七衣仙女地位低下,得到的消息并不准确,七衣仙女自己也承认这一点。当孙悟空问有没有请他时[小说网·。。],仙女道:“不曾听得说。”并且说“此是上会旧规,今会不知如何。”根据的是去年的安排,而悟空是天上的新人,她们哪里知道最新的会议安排情况呢?在这种情形下,孙悟空决定自己前去“打听个消息”,由此闯下了天大的祸事。
如此说来,大闹天宫似乎竟可归结为一个信息不畅的问题,是由于天庭管理体制中的疏漏造成的,它也是不该发生的事情了。其实不然,这次蟠桃会确实没有请孙悟空。在第六回中,玉帝对观音说得很清楚:“及至设会,他乃无禄人员,不曾请他,”此时的悟空不过是“有官无禄”,只是给了他一个虚名,蟠桃会这样的好事哪里轮得到他呢。因此,蟠桃会不请孙悟空,并不是什么工作疏忽、考虑不周,而是有意为之的。毕竟孙悟空刚到天庭不久,资历还浅,还要接受考验。
其实,孙悟空要想获得参加蟠桃会的资格,也不是没有办法,按照天庭的逻辑,那就是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调皮、不捣蛋;此外就要熬年头、混资历,可能突然哪一天,大伙觉得大圣也是我们体系内的人物了,混到如今也是元老级的了,请他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当然了,这个熬年头的过程会十分漫长,也许几百年,也许几千年。不管怎么说,这是比较保险的做法。而他肯熬这个年头,对天庭来说也是一个信号。因此,蟠桃会不请他,对心高气傲的孙悟空来说,是一个变相的考验。
看到这里,有人会说,天界总是对人这么考验来考验去的,烦不烦呐!其实,天庭是无所谓的,反正天上最不缺的就是时间。对这些长生不老的神仙来说,如何打发这绵绵无绝期的时间才是一个问题呢。另外,如何用人也与形势的变迁有关。在天下形势风云际会之时,急于事功,事急从权,可以不拘一格地选拔、启用人才,即使忠诚性方面差一点也不要紧,道德上的某些缺陷就更无暇顾及了。因此,战争时期,人才易出,也不重小德。我们看历史书,发现战争时期、变革时期,总是伟人辈出、能人辈出,也就不足为奇了。
考验与被考验(3)
在和平时期,则可以对人才慢慢考验,反正不那么着急,此时在领导者眼中,一个人的忠心最要紧,办事能力倒在其次,君不见,唐僧就是这么被放到领导岗位上的。当然,既有忠心、办事能力又强就最好不过了。在使用孙悟空的过程中,天庭要看的首先不是他的本事大小,而是要看他忠心与否、懂不懂规矩。和平时期,在“德才兼备”的名义下,很多有才能的人被埋没,在世界各国的历史上都是正常现象。
从信号博弈的角度看,孙悟空在天界的奋斗史,也是一段天庭对他进行反复考验,直到最后通过考验的历史。
孙悟空是一个体系外人物,明面上又不是体系内某位官员的徒弟,他要进入体系内,就要有所表示,要比别人经受更多考验。正如《水浒传》中,林冲上梁山时要拿一个“投名状”,就是考验他的态度,看他是不是真心入伙。拿了“投名状”,自己的手就不干净了,也就不能在道德上自作清高了。幸运的是,林冲并没有枉杀无辜,而是碰上了扬志,两人交手不分胜负,最终王伦免了林冲的“投名状”,也保住了林冲高洁的形象。
当然,天庭与梁山毕竟有很大不同,玉帝等人代表的是天庭正统,不会直接说“你做一件什么事,我就接纳你”,其行为安排会婉转隐晦得多。但潜在的规则是基本一致的。像后来东海龙王对悟空说的,“你保唐僧取经,这样才能成正果”,与林冲拿一个投名状才能上梁山入伙,细节上虽有出入,遵循的逻辑其实是一样的。
◆如来对悟空的考验
天庭对悟空最大的考验,还是由如来佛主持的。给悟空找一个像唐僧这样的师父,对悟空来说,就是一个极大的考验。要不然,找一个有本事的师父,前往西天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吗?
孙悟空的特点是个性强烈、桀骜不驯,可以说是无法无天、无拘无束惯了。唐僧与他正好相反,对于上级的命令,是绝对的服从,甚至已经到了有点盲从的地步了。唐僧对悟空也不会采取无为而治的做法,而是经常语重心长地做他的思想工作,当唐僧觉得思想工作的效果不理想时,就采取念紧箍咒的单方面的粗暴做法。这么一个人,非常不对悟空的脾胃。您还别说,就是唐僧,还把孙悟空这个有名的刺儿头给制住了。
从信号的角度看,如果对于本领如此平庸,还经常好坏不分、是非不明的师父,孙悟空都能服其管教,并且在长期的服从过程中,使服从行为从功利计算变成一种习惯和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那么对他的考验也就过关了。因此,孙悟空对唐僧态度的变化,本身就是他心路历程的一块试金石。
孙悟空在取经路上,一直致力于找各路神仙帮忙,一方面是为以前的过错变相地赔礼道歉;另一方面意在表明他对体制的态度发生了变化,这也是天庭乐意见到的局面。
从弼马温到蟠桃园,再到取经路,这些考验对悟空来说,每一个都很难,如果通过其中的任何一个,对他的考验就基本合格了。不过,最严峻的考验是在取经路上。对居于正统地位的掌权者来说,对被招安者最可靠、最有效的考验,是通过他们对以前的同类事情的态度来检验的。在《水浒传》中,让宋江率部征讨辽国,是宋江乐意做的事情,因为这不会影响宋江在江湖上的声誉,但让宋江征方腊的意义就不一样了。
因为在江湖人的眼中,方腊起义与梁山聚义基本上是相同性质的事情,宋江镇压了方腊,他也就从此自绝于江湖,在江湖中的声誉土崩瓦解,甚至被江湖豪杰所唾弃,从而对那些生存在体制外和体制边缘的江湖豪杰也就失去了号召力,他的回头路算是彻底被堵死了。如果他此后再有造反的举动,在世人眼中就会成为一个标准的反复小人。
《水浒传》最后一回中,李逵大叫一声说“哥哥,反了罢!”对此,宋江只好苦笑说:“兄弟,军马尽都没了,兄弟们又各分散,如何反得成?”李逵道:“我镇江有三千军马,哥哥这里楚州军马,尽点起来,并这百姓,都尽数起去,并气力招军买马杀将去!只是再上梁山泊倒快活!强似在这奸臣们手下受气!”李逵不明白的是,作为宋江力量支撑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他在江湖中的形象和号召力。现在这些都没有了,还要再去造反,不过是遗人笑柄罢了。
考验与被考验(4)
但如果宋江拒绝出兵攻打方腊,则苦心经营的招安局面将功亏一篑,这真是一个十分阴毒的招数,不过在对付被招安者时也是特别有效的一招。
如来也用同样的一招制住了孙悟空。我们看一下悟空的人生经历。他两次行为有不法之事,两次都被天庭招安,分别任弼马温和齐天大圣。从五行山下脱身出来,拜唐僧为师,这已经是第三次招安了。比起前两次招安来,这次如来的手段更为高明和有效。
在招安的一开始,如来并不像玉帝那样直接给予悟空高位,而只是给了他一个“成正果”的希望,一个诱饵,以一步一步地把他引入彀中。孙悟空一开始或许觉得,佛祖、观音给他安排的任务十分简单,只是保护唐僧到西天去走一遭。在这个过程中,他才逐渐发现这项任务之艰难,但此时头上已经被套上了紧箍(相当于反贼在招安后被拿住家属做人质)。更要命的是,孙悟空在取经的路上,将直接与各路妖魔作对,而这些所谓的妖怪,不过是他大闹天宫之前的同类而已。
这里面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孙悟空对牛魔王的做法。牛魔王本是悟空结拜的弟兄,而且还是大哥。想当年,悟空“施武艺,遍访英豪;弄神通,广交贤友”,结交了六个弟兄,大哥就是牛魔王。他们七个“日逐讲文论武,走斝传觞,弦歌吹舞,朝去暮回,无般儿不乐”,当年是意气相投、极其和睦。这才是江湖豪杰的生活嘛。
拜唐僧为师以后,孙悟空身上发生了彻底的变化。这个变化的一个标志,就是第三十一回,孙悟空要在东洋大海中洗掉自己身上的妖精气。这确实是悟空表决心的一个重要举动,这一行动所发出的信号至为清楚,以至八戒都被感动,“于此始识得行者是片真心,更无他意”。
既然悟空下定了这样的决心,那么做妖时结拜的弟兄,现在在他眼中的身份就必然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