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西游记-第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猴子,还有众多其他生灵,后来却只剩下一千多只猴子了。
大闹天宫造成的另一个恶果是,由于孙悟空蹬倒老君的丹炉,落下几块砖来,砖里还有余火,在人间形成八百里火焰山,造成一方生灵涂炭。当火焰山的土地(本是老君看守丹炉的道人,因为丹炉被悟空蹬倒,而被贬了下来)向悟空讲述这般情由的时候,还很怕悟空怪罪。对土地说的“这火原是大圣放的”,悟空很生气。土地讲完这件事中间的曲折时,悟空明知土地所说应该没有半点虚假(土地拿这事骗他干什么),他的态度却还是“半信不信”。显然,悟空对于当年大闹天宫造成这样的后果有点内疚,所以心理上不大愿意承认。
孙悟空是如何被成功改造的(1)
像孙悟空这样很不好管理的刺儿头,是怎么把他变成一名合格的、工作出色的体制内人员的?这涉及十分复杂的教育与人才培养问题。
孙悟空确实很不好用,我们不能简单地怪玉帝轻贤。像早期孙悟空那样,即使把他放到非常重要的管理岗位上,谁又能保证他不会出事?重用了他,不一定会有什么好结果。早期孙悟空是一个情绪性很强的人,往好的方面说是个性情中人,这样的人,偏偏又想做官,如何安排,确实是一个极大的难题。
对于像孙悟空这样又有本事、又有名利追求(想做大官)的人来说,管理起来不是易事。如果很有本事但淡泊名利,事情就好办了,一个虚衔挂起来就行了,甚至这样的人根本连虚衔都不要。
还是如来佛的办法好,对这样的人其实没有办法有效地使用,最好的办法是,先改造他的性格、心理,提高他的情商、官商,然后再考虑如何使用他。这与中国古代在重用一个人之前,先对他进行一番磨炼的做法是一致的。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对很多人来说还是需要的。
一直到被镇压之前,孙悟空都没有遭受什么大的困苦,特别是没有遭受精神上的痛苦。给他施加肉体上的痛苦,目的不在于让他受苦,而在于“动心忍性”。早期的孙悟空,做事向来只考虑自己,不考虑其他神仙的感受,对别人的苦衷没有感觉,只想着别人应该迁就他。这样的人,本事越大、任命的官职越高,闯下的祸患也往往越大。让他一路顺风顺水,只会助长其骄矜之心、自满之意,养成其刚愎自用的性格。
发生在孙悟空身上的变化,很大程度上是如来佛有效引导的结果。如来对孙悟空的改造,可以分为武力压制、利益引导和身份认同的塑造三个层面。
◆武力压制
首先,对于孙悟空狂暴的行为,如来坚决地进行了武力压制。从某种意义上说,要有效地管理孙悟空,暴力手段是不可缺少的,虽然暴力手段不可多用,不可常用。如来使用的暴力手段,起到的不仅是制住孙悟空的作用,它还有多方面的效果,可以说有稳定天界秩序的作用。试想一下,如果如来拿不出雷霆手段,而是陷入与孙悟空的持久战,天界会是一种什么局面?必然是其他妖魔鬼怪纷纷蠢蠢欲动,说不定悟空的六个结拜弟兄就起而效尤,天界众神的立场也会摇摆不定。轻松压制住孙悟空,则可以威慑无数心怀念想的妖魔,换取天界更长久的太平。
孙悟空的失败,在于实力不足,因此实力对比非常重要。不过,实力问题比初看起来要复杂得多。这里有一个真实的实力对比与认知到的实力对比的关系问题。实力对比必须被认识到,才能发挥作用。如果一个人满腹经纶,但他不说出来,也不著书立说,别人就无法知道他的水平。如来有通天的本事,但孙悟空一点都不了解,这对孙悟空来说就相当于不存在。在取经路上,白骨精就是太低估了孙悟空的实力,以为可以变做人形蒙混过关,这说穿了还是情报工作做得不好,信息不灵通所致。
掌权者常常需要让潜在的反叛者认识到自己实力的强大,但并不总是有这样的机会。没有机会,就创造机会。有时候,掌权者为了让敌人认识到自己有力量,需要采取一些方式,如发动战争,举行大型的围猎、演习活动,以炫耀军威、威慑敌人,包括潜在的反叛者。
孙悟空不知道自己实力的局限性和有限性,所以才会有很多在天界其他人看来不合适的举动。如果他一开始就认识到自身实力的局限,知道自己在天界的大致位置,就自然会产生敬畏之心,很多“无理”要求也就不会提出了。在鸦片战争中,清朝的行为在今天看来似乎有很多不可理解之处,但是,在清朝既有的对实力对比的认知下,清政府的行为是很容易理解的。在一定的认知结构下,行为体就会有相应的行为。
如来在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时候,露了一手本事。后来,又在唐僧师徒取经的过程中,从多方位、全面地向人间、向各方妖魔展现了天界强大的综合实力。这个展现过程有很强的艺术效果,能深入潜在反叛者的内心,让他们对自身实力的局限性产生更清楚的认识,其威慑作用是巨大的、不言而喻的。
孙悟空是如何被成功改造的(2)
如来的武力压制,不仅限于把悟空镇压在五行山下,紧箍咒是另一种形式的武力压制。有了对五行山下惨痛经历的历史记忆,加上头上戴了个紧箍,孙悟空的性格终于慢慢踏实下来了。
◆利益引导
但光有暴力是不够的。压制手段使用太多,容易使人变得消沉。对于实现某些目的,暴力手段的作用不可替代,但就一个体制的管理来说,有很多目标不可能通过暴力手段实现。特别是要实现一些建设性的目标,就必须发挥广泛成员的积极性,而暴力的消极功能更大于其积极功能。暴力手段也许可以压制反叛,却不能激发出众人的生产力,不能使众神团结合作,做一些更有建设性、创造性的事情。简言之,暴力手段不能够实现天界的繁荣昌盛。所谓“可以马上得天下,不能马上治天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在这种情况下,给予利益上的引导就十分必要了。利益引导的价值在于,发挥个人内在的积极性,使他们自己监督和调整其行为,以实现他们希望达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最理想的情况是,上级通过发挥个人的积极性,实现上级所希望的目标,而个人也认为这是实现其利益的最好方式。如来就是这么做的,他为悟空指点了一条明路,也就是对孙悟空进行了利益上的引导。通过孙悟空的自我理性选择,把他的行为引导到天界希望的方向上去。一支有生力量,就如此这般为天界所用了。
在这方面,如来的做法不完全都是光明正大的。他安排给悟空戴上紧箍,实际上就断了悟空的退路。孙悟空并不是不想还俗,不想中途退出,他曾经分别隐晦地向观音和如来提出还俗的想法,但他的还俗有个前提,就是先去掉头上的紧箍。戴着紧箍去还俗,对他来说是不可接受的。因为自由是一种心态,戴着紧箍回到花果山,就不可能有这样的心态。如果不能去掉紧箍,他宁愿再吃几年苦,拼着再熬几年,混一个出身。紧箍的作用,从成本收益角度看,极大地增加了悟空中途退出的成本,或者说极大地减小了悟空中途退出的收益。从而改变了悟空的选择,使他在面对不利形势的时候,仍然能踏实地呆在取经队伍内。
因此,用利益来引导,不见得就是只给好处。有时候,使一点手段增加对方中途退出的成本,以改变对方的选择,还是必要的。
另外,也可能有这样的情况,就是给予了利益,但悟空自己对利益的认识与上级的认识有一定的出入,这时候做思想工作就很重要了。特别是,上级要跟他讲清楚,采取不同的做法会得到什么样的不同结果,避免他犯迷糊。这方面东海龙王发挥了积极且及时的作用,打消了孙悟空消极颓废的思想,使他振作起来,重新回到取经队伍中。
到事业完成,如来及时兑现了对悟空的许诺,甚至把他的位置安排在观音之上。这胡萝卜加大棒配合运用的技巧确实用得非常老到。
◆身份认同的转变
用利益引导行为,比赤裸裸地使用暴力手段显得文明很多,而且在很多方面更为奏效。不过仅靠利益来引导行为,也有其缺陷。孔子说得很清楚,“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①。用政策来管理、领导,用刑罚来整治、规范,人民只求免于刑罚惩罚,却失去了廉耻之心,而且即使对政刑,他们也是心存侥幸,能躲就躲,能逃就逃。利益引导的特点在于只能约束外在的行为,而不涉及内心的世界。在这种情况下,不做坏事是因为外部的约束和激励,而不是因为心理感情的塑造和改变。人们主要只根据利益来行事,有很大的缺点,在于随时要注意不同人之间利益的平衡,而利益总有摆不平的时候。因此孔子说:“放于利而行,多怨”②。认为一切都依据利益来行事,会导致很多怨恨。
①《论语?为政第二》。
②《论语?里仁第四》。
利益的作用有时而后穷,也不能总给人以胡萝卜吧,而且老给老给的结果,是人的胃口越来越大。从弼马温到齐天大圣再到大闹天宫,虽然有人事安排方面的问题,利益摆不平而招致悟空的怨恨也是很重要的因素。胡萝卜也有不能发挥作用的时候和领域。比如,孙悟空成佛以后,用什么利益来继续约束他呢?吊人胃口的东西总有不够用的时候啊。最理想的情况是,让他成为体系内的成员,自觉地以维护体系的利益为他的利益,这是更为经济和稳定的状况,其关键的是改变悟空的身份认同。
孙悟空是如何被成功改造的(3)
身份认同的变化,意味着孙悟空改变了对自己身份的看法,同时接受与新身份相应的价值观念体系。从经济学的意义上讲,这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