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其他小说电子书 > 国殇 >

第58章

国殇-第58章

小说: 国殇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会儿跳下来,一会儿又蹲上去。
此刻的唐生智如坐针毡,昨天在蒋介石面前的镇定自若不知
跑到哪儿去了。明知老蒋把他往死路上赶,自己总不能临阵退缩
吧。何况为国尽忠,青史留名,大丈夫也不枉在人世。
唐生智想着想着胸板挺直了,“噌”地一下站起来,慷慨陈
词:
“南京是我国首都,因国际观瞻所系,又是孙总理陵墓所在,
如果放弃南京,将何以对总理在天之灵?因此,南京非死守不
可!”
蒋介石一听喜笑颜开:
“孟潇说得对。那么,谁负责固守南京为好?”和前两次开会
一样,一问到这个问题,又没人吭声了。蒋介石一看心里暗暗叫
苦,莫非唐生智要变卦?
这时,只见唐生智不慌不忙站起来:
“委员长,若没有别人负责,我愿意勉为其难,我一定坚决
死守,与南京城共存亡!”
蒋介石长舒了口气:“很好,就由孟潇负责。”随后对何应钦:
“就这么办,有什么要准备的,马上办,可让孟潇先行视事,命令
随即发表。”
至此,蒋介石决定固守南京,唐生智11月20日先行到职,11
月24日蒋介石正式委任唐生智为南京卫戍司令长官。

兵临城下,蒋介石为何不走?(1)

蒋介石决定了固守南京的方针后,于11月16日决定迁都重
庆。中央党部和国民政府迁重庆,军事委员会则视战局发展由委
员长蒋介石临时指定地点。11月20日,国民政府发表迁都宣
曰:
“迩者暴力,更肆贪黩,分兵西进,逼我首都,察其用意,无
非欲挟其暴力,要我为城下之盟。殊不知我国自决定抗战自卫之
日,即已深知此为最后关头,为国家生命计,为全国人格计,为
国防信义与世界和平计,皆无屈服余地,凡有血气,无不具宁为
玉碎,不为瓦全之心。国民政府兹为适应战况统筹全局,长期抗
战起见,本日移驻重庆,此后将最广大之规模,从事更持久之战
斗,以中华人民之众,土地之广,人人本必死之决心,以其热血
与土地,凝结为一,任何暴力不能使之分离,外得国际之同情,内
有民众之团结,继续抗战,必能达到维护国家民族生存之目的。”
与此同时,国民政府正式任命唐生智为南京卫戍司令长官。接
着,唐生智张贴布告,宣布戒严。从此,南京进入战时状态。12
月1日,国民政府主席林森率国民政府一部分官员正式在重庆办
公。随着政府迁都,南京地区及沿海的包括采矿、电机、无线电、
化学、罐头、陶瓷、玻璃、印刷文具、五金、纺织、皮革等各行
各业的工矿企业纷纷内迁。一时间,南京城内人心惶惶,有办法
的都千方百计内迁了,南京的火车票和轮船票一时爆涨,价格是
原来的好几倍仍然难以买到。百万人口的都城一时间只剩下几十
万人口。
日军的飞机已经3次空袭南京,凄厉的警报声在初冬的寒风
中震颤回荡,此起彼伏的炸弹使整个南京城战栗不止。
形势如此紧迫,有一件事却使人们大惑不解,这就是蒋介石
没走!对此,连最熟知蒋介石脾气的一班亲信们也摸不着头脑。
敌机开始空袭南京以后,蒋介石就搬出了中山陵园的官,住
在中山门外树林隐蔽的四方城旁边的一幢极小的房屋里,全部只
有两间小房。蒋介石吃饭、会客、办公统统都在一幢小房里。在
离开陵园官前,蒋介石徜徉在紫金山麓。往日绿树浓荫景色如
画的中山陵一带,如今一派肃杀景象,星星点点座落在山坡上下
的一幢幢漂亮的官和别墅早已人去楼空,蒋介石为夫人宋美龄
特意修建的“美龄宫”,在枯枝落叶的包围中倍显凄凉,放眼望去,
山坡上和各要点重重叠叠的工事、壕沟和铁丝网,把这块昔日达
官显贵的禁地变成了满含杀机的战场。
睹物伤情,蒋介石慨然长叹。他忽然生出一个奇怪的念头,竟
暗暗祈祷国父孙中山在天之灵,能使南京城转危为安,使自己逢
凶化吉。
他太留恋这座城市了。当然不仅仅是因为这座古都的美丽和
繁华。蒋介石确实很喜欢这个江南古城的韵味,紫金山的秀丽,秦
淮河的妩媚,总使他回想起家乡溪口的山山水水。
其实,蒋介石最看中的还是这座六朝古都虎踞龙盘的附王之
气。这里,东接蒋介石发迹的上海滩,东南是商埠云集、物产丰
富的鱼米之乡,北接广阔的中原大地,西联中国的内陆纵深。滚
滚长江从这里奔腾东去,南京城就好似这条巨龙的心脏。他蒋介
石就好比是一个真龙天子。他是在南京取得国民党最高领导权的,
也是从这里开始东征西讨,打败了各路军阀,一统天下的。南京
城是蒋介石人生中最辉煌的圣殿。想不到如今竟落到这步田地,真
应了古人那句词:“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蒋介石不觉一阵心酸,他带着随从走遍了富贵山、尧化门、仙
鹤门、孝陵卫和下关各处的防御工事和阵地。他实在有点舍不得
离开南京。
可是,他深知日本人不会放过他。日军几次都差点儿要了他
的命。不久前的淞沪会战期间,他和李宗仁乘专列去上海前线视
察,结果半路上碰到敌机空袭,差点儿送了命。宋美龄乘汽车去
上海,途中也步了他的后尘,侥幸得以脱险。日军攻势如潮,南
京势在必得,留在南京无异于坐以待毙。
其实,蒋介石不是真的不想走,他早已命人在武汉做好了设
立大本营的准备,军委会作战组的人也已经先期撤离了。
蒋介石不走是要给国内外人士做个样子,他蒋介石堂堂一国
之领袖何惧生死。同时,也是给守城将士吃一颗定心丸。
其实,蒋介石不走还有一个不为外人所知的重要原因,他要
在南京等德国大使陶德曼。现在,英美是指望不上了。有人报告,
日军飞机投下的炸弹发现有美国造字样,有消息说,美国一批军

兵临城下,蒋介石为何不走?(2)

火正在装船驶往日本。蒋介石痛苦地意识到。这两个昔日的“铁
哥们”把他甩了。如今,蒋介石唯一的希望,就是乞盼着这位德
国大使能给他带回一个救命符。由日本的盟友德国出面调停,很
有希望与日本进行和谈,这样一来,南京不就有救了吗?
几天以后的12月2日,蒋介石日思夜盼的陶德曼终于来到
了南京,他给蒋介石带来了一根带刺的橄榄枝。
陶德曼的开场白让蒋介石听得很顺耳:
“中日两国同文同种,礼应是兄弟手足,本不该干戈相见。在
这场冲突中受害的是中国和日本,而高兴的是英美和苏俄。英美
希望你们两败俱伤,好做他们的殖民地;苏俄希望乘机推行赤化
政策。他们都在坐山观虎斗,我想这一点贵国是明白的。”
“是的!”陶德曼的话戳到蒋介石的痛处。
“所以,我们认为对中日两国来说,真正利国利民之道,莫
过于及早停止冲突。长期打下去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对!对!我们一直希望停战言和”蒋介石觉得这下求和有
门儿了。
陶德曼卖了半天关子,这才打开公文包,取出一份文件,微
笑地面对侧耳恭听的蒋介石朗声念道:
“这些是东京方面的意见。我们元首也认为可行,请委员长
考虑:第一,承认满洲国和内蒙独立;第二,扩大《何梅协定》,
规定华北为不驻兵区域;第三,扩大、《淞沪协定》非武装区
……”
娘希匹,日本人的胃口太大了,蒋介石心里骂着,还是耐着
性子听下去。
“第四,中日经济合作;第五,中日共同防共;第六,根绝
反日运动。……”
这6项条件,简直跟当年的“21条”差不多了。这么大的事,
蒋介石不敢当面一口应承下来。
“好吧,这么大的事,容我们商量一下,再和大使详谈吧。”
陶德曼一走,蒋介石把张群、陈立夫、宋子文、白崇禧、顾
祝同、徐永昌、唐生智、王宠惠都找来了。对日本停战议和条件,
张群和陈立夫首先表示同意。宋子文和孔祥熙咬了一阵耳朵后说
道:
“我看不但条件太苛刻,而且陶德曼的用意也有挑拨离间的
嫌疑。这个条件要好好考虑考虑再说。”
蒋介石不理睬宋子文的话,转身问秘书陈布雷“阎锡山有没
有回电?”
陈布雷回答:“阎长官表示同意,并且特意说:夹着尾巴做人
也还是人,总比死了的好。”
蒋介石一听来了情绪。有阎锡山这票,他更硬起来,让在座
的人一一表态。“如果只是这几项条件,也未尝不可”老奸巨滑的
徐永昌看透了蒋介石乞和的急迫心情,马上随声附和。顾祝同也
连说“可以答应”。
问到唐生智,他起初不作声。唐生智一直主张持久抗日,内
心委实不愿和日本讲和。蒋介石再三追问,他只推说:“我还没考
虑好!”
只有白崇禧不含糊:
“要是这个条件,那我们为什么打仗?”
一句话弄得蒋介石好不尴尬。
“事情已到了火烧眉毛的地步,陶德曼出面斡旋总是好事,条
件如何,还可以商量,总比这样战乱下去为好。我再派人交涉就
是!”
蒋介石确实早已派人交涉了。生性圆滑多疑的蒋介石不想在
陶德曼这一棵树上吊死,在此之前,他就已秘密跟日本联系,商
求妥协条件。11月19日,让孔祥熙致电日本政界要人山本提出停
战反共的要求:
……中日为唇齿之国,亟应协力合作,以图共有共荣,年来
与矶谷、喜多诸君晤叙,均以此相勉。此次东还,原拟绕道日本
与日朝野会晤,不料旅次即闻平、津、沪战事讯,只得作罢。现
在情势愈恶,真可慨叹,此后结果实堪忧虑,倘日方不急悬崖勒
马,必致两败俱伤,坐使渔人得利。此次战起使中国民气日益激
烈,沪战及太原之战双方损失皆巨,而现在日本已获相当面子,倘
再事续进则胜负无常。我方步步为营拼死抵御,虽日军有犀利之
武器,然以中国之大,若深入内地何能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