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其他小说电子书 > 国殇 >

第129章

国殇-第129章

小说: 国殇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清的复杂感觉涌上心头。突然,他咬紧牙关,挥起拳头,重重
地向“雄鸡”的腹部砸去。
6月12日,日本天皇指令陆军省,向中国战场发布命令,进
攻汉口,于秋季到来时结束战事。忧虑尚存的裕仁一为他的运输
舰船困扰,更怕兵力分散,遂决定对广州的进攻推迟到拿下汉口
后再进行。
6月18日,日军大本营颁下大陆命第119号,命令发起汉口
战役,于秋初攻占汉口。其中,命华中派遣军司令官于长江及淮
河正面逐步向前方占据前沿阵地,准备以后之作战;华北方面军

失败的赌博(4)

继续扫荡占领区,并准备部分参战,把中国军牵制在北方。
当日,参谋总长根据大陆命,也下达了大陆指第161号,就
战役战术对前线作了指示。
当电波正越过日本海峡,飞向中国大陆时,华中派遣军先锋
波田支队已打入安庆城,武汉会战,在东京命令尚未到达的情况
下,已拉开了战幕。
中国战场。随着军令的到来,日本华中、华北两军几十万官
兵一片欢呼。一片片黄潮跪倒在地,遥望东天。“天皇万岁”,“征
服中国”的呼喊声此起彼伏。
群山震荡、江河呻吟。
6月5日,国民政府最高军事会议在武汉召开。会上,军事委
员长蒋介石声色俱厉地命令道:中国政府决定以陆、海、空三军
共123个师、100余万人在武汉外围与日寇决战,彻底扭转中国战
场战局。
两声巨吼在中国天空撞击,迸出万道火花,化作一声惊雷。惊
动了中国、惊动了日本、惊动了世界。人们屏声敛气。注视着这
场决定东方两个民族命运的空前大战。6月的中国大地春意尚未
散尽,浓浓的火药味却四处弥漫开来。引得遍体创伤、衰疲不堪
的中国重新躁动起来。

未战失招,数十万国军大调动(1)

6月,日军兵分两路,开始了规模宏大的武汉之战。当马当、
湖口相继不守,当数十万日军沿江配备的情报越来越多地送至军
委会时,蒋介石眉头越蹙越紧,内心的疑虑越来越大。起初的那
一丝矜持、观望这时变成了紧张、焦灼。显然,军委会对日军战
役主攻方向判断错了。
7月5日,日军华中派遣军司令部作战主任参谋公平中佐从
东京飞回南京,带回了日军大本营关于武汉会战对华中军的具体
指示,明确了六项要点:
(一)作战目标主要是攻占要地;
(二)主攻部队是由第6、第101、第106、第27,第9共5个
师团及波田、志摩、铃木、高品、石原等5个支队组成的第11
军;
(三)主攻方向为长江两岸;
(四)作战日期为9月上旬;
(五)(德川)航空兵团主力归华中派遣军指挥;
(六)武汉会战结束后进行广东作战。
半年前南京保卫战,日军舍长江而迂回北面山地,结果仅10
多天便拿下中国京城。按常理,地形相似的武汉,日军故伎重演
也合情合理。武汉军委会把主要防御方向放在大别山麓符合常情。
但日军大本营却不乏心细之士。
南京、武汉外围地形粗看相近,细琢磨则大有不同,武汉沿
江外围,虽有要塞、阵地屏障,但跨江作战,部队难以协同,如
果箝制住后续援兵,要塞将不攻自破。而沿江北、大别山南麓进
攻,则可能处在长江北岸守军和大别山南麓守军的两面夹击之下,
道路又狭窄,日军大部队难以展开。至于大别山北麓,由于蒋介
石掘开黄河,已使淮河泛滥成灾,两岸尽成泽国。而淮河南岸至
大别山南麓,山隘险关重重,也决非日军机械化部队大举进攻的
理想之地。反复权衡,东京大本营还是把主攻方向放在了长江两
岸。
裕仁作梦也没想到,此举竟收到出中国军不意之奇效。日军
机械呆扳、只靠匹夫之勇强攻,当时已在中国将领脑中扎下了根。
蒋介石早年留学日本士官学校,对此更有切身之感,所以军委会
考虑过南京之战后,满怀信心地把主力部署在了长江北岸。但如
今外围战已越来越清晰地展示,日军战役部署变了,中国军未战
已处于被动。
还未交手,蒋委员长就先输了一招,不由大惊失色。大战在
即,几十万守军南北大调动绝非易事。且不说天气炎热、道路少
且泥泞,单就两大战场间的大别山、长江等地无数山川河流就够
受的。更何况战前仓促,基本上没在后方修多少战备通路。眼下
这残破的公路如何承受这数十万车马人流的压力。
军委会一时陷入紧张、忙乱之中。各部、室匆匆忙忙进出的
人们,脸上早已没了轻松、自在,甚至出现了慌张。蒋介石表面
上虽故作镇静,但心里也如百爪抓挠。他不声不响地在军委会扎
下了根。
好在日本人离得还远,张鼓峰事件又使冈村宁次耽搁了10
来天。冈村再次发起大规模攻势时,中国数十万守军南北大调整
已基本完毕。悬着的一颗心终于落了地,蒋介石表面上虽然还是
那么平静,但却是惊出了一身冷汗。
军委会地下室里。蒋介石像躲过一场大难一般,心情轻松地
主持着第5、第9战区高级将领齐集的军事会议。这是武汉大战前
前线将领齐集的最后一次会议,所以蒋介石十分重视。眼望众将,
他是欣喜多于忧虑。
陈诚还是那么风劲十足。眼下,他基本已丢开了政治部部长
和武汉卫戍司令的事务,一门心思扑在了9战区战事上。苦心孤
诣近一月,他的作战计划终于令蒋介石露出一丝笑容,光光的脑
袋频频点动。
“……我9战区40万大军拟分为两大作战兵团。薛(岳)总
司令率第1兵团25个师配置于赣北南得线及其两侧地区,力争
以外线之势击破西进日军,屏障南昌。而张(发奎)总司令第2兵
团的33个师作为防御主力,将全力扼守九江至瑞昌线正面,将冈
村第11军主力阻于阵前,在薛兵团配合下,各个击破11军各师
团。”
说着,扫了眼蒋介石,又神秘却不无得意地补充道:“至于汤
(恩伯)军团的9个师,我区拟编为战区突击军,使用于战场最为
关键之处。在这座严密的大墙面前,冈村不垫上老本,是难以越
过这数道防线的。”
蒋介石频频颌首,左边扫扫,右边看看,兴奋地在椅子上挪
动着,似乎已有些坐不住了。但坐在一旁的参谋总长何应钦扯着
肌肉,露出了冷冷的一笑。这一笑,没能逃过精明干练的陈诚那
一双犀利的眼睛。

未战失招,数十万国军大调动(2)

白崇禧比较而言,似乎更老道些,并不像陈诚那么锋芒毕露。
与蒋介石刀光剑影斗了10来年,他早已学会把棱角夹进软骨里。
“小诸葛”自然精明过人。自李宗仁告病进了东湖疗养院,他就把
副参谋总长一职抛到了脑后。总长虽高,但毕竟是副的,替他人
做嫁衣,从不是他的风格。当然,他不同于国民党军中那些品味
不高的军阀,抓着部队就图个权势、钱财。他看的、想的要远得
多,所以对5战区战事,他要上心得多。他的报告虽然语气平淡,
但从一开始就抓住了众人的心,让人明显地看出了他的高明之
处。
“我战区当面之敌第2军共4个师团、1个旅团及配属部队约
10万人,进攻方向不外大别山南、北麓。考虑与江南第11军配合,
此寇沿大别山南麓进攻最为可能。如此,也便于得到其沿江海军
支援。为此,我战区拟以李(品仙)兵团近20个师于大别山南麓
及长江沿岸布防,既遏敌取捷径攻略武汉,又可利用地形各个击
破敌军。大别山北麓作为策应,重在阻敌突破、迂回,迟滞日军
第2军进攻,而以防守见长的孙(连仲)兵团自然是最佳选择。但
孙兵团18个师却无法全部给他。为加强主要方向,控制机动兵
力,他只能以10个师在正面布防,抽出之部队,以廖(磊)总司
令率21集团军编组中央集团,深藏于大别山中。任务是控制大别
山正面险关,同时负机动使命。另外,胡宗南第17军团暂置后方,
组成战区突击军,并控制信阳及鄂北三关。”
“小诸葛”要把战区内天险大别山用好、用尽、用绝。左、中、
右3个集团依傍大别山天险,进有前出阵地、退有天然避风港,作
战、藏兵都不发愁,并能以此为轴,转动豫南、鄂北、皖西千里
防线,此举自然高出一筹。
白崇禧落座。会场上却还在嘁嘁喳喳地议论着。连日来一向
沉闷的会场终于又透出了活力。蒋介石听罢,更是心旌荡漾,多
日的烦恼、忧愁早已烟消云散。近百万大军控制住广大地域内的
道道险关要隘,以逸待劳,这是淞沪、徐州几次大战从未有过的
有利态势。中原徐州既然能弄出个台儿庄大捷,武汉踞山川江河
之险,胜利更是可期。兴奋中,他的头脑又热了起来,过去常挂
在嘴边的“消耗敌人力量,赢得我之时间,以达长期抗战之目
的”的大战略被他忘在了脑后。他激动地站起身,说道:“诸位将
军,武汉一战应视为决战。如今决战已在眼前,望各战区长官及
前线将士用命,此番兵力之部署很好,很好!当前,我有坚固阵
地和要塞,有全军高昂之士气,与敌决战,时机已经成熟。围歼
敌寇集团,亦非不能之事。只要我们前线高级将领指挥得当,各
级官兵拿出当年北伐之革命精神,就一定能挫败强寇,扭转抗战
之战局。”
将不轻言“决战”。兴奋之际,蒋介石又提高了作战价码,语
气之豪迈,虽使人感到振奋,但能否再打几个台儿庄的辉煌,扭
转战局,与会诸将哪个心里也没把握。今天面对的,可不是当年
北伐时的一群群军阀草寇,而是装备、战术素养都高出一筹的劲
敌,吃起来哪有那么容易?
蒋介石扫了一眼露出困惑的众人,也像是明白了什么,又开
口打气道:“寇敌战力虽强,但骄狂之气过盛,此必陷其于被动,
给我军以有利之隙而乘。只要正面防御部队能顶住,诱敌焦躁,我
之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