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其他小说电子书 > 中国十个五年计划研究报告 >

第97章

中国十个五年计划研究报告-第97章

小说: 中国十个五年计划研究报告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800万千瓦。火电基地,重点搞好吉林霍林河、山西大同、河北开滦、河南平顶山、贵州六盘水、陕西韩城、安徽两淮、江苏和山东的徐州、兖州等8个大型坑口火电基地的建设,总规模2000万千瓦;煤炭工业,重点抓好两淮、平顶山、六盘水、霍林河、开滦、大同、兖州、徐州等8大煤炭基地;石油工业,要在本世纪内建设起十来个大庆;钢铁工业,重点抓好鞍山本溪、京津唐、武汉、包头、太原、攀枝花、上海、马鞍山、冀东和邯郸等10个大型钢铁基地的生产建设;有色金属工业要加快发展,加强和建立9个技术先进的大型有色金属基地;要加快9条重要铁路干线的技术改造。

4。10年内使这些干线的通过能力提高1倍左右。要逐步实现机车电气化、内燃化,使1985年电力、内燃机车运量占全国铁路运量的比重,由现在的17%提高到70%。新建北京到九江、南京到襄樊两条大干线。连通大同经焦作到柳州、青岛经济南到侯马两条大干线。主要产品产量:钢,由1975年的2390万吨增加到1980年的万吨,1985年的6000万吨;原煤,由1975隼的48亿吨,增加到1985年的65亿吨,1985年的9亿吨;原油,由1975年的7700万吨,增加到1980年的13亿至15亿吨,1985年的25亿吨;发电量,由1975年的1958亿度,增加到1980年的3000亿度,年的4800亿。5000亿度;乙烯,由1975年的6万多吨提高到1985年的200万吨;合成橡胶由1975年的5万6千吨提高到1985年的60万吨;化肥,1985年的产量将达到8000万吨。4基本建设要集中力量打歼灭战、国家预算内直接安排的基本建设投资,五五为1780亿元,六五为2800亿元,10年共4580亿元,超过过去26年的投资总额。10年内,投资的重点是农业、燃料动力、原材料工业和交通运输业。

5。建立起完善的商业网。显着改善城镇、工矿区的副食品供应和农村的工业品供应。对外经济交流进一步扩大,工矿产品在出口中的比重大大提高。

6。建立起发达的科学技术和文教卫生体育事业。在若干重要的科学技术领域接近、赶上或超过世界先进水平。城市基本普及10年教育,农村基本普及8年教育。发展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和技术培训,10年内培养和造就几百万具有大专水平的专门人才。

由于1978年3月召开的全国人大五届一次会议重新提出赶英超美的口号,并宣布我国国民经济已走上稳步上升、健康发展的轨道一个新的跃进形势已经来到了。《十年规划纲要》对五五和六五的规划设想,同1975年拟定的十年规划纲要草案比较,不少指标进一步提高了。如在1985年主要产品产量的指标中,钢由原拟定的5500万吨增加到6000万吨;原煤由7…75亿吨提高到9亿吨;发电量由4400亿度提高到4800-5000亿度;化纤由80-100万吨提高到150万吨等。尽管这个纲要最终没有颁布和下达,但它仍然是当时指导经济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新的跃进的指导恩想导致《十年规划纲要》规定的目标、任务偏高,在实际工作中产生了消极作用:一方面,它助长了脱离实际、急于求成的倾向;另一方面,它加剧了业已存在的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的状况。

·2。经济建设的新跃进

一、急于求成的高指标和按老路走的指导思想

在五五计划实施的初期,不仅盲目追求高速度、高指标的老毛病在重犯,而且在经济管理、经济运行上也不允许革新。1977年2月7日,《人民日报》、《红旗》杂志、《解放军报》发表社论《学好文件抓住纲》,其中提出凡是毛主席做出的决策,我们都要坚决拥护,凡是毛主席的批示,我们都始终不渝的遵循。这种观点压制了思想解放,阻碍了经济领域拨乱反正工作的深入。

按照长期以来形成的固有思路,发动新的跃进的思想,早在经济刚刚恢复时就出现了。1977年4月11日,《人民日报》社论《全面落实抓纲治国的战略决策》中提出i一个新的跃进形势正在形成。接着,在4月19日《人民日报》社论《抓纲治国推动国民经济新跃进》的社论中,进一步提出达到和赶超三个水平的口号,即首先达到和超过本单位历史最高水平;再赶超全国同行业的最高水平;进而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这种指导思想与长远规划中的高指标相结合,形成了脱离中国实际的经济建设的新跃进。

典型的表现有三个方面:

(一)盲目加快农业机械化的进度

1974年国家计委设想的1976-1985年十年远景规划中,提出了1980年实现农业机械化的要求。这本来是不切实际的。从新中国建立到1977年,28年的积累只达到每百亩耕地拥有62马力农机动力的水平,农村用电量、化肥和农药用量都很少。要想在短短的3年时间中将这些指标提高6-8倍,达到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的水平,是根本无法实现的。但是,在1976年12月中共中央召开的第二次农业学大寨会议上,再次提出了这个要求。这次会议推动了农村人民公社基本核算单位从小队到大队过渡。会后,为了购买农业机械,公社、大队向小队平调资金,生产小队拼命增加积累,加重了农民负担;各地方为加速农机生产,大力兴办五小企业,增加贷款,加剧了国民经济各方面的关系紧张。

1978年1月,中共中央将国务院《关于1980年基本上实现农业机械他的报告》转发各地区、各部门执行。《报告》坚持毛泽东过去的号召,要求1980年基本上实现农业机械化,使农、林、牧、副、渔主要作业的机械化水平,达到70%左右。为了推行农业机械化规划,同年10月,国务院设立农业机械化领导小组,并要求各省、地、县迅速建立和健全农业机械化领导小组。到1980年年底,农用排灌动力机械为74645万马力,排灌面积为673亿亩,化肥年施用量为1269,4万吨,拖拉机拥有量为744865混合台,手扶拖拉机有1784万台,机耕面积为615亿亩。除排灌机械动力和手扶拖拉机数量以外,大部分指标未达到预定的目标,并且在规划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急躁冒进的情况,影响了农业机械化的质量。

(二)过大的积累比重与比例结构失调

1978年全国人大五届一次会议通过十年经济发展规划以后,1978年为了组织新的跃进,不断加大建设规模,4月份追加投资52亿元(其中属挖潜改造108亿元),9月份又追加投资48亿元,主要用于煤、油、电和交通运输部门。这一年财政收入增加200亿元,基建规模由年初的332亿元增加为415亿元,全年完成投资501亿元,比上年增加119亿元,增长31%。在建项目中5万元以上的达65万个(其中大中型项目1723个,比上年增加290个;全部建成投产99个),完成这些项目总投资需3700亿元。按当年投资项目的总规模与年度投资相比,今后不再上任何新项目,完成全部投资需要8年时间。为支持如此巨大的建设规模,当年积累率达到365%,是自1953年开展大规模经济建设以来除1959(438%)、1960年(39,6%)之外最高的年份。在投资结构方面,重工业过重,农业、轻工业过轻的情况依旧。在十年规划中,生产性投资占826%,农业、轻工业、重工业的基本建设投资比例为106:58:

(三)引进项目规模过大,实施过急为了实现

十年规划的各项要求。在新跃进的思想指导下,加快了国外设备技术的引进。1977年国家计委向国务院提出的引进新技术和成套设备计划,本来是此后年的任务,所需外汇为65亿美元,国内配套工程的基建投资为400亿美元。而在年国务院务虚会上,再次强调要比原来设想更快的速度实现四个现代化。以致当年就确定从日本、美国和联邦德国等国家引进以钢铁、石油化工、化纤、化肥等为主要内容的22个大中型项目,引进总额为78亿美元,当年用汇需117亿美元。1977年,我国出口额为795亿美元,进口额为721亿美元,进出口规模很小,贸易顺差更小。当时,我国在对外经济交往中尚有两个禁区。第一,政府与政府之间的贷款不干,只有银行与银行之间的商业贷款;第二,外商在中国投资不干。在这种背景下,为了支付到货的设备款,中国银行用吸收海外存款和从欧洲金融市场筹措贷款的办法共筹集到51亿美元,其中欧洲金融市场的贷款,年利达15%-16%。而且,按引进l美元国内配套建设4-5元人民币计算,这些项目建设全部投资需500多亿元。致使国家财政负荷过大。

此外,由于对引进要求过急,确定这些项目时,对国内外情况缺乏认真的调查研究,如能源供应酌可能,设备分交的可能,建设新厂与改造老厂的关系等,有的项目未经充分论证就仓促上了马。

这些问题给国民经济造成了新的困难,加剧了原已长期存在的经济结构比例失调。

二、国民经济结构失调和效益低下的问题加剧

1978年,国民经济各方面关系非常紧张,国民经济重大比例关系失调的状况进一步加剧。

具体表现为:

积累与消费的比例进一步失调。由于国家安排的基本建设投资过多,农村中也强调农田基本建设,积累在国民收入使用额中所占比例不断升高,使人民生活难以改善,虽然1977年60%的职工增加了工资,但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也还是低的。特别是农民,由于我国长期为工业化积累资金,工农业产品剪刀差仍然较大,他们的收入压得很低。

1978年全国农业人口平均每人全年的收入只有70多元,有近1/4的生产队社员收入在50元以下。同时,由于基本建设中往往只重视生产性建设,与人民生活直接相关的住宅,文教卫生、城市公用事业方面的欠账也很多。1978年,全国人均消费粮食斤、食油32斤,低于1949年的409斤和34斤的水平。人均住宅面积也低于解放初期的水平。特别是文化大革命期间上山下乡政策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