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个五年计划研究报告-第1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展开。今后三年内,一方面要抓紧制定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方案,另一方面要更积极更深入地进行各项改革的试验。
正式通过的六五计划中,提出六五期间改革方面要做的具体工作,主要是:稳定、完善和提高农业生产责任制,完善工业企业的经济责任制、商业企业的经营责任制以及基本建设、交通运输等方面的经济责任制,积极稳妥地加快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
在坚持对重要的经济活动和企业实行指令性计划的前提下,发挥多种管理形式的作用。
首先要把实行指令性计划的骨干企业和重要工农业产品的生产和分配管好,把实行市场调节的小企业和小商品放活。对于实行指导性计划的企业和产品的管理办法,要通过更多的试点,摸索经验,逐步解决。要重视对价格、税收、信贷等经济杠杆的应用,引导企业实现国家计划的要求。加快税制改革的步伐,进一步改进国家和企业的关系。
在国家统一计划下,发挥行业的作用,发挥中心城市的作用,妥善处理条条和块块
的关系。积极改进流通体制,促进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要在调查研究、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制定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方案和实施步骤。
可以看出,由于六五时期还是经济体制全面改革的初期,又是贯彻执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方针的重要时期,因而六五计划对于改革的部署是慎重的,又是积极的。六五后期,从1984年到1985年,国家加快了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出台了一系列对内放权搞活、对外开放的改革措施。六五期间,经济体制改革使我国经济的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都发生了一系列深刻变革,经济体制开始从僵化单一的计划经济体制向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新体制转变。
二、六五期间的经济体制改革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进一步稳定和完善,农村经济体制全面改革
从1979年起,我国广大农村开始了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经济体制改革并取得初步成果。六五期间,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带动了农业以及整个农村经济的全面活跃,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农村开始由自给半自给的自然经济向专业化、商品化、现代化经济转变。
从1982年到198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连续5年,于每年的1月初发布指导当年农村工作的一号文件,一般称为五个一号文件,其中前4个都是六五期间发布的。
每年中央关于农村工作的一号文件,以及其他关于农村工作的文件,都针对当时农村改革中出现的新惰况、新问题,从政策上作出了明确规定。这些政策极大地触动了传统政治经济学理论,以及旧的农村经济体制,肯定了农村改革的大方向。这些政策从实际出发,节节突破,将农村改革一年一年向前推进。
六五期间,我国推行并完善了各种形式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到1983年底,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生产队已达当时生产队总数的99。5%,其中实行包干到户的占到生产队总数的97。8%生产关系的变革促进了农村的社会分工和专业化生产,涌现出大批专业户和专业村。随着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农民又本着自愿互利的精神,结成新的经济联合体。据对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缺西藏)的调查统计,1985年,各种专业户共有3177万户,占农村总户数的16。6%;共有劳动力7714万人,加上请的帮工、带的徒弟1147万人,合计8861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23%;总收入共计2149亿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39%,平均每个专业户收入67642元,比全国农户平均收入高l倍以上;专业户中,从事第一产业的696万户、占21。9%,从事第二产业的万户、占40。1%,从事第三产业的1205万户、占37。9%。1985年,仝国已有各种形式的联合体4847万个,从业人员有42014万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的占15。7%,从事第二产业的占54。3%,从事第三产业的占六五期间,农村流通体制的改革加快。从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到恢复农副产品的议价制度,农副产品统购派购从缩小范围到取消。1985年彻底取消了粮食的统购统销,以及其他农副产品的统购派购。国家不再下达农产品统购派购任务,农民可根据国家订购合同和市场需求自主安排生产。国家订购以外的农产品,允许农民上市自销。农村经济体制的变革,使生产力迅速提高,特别是商品生产得到全面发展,1985年农村产品的商品率由1980年的57%提高到64%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工业以及随之而起的社队企业(1984年后称为乡镇企业)迅速发展。1978年,全国社队企业总产值为4906亿元。到1985年,全国乡镇企业总数发展到12225万家,比1984年翻了一番;总产值已达27284亿元,比1984年增长59。6%;职工人数达6979万人,也增加了1771万人。1985年,乡镇企业总产值已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44%,占全国社会总产值的16。8%。乡镇企业的飞速发展,加速了农村劳动人口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转移。六五期间,全国乡镇企业平均每年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7959万人。到1985年底,全国37亿农村劳动力中,从事第一产业的为303亿人,比1980年增长69%,从事第二产北的近3900万人,增长73。7%,从事第三产业的达2800多万人,增长135倍。农村改革的成功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加强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成为推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巨大力量。
(二)所有制结构发生变化,多种经济形式共同发展
六五期间,进行了所有制结构的重大调整和改革。在所有制结构上改变了过去追求单一公有制的做法,出现了多种所有制形式和经营方式全面发展的繁荣景象。
六五期间,在保持全民所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前提下,采取引导和鼓励政策,积极发展城乡集体经济和个体经济,并在一定范围内允许中外合营企业、外国独资企业发展。在城镇劳动者中,集体所有制职工人数由1980年的2425万人,增加到1985年的3324万人,个体劳动者由81万人增加到450万人,两者所占比重由23。8%上升到29。5%。在工业总产值中,集体所有制的比重由1980年的20。7%上升到1985年的27。7%,个体经济和新出现的其他各种经济形式占到19%。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国营商业和供销合作社的比重由1980年的84%下降到1985年的58。6%,其他集体所有制的比重由12。1%上升到18。9%,个体经济和农艮对非农业居民零售额比重由39%上升到22。2%。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对于推动生产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促进市场竞争、满足市场需求,都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国营企业经营自主权扩大
这一时期,政府简政放权,由过去权力过分集中在国家行政机关手里,转向适当放权,使全民所有制企业由单纯的生产者逐步成为相对独立的、自主经营的生产者和经营者。1984年的关于进一步扩大国营工业企业自主权的暂行规定,从10个方面扩大了企业的自主权。到1985年底,国营工业企业实行利改税的已占企业总数的81%,企业留利水平由1980年占利润额的92%,提高到1985年的30%左右,加上折旧率的提高,经营管理自主权的扩大,使企业有了自我改造、自我发展的能力。另外,还有多个国营小型工业企业改变经营方式,实行承包或租赁,也增强了活力。
企业间开始发展起横向经济联系,改变了条块分割的行政管理体制。六五期间,允许企业间实行横向联合,各地区、各行业及各企业之间广泛开展经济技术协作。
从1981年到1985年,全国达成横向经济技术协作项目7万多个,其中1985年达成万多个,超过前4年的总和。协作的内容,逐渐由以物资协作为主,转向技术协作、经济联合和技术、资金、人才、物资四位一体的协作。同时,协作的形式也由一次性临时协作,逐渐转变为长期、稳定的协作,出现了城市经济技术联含体、跨行业跨地区的企业联合体、技术市场和咨询服务网等新形式。广泛的横向经济联合对圆满完成六五计划起了积极作用。
(四)流通体制和价格管理
体制改革,市场机制开始发挥作用搞活企业,必须建立起一个包括各种生产要素的、完整而开放的市场体系。六五期间,围绕着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商品市场,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
在鼓励企业加强横向联合同时,国家逐步改变过去渠道单一、层层分配、封闭管理的流通体制,完成向多渠道、少环节、开放式的市场转变。由国家计划直接管理的商品品种和数量逐步减少,扩大了市场调节的范围。商业部计划直接管理的产品由1979年的188种减少到1985年的23种,机电产品除汽车、半导体和工业锅炉外,全部实行自由购销。
对商品流通体制,按照三多一少,(即多种经济形式、多种经营方式、多条流通渠道,减少流通环节)的方向进行了改革。逐步取消了日用工业品的统购包销制度和农副产品的统购派购制度,打破行政区划和所有制界限,实行计划收购、订购、选购、代销、自销等灵活多样的购销方式。各种贸易中心、贸易货栈、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联营商店、农工商联合企业等商业形式大批涌现。到1985年末,工业品二级批发站已下放513介,占应下放数的86。2%。小型国营商业、饮食业和服务业转为集体所有制或由集体承包、个人租赁的占75。4%。城乡集市贸易点由1980年的41万个增加到1985年的61万个,成交额增加两倍。生产资料也有一部分进入市场调节,1985年,全国各地有各种生产资料贸易中心644个。
要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必须理顺价格,改革现有不合理的价格体系和过分集中的价格管理制度。六五期间,放开和调整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