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心理学-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观察的精确性。学前初期儿童的观察也往往不够
仔细、认真,常常是粗枝大叶、笼统、片面。他们能看见颜
色鲜艳、位置突出、新鲜、有变化的物体,看不见虽然能代
表事物实质但却不显眼、不突出、比较细致的部分,有时甚
至发生错误。如小班幼儿把柿子当成西红柿,分不清蜜蜂和
苍蝇、绵羊和山羊的事常有发生。通过教育,中班孩子能逐
渐比较精确地观察事物,能发现众多小朋友中哪个唱错歌了;
动物园里一共有几只猴子,几只熊猫,几只松鼠,就是躲在
树上、藏在山后的小动物,也能找出来。
(三)观察的持续性。学前儿童,特别小班孩子的观察
常常不能持久,很容易转移注意的方向和对象,到中班,特
别是大班,幼儿的观察时间才能逐渐增加。有个实验表明:
三、四岁幼儿对图片的平均持续观察的时间只有六分八秒,
五岁的儿童增加到七分六秒,六岁达十二分三秒。可见,学
前儿童观察的持续时间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步提高的,特
别是六岁儿童,观察的持续时间有明显的增加,进步较大。
(四)观察的概括性。学前初期儿童观察时,常常不能
把事物的各个方面联系起来考察,因而也不能发现各事物或
事物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当你给幼儿看两盘萝卜头,
其中一盘泡在水里,萝卜头长出了小绿叶;一盘无水,萝卜
头萎缩了。小班幼儿通常看不出萝卜头生长与水分之间的关
系。如果再给幼儿看两幅图画,其中一幅画着小孩玩球,另
一幅画着球把玻璃打碎了,小班孩子也往往说不出这两幅图
画间的因果关系。中班幼儿观察的概括性稍有提高,但也只
有部分儿童能作出比较令人满意的回答,到大班,才有多数
儿童能作出正确回答。
(五)观察的组织性。学前儿童在观察中,常常不能按
照一定的顺序,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
体地、有组织、有条理地进行观察,而时常是一会儿看东,
一会儿看西,杂乱无章;甚至还不会有条有理地区别两个物
体或图片的异同,不会将两个物体或两张图片中的相应部分
逐一进行比较。在这方面,中、大班的幼儿较小班幼儿有较
大的进步,但即使是到了大班,也仍然不是多数的孩子都能
按照一定的顺序有条理地观察事物。
幼儿的感知觉和觉察力 第三章:怎样使幼儿观察全面、精确
观察是幼儿认识的源泉,幼儿通过对外界事物的直接观
察获得丰富的感性知识。但是由于学前儿童观察能力不强,
观察不能认真、细致,结果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是笼统的、粗
略的,对事物的印象也只能是表面、片面、孤立零碎、星星
点点的。因此,在培养、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时,幼儿观察
的全面性、精确性的培养是不容忽视的。那么,怎样发展幼
儿观察的全面性、精确性呢?下面提供几点方法:
(一)给幼儿提出明确的观察目的和任务。比如,在幼
儿观察桃树之前,就先向幼儿说明:“今天我们观察桃树,
要仔细看看桃树的树干是什么样子,什么颜色的;它从哪儿
开始分杈,树杈多不多;桃花是什么颜色,它有几个花瓣。”
等等,使幼儿对观察桃树的任务,要求有一个比较具体、清
楚的理解。有人做过这样的实验:请两组幼儿观察两张初看
完全相同的图片,对其中一组幼儿在观察前讲明这两张画有
五处不同,而对另一组幼儿只笼统地要求他们找出图片的不
同处,而不告诉共有几处不同。结果前组儿童平均找出4。5
个不同,后组儿童只找出3。7个不同。由此看出,观察目的、
任务的明确程度,是会直接影响到观察的效果。目的、任务
越明确,效果越好。奇書網
(二)给幼儿以具体的观察指导。在幼儿观察时,教师
可以用语言(比如谈话、提问等)提醒孩子在观察事物时,
应该做到注意力集中、认真,不光要看得见那些色彩鲜艳,
位置明显,有强烈刺激性的部分,也要注意那些色彩不太鲜
艳,位置较偏,面积较小,不太明显的部分;不仅要看到局
部,而且要看得到整体;特别要注意那些细小、不突出但却
反映事物实质、具有典型意义的细节。教给幼儿观察的方法,
是指导的重要内容。老师应具体指导幼儿如何有顺序、有条
理地进行观察,如何有先有后,有主有次地进行观察。同时,
还要使中、大班幼儿懂得观察的方法、顺序。根据观察对象
及任务、要求的不同,指导的方法应有所变化。可以采用的
方法有主次程序法(即先中心后四周)、方位程序法(即由
上而下、由左而右、由近及远、由远而近、自头而尾等等)、
分析综合法(即先整体后局部,再整体,或先局部,后整体
再局部)等等,使幼儿的观察方法逐渐服从于观察的目的、
任务,直接为取得较全面、精确的观察效果服务。
(三)尽可能使幼儿眼、耳、鼻、口、舌、手等感官都
参与认识活动。比如,认识黄瓜和西红柿时,可以不仅让幼
儿用眼睛看,还可以让他们用手摸、用嘴尝;教幼儿认识菊
花、水仙花时,不仅可以让幼儿看看、摸摸、还可以让幼儿
闻闻,这样可使得幼儿对黄瓜、西红柿、菊花、水仙花,从
形状、颜色、气味等各个方面都有个比较完整、精确的认识。
幼儿的感知觉和觉察力 第四章:怎样培养幼儿观察的概括性
我们知道,幼儿观察的概括性较差,他们常常是孤立地
而不是联系地对事物进行观察,因而发现不了事物间的内在
联系,抓不住事物的主要情节,也概括不出事物的主要特征。
根据这种情况,我们应该怎样培养幼儿观察的概括性呢?
首先,要引导幼儿多观察自然。大自然是孩子最好的老
师,它是如此的纷繁复杂、千姿百态,既为孩子们提供了丰
富的感性知识,也有助于促进幼儿观察概括能力的发展。春
天,老师可以带孩子们观察小草怎样变绿,小花怎样开花,
到冬天可以带孩子再看看它们又怎样凋谢、枯黄,然后启发
幼儿想一想小草、小花的生长与季节气候间有什么关系。夏
天,在下雨之前,可带幼儿去观察地上蚂蚁怎样忙碌搬家,
下雨后再带幼儿去看天上出现的美丽的彩虹,使幼儿懂得下
雨与蚂蚁搬家、彩虹出现间的联系。小朋友都是十分喜欢看
星星的,但是也都是很少注意星空的变化的。其实,晚上的
星星变幻无穷,四季的星空也不一样,老师可以围绕满天星
斗,向孩子们讲解有关星星变化内在的奥秘。其它象日出日
落,月缺月圆,云霜雨雷以及四季的更替变化等自然现象,
都是用来培养训练幼儿观察的概括性的极好材料。
其次,要引导幼儿多动手实验。比如,把两盆花分别放
往向阳和背阴的地方,将两颗蒜分别放在有水和无水的盘子
里,然后带幼儿观察它们生长变化的过程及其异同,使幼儿
具体、实际地了解植物生长与阳光、水份之间的关系,这无
疑比单纯用语言讲解,效果要好得多。类似这样的实验很多,
象把树叶、铁片放在水里看它们的沉浮;做架风车看空气怎
样使它转动;用水冻冰花了解气温和水、冰之间的相互关系;
养几条小蝌蚪,观察它们怎样长腿、脱尾,最后变成小青蛙。
诸如此类的实验都是可以指导幼儿动手做一做的。这样不仅
可以增强幼儿观察的兴趣,更主要的是能够帮助幼儿发现事
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使幼儿概括事物主要特征的能力不
断地得到锻炼和提高。
再次,要具体教给幼儿理解、概括观察对象及其相互关
系的方法与步骤。在组织观察图片《你先玩吧》时,应该教
幼儿首先要看清图片上都有谁和谁,然后引导幼儿进一步观
察并思考:图片上有几个皮球?小男孩正拿着皮球做什么?
他为什么要把他的皮球递给小女孩等等,以便帮助幼儿去理
解概括出小男孩与小女孩之间的相互关系。又如,在观察《
谁又替我把雪扫》这张图片时,可以指导幼儿先观察画上有
一位老爷爷和一群小朋友,老爷爷手里拿着一把笤帚,他正
推开房门,四个小朋友躲在门背后,手里也拿着笤帚;然后
观察老爷爷家门前小路上的积雪已经被打扫得干干净净;在
此基础上,再引导幼儿进一步思考:“老爷爷家门前的雪是
谁扫的?”“这四个小朋友为什么要躲在门背后?”“他们
手里为什么也拿着笤帚?”“扫雪和他们有没有关系?”等
问题,使幼儿逐步概括出老爷爷——小朋友——扫雪之间的
内在联系,概括出图画的主要内容。总之,教幼儿掌握理解
和概括观察对象及其相互关系的方法和步骤是非常重要的。
为此,在指导幼儿观察时,应该努力教幼儿把握这样五点:
(1)仔细分辨图片、实物以及某一观察情景中的各主要物体
或主要部分;(2)看清各主要物体或主要部分的外形特征、
动作姿态;(3)确定各主要物体或主要部分间的相互关系;
(4)进一步分析细节,如图画中的背景、陪衬物;(5)再
次概括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