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其他小说电子书 > 纪连海说甄嬛 >

第8章

纪连海说甄嬛-第8章

小说: 纪连海说甄嬛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取代了人痘接种法。

我国发明人痘接种,这是对人工特异性免疫法一项重大贡献。十八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哲学家伏尔泰曾在《哲学通讯》中写载:“我听说一百多年来,中国人一直就有这种习惯,这是被认为全世界最聪明最讲礼貌的一个民族的伟大先例和榜样。”由此可见我国发明的人痘接种术(特异性人工免疫法)在当时世界影响之大。

自1977年以后,世界上没有发生过天花。

多铎、董鄂妃、福临、载淳,以上四位都是因天花而亡的人,而唯一得过天花却活了下来的历史名人就只有清圣祖康熙——爱新觉罗?玄烨。

话说到这里,您知道,那个时候的天花,有多么可怕了吧?至于其他种类的传染病,当时还没有那么可怕。

第十三章 官员的品级

看过《后宫甄嬛传》第二十五、二十六两集的朋友们,一定会注意到下面的情节:甄嬛的父亲最终由大理寺少卿被贬为都察院御史,位降几级。

这里,就有个问题:从大理寺少卿到都察院御史,到底是降了几级呢?

大理之意:古谓掌刑曰土,又曰理。大理寺少卿,官职名。大理寺,官署名,设少卿二人,文职,正四品。相当于现代的最高法庭,掌刑狱案件审理。秦汉为廷尉,北齐为大理寺,历代因之,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改大理寺为大理院。置正卿、少卿为主官,下有刑科、民科推丞各一人,推事二十五人,余有典簿厅都典簿、典簿、主簿及录事。附设总检察厅,有厅丞一人,检察官六人,以及主簿、录事、看守所所长等。仿西方司法独立,规定其职权为解释法律,监督各级审判,并为最高级的审判机关,与旧大理寺仅有审核权者不同。司法行政,则另设法部。辛亥革命后,北洋政府亦以司法部为最高司法行政机关,大理院为最高审判机关。大理院设院长一人,民事与刑事各若士庭,每庭设庭长一人,推事若干人。大理院审判不服高等裁判厅第二审判而上诉的案件及依法属于大理院特别权限的案件。总检察厅与大理院相配设置,独立行使取权。国民党政府改大理院为最高法院。检察部门亦附设于内,不独设。

御史是中国古代一种官名。先秦时期,天子、诸侯、大夫、邑宰皆置,是负责记录的史官、秘书官。国君置御史,见《史记?滑稽列传》:“执法在傍,御史在后”。大夫置御史,见《史记?孟尝君列传》:“孟尝君侍客坐语,而屏风后常有侍史,主记君所与客语,问亲戚居处。”邑宰置御史,见《战国策?韩策三》:“安邑之御史死章。”自秦朝开始,御史专门为监察性质的官职,一直延续到清朝。《汉书?百官公卿表》:“监御史,秦官,掌监郡,汉省。”汉朝御史统归御史台领导,按职掌分为侍御史和治书侍御史,东汉末改刺史为州牧之前,汉朝的刺史也是监察官,也是御史的一种。三国时,曹魏于殿中省置殿中侍御史,掌记录朝廷动静,纠弹百官朝仪。西晋,御史名目很多,开后代专门职务御史的先河,有督运御史、符节御史、检校御史等。隋唐改检校御史为监察御史,与殿中、治书两侍御史并立。

都察院,明清时期官署名,由前代的御史台发展而来,主掌监察、弹劾及建议。明清两代最高的监察、弹劾及建议机关,明洪武十五年(1382)改前代所设御史台为都察院,长官为左、右都御史,下设副都御史、佥都御史。又依十三道,分设监察御史,巡按州县,专事官吏的考察、举劾。

清初仿明制,于崇德元年(1636)五月设立都察院。皇太极下谕:“凡有政事背谬,及贝勒大臣有骄肆侵上,贪酷不法,无礼妄行者,许都察院直言无隐。即所奏涉虚,亦不坐罪;倘知情蒙蔽,以误国论。”顺治初年又规定:“凡朝廷政事得失,民生利弊,以时条上,百官有奸贪污绩,亦得据实纠弹。”可见,清代的都察院其职能与历朝的御史衙门差不多。都察院初设承政1人,左右参政各2人。顺治元年(1644)改承政为左都御史,参政为左副都御史。三年规定左副都御史满、汉各2人。五年则定左都御史满、汉各1人。右都御史,为总督兼衔。右副都御史为巡抚、河道总督、漕运总督兼衔,都不设专员。左都御史是都察院的主管官员,《清史稿?职官志》说:“左都御史掌察核官常,参维纲纪。”清代都察院为从一品衙门,一般御史26人。

《清史稿?职官志》说:“十五道掌印监察御史,初制,满洲、汉军三品,顺治十六年改七品。康熙六年升四品,九年复为七品。雍正七年,改由编、检、郎员授者正五品。由主事、中、行、评、博授者正六品。乾隆十七年并定从五品。”

我们由此可以看出,从文职正四品的大理寺少卿二人降至御史,到底降了几级,还得看是哪位皇帝在位:若是康熙六年,那就属于平级调动;若是顺治十六年或是康熙九年,那就是连降三级;若是雍正七年以后,就是只降一级而已。

本来无朝无代的架空小说《后宫甄嬛传》被嫁接到了雍正年间,但并没有说明上述这段故事到底发生在雍正七年之前还是之后,故而我们暂且没有办法回答这个问题:甄嬛的父亲从大理寺少卿到都察院御史,到底是降了几级。

第十四章 血滴子的秘密

看过《后宫甄嬛传》第二十七、二十八两集的朋友们,一定会注意到下面的情节:皇雍正皇帝提到江慎、江诚两位太医收受宫女太监贿赂,毫无医德可言,甄嬛借机举荐温实初,并告知皇帝治疗时疫的方子乃二江窃取而来,皇帝起了杀意,派手下血滴子暗中除掉二江。

这里,就有个问题:血滴子到底是什么呢:机构、暗器、人?

血滴子是中国传说中始于清朝雍正时期的一种兵器。传说雍正皇帝组织了一支以血滴子为武器的特务暗杀队,队员也因而被人称为血滴子。虽尚未能证明其真实性,但却散见于各类稗官野史与民间传奇中,近世也作为电影与戏剧的题材而登上萤光幕,成为一种家喻户晓的神秘武器。

血滴子的确切形貌众说纷纭,最广为人知的说法是一种笠形或钟形的罩子,顶端系有索链,罩子的开口外缘环布著一圈鲨鳍形钢刀,使用时一手抓住索链,一手将血滴子抛向敌人,血滴子会像飞盘一样不断旋转,配合环状钢刀便犹如会飞的圆锯一般,而血滴子的操作者则利用索链控制方向与收回。在有些影视作品中,血滴子飞行时会配以如扯铃一般的嗡嗡声。除此之外,当血滴子罩住敌人的头部时,操作者还可借着索链控制开口内缘的环状钢刀向内收合,立刻便能取下敌人首级。

也有传说是雍正皇帝时的一种毒药。

在清代十三朝中,雍正皇帝是一位施行恐怖、苛严政治的强权统治者,关于他的流言蜚语在民间广为流传。在世人眼里,这位皇帝夺位前老谋深算,即位后冷酷无情。他屡兴大狱,文网森严,广布耳目,令人谈虎色变……凡此种种都为他的统治蒙上了一层诡秘的色彩。“血滴子”最早究竟出自何处,不可确考。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类似的艺术构思起到了引导社会舆论,借古讽今的作用。

雍正能登上宝座,除了本人工于心计和有一套政治手腕外,还得力于他有一个训练有素的情报组织。这个组织便是“粘杆处”。

顾名思义,“粘杆处”是一个专事粘蝉捉蜻蜓、钓鱼的服务组织。雍正还是皇子时,位于北京城东北新桥附近的府邸内院长有一些高大的树木,每逢盛夏初秋,繁茂枝叶中有鸣蝉聒噪,喜静畏暑的胤禛便命门客家丁操杆捕蝉。康熙四十八年,胤禛从“多罗贝勒”被晋升为“和硕雍亲王”,其时康熙众多皇子间的角逐也到了白热化的阶段。胤禛表面上与世无争,暗地里却制定纲领,加紧了争储的步伐。他招募江湖武功高手,训练家丁队伍,这支队伍的任务是四处刺探情报,铲除异己。

雍正登上皇位后,为了巩固专制统治,也为了酬谢党羽,在内务府之下设立了“粘杆处”机关。“粘杆处”的头子名“粘杆侍卫”,是由有功勋的大特务担任的。他们大多是雍正藩邸旧人,官居高位,权势很大。粘杆处的一般成员名“粘杆拜唐阿”,统称“粘杆拜唐”,由小特务充任。他们都是内务府包衣人,属未入流,薪水不高,但每天跟随雍正左右,炙手可热。

可见“粘杆处”表面上是伺候皇室玩耍的服务机关,实则是一个特务组织。小说中所谓的“血滴子”大约指的就是粘杆处的这些人。不难推想,雍正是把政敌比做鱼、蝉、蜻蜓一样的小动物来撒网捕捉、加以控制的。

“粘杆处”虽属内务府系统,总部却设在雍亲王府。雍正三年,胤禛降旨雍亲王府改为雍和宫,定为“龙潜禁地”。但奇怪的是改制后的行宫并未改覆黄色琉璃瓦,殿顶仍覆绿色琉璃瓦,有人认为:雍和宫虽为皇帝行宫,曾经有一条专供特务人员秘密来往的通道。当时的雍和宫其实是一个森严的特务衙署,为了不致秘密外泄,才改府为宫。还有一种传说:在雍和宫已找不到任何地下通道的痕迹了,很可能雍正的儿子乾隆为了消除其父留下的不良遗迹,改雍和宫为喇嘛庙时,已加以彻底翻修,将之平毁无痕。

“粘杆处”在紫禁城内还设一个分部,御花园堆秀山“御景亭”是他们值班观望的岗亭。山下门洞前摆着四条黑漆大板凳,无论白天黑夜,都有四名“粘杆侍卫”和四名“粘杆拜唐”坐在上面。雍正交办的任务,由值班人员迅速送往雍和宫,再由雍和宫总部发布命令派人办理。雍正去世后,乾隆皇帝继续利用“粘杆处”控制京内外和外省大臣的活动,直到乾隆死后,“粘杆处”的特务活动才逐渐废弛。

真正在江湖上出现过的血滴子,是类似拳指套的东西,开刃,用于拳术格斗,也被女子带在身上防身,因其两片合起来的时候组成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